"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例如蒙古鐵騎滅掉西夏後,兵鋒直指金國。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六月,拖雷率騎兵入大散關,攻破漢中,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今陝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縣),從而繞開金兵把守的潼關天險,率主力北上,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其三,對於全國的戰略意義

從地緣戰略意義上講,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一時的得失,會對局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當地農耕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利於固守。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例如蒙古鐵騎滅掉西夏後,兵鋒直指金國。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六月,拖雷率騎兵入大散關,攻破漢中,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今陝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縣),從而繞開金兵把守的潼關天險,率主力北上,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其三,對於全國的戰略意義

從地緣戰略意義上講,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一時的得失,會對局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當地農耕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利於固守。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建安二十二年,謀士法正向劉備進言攻取漢中:

“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資治通鑑》卷六十八漢紀)

他認為應以漢中做為進取中原的前沿根據地,利用漢中優良的農業、水源條件,養兵足食;根據天下大勢便宜行事,採取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法正之謀,後稱之為“漢中三策”。

劉備採納,大舉攻打漢中。曹操則親自率軍,自長安出斜谷道,増援鎮守漢中。

經過幾輪激烈交戰,志在必得的劉備最後奪得漢中地,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例如蒙古鐵騎滅掉西夏後,兵鋒直指金國。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六月,拖雷率騎兵入大散關,攻破漢中,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今陝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縣),從而繞開金兵把守的潼關天險,率主力北上,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其三,對於全國的戰略意義

從地緣戰略意義上講,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一時的得失,會對局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當地農耕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利於固守。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建安二十二年,謀士法正向劉備進言攻取漢中:

“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資治通鑑》卷六十八漢紀)

他認為應以漢中做為進取中原的前沿根據地,利用漢中優良的農業、水源條件,養兵足食;根據天下大勢便宜行事,採取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法正之謀,後稱之為“漢中三策”。

劉備採納,大舉攻打漢中。曹操則親自率軍,自長安出斜谷道,増援鎮守漢中。

經過幾輪激烈交戰,志在必得的劉備最後奪得漢中地,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北宋乾德年間,因三泉縣(今漢中市寧強縣)為入蜀要道,於是直隸朝廷。《續資治通鑑長編》載:乾德五年“庚寅,詔興元府三泉縣直隸京師。”

南宋時,金兵鋒芒南下,於是選擇宋高宗"巡幸"之所(即戰時國都)成為重要議程。建康、武昌、巴蜀、關中等地被提出。

名臣張浚從戰略全局的角度,提議漢中。他在上疏中說:

"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南宋在關中之軍),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陝西四)

雖然張浚之議未被採納,但他構築了以川陝、荊襄為一體的防線,保得江淮安寧。

在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乃至建國初期,漢中做為戰略大後方基地,有力支援了全國。例如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遷入,建立北京大學漢中分校,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等。

其四,地理區位形成的戰略侷限性

事物的利和弊是相對的、矛盾統一的。

漢中南北有秦嶺、巴山這兩個巨大屏障,成為掃視天下的障礙,視野和發展空間自然受限,難以達到大開大合、長驅直入之效應。

這也決定了漢中的迴旋餘地有限,容納體量狹小。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例如蒙古鐵騎滅掉西夏後,兵鋒直指金國。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六月,拖雷率騎兵入大散關,攻破漢中,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今陝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縣),從而繞開金兵把守的潼關天險,率主力北上,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其三,對於全國的戰略意義

從地緣戰略意義上講,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一時的得失,會對局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當地農耕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利於固守。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建安二十二年,謀士法正向劉備進言攻取漢中:

“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資治通鑑》卷六十八漢紀)

他認為應以漢中做為進取中原的前沿根據地,利用漢中優良的農業、水源條件,養兵足食;根據天下大勢便宜行事,採取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法正之謀,後稱之為“漢中三策”。

劉備採納,大舉攻打漢中。曹操則親自率軍,自長安出斜谷道,増援鎮守漢中。

經過幾輪激烈交戰,志在必得的劉備最後奪得漢中地,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北宋乾德年間,因三泉縣(今漢中市寧強縣)為入蜀要道,於是直隸朝廷。《續資治通鑑長編》載:乾德五年“庚寅,詔興元府三泉縣直隸京師。”

南宋時,金兵鋒芒南下,於是選擇宋高宗"巡幸"之所(即戰時國都)成為重要議程。建康、武昌、巴蜀、關中等地被提出。

名臣張浚從戰略全局的角度,提議漢中。他在上疏中說:

"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南宋在關中之軍),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陝西四)

雖然張浚之議未被採納,但他構築了以川陝、荊襄為一體的防線,保得江淮安寧。

在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乃至建國初期,漢中做為戰略大後方基地,有力支援了全國。例如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遷入,建立北京大學漢中分校,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等。

其四,地理區位形成的戰略侷限性

事物的利和弊是相對的、矛盾統一的。

漢中南北有秦嶺、巴山這兩個巨大屏障,成為掃視天下的障礙,視野和發展空間自然受限,難以達到大開大合、長驅直入之效應。

這也決定了漢中的迴旋餘地有限,容納體量狹小。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師翻越巴山,將漢中做為北伐的基地。

由於北伐要連續跨越巴山、秦嶺,艱險難行,常規車馬不便同行,只能用畜力車、人力車、旱船、滑索、橋子、背架等做為交通運輸工具。於是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運輸糧食。

然而,這種軍事行動本質上是"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的不利形勢。

用兵路途遙遠、艱辛,軍需物資成本高,經濟消耗極大,從而影響了持續作戰能力。這也成為蜀漢屢次北伐皆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

在中華大地的廣闊版圖上,不乏地理位置特殊並具有重要戰略地位的地方。

例如漢中。

在有史記載的四千多年中,漢中之地曾經屬楚、秦、魏、蜀國等,順應改朝換代,設過州、郡、道、路、區、縣甚至建過國,幾經繁華,歷盡滄桑。

它自古是戰略要地,兵家必爭,因土地權屬而被多次爭奪,馳騁搏殺,引發了一系列戰爭,影響了中國歷史進程。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獨特的山川形勝

漢中,北面橫亙有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高峻險拔的秦嶺,南面是渾厚綿長的巴山(米倉山)。

秦嶺西抵隴山,東連熊耳山、伏牛山;大巴山延綿於川、陝、鄂邊境,與武當山、荊山、巫山等山相連。

因而漢中的地形特徵是南北窄、東西長,如一條橫貫東西的走廊。

漢中便如盆地,鑲嵌在秦嶺、巴山之間。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的北面,通過秦嶺與寶雞市(古名陳倉)乃至關中平原相接;南面,經巴山與四川相接;西面,則與甘肅省接壤;東面,與安康接壤。

此可謂“秦巴咽喉,襟隴帶蜀”。

發源於漢中境內的漢水(即漢江,古稱沔水),橫貫漢中盆地形成沖積平原。它流經安康,注入湖北,成為長江最大的支流。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從漢中的地緣而言,南北縱向,是川陝之間的樞紐門戶;東西橫向,有陸路和水路連通甘肅、湖北等。

其戰略地位之重要性顯而易見。

漢中不僅有天然的地理交通特殊位置,還擁有氣候、物產優勢。這是很多戰略要地並不具備的。

漢中地處北方之南、南方之北,四季分明,稻麥兩熟;

漢江、嘉陵江流經,構成豐富的水系;土地肥沃,美麗富饒,早有“西北小江南”、"魚米之鄉"之美譽。

“氣候居南北之適中,物產兼東西之共有”。這是漢中成為農耕基地,養民、屯兵,支援軍事的有利條件。

著名學者易中天說過:

“漢中自古就是風水寶地,天府之國最早說的就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在歷史上的戰略地位及意義

漢中歷史悠久,早在石器時代便有人類在此地生活。

據《禹貢》載,夏禹時分天下為九州,“華陽黑水惟梁州”。秦嶺以南的漢中屬梁州之域。

夏代時,漢中境內有褒國。褒國後來向周幽王貢獻了美女褒姒,衍生了“烽火戲諸侯”的史話。

其一,對於南北政權分合的意義

漢中是秦蜀之咽喉,是關中、巴蜀共享的天然門戶和緩衝地帶,因而也是南北政權的樞紐重要銜接地帶。

漢中的得失,對南北分合的影響重大。得漢中,則南北一體;失漢中,則南北對峙。

通常是,當漢中為南方政權所控制時,雙方往往以秦嶺為界做為攻防天險;當漢中為北方政權所控制時,南方只能憑大巴山防禦。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商代時,漢中屬褒國(漢江以北)及古蜀國(漢江以南)。殷卜辭中有“伐缶(褒)與蜀”的記載。

漢中既是蜀國的北方軍事重鎮,也是殷商向西南擴張的前沿。兩國的戰爭也多發生於此地。

東周前期,褒國亡於庸,漢中地歸庸國。周匡王時,秦、楚、巴聯合滅庸,於是漢中北部地區屬秦國,南部歸巴國(詳見任乃強《華陽國志校補圖注》)。

隨後,秦與巴蜀在漢中這個交界地帶多次發生衝突和拉鋸戰。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自春秋戰國時起,為了連通關中與巴蜀,人們分別在跨越秦嶺、巴山的山谷中鑿石架木,修築穀道(棧道),成為南北通行的通道。

它們為戰略天險,具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歷代十分重視,前仆後繼,頻繁修繕。

至今,漢中猶存褒斜道、儻駱道、子午道、故道(陳倉道)等以及世界上最早用人工開鑿的穿山隧道--石門等,堪比鬼斧神工,成為中國的古棧道之鄉。

秦末,群雄紛起。後來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王巴、蜀、漢中,都南鄭”。劉邦在漢中韜光養晦,“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出擊關中,攻滅項羽,最後統一天下。

從而也就有了“得漢中者得天下”之說。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東漢時,漢中郡治由西城遷至南鄭(今漢中市下轄的南鄭縣)。

從而,漢中郡治遷入本地,終於名副其實。

東漢末年,張魯據守漢中,以五斗米道為治,創建了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政教合一”政權,長達24年。

曹操為了獲得戰略優勢,趁劉備在益州立足未穩之時,先下手為強,親自率大軍壓境,徵降了張魯及漢中。

蜀人得知後,“蜀中一日數十警,備雖斬之,而不能安也。”

車騎將軍黃權曾對劉備說:"若失漢中,則三巴不振,此割蜀人股臂也。",蜀郡太守楊洪曾對諸葛亮言:"漢中,蜀之咽喉,存亡之機,若無漢中,則無蜀矣。”(均見《華陽國志》卷六劉先主志)

後來劉備拼力佔奪了漢中,以保益州,丞相、大司馬、大將軍皆屯漢中。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魏將曹真、曹爽等先後引兵來攻,均為蜀漢扼險所拒。

諸葛亮死後,姜維實行“斂兵聚谷”戰略,然而劉禪等統治階層未足夠重視經營漢中,使得此戰略構想破滅;加之姜維改變在漢中的防禦策略,棄守秦嶺的谷口。

於是,魏國乘虛而入,經漢中入蜀,攻滅蜀漢,結束了三國鼎立的局面。

三國鼎立期間,漢中是魏蜀兩國的主戰場,也很典型地反映了漢中的戰略重要性。

南北朝時期,宇文泰乘樑之弊,遣達奚武入南鄭,奪南朝漢中之地;後來趁蕭紀內亂,遣尉遲迥入川,奪南朝益州之地。這一系列的佈局,使西魏(北周)成為當時最具統一實力的政權。

北宋時,宋江起義軍被招安,其將領史斌率餘部據守漢中,登基稱帝。隨後兵進關中,佔據長安,名噪一時。

南宋時,金兵欲攻佔漢中而南入巴蜀。陝西都統吳玠駐守漢中抵禦,扼守達三十多年,使金人不得南下窺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也正因為漢中之地對南北分合的重要性,統治者獲取漢中之後,也會強化鞏固控制權。

三國時,曹操徵降漢中張魯後,精心佈局,“分漢中之安陽、西城為西城郡,置太守;分錫、上庸郡,置都尉。”此時漢中郡僅領五縣,後又析置房陵縣,到建安二十四年僅領四縣。

將漢中之地化整為散,分割而治,是預防其獨家坐大、擁兵自重。

元朝時,做得更徹底。

至元二十三年,設興元路總管府,漢中隸屬陝西等處行中書省(簡稱“陝西省”)。

這為漢中隸屬陝西之始。這個行政格局從此定型,沿襲近千年至今。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將漢中劃歸陝西,其中用意是以北方的陝西管轄漢中,以牽制南方的巴蜀之地。

因為,若將漢中劃歸巴蜀,那麼巴蜀和漢中融為一體,自然天成,就可依靠秦嶺、巴山兩層屏障而拒北方政權。

事實上,漢中的自然景觀、氣候、飲食、語言更接近巴蜀,與同為陝西省、僅隔一座秦嶺的關中地區迥異,如同兩個世界。

但是,不以山川、人文自然為界而以行政意志進行區劃,主要目的就是增加牽制、減少政治割據獨立的可能性。

這種行政劃分,強烈體現了國家戰略經營思想。

其二,向東西延伸的戰略意義

漢中西出到隴(今甘肅省),東聯安康並由漢水連貫湖北,可聯通長江流域。

顯然,漢中之地的東西橫貫比較順暢、開闊,不象向南北要翻越秦巴高山。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向西,隴西地勢高於關中、巴蜀,下攻這二地較易。於是有“得隴望蜀”之說。

公元前451年,楚國勢力北擴,置漢中郡(郡治在今安康,漢中取“漢水中游之地”之意),漢中之地在其轄區。

從而,“漢中”之名,始見於史籍。

漢中位於漢水上游而非中游,但“地名漂移”之稱從此延用至今。

後來,秦國滅蜀、苴、巴國,褒漢之地盡歸秦。公元前312年,秦惠文王“攻楚漢中,取地六百里”(《史記•秦本紀》),重置漢中郡。

此舉切斷了楚軍向西北方的進軍路線,也是秦國向東南方兩路夾攻楚國的戰略規劃。秦楚兩國在漢中的爭霸,隨著秦強楚弱而告終。

建安二十年三月,曹操攻取漢中張魯,率大軍自陳倉出散關,由武都(屬今甘肅省)入,攻破陽平關。張魯自知大勢已去而投降。

諸葛亮北伐,多出祁山(在今甘肅省禮縣),也是出於這種路徑考慮。他認為魏延出子午穀道的建議太冒險,不如出隴西"安從坦途,可以平取隴右,十全必克而無虞。"(《資治通鑑》卷七十一魏紀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漢中市寧強縣的青木川地處川、陝、甘三省交界處,是兵家必爭之地,也是商賈雲集的邊貿重鎮。前幾年因孫紅雷主演的電視劇《一代梟雄》熱播而名聲大振。

向東,漢中則兼有水路並進之利。

春秋戰國時,楚國西守江關,以扼秦軍自三峽東出之路。秦則擊滅蜀國,攻取漢中六百里地,置漢中郡,使其成為威脅楚國的前進基地。

漢水自古是溝通隴西、陝南與華中地區的水路。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蘇秦在策劃“合縱”時,談到秦國自漢中下漢水擊楚國郢鄢之地的便利:

"漢中之甲,乘船出於巴,乘夏水而下漢,四日而至五渚。"(《史紀》卷六十九蘇秦列傳)

南北朝時期,立都建康(今江蘇南京)的劉宋政權,能與北魏遠爭千里之外的隴西,主要靠的便是漢水的這種水路連通作用。

漢水素有“千里漢水黃金道”之稱,民國時期有“千帆秋水下襄樊”的航運盛況。

而且,自漢中東出後,進入了廣闊地帶,可北上三川河谷,可東出中原,可南下兩湖等。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例如蒙古鐵騎滅掉西夏後,兵鋒直指金國。窩闊臺汗三年(1231年)六月,拖雷率騎兵入大散關,攻破漢中,然後浮漢水而下,取金州(今陝西安康)、房州(今湖北房縣),從而繞開金兵把守的潼關天險,率主力北上,圍攻汴京(今河南省開封市)。

其三,對於全國的戰略意義

從地緣戰略意義上講,漢中地理位置特殊,易守難攻,一時的得失,會對局勢產生決定性的影響;而且當地農耕資源豐富,可以自給自足,提供大量的軍需物資,利於固守。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建安二十二年,謀士法正向劉備進言攻取漢中:

“克之之日,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此蓋天以與我,時不可失也。"(《資治通鑑》卷六十八漢紀)

他認為應以漢中做為進取中原的前沿根據地,利用漢中優良的農業、水源條件,養兵足食;根據天下大勢便宜行事,採取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法正之謀,後稱之為“漢中三策”。

劉備採納,大舉攻打漢中。曹操則親自率軍,自長安出斜谷道,増援鎮守漢中。

經過幾輪激烈交戰,志在必得的劉備最後奪得漢中地,為蜀漢政權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國鼎立局面形成。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北宋乾德年間,因三泉縣(今漢中市寧強縣)為入蜀要道,於是直隸朝廷。《續資治通鑑長編》載:乾德五年“庚寅,詔興元府三泉縣直隸京師。”

南宋時,金兵鋒芒南下,於是選擇宋高宗"巡幸"之所(即戰時國都)成為重要議程。建康、武昌、巴蜀、關中等地被提出。

名臣張浚從戰略全局的角度,提議漢中。他在上疏中說:

"漢中形勝之地,前控六路之師(南宋在關中之軍),後據兩川之粟,左通荊襄之財,右出秦隴之馬,號令中原,必基於此。謹積粟理財,以待巡幸。"(《讀史方輿紀要》卷五十六陝西四)

雖然張浚之議未被採納,但他構築了以川陝、荊襄為一體的防線,保得江淮安寧。

在革命戰爭、抗日戰爭時期乃至建國初期,漢中做為戰略大後方基地,有力支援了全國。例如建立了川陝革命根據地,國立西北聯合大學遷入,建立北京大學漢中分校,是國家“三線”建設的重點地區等。

其四,地理區位形成的戰略侷限性

事物的利和弊是相對的、矛盾統一的。

漢中南北有秦嶺、巴山這兩個巨大屏障,成為掃視天下的障礙,視野和發展空間自然受限,難以達到大開大合、長驅直入之效應。

這也決定了漢中的迴旋餘地有限,容納體量狹小。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三國時期,諸葛亮出師翻越巴山,將漢中做為北伐的基地。

由於北伐要連續跨越巴山、秦嶺,艱險難行,常規車馬不便同行,只能用畜力車、人力車、旱船、滑索、橋子、背架等做為交通運輸工具。於是諸葛亮發明了“木牛流馬”運輸糧食。

然而,這種軍事行動本質上是"千里負糧以邀一日之戰"的不利形勢。

用兵路途遙遠、艱辛,軍需物資成本高,經濟消耗極大,從而影響了持續作戰能力。這也成為蜀漢屢次北伐皆無功而返的重要原因之一。

秦巴咽喉,襟隴帶蜀,淺析名城漢中的戰略地位和歷史意義

顯然,漢中的天然格局有限,缺乏輻射四方的影響力,遠比不上長安、洛陽、北京等古城的區位大格局優勢。

縱觀歷史,可以說,漢中的戰略位置固然重要,但只可做為偏安一隅的守護之所,是攻防要地,但不足以成為戰略中心。

參考文獻:《史記》、《資治通鑑》、《華陽國志》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