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漢朝 竇太后 漢景帝 袁盎 韓安國 月望看歷史 2018-12-02

袁盎因為阻撓劉武接兄長劉啟之位,劉武派人將他刺殺。不久,袁盎被刺的新聞,以風一樣的速度吹向了長安。

劉啟一聽,傻了。他還沒回過神來,又有血案傳來:當初與袁盎一起給竇太后講故事說道理的十來個議臣,也全被幹掉了。

劉啟一下子明白了:此毒手肯定是樑王所為。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劉啟馬上派人動手辦案。果然,他們從袁盎死屍上找到了一個證據:刺劍。

刺客只顧殺人,竟然沒有拔走凶器。於是,這把劍便成了破案的突破口。

經查,刺殺袁盎的是一把新劍。然後再查長安城中製作刀劍的工匠。有一工匠認得這劍,說出一條重要線索,樑國郎官某人曾來磨過這把劍。

目標,一下子便鎖死了樑國!!

此事關係重大,必須找一個靠譜的人來懲辦。劉啟的目光在漢朝官員的名單上掃了一遍,最後鎖定了一個陌生的名字:田叔。

田叔,趙人,好劍術,為人廉直,喜任俠。早年出遊四方,踏破諸公大門。後來,幸得趙相趙午引舉,在趙王張敖那謀得一個混飯吃的職務郎中。再後來,趙午和貫高欲刺劉邦,田叔踴躍參加,結果東窗事發,帶罪入朝。再再後來,刺殺一事水落石出,劉邦召見田叔,談了一席話,覺得此人挺有才。於是破格錄用,任為漢中郡守。不過,好馬也有失蹄的時候。田叔在漢中郡守幹了十餘年,不知何故,坐法失官,閒置在家。

劉啟之所以選定這個不顯眼的人物,無非是避重就輕,後發制人。

田叔到樑國後,凶殺案的幕後指使者很快就被找到了,兩個人:羊勝,公孫詭。

那麼,凶手在哪裡?

不知道!

田叔派人回長安城,就實彙報。

劉啟較再次派出使者,督促田叔和樑國有關部門,加大力度,繼續查!

可是,第二批人來了之後,不久又傳回話,還是沒抓到人。來來回回,總共來了十餘批使者,還是這個結果。

劉啟火氣來了。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就兩個人,樑國就這麼點大,竟然抓不到人?就算公孫詭遁地,也要掘地三尺把他挖出來;就算羊勝奔月,你們也要給我把他揪下來。

劉啟再下詔:抓不到人,樑國二千石及以下的官員,通通做好思想準備。

做好什麼思想準備呢?劉啟沒有明說。可是樑國的高官們,無人不替自己頭上那顆人頭著急了。於是,樑國高官們決定全力以赴,揪出兩個主謀。

樑國一方,此案的主要負責人之一是內史韓安國。

韓安國,樑國成安(今河北省成安縣)人。精通韓非子法家及雜家學說,早年遊說諸公,事樑孝王為中大夫。劉濞的吳楚聯軍攻打樑城時,韓安國一馬當先,運籌機變,為樑國之完壁立下汗馬功勞。從此,聲名鵲起,得寵於樑王。

抬頭打仗,韓安國是能手;低頭做官,他更是能手中的能手。為了對付劉啟問責,他首先在樑國展開地氈式搜索,結果空空。再搜,還是空空。

這時,韓安國終於悟出一個道理:公孫詭和羊勝不會長翅膀,他們不會飛上天去。最危險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地方,此二人必定躲在樑國。

樑國所在,唯有一個地方沒有搜到,樑王宮室。

可公孫詭和羊勝真躲在樑王府中,說明受了樑王的庇護。樑王之所以庇護,是因為他才是真正的主謀。

事情就更難搞了。

韓安國立即求見樑王劉武。

他一見到劉武,立即跪下磕頭撞地,大哭大喊:“大王啊,我沒有完成陛下交給我們的任務,請你快快將我賜死吧!”

劉武很平靜地看著韓安國,說道:“搜不到就繼續搜,值得你去死嗎?”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韓安國流涕滿地:“臣死事小,但因此連累大王,臣就該死千次萬次,也不足彌補罪過啊。”

劉武:“連累到我了,有這麼嚴重?”

韓安國:“大王端坐宮中兩耳不聞宮外事。請問,大王您和臨江王劉榮比,哪個對陛下更親?”

劉武:“當然是臨江王。”

韓安國:“這就對了。臨江王只因為太宗廟牆外餘土一事,都要被召回長安質問,最後被整死於中尉府中。現在樑國出現凶手一事,按理首先責罪於大王。而大王之所以無事,源於竇太后宮中哭泣求情。如果大王不醒悟,竇太后百年之後,您還能坐得住樑國嗎?”

說的是大實話啊。

劉武一聽,先是一愣,後是一傻,還沒等韓安國說完,他的眼淚也流出來了,無助地看著韓安國,半天說不出話來。

韓安國安慰道:“大王不要怕,正所謂世間之法,一物降一物,一招解一招。只要咱們團結一致,找到公孫詭和羊勝,大王將無事矣!”

劉武問道:“管用嗎?”

韓安國:“絕對管用!”

劉武:“誰說的?”

韓安國:“我說的!”

劉武:“既然這樣,就一起去找公孫詭和羊勝。”

劉武此言一出,韓安國心裡落下一塊石頭。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準確地說,公孫詭和羊勝,不是要找到他們,而是要劉武交出。因為,這兩個主謀,肯定就藏在樑府。

一想到這,韓安國不由拍拍脖子上的頭,心裡暗暗地嘆了一口氣:保住它不落地,應該是沒問題了!

劉武終於交出了公孫詭和羊勝,不過他交出來的是兩具死屍。

消息馬上傳回了長安,劉啟沒想到結局竟是這個樣子。兩個死人,頂了十餘條人命,劉武這個算盤,實在精得很。

可是人都死了,儘管死無對證。不過這個劉武似乎必須要給他一點教訓。

就在劉啟靜候田叔的時候,有人捷足先登,主動前來替劉武說情了。

此人,正是王皇后的長兄王信。

有人警告王信,如果劉武獲罪,你也沒好結果。因為劉啟治了竇太后的至親,竇太后肯定也要找劉啟的親信來治罪發洩,而聽說王信兄你做了不少不守規矩的事,很容易被竇太后抓住把柄。所以,主動救劉武,等於給自己留了一條後路,趕快行動吧。

王信說情,劉啟氣是消了一些,但心底的怨氣依然瀰漫。

兄弟之間已經情斷恩絕,攤牌是遲早的事。

此時,竇太后聞聽劉武出事,憂食不進,日夜哭泣。

這時田叔終於回來了。

回到半路的田叔做了一件讓眾人意想不到的事,他把他收集劉武所有的犯罪事實證據,全燒了。燒完後,還裝做若無其事地拍拍手,就回長安見劉啟了。

田叔已經想好了,在竇太后和劉啟之間只討好一邊,只能等於送死。討好一邊,不如討好兩邊。

田叔見到劉啟時,只有一張嘴巴,兩手空空。

劉啟不由納悶地問道:“樑王有罪嗎?”

田叔:“有罪,而且是死罪!”

劉啟:“證據呢,拿出來我看看!”

田叔:“證據我已經燒光了。不過陛下,臣建議,您不必過問樑王的事了!”

劉啟一臉疑惑:“為何?”

田叔:“制樑王伏法,法律勝利了;但是,竇太后卻輸了。竇太后食不甘味,睡不安枕,請問,陛下你覺得自己是贏了,還是輸了?”

劉啟:“……”

田叔一看劉啟猶豫樣子,心裡就有底了。劉啟如果希望竇太后多活幾天,那就不得不聽他的了。

劉啟沉思片刻,終於明白,田叔所言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計謀:法律勝,不算贏;竇太后開顏,那才叫真正的贏啊。

正所謂,知劉啟者,非田叔者也。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劉啟對田叔之計深以為然,讓他當即動身進宮謁見竇太后。

竇太后早就等得心急如焚了。田叔見到竇太后,首先說道:“臣向太后請安來了。”

竇太后:“田叔您別多禮,有話直說。”

田叔:“太后想聽好消息呢,還是想聽壞消息?”

竇太后:“哎呀呀,別繞關子了。好的壞的一起說。”

田叔:“明白說吧。壞消息沒有,好消息到有一個。暗殺袁盎等人,與樑王無關。這事只是公孫詭和羊勝倆人陰謀行事,樑王根本就不知道。公孫詭和羊勝已經伏法受誅,樑王無恙矣!”

多日以來,竇太后茶飯不思,夢裡恍惚,形容枯槁。現在,她聽到田叔這番話,猶如枯木逢春,眼淚都溢了出來了。

這是苦盡甘來的淚水,悲盡喜來的大歡!

現在,竇太后此時最渴望的一件事就是立即見到愛子劉武。最最渴望的是,看到劉武和劉啟好若當初,與車同輦,交杯同喜。

說劉武,劉武就真的來了。

樑王劉武上書劉啟,允許他朝請。這個要求很及時,太后正等著你呢,劉啟批准了。

到劉武朝請之日,與往常一樣,劉啟派出天子儀仗郊迎樑王。但是,當漢使抵達效外時,左等右等,不見樑王,

最後竟然發現一件相當嚴重的事:樑王失蹤了。

消息馬上傳回漢宮,劉啟慌了,竇太后傻了。緊跟著,竇太后似乎明白了什麼,立即嚎啕大哭:“天殺的,你們聯合起來騙我!皇帝果然殺了我的小兒了。”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竇太后嘹亮的哭聲仿若沸騰的開水,鬧得劉啟心裡都不是滋味。樑王明明不是我殺的,他玩失蹤了,此等罪過栽到我頭上來,老太婆實在太不講道理了。

就在劉啟和竇太后淚眼相對怨望無語時,突然,劉嫖公主傳話來,樑王回來了。

竇太后和劉啟當即又驚又跳:“真的回來了?”

劉嫖公主說道:“是真的回來了。樑王正在未央宮的北門。”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竇太后和劉啟當即奔往北門,果然樑王在也。

原來,樑王自認有罪,不應受劉啟之效迎,更無顏消受劉啟的厚待。所以即將入關時,他乘坐布車潛入劉嫖公主處,來個先抑後揚,揹負刀斧和砧板長跪未央宮前,以表謝罪之誠意。

劉武這成功的一幕表演,讓竇太后及劉啟,包括在場所有內心充滿溫情的人,全都流淚了。

正所謂風波患難情更深。竇太后終於如願以償,看到她所希望看到一切:劉啟兄弟倆,終於破鏡重圓了。

竇太后高興得太早了。

劉啟派人查出刺殺袁盎的幕後黑手是劉武,竇太后聞聽不妙大叫不好

眼前這一切,我只能這樣說,假相,全都是假相。花落可以重開,酒儘可以重酌,破境重圓,可是裂痕仍舊在。這是一種永遠無法抹去的陰影。

劉武馬上發現了他和劉啟內在的裂痕:劉啟待他再也不像從前般親熱了,甚至是出門打獵,再也不同車共輦了。

終於,兩年後,裂隙徹底爆發了。

公元前144年,冬季,十月。

劉武來朝,像往前一樣,申請多逗留長安幾日。但是,劉啟一反常態拒絕了。其理由是按老規矩辦事,夠本了就回去吧。

按漢朝規定,諸侯王進京朝見,跟皇帝見面的次數是四次。第一次初到,單獨進宮拜謁,敘家常,還人禮,皇帝設宴款待,此次謂之“小見”;第二次,正月初一(漢以十月為歲首,正月初一,即十月一日),諸侯王捧璧獻上,皇帝謝賀還禮,以次謂之“法見”;再次三天,皇帝為侯王設下酒宴,賜給他們金錢財物;再過兩天,諸侯王又入宮“小見”。然後,準備辭別歸國,一共不得超過二十天。

曾經,漢朝規定的二十天是不能滿足劉武熱戀竇太后的感情的。劉啟也曾經批准,劉武在長安想玩多少天就玩多少天,不必要在意規矩,而劉武曾經逗留長安,最長的紀錄是半年。

回首往事,兄弟執手相望,同車載奔,惹得天下引頸直流口水。如今,二十日一到,不打折扣,直遣兄弟,真是涼透了背。

只能這樣說,劉啟對劉武的心,已經死了。

同年,冬,樑王歸國;夏,四月,樑王劉武薨。

死因:抑鬱寡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