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了104歲的皇帝,經歷秦漢6代,墓地成千古之謎

二千年的中國歷史,近五百位皇帝,平均壽命只有40歲左右,說起長壽皇帝,大多數人認為是乾隆,89歲才去世。但這位皇帝,卻活了104歲,熬死了所有兒子,他就是趙佗。

活了104歲的皇帝,經歷秦漢6代,墓地成千古之謎

趙佗時秦朝時期山郡真定縣人,二十歲從軍,因為秦國軍功制度,很快被提拔為將軍。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征嶺南地區,任命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領五十萬軍隊出征嶺南。秦兵大多為北方人,而嶺南地理複雜,加上後期補給跟不上,嶺南人頑強抵抗,主將屠睢戰死沙場。

秦軍調整五年後,秦始皇又任命任囂為主將,趙佗為副將,再次出征嶺南,因開鑿了靈渠,後勤問題得到解決。這次秦軍一鼓作氣,嶺南被征服,百萬土地納入大秦版圖。平定嶺南之後,秦始皇沒有讓軍隊返回,而是進行人文管理,任囂去世後,趙佗接管了政權。

活了104歲的皇帝,經歷秦漢6代,墓地成千古之謎

秦始皇駕崩之後,胡亥篡奪帝位,不久爆發了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就算項羽、劉邦等大軍進入關中,手握重兵的趙佗並沒有出兵挽救岌岌可危的秦朝政權,令後世費解。有人認為是因為秦始皇下過一道聖旨:無論什麼時候,哪怕是秦朝面臨被滅的危險,嶺南的秦兵都不可以離開,以防此地脫離中華之版圖。還有人認為是趙佗擁兵自重。究竟是哪種原因,至今無法考證。

秦朝滅亡後,趙佗在當地漢越兩族的擁戴下,建立了以番禺為王都,佔地千里的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漢高祖劉邦派使者到嶺南,勸說趙佗臣服漢朝,權衡利弊後,趙佗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向漢朝稱臣納貢。

活了104歲的皇帝,經歷秦漢6代,墓地成千古之謎

但是漢高祖駕崩後,呂后掌管大權,不承認趙佗的地位,並派兵攻打嶺南。於是,趙佗宣佈脫離漢朝,自立為“南越武帝”,南越國曆時93年,共5位皇帝,趙佗就佔據了大半。公元前137年,104歲的趙佗病逝,將皇位傳給孫子。

活了104歲的皇帝,經歷秦漢6代,墓地成千古之謎

趙佗自秦始皇開始,直到漢武帝時期,共經歷6位帝王。死亡時,令孫子將生前的奇珍異寶都葬入其陵墓,只是兩千年來,無數摸金校尉都找不到趙佗的陵墓所在地,成為千古之謎。


我是趣味的歷史,如果喜歡我的內容,請關注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