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黃姓之江夏黃氏始祖黃香

漢朝 黃瓊 漢章帝 後漢書 甄酩酒 2017-04-22

黃香(約68年—122年),字文強(一作文疆),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人。東漢時期官員、孝子,是“二十四孝”中“扇枕溫衾”故事的主角。他年方九歲時,便知事親之理,名播京師,號曰“天下無雙,江夏黃香”。後任郎中、尚書郎、尚書左丞。又升任尚書令,任內勤於國事,一心為公,曉熟習邊防事務,調度軍政有方,受到漢和帝的恩寵。後出任魏郡太守,於水災發生時以自己的俸祿賞賜來賑濟災民。不久被免職,數月後在家中去世。其子黃瓊、曾孫黃琬,都官至太尉,聞名於天下。

天下黃姓之江夏黃氏始祖黃香

天下黃姓之江夏黃氏始祖黃香-圖來源網絡

在黃姓歷史長河中,地位最尊,影響最大,族姓最繁的宗族,無可爭辯地要推漢魏之世的江夏黃氏。這支黃姓宗族世居江夏安陸(今湖北雲夢東南),代為冠族。至孝子黃香,才傾天下,黃瓊,黃琬,位至三公,名震宇內。時人譽稱"江夏黃氏,天下無雙。"今天海內外數千萬黃姓子孫,都無不追宗江夏,認江夏為黃姓的郡望與發源地。

江夏黃氏雖以黃香而聞名,但它的興起,卻非始於黃香。史稱黃香之前,江夏黃氏即"代為冠族",黃香在官任尚書令後向皇帝謝恩書中有自己是享"先人餘福"之語。江夏黃氏到底是何時產生興起的呢?正史缺載,而族譜卻有種種不同傳說。如福建禾坪譜、鸛藪譜都說江夏黃氏起源於黃姓的受姓始祖南陸公,《禾坪黃氏重修大成宗譜源流序》中稱:"南陸公生三子:長嘉、次臺、幼袁,俱居湖廣江夏縣。故黃之郡以江夏名之。"另一種傳說認為,江夏黃氏的開基始祖為陸終的十餘代孫周初入黃石,如臺灣黃氏大宗譜即稱"十三世(黃)石,佐周有功,賜姓為黃,世居扛夏,從此傳衍各地,族人遂以江夏為郡號。"雲南威信譜在《黃氏歲考》中也說:"陸終公受封於黃……,石公賜封曰江夏,是為黃氏稱江夏之肇基也。"還有一種傳說認為江夏黃氏起源於春申君黃歇,如《渠陽黃氏世譜·源流考》即說:"六十幾世祖黃歇公仕楚為江夏太守,其裔多居江夏,故因之而名我姓為江夏堂、江夏郡者,皆自此始。"

這幾種傳說中,南陸公之說似乎過早。南陸公既是黃國的首創者,而黃國遠在河南潢川,與扛夏相隔遙遠,那他不可能居江夏。黃歇封江夏太守、居江夏之說,於史無徵,也不足信。黃石之說,同樣頗為可疑。遺憾的是經典記載太不清晰,我們今天也無法確定誰是誰非。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即江夏黃氏形成較早,至少在東漢之前即已形成。它很可能形成於戰國時期,為原黃國遺民的某一支所創建。這些均有待更進一步探索。

江夏黃姓始祖是黃香,為天下至孝。漢章帝對群臣說:"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也"群臣莫不側目。

後世黃姓都尊黃香為江夏始祖,其實,我們至少還可以追溯到他的父親黃況。黃況之名,見於《東觀漢紀》。史稱黃況曾以孝廉起家入仕,最初做個郡五官椽(一種郡國小屬官),後官至葉縣(今河南葉縣)縣令。大概黃況為官清廉,故史書稱他家境"貧無奴僕"。幾乎所有的族譜均不約而同地認為黃香的江夏黃氏是西漢丞相黃霸的後裔分支,但在世系中多置黃況於不顧,且自黃霸(宣帝時人)至黃香(章帝時人)其間經九朝,而世系往往只有三四代,(如鸛藪、寶安、潮州譜均說黃香為黃懋之子)殊不可信。惟有江西金溪《雙井黃氏族譜》列黃況為黃香父,且稱黃況為黃霸第7代孫,較符合歷史事實,我們這裡姑且從之。譜稱,黃霸有一子名仲達,官御史大夫。黃仲達娶妻黨氏,生一子黃仍,漢成初期官任京兆君。黃仍夫人姬氏,生一子黃嘉。黃嘉也在漢成帝時做官,且居大司空的顯要職位,其夫人(谷阝)氏,生二子:元相、元善。其中,元善生子伯周,伯周妻彭氏生子黃泯。黃嘉長子黃元相,東漢初官任諫議大夫,夫人柴氏,生二子:伯良、伯直。黃伯良仕漢明帝,官至司徒,娶妻燕氏,生一子就是葉縣令黃況。黃況娶向氏為妻,生育了一個傑出的聖童,便是名列"二十四孝"之一,傳見《後漢書》、《東觀漢紀》、《楚國先賢傳》等書,被尊為後世天下黃姓之共祖的江夏大始祖黃香。

黃香,字文強,出身官宦人家。但據史稱,江夏黃氏世家傳到黃香父輩時,已家境貧寒,養不起奴僕婢妾,黃香自幼時即不得不親自做許多下人們乾的活,即史所謂"躬執勤苦。"孔子當年"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黃姓大始祖黃香當年的情況,倒頗與孔聖人相似。史稱黃香命中多劫,幼遭苦難,年僅9歲,就曾痛失慈母。他因愛母極深,為子極孝,母親死後,哀思過度,以至日漸憔悴,差點支持不到守喪期終,鄉人稱為至孝。他的孝道,聞名遐邇當時江夏太守劉護聞名召見,題字"門下孝子"贈之。從此,黃香博學經典,精研道術,以文章聞名京師,時人稱為"天下無雙江夏黃童。"黃香以儒學人仕,初任郎中,漢章帝詔見黃香,讓他人東觀(國家圖書館),讀盡皇家藏書。後官拜尚書郎,永元四年(公元92年),升為左丞相,兩年後又升為尚書令,經常參與國家政事,數陳得失,深受漢章帝看重,被任以重職,掌管國家機樞。漢皇室對黃香又每多獎賞,黃香任尚書今後,增秩至二千石,賜錢三十萬。早在元和元年(公元84年),皇室為幹乘王劉伉在中山宮邸舉行弱冠大禮,漢章帝特邀黃香參加,然後對諸王介紹說:"此天下無雙江夏黃童者也"。頓時,左右莫不刮目改觀,肅然起敬。譜載漢章帝又曾以"江夏黃香忠孝兩全,天下無雙"的御書賞賜給黃氏家族。經漢章帝、和帝兩朝,黃香一直受皇家親重,至和帝去世,安帝即位(公元106年),黃香出任魏郡太守,不數年,因郡內水災免職,旋即去世。黃香以文章聞名,他的著作有《賦》、《令》、《書》、《奏》、《箋》五篇,可惜現今多已亡佚不存,僅有《九宮賦》、《天子冠頌》、《責髯奴辭》三篇,見存於《古文苑》中。據光緒已亥聚斯堂版《黃氏家譜》記載:黃香去世後,歸葬家鄉江夏安陸源口,墓在今湖北雲夢縣北郊十五里。

黃香後裔,備極繁昌,因而大多數黃氏家族的族譜家乘,都以黃香為始祖,如《湖南黃氏世譜》、光緒已亥聚斯堂《黃氏家譜》、光緒二十年《陡疊黃氏宗譜》及禾坪、鸛藪、潮州、臺灣、武隆、三臺、威信、吉安、金溪等譜,均無一例外。

黃香的夫人,見於族譜的有鄭氏、陸氏、李氏、胡氏。四位夫人共生育了八個兒子:瓊、瑰、璉、琛、瓚、珂、珮(作琉)、理。其中,次子黃瑰,見於鸛藪、寶安、潮州待譜;幼子黃理,居江夏,見於樟峰,威信、三臺等譜;而璉、琛、瓚、珂、或作琉),則見於禾坪譜和威信譜所引十朋譜、樂至譜等。據禾坪譜記載,黃香第三子黃璉,字世榮,官至侍御史;四子黃琛,字世茂,官司農:五子黃瓚,字世蕃,官至河東太守,夫人範氏,生五子:孚仁、孚義、孚札、孚智、孚信;六子黃珂,字世藻,官冀州刺史;七子黃珮字世蔚,妻周氏,生一子前。至於黃香長子黃瓊,則為各譜所共有。

黃 瓊,字世英,傳見班固《後漢書》。據《後漢書·黃瓊傳》記載,黃瓊出生於顯宦之家,自幼隨父在京師臺閣,因而熟知朝廷政界故事,達練官場,父殺黃香在日,即詔任為太子舍人,因故辭謝不受。父親去世後,連年不應徵詔,至漢順帝永建年間(公元121-131年),因公卿中很多人的推薦,黃瓊始公車應徵,入官拜議郎,後又累遷為尚書僕射,歷任尚書令、司空、太僕、司徒,漢恆帝永興元年(公元155年),任太尉之要職,因與大臣樑冀政見不合,被免。延喜二年(公無159年)樑冀被誅,族黨被消滅,黃瓊復出,仍任太尉之職,取代樑冀自居公位,封為劉鄉侯(劉鄉侯國在今河南穎川縣),食邑千戶。至此,江夏黃氏更加榮耀一時。黃瓊官居要職多年,直到延喜七年(公元164年)去世,享年七十九歲。黃瓊去世後,被贈為車騎將軍,諡為忠侯。史稱(亢阝)鄉忠侯,敕葬江夏。

黃瓊的夫人,見於族譜的有陳氏、顏氏、李氏。傳說三位夫人共生十四個兒子:守亮、閣、妥、儲、賤、明、恕、乾(一作潛)、縉、卿、賁(一作孚賁)、資(一作孚資)、贊(一作孚贊)、德(一作孚德)。江夏黃氏大昌於黃香、黃瓊父子,再傳到黃瓊之孫黃琬時,更臻於極盛。黃琬,閩越地區黃氏族譜大都稱他為黃瓊第四子黃儲之子,但它譜又稱為黃閣之子、或黃守亮子、或黃賁子、或黃德之子等多種說法。

黃琬,字子琰,生於公元141年。黃琬少年喪父,由祖父黃瓊撫養長大。黃琬自幼聰敏過人,公元147年正月日食,他的祖父帶他上京奏聞日食狀況,太后問所食多少,黃瓊不能對,當時黃琬七歲,在旁對祖父說:"何不說日食之餘,如月之初?"黃瓊大驚,即以這話應詔。當黃瓊當司徒時,黃琬便以才思敏捷,聞名於京師。初任為五官中郎將,後因政黨之爭失敗,被免職廢棄近二十年,至光和末年(公元184年),始復出,拜議郎,升青州刺史、侍中,不久又拜為將作大匠、少府、太僕、豫州牧等職。時值東漢末年,河南豫州一帶農民暴動烽起雲湧,黃琬為政,將境內暴動起義悉數鎮壓平定,一時之間,黃琬因此聲威大震,政績為天下表率,為漢王朝立下汗馬功勞,因此受到重賞,封為關內侯。董卓入洛陽後,徵黃琬為司徒,隨即升任太尉顯職,改封為陽泉鄉侯(漢陽泉侯國在今安徽霍丘縣)。江夏黃氏宗族的顯赫聲威,至此臻於至極,如日中天。後董卓挾漢獻帝遷都西安,黃琬反對董氏專權,於公元192年與司徒王允合謀誅殺了丞相董卓。不久,董卓部將李傕等人攻陷長安,將黃琬收捕入獄,後處死,時年才52歲,歸葬於江夏孝行裡黃氏祖墓側。

黃琬的後裔,備極繁昌。黃琬的夫人,見於族譜的有趙氏、袁氏、李氏、吳氏、劉氏。傳說五位夫人共生十一個兒子:鬆壽、椿壽、龜壽、山壽、江壽(以上見聚斯堂譜和陡疊譜)、侃、伸(以上見潮州譜、禾坪譜、鸛藪譜等)、冠、帶(以上見湖南各譜)、權、保(均見四川各譜)。據各種氏書譜牒記載,黃琬之後,江夏黃氏的子孫們,紛紛逃向四方。如聚斯堂和陡壹譜即記載,黃琬第三子龜壽、四子山壽,世居江夏;而次子棒壽一支,子孫傳十世後遷至延陵(今江蘇常州,無錫一帶);第五子黃江壽一支,傳六代後,也徙居江西廬陵發跡。至今日,江夏黃氏的後裔,更遍佈全國,散向世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