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伯去醫院打不到車“這件事我們包了!”杭州的哥爽快承諾'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91歲的周大伯家住朝暉四區,86歲的老伴腦梗後一直在做康復治療,最近因病情加重住到市一醫院,大伯想去看老伴,但怎麼都預約不到出租車,向快報求助。

大伯很感慨,自己搞了一輩子道路橋樑這麼繁雜的工作,老了卻被打車這麼簡單一件小事困住了。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91歲的周大伯家住朝暉四區,86歲的老伴腦梗後一直在做康復治療,最近因病情加重住到市一醫院,大伯想去看老伴,但怎麼都預約不到出租車,向快報求助。

大伯很感慨,自己搞了一輩子道路橋樑這麼繁雜的工作,老了卻被打車這麼簡單一件小事困住了。

周大伯去醫院打不到車“這件事我們包了!”杭州的哥爽快承諾

這個時代發展太快了,像周大伯這樣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的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連打車都成了難題。短短几公里,成了他和老伴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昨天,我們報道了周大伯的心事後,接到了很多讀者的來電。

不少讀者有相同的困擾

70歲王女士照顧91歲母親三年了

體會最深的就是打不到車

董大媽和老伴都80多歲了,住在採荷,也是打不到車,她說,“我們是老人,又有輪椅,司機看到我們直接開走,有時實在等不到,通知女兒,她上班的時候,給我打滴滴。”

王女士70歲了,母親91歲,她照顧母親三年了。這三年中,她體會最深的就是打不到車。“我媽住在敬老院,平時小病敬老院有醫務室,大一點的病要送到醫院的,帶我媽媽到醫院看完病,要把媽媽的輪椅放遠一點,司機看不到,會停下車,如果看到輪椅,停都不停直接開走。”

陳大伯89歲,家住在浙工大後門附近。他說,這裡經常有出租車在等客人,兒子招招手,車子就停下來了,但看到他就直接開走了,碰到了好幾次。

85歲的張大伯住在金華路,他經常去兒女家,也是打不到車。他說,“現在電子技術發達了,很多東西付款,我們老年人不太懂。那天超市有一個活動,買一送一,我想買,結果人家說要手機付款,我不會啊,沒辦法買。”

有不少熱心司機打進快報熱線要幫助周大伯

“這件事我們包了!”

“我可以免費接送周大伯去醫院,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我。”範師傅35歲,老家台州,從小在杭州長大,住在德勝東村,自己買了出租車,“我是一個黨員,不忘初心嘛,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個黨員應該做的事。”

外事旅遊汽車集團志願服務車隊的鄭志寶也打電話來說,願意接送周大伯。

黃飛華是朝暉四區應家橋社區愛心車隊隊長,昨天連著給快報打了好幾個電話,“這件事我們包了,我們包的意思是不收錢的,大伯以後想去遊玩什麼的,我們都包了。”

“為什麼這麼爽快?”我問黃飛華。

“因為我看到大伯91歲,91這個數字,我真的特別有感情。”說著說著,他聲音有些低沉,顯得傷心,後來我聽他說起一段感人的往事——

2011年,他認識了91歲的孤寡老人張德貞。當時,有媒體報道,家住流水苑的張奶奶打車去醫院特別困難,她老伴去世得早,又沒有子女,只叫了個保姆在身邊,心臟裝了起搏器,腿上還有鋼針,出行更是困難。

他看到報道後,馬上聯繫上了她,告訴她每次需要出去,提前打電話就行。這一年,黃飛華的愛心車隊成立7年。這7年間,他經常義務帶著孤寡老人送醫、學生送考。

“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問。

“因為我老婆。好幾年前,我在整理抽屜,看到抽屜裡藏著很多證書,翻開一看是獻血證,是我老婆的,再細細一看,我驚呆了,老婆竟然已經獻血快10個年頭了。我馬上打電話給她,你是不是在賣血啊?她說怎麼可能,只是怕我擔心,一直沒說。這讓我心裡感到沉甸甸的。”黃飛華說,受這件事的觸動,他開始想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後來成立了愛心車隊,獻愛心越多,越覺得這是一件快樂的事。

黃飛華說自己是杭州人,不需要房租,車是自己的,不需要交租車費。作為車隊長,他考慮到車隊外地司機在杭州的生活成本,沒有告訴他們這件事,而是和車隊另一個杭州人徐剛接下了這個活。

“她每週至少出去兩次,去市一醫院檢查起搏器,去省口腔醫院看牙齒,只要她打一個電話過來,我和徐剛兩個人誰近,就馬上趕到流水苑去,攙扶著她下樓,送上車,再去醫院。醫院車位很難等的,快一點半個小時,慢一點可能一兩個小時都有。我們從來都是等著的,陪著她掛號、看病,看完再送上車接回去,每次起碼兩個小時以上。”

黃飛華說自己也算過賬,一般,自己開出租車,平均一個小時,少說賺50塊錢,兩個小時就是100塊,現在這100塊不僅賺不到,還要倒貼油費、醫院的停車費。

問他不覺得虧嗎?他說不虧,還說,自己收穫的,是錢都買不來的。

他舉了個例子,2013年5月28日,他病了,胃部良性腫瘤,“我和徐剛說,這段時間要辛苦你了,你千萬別和張奶奶說,她會擔心的。”

可是,這怎麼瞞得住呢。第一次是徐剛接,第二次是徐剛接,第三次還是徐剛接。張奶奶起了疑,小黃呢?他是不是不來了?第一次問徐剛說他有事,第二次問還是說有事,第三次徐剛瞞不下去了,道出實情,張奶奶責怪徐剛,為什麼不早說,因自己行動不便,她讓保姆買了水果,去找社區問了黃飛華的住址,代由保姆上門問候。

“我是很感動的,當時在家裡休養,沒想到張奶奶還有這份心,她早就把我和徐剛當家人一樣了。”黃飛華說。

再後來,愛心車隊的其他司機也知道了這件事,都希望加入進來,其中一位司機說的話,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錢,我們要賺,愛心,我們也要獻,我們都有老的一天,我們願意幫扶老人,也希望當我們老時,有人願意照顧我們,將愛延續下去。”

於是,16個隊員輪流接送張奶奶,誰近誰就去。張奶奶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每次早上出去都會讓保姆給司機準備好早飯:牛奶、饅頭、生煎包。

2018年4月,張奶奶100歲生日,她悄悄和黃飛華說,自己想去靈隱寺。

為了幫張奶奶圓這個心願,4月23日,三輛出租車停在她家樓下,張奶奶心臟裝了起搏器不能背,兩個隊員抬著坐在輪椅上的張奶奶下了4樓,上了出租車。怕發生意外,社區還安排了兩個醫生,帶上氧氣瓶和氧氣罩。

車輛沿著北山街前進,張奶奶饒有興致地指著斷橋和黃飛華說,這是自己以前經常走的地方。

張奶奶在兩個隊員的攙扶下,上了香,吃了一碗素面,老人當天胃口很好,幾乎全部吃完了。

“去年12月20日,張奶奶說想吃新豐小籠包,我給她買了一籠去,那天她看起來蠻開心的,但第二天,保姆就說張奶奶安詳地走了……”黃飛華突然傷感起來。

黃飛華和他的愛心車隊,堅持接送張奶奶9年時間,她的最後一程,也是16個隊員一起送的。

昨天上午11點,在快報牽線下,黃飛華和朝暉街道老房地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去了周大伯家,把愛心車隊的電話留給了他。

"

都市快報 記者 朱家豪

91歲的周大伯家住朝暉四區,86歲的老伴腦梗後一直在做康復治療,最近因病情加重住到市一醫院,大伯想去看老伴,但怎麼都預約不到出租車,向快報求助。

大伯很感慨,自己搞了一輩子道路橋樑這麼繁雜的工作,老了卻被打車這麼簡單一件小事困住了。

周大伯去醫院打不到車“這件事我們包了!”杭州的哥爽快承諾

這個時代發展太快了,像周大伯這樣上了年紀、腿腳不便的老人,不會用智能手機,連打車都成了難題。短短几公里,成了他和老伴之間一道難以逾越的天塹。

昨天,我們報道了周大伯的心事後,接到了很多讀者的來電。

不少讀者有相同的困擾

70歲王女士照顧91歲母親三年了

體會最深的就是打不到車

董大媽和老伴都80多歲了,住在採荷,也是打不到車,她說,“我們是老人,又有輪椅,司機看到我們直接開走,有時實在等不到,通知女兒,她上班的時候,給我打滴滴。”

王女士70歲了,母親91歲,她照顧母親三年了。這三年中,她體會最深的就是打不到車。“我媽住在敬老院,平時小病敬老院有醫務室,大一點的病要送到醫院的,帶我媽媽到醫院看完病,要把媽媽的輪椅放遠一點,司機看不到,會停下車,如果看到輪椅,停都不停直接開走。”

陳大伯89歲,家住在浙工大後門附近。他說,這裡經常有出租車在等客人,兒子招招手,車子就停下來了,但看到他就直接開走了,碰到了好幾次。

85歲的張大伯住在金華路,他經常去兒女家,也是打不到車。他說,“現在電子技術發達了,很多東西付款,我們老年人不太懂。那天超市有一個活動,買一送一,我想買,結果人家說要手機付款,我不會啊,沒辦法買。”

有不少熱心司機打進快報熱線要幫助周大伯

“這件事我們包了!”

“我可以免費接送周大伯去醫院,可以隨時打電話給我。”範師傅35歲,老家台州,從小在杭州長大,住在德勝東村,自己買了出租車,“我是一個黨員,不忘初心嘛,幫助有需要的人,是一個黨員應該做的事。”

外事旅遊汽車集團志願服務車隊的鄭志寶也打電話來說,願意接送周大伯。

黃飛華是朝暉四區應家橋社區愛心車隊隊長,昨天連著給快報打了好幾個電話,“這件事我們包了,我們包的意思是不收錢的,大伯以後想去遊玩什麼的,我們都包了。”

“為什麼這麼爽快?”我問黃飛華。

“因為我看到大伯91歲,91這個數字,我真的特別有感情。”說著說著,他聲音有些低沉,顯得傷心,後來我聽他說起一段感人的往事——

2011年,他認識了91歲的孤寡老人張德貞。當時,有媒體報道,家住流水苑的張奶奶打車去醫院特別困難,她老伴去世得早,又沒有子女,只叫了個保姆在身邊,心臟裝了起搏器,腿上還有鋼針,出行更是困難。

他看到報道後,馬上聯繫上了她,告訴她每次需要出去,提前打電話就行。這一年,黃飛華的愛心車隊成立7年。這7年間,他經常義務帶著孤寡老人送醫、學生送考。

“為什麼要這麼做?”我問。

“因為我老婆。好幾年前,我在整理抽屜,看到抽屜裡藏著很多證書,翻開一看是獻血證,是我老婆的,再細細一看,我驚呆了,老婆竟然已經獻血快10個年頭了。我馬上打電話給她,你是不是在賣血啊?她說怎麼可能,只是怕我擔心,一直沒說。這讓我心裡感到沉甸甸的。”黃飛華說,受這件事的觸動,他開始想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麼,後來成立了愛心車隊,獻愛心越多,越覺得這是一件快樂的事。

黃飛華說自己是杭州人,不需要房租,車是自己的,不需要交租車費。作為車隊長,他考慮到車隊外地司機在杭州的生活成本,沒有告訴他們這件事,而是和車隊另一個杭州人徐剛接下了這個活。

“她每週至少出去兩次,去市一醫院檢查起搏器,去省口腔醫院看牙齒,只要她打一個電話過來,我和徐剛兩個人誰近,就馬上趕到流水苑去,攙扶著她下樓,送上車,再去醫院。醫院車位很難等的,快一點半個小時,慢一點可能一兩個小時都有。我們從來都是等著的,陪著她掛號、看病,看完再送上車接回去,每次起碼兩個小時以上。”

黃飛華說自己也算過賬,一般,自己開出租車,平均一個小時,少說賺50塊錢,兩個小時就是100塊,現在這100塊不僅賺不到,還要倒貼油費、醫院的停車費。

問他不覺得虧嗎?他說不虧,還說,自己收穫的,是錢都買不來的。

他舉了個例子,2013年5月28日,他病了,胃部良性腫瘤,“我和徐剛說,這段時間要辛苦你了,你千萬別和張奶奶說,她會擔心的。”

可是,這怎麼瞞得住呢。第一次是徐剛接,第二次是徐剛接,第三次還是徐剛接。張奶奶起了疑,小黃呢?他是不是不來了?第一次問徐剛說他有事,第二次問還是說有事,第三次徐剛瞞不下去了,道出實情,張奶奶責怪徐剛,為什麼不早說,因自己行動不便,她讓保姆買了水果,去找社區問了黃飛華的住址,代由保姆上門問候。

“我是很感動的,當時在家裡休養,沒想到張奶奶還有這份心,她早就把我和徐剛當家人一樣了。”黃飛華說。

再後來,愛心車隊的其他司機也知道了這件事,都希望加入進來,其中一位司機說的話,讓他至今印象深刻:“錢,我們要賺,愛心,我們也要獻,我們都有老的一天,我們願意幫扶老人,也希望當我們老時,有人願意照顧我們,將愛延續下去。”

於是,16個隊員輪流接送張奶奶,誰近誰就去。張奶奶看在眼裡,感動在心裡,每次早上出去都會讓保姆給司機準備好早飯:牛奶、饅頭、生煎包。

2018年4月,張奶奶100歲生日,她悄悄和黃飛華說,自己想去靈隱寺。

為了幫張奶奶圓這個心願,4月23日,三輛出租車停在她家樓下,張奶奶心臟裝了起搏器不能背,兩個隊員抬著坐在輪椅上的張奶奶下了4樓,上了出租車。怕發生意外,社區還安排了兩個醫生,帶上氧氣瓶和氧氣罩。

車輛沿著北山街前進,張奶奶饒有興致地指著斷橋和黃飛華說,這是自己以前經常走的地方。

張奶奶在兩個隊員的攙扶下,上了香,吃了一碗素面,老人當天胃口很好,幾乎全部吃完了。

“去年12月20日,張奶奶說想吃新豐小籠包,我給她買了一籠去,那天她看起來蠻開心的,但第二天,保姆就說張奶奶安詳地走了……”黃飛華突然傷感起來。

黃飛華和他的愛心車隊,堅持接送張奶奶9年時間,她的最後一程,也是16個隊員一起送的。

昨天上午11點,在快報牽線下,黃飛華和朝暉街道老房地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去了周大伯家,把愛心車隊的電話留給了他。

周大伯去醫院打不到車“這件事我們包了!”杭州的哥爽快承諾

黃飛華給91歲周大伯留下聯繫方式,讓他有用車需求打他電話。

“只要大伯有需要,我們會一直堅持到底。”黃飛華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