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他是臺江民族中學師生口裡的“陳校長”,還是當地百姓們念茲在茲的“杭州來的校長”,還是貴州黔東南州16個縣市教師們念念不忘的“教育專家”。三年過去了,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位杭州校長的臺江足跡,尋一尋臺江教育的“陳立群印記”。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陳立群,1985年起先後擔任桐廬縣窄溪中學校長、杭州市朝暉中學校長、杭州市長河高級中學校長、杭州學軍中學校長,是教育部中學校長培訓中心兼職教授,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已出版《我的教育主張》《寄語青春》等16本教育專著。

從江南杭州到貴州臺江,需要先坐近8個小時的高鐵,再搭約1個小時的汽車。記者親身經歷,這並不是一趟輕鬆的旅程,可陳立群已在這之間來來往往了3年。

這一趟,記者也去往那裡,想看一看這位杭州校長的臺江足跡,尋一尋臺江教育的“陳立群印記”。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記者遠赴臺江採訪陳立群

校園裡的“陳立群印記”

“你們來吧,我還在學校。”到達臺江,記者撥通陳立群的電話,想和他確定第二天的採訪行程。沒想到,他還在工作。

那時已是晚上近9點。依山而建的臺江民中燈火通明,校園一片寂靜,只有漫天繁星眨巴著閃亮的眼睛,默默陪伴著寒窗苦讀的學子。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晚自修時間,校園裡寂靜無聲

同樣陪在學生們身邊的,還有陳立群。他一身黑色西裝,打著領帶,脊背挺直地走過一間間教室,巡視晚自修的學習情況。這一套動作,他每天要重複兩次,除了晚自修,還有早自習。

“我的支教總會結束,只有讓這裡的校長教師學會自己‘造血’,培養一支帶不走的師資隊伍,教育才能興起,脫貧才有希望。”沒有寒暄,沒有客套,他直接向我們訴說著他對教育的思考,特別是對當地教育扶貧的建議。

陳立群是數學老師出身,卻對傳統文化情有獨鍾。在杭州當校長時,每年高考語文題一出來,他都會寫一篇和學生分享,一直堅持了10多年,學生們都說特別受激勵。到了臺江民中,他最常聽的就是語文課。可一聽,就發現語文課堂問題不少,學生們的知識面狹窄,和東部地區的學生們相差太遠。

在陳立群的“把脈問診”下,這學期,高一高二年級新開了一門閱讀課,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晚自修教師辦公室,教師在給學生解疑釋惑

陳立群改革坐班時間、定各項規章制度等一連串以“嚴”立校的“鐵腕政策”讓老師們有些“怕”。多年來的散漫之風、應付態度迅速改觀,教師們個個集中精神,積極對待教育教學,連帶著學生們的狀態也煥然一新。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晚上10點20分,沒有教師坐班,學生們依然自覺學習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學生在食堂用餐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由陳立群書寫的橫幅、標語

教師心眼裡的“陳立群印記”

記者在臺江採訪的第二天,恰逢貴州組織全省高三學生統一進行高考前的適應性考試。上午8點30分,陳立群如同往常一般身著西服領帶,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地給走過的學生鼓勁加油。

“這兩年高考,學生們進場前總要找陳校長,和他來個擁抱、握一握手。他們說,有校長在,他們安心。”臺江民中辦公室主任任偉娟悄悄告訴記者,後來每逢大型考試,陳立群都會早早立在學生必經之路上,微笑替他們送考。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學生:校長,我會加油的

等到學生全部走進考場後,全校的語文教師也跟著進入,坐在每間教室最後一排最中間的位置。他們要和學生一同考試答題。

一開始大家本能地排斥,因為很多教師都是從當地初中選調上來,本身的教學水平並不高,再加上工作態度散漫,考下來分數很不理想。

讓教師們產生排斥心理的還有一層原因。他們擔心陳立群支教結束回去後,學校又會回到原來的狀態,他們不想成為“另類”。

但陳立群從沒把自己當“客人”,他支教的目標不僅僅是把臺江民中的教育教學質量提上去,他更立志要帶動整個臺江形成尊師重教、讀書光榮的良好民風。

所以,他針對教師專業水平提升下的“藥”都是治本治根的。

他大力倡導“推門聽課”,鼓勵教師間互相學習。高一語文教師楊玲說,現在自己每學期要聽40多節課,一有問題就會和語文組其他教師開展集中討論。年輕教師聽課越來越頻繁,主動要求上公開課的多了,問題意識變強了,評課時開始更多地指出不足、商討突破對策,教研的氛圍變濃了。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陳立群會隨時隨地“推門聽課”

他每學期都給教師送書,鼓勵他們閱讀,並寫下教育心得。他還把自己獲得的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和杭州市傑出人才獎的20多萬元錢拿出來,設立臺江民中陳立群獎教金,分設愛心、責任和育才3個獎項,每年獎勵9名優秀教師,每人5000元。到如今,已發放了13.5萬元。

在他的推動下,“小荷工程”“青藍工程”“名師工程”相繼啟動,這是一個針對不同年齡段教師的系統培養工程,也是陳立群為臺江民中打造的“造血”機制。

一系列的實招讓教師們漸漸有了底氣。儘管相比從前,他們待在學校的裡時間變長了,承擔的教學任務更重了,輔導學生的精力花得更多了,但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樂在其中,甚至享受這樣的狀態。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59歲的語文教師與學生一同參加模考

“教師有志,才能托起貧困地區教育的希望。”看到教師們的改變,陳立群是欣慰的。在臺江的這些年裡,他觀察到當地的青壯年除了外出打工,留下來的那部分常常手拎鳥籠,在公園裡一待就是半天。夜晚的街頭,也常可聞杯酒碰撞聲,常可見醉酒的大漢當街而臥。他覺得,這樣的閒適文化不該影響教師和學生,不該成為阻礙臺江教育發展的絆腳石。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鄧品一在接受採訪

教師們悄悄告訴記者,早兩年,他們私心裡希望陳立群能一直留在臺江,“他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彷彿只要他在,就沒有解決不了的問題,學校也會像定海神針一樣地穩定發展。”而隨著這些年陳立群為學校一手建立的“自我造血”機制愈來愈順暢,教師們都說,陳校長的到來,讓他們重新找回了為人師表的尊嚴,他們變得勤快敬業,漸漸不再“害怕”,也漸漸地開始接受“陳校長支教結束總是要回去的”,更漸漸對學校未來的發展有了清晰的奮鬥目標。

【特別關注】遙遠的貴州臺江,有一位杭州校長……

來源:浙江教育報

編輯:蔡宇冠 胡晨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