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無法破解!中國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量子糾纏

航空航天 墨子 潘建偉 通信 福建閩南網 2017-06-17

[閩南網]

­ 2016年8月16日,中國自主研製的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2017年1月18日完成在軌測試後正式交付使用。其主要應用目標是通過衛星和地面站之間的量子密鑰分發,實現星地量子保密通信,並通過衛星中轉實現可覆蓋全球的量子保密通信。

­ 如今,十個月過去了,墨子號都幹了啥?

絕對無法破解!中國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量子糾纏

­ 當地時間6月15日,權威的《自然》(Nature)雜誌在頭版報道了中國“墨子號”量子衛星首次實現1203公里量子糾纏的消息,相較於此前144公里的最高量子傳輸距離紀錄,這次跨越意味著絕對安全的量子通信又進一步貼近了實用。

­ 此次接收量子信號的兩個地面站分別是青海德令哈站、雲南麗江高美古站,相距1203公里,而衛星工作高度約為500公里。每天晚上的通信窗口期只有5分鐘,要保證做到兩地同時接收衛星發出的信號。

­ “墨子號”團隊負責人潘建偉表示,已經啟動運用量子糾纏技術創建密鑰的相關實驗,不過暫時不準備對外公佈實驗結果。你懂的……

­

絕對無法破解!中國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量子糾纏

­ 量子糾纏表現為量子進入一種疊加狀態,也就是說其量子特徵在同一時間處於不同狀態,就像薛定諤的貓一樣,在同一時間可能存在生和死兩種狀態。物理學家已經成功實現了多種粒子的糾纏,比如電子和光子,以及超導電路這類大規模應用。

­ “墨子號”,這個以中國古代哲學家的名字命名的量子衛星,耗資約1億美元,可會極大提升中國在量子通信領域的競爭能力,和美國並駕齊驅。

­ 潘建偉還透露:“在接下來的5年裡,我們計劃推出一些真正實用的量子衛星。”

­

絕對無法破解!中國墨子號實現1203公里量子糾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