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航空航天 運載火箭 日本 中國航天 國際電子商情 2017-04-25

這次發射的貨運飛船,裝載了6噸的燃料等物資,並預計將這些物資運送到在380KM的軌道上實驗型空間站上,供“天宮二號”用。還將進行3次對接,用於提高技術,為今後開始的空間站建設提供經驗。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新成員和重要組成部分,為空間實驗室和中國未來空間站在軌運行期間,承擔空間推進劑在軌補加、航天生活物資、科學試驗設備輸送及航天員用後的廢棄物運輸工作,貨物運載量是俄羅斯“進步”號貨運飛船的3倍,在功能、性能上都處於國際先進水平。國際上其它貨運飛船還包括:HTV飛船、ATV飛船、天鵝座飛船、龍飛船,其中龍飛船來自埃隆·馬斯克領導的Space X公司,為NASA航天局採購。

“天舟一號”成功發射,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

國內航空航天事業不斷騰飛,取得的優異成績舉世矚目。天舟一號發射成功後,讓國人內心沸騰無比自豪,還引起了住在隔壁的鄰居俄羅斯和日本網友熱議,以下評論摘自網絡:

俄羅斯網民

@ser.ralf 中國人真厲害!而我們要感謝我們偉大的政府,很快我們就會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知道自己是在什麼位置。

@Vlad Chernykh 我們在太空領域一直在退步,而他們一直在發展進步。

@Роман 是的,我們中國人擁有一切-----我們有運載火箭,有宇宙飛船,有空間站。所以,親們不要破壞空氣了。

@Escaped from a mental institution 中國人厲害!他們探索太空,並且對這個領域進行開發,等等,而我們什麼都不做,就在這震撼感嘆,一切都毀於我們是美國的合作伙伴,甚至是世界都被美國毀了,我們不能向美國出售產品,儘管如此,中國人仍然在太空領域獲得了很大的榮譽…

@Скалик這一步早在1975年7月15日的時候在蘇聯時期已經完成了。而現在的俄羅斯人就知道買旅遊鞋,給家裡的鴨子更新住處。

@eugen145 幹得漂亮,中國!我對他們取得的成功由衷 的表示高興!按照這樣的速度下去,中國很快將超越美國,成為月球開發的領導者。

@xoxota3apta 中國人很棒,他們正在迅速發展,非常有經濟潛力。社會主義經濟,主要的生產方式掌握在國家手中。未來將屬於中國。

@nyevskyy 好消息!俄羅斯在空間領域正在迅速的退步。而俄羅斯的導彈也在下降,莫斯科很快將會開始使用中國航天事業的服務。

日本網民

@fkt 到現在已經多少次連續發射了?作為日本人要老實地承認這真了不起哦。

@yui 近年,中國的進步確實顯著。要是單純的太空開發歡迎,但不希望只用在軍事方面。

@mt_ 就這從裡的評論來看日本真的已經成為過去式了。

@rik 最近,好萊塢的科幻電影裡出現中國的太空飛船,估計是以這樣(這次的發射)背景吧。

@Punpunmaru坦率地說反對意見還是比較多,但中國和南棒不同,是不容小覷的。所以與其大聲地反對,還不如冷靜地保持著危機感更好些。穩步地累積著基礎技術逐漸實現以一己之力將6t的貨物發射到衛星軌道上,老實說確實值得稱道的,從日本人來看不應該把這看作哪裡的特亞(的是中國、韓國、朝鮮三個國家)然後用醜陋的嫉妒來罵街。並且幾十年前,日本也從種子島宇宙中心成功發射衛星。中國會如何,日本的太空戰略會如何,才是(我)關心的。

技術封鎖下,天舟一號背後的辛酸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天舟一號的工作任務定位為無人貨運飛船,不僅要從地上往太空送吃送裝備;還得把空間站排洩的垃圾打包往回拉。實際上,在太空快遞員這個行業,天舟一號不是先驅者了,甚至算的上掉隊者。

在天舟一號之前,太空快遞業先後被俄羅斯、美國壟斷,其間日本還佔據過一席之地,歐洲也插足過。我國也搞航天半個多世紀了,在太空運輸業上,為何還落後日本呢?

中國之所以在太空運輸業落後日本,不是真因為比日本差,而是我們之前根本無用武之地。太空貨運這玩意,其實技術含量並不高。天舟一號難度比神州一號小多了,天舟不必考慮複雜的生命保障系統、再入大氣時的保護系統,也不必攜帶複雜的通訊設備和飛船控制系統。

不過,天舟一號飛船了不得的——世界上目前最強大的貨運飛船,比俄羅斯、美國和日本的天運力都要高上一倍以上(近地能拉6.5噸左右)。貨運飛船首次搞成功,就直接拉開與俄羅斯和美國的距離。

中國航天事業發展歷程艱辛,被國外技術封鎖也是有目共睹。比如,1996年長三乙大爆炸之後,由於當時跟這項技術是中美合作,中美雙方公司都在互相推卸責任。故障分析階段,美國休斯公司在糾紛過程中嫌中方的故障分析不如自己專業,決定親自動手。

經過一番軟磨硬泡,休斯公司居然要到了中方的遙測數據,憑藉深厚的功力算出故障點在導航陀螺儀的驅動放大器裡,然後中方真的找到了那顆(那批)斷線的芯片。此時,雙方還沒意識到自己洩了多大的密,長征三號運載火箭跟洲際導彈有直接的親緣關係,雙方互相把該看的不該看的都看了。

回過神來的美國政府首先發難,以違反ITAR(軍火出口管制條例)為理由,罰了勞拉公司和休斯公司一筆鉅款。1999年,美國議員考克斯把這件事上升到中國威脅論,連同分析過程的全部技術細節一起公開到媒體上。至今全文還掛在白宮網站上,其詳細程度足以作為陀螺儀導航系統的入門教材。此後,中美航空航天合作進入漫長的冰凍期。

說載人航天是工業皇冠一點都沒錯,只有大國才有資格進入和發展,關鍵技術只能靠自己研發。長征七號首發搭載的“傲龍一號”有一項關鍵技術:新型太空機械臂,可以抓取報廢航天器和碎片進行回收。參與的單位數十家,全世界能獨立完成國家不超過三個。當年,中國剛試著造出火箭上的故障檢測和逃逸系統時,由於心裡沒底,想找俄羅斯專家評審,對方竟然開出中方必須為此支付1000萬美元的天價。事後,中方專家回憶起來說,當時我們捨不得啊。

今天,中國航天事業的井噴式跨越,背後是國內航天人數十年的心血結晶,由量變到質變得過程,其中的艱難遠不止以上所述。目前,我國航空航天已經形成一個規模巨大的產業,核心部件不斷實現突破,國產自給率不斷提升,未來將達到100%零部件國產化。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發射,長征七號心臟揭祕

自從1961年加加林進入太空以來,人類的足跡越走越遠,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將可以實現星際旅行的夢想,人類也終將進入太空時代。在全球範圍內,世界十大知名的航天發射基地分別是:薩迪什·達萬航天中心(印度)、海上發射公司(俄羅斯)、圭亞那太空中心(法國)、種子島宇宙中心(日本)、范登堡空軍基地(美國)、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中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普列謝茨克航天發射場(俄羅斯)、拜科努爾航天發射場(俄羅斯)、肯尼迪航天中心(美國)。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目前,中國有四大航天發射中心: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太原衛星發射中心、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和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天舟一號”的海南省文昌航天發射場於2009年開工建設,2014年基本竣工。發射中心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是我國繼酒泉、西昌、太原之後的第四大航天發射中心。文昌航天發射中心主要承擔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大質量極軌衛星、深空探測航天器、大噸位載人空間站、貨運飛船等的發射任務,嫦娥五號也將從這裡發射。

文昌航天發射中心,是中國首個海上航天基地,具備緯度低,可以提高火箭運載效率;便利的航運,可以解決鐵路運輸所滿足不了的大直徑火箭運載問題;毗鄰廣闊海域,方便火箭航區和殘骸落區的選擇,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和新型航天器理想的發射場地。

搭載“天舟一號”升空的運載火箭是長征七號遙二,一枚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發動機是火箭的心臟,特別是其的動力系統,背後是國內航天人數十年的心血。長征七號和天舟一號全系列動力,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六院研製,兩型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已經完成了首次發生器-渦輪泵聯試),用液氧和煤油作為推進劑,平均價格比現役火箭的推進劑低一個數量級。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據航天科技集團六院院長劉志讓介紹,在此次飛行任務中,航天六院為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提供了6臺120噸和4臺18噸液氧煤油發動機,為“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提供了四種共36臺不同推力量級發動機。特別是推進劑太空在軌補加一系列核心關鍵技術研製獲得重大技術突破,“太空加油”的實施,將大大延長空間飛行器的續航動力和使用壽命。

“天舟一號”共配有25N、120N、150N、490N四種不同推力量級的36臺空間發動機,就數量而言,就比天宮系列目標飛行器增加了近一倍。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上,是空間站實現長期駐留的必要條件,在此之前僅有俄羅斯完全掌握。2011年“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完成交會對接之後,航天科技集團六院即正式啟動了推進劑在軌補加技術的攻關。

我國是世界上第二個掌握高壓補燃循環液氧煤油發動機技術的國家,實現了從常規有毒推進劑開式循環液體推進技術,到綠色無毒推進劑閉式循環液體推進技術的巨大跨越。“天舟一號”發射一月以後,重型運載火箭48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將完成第二次發生器-渦輪泵聯試,下半年,航天六院將進行的第三次發生器-渦輪泵聯試。另外,220噸級高性能氫氧發動機也已完成了多個組件方案詳細設計,進行了組件的研製試驗工作。

長征七號採用全數字化手段完成研製,代表了我國近60年運載火箭研製領域的最高水平,是我國新一代中型運載火箭的基本型,運載能力將達到近地軌道13.5噸,可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一系列運載火箭構型,實現我國運載火箭的升級換代,到2021年,長征七號將承擔我國80%左右的發射任務。

此外,長征七號還特別進行了防風防水設計,具備可經受住海南文昌發射場8級大風和中雨發射的獨特本領。目前,長征七號可發射我國研製的天舟系列貨運飛船,未來技術成熟時,將取代長征二號F火箭,用於發射載人飛船。

天舟一號國產元器件公開,中國電科立功

在整個飛船的重要系統中首次採用高速國產CPU和總線通信芯片,這在我國尚屬首次,不僅打破了國外在高性能處理器和總線協議芯片方面的壟斷,而且極大地支持了國產化。本次天舟一號任務中,中國電科研發了數字信號傳輸光模塊這一“神經系統”,首次在航天工程上應用,通過光信號完成飛船艙內視頻、監控、語音信號數據的傳輸。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中國電科研製的數字信號傳輸光模塊與傳統銅纜傳輸系統相比,重量降低到原有的十分之一、體積減小五分之一、傳輸速率從兆比特量級提高到吉比特量級、空間抗輻射能力達到高軌運行能力等優勢,實現了產品的抗輻照、小型化、溫度適應性強、高靈敏度和高速率性能,成功解決了空間飛行器信號傳輸設備的小體積與小重量設計需求,提高了信號傳輸速率,有效提升了空間飛行器信號傳輸性能,可靠保障空間飛行器運行。

同時,中國電科為天舟一號配套了100%全國產自主研發的10餘種70餘隻傳感器、多組光纜及光纖連接器這些關鍵“神經元”,實現了核心器件自主可控。其中,傳感器遍佈飛船的熱控、推進、環控生保等分系統,配套種類包括壓力、溫度、溼度、氧氣、二氧化碳、離子感煙、差定溫等傳感器,可實現環境監測與控制及飛行姿態調整等。光纜及光纖連接器用於光端機和光探測器之間光路的通信互連及數據的高速雙向傳輸,保證飛船在軌運行期間數據傳輸的穩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在“天舟一號”任務配套中,中國電科立足自主創新,研製出了國內首款應用頻率達到40GHz的微波傳輸端子及外殼,首次研製成功100VDC/DC電源和EMI濾波器,使載人航天工程中將航天器母線電壓提升到100V,有效提升了載荷能力和供電總效率。

中科芯:抗輻射加固1553B總線控制器

天舟一號內的電子控制系統猶如大腦和神經一樣,精準地控制著貨運飛船的每一個動作,捕獲、緩衝、拉近,毫釐不差、準確無誤。在天舟一號精細複雜的電子控制系統中,位於無錫蠡園經濟開發區的中科芯(58所)貢獻了兩款核心芯片。在此之前,他們研發的芯片還配置在天宮二號、神舟十一號上。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中科芯專門針對芯片中的存儲器、觸發器等敏感單位進行邏輯層面的抗輻射加固設計,同時,在整個模塊中進行單獨全定製設計。天舟一號上的這兩款型號芯片已經是比較成熟的產品了,穩定性和可靠性都很高,在其他單位也已經有了應用。

中國電科55所:芯片組件防護

五十五所為“天舟一號”研製生產了多型號外殼產品,分別應用於前端控制系統測速測距、下變頻器,低噪聲高可靠放大器、中繼終端分系統等組件的封裝,為航天器姿態調整、精確制導、對接、測控通信系統等任務提供了重要支撐。

五十五所研製的外殼產品採用新型輕質鋁基複合材料替代密度較大的傳統鐵鎳材料,使組件重量降低為原來的一半,對空間與重量極為寶貴的航天飛行器來說,充分滿足器件在減重方面的要求。

通過調整鋁基複合材料內部元素成分配比與分佈,提高封裝結構不同材料間熱膨脹係數匹配性,採用梯度過渡結構降低外殼組裝過程的內應力,提高封裝外殼在極冷與極熱條件下的可靠性。

通過內置具有屏蔽功能的塗覆層,提高封裝外殼的抗輻照特性,有效屏蔽太空中a粒子流、g射線等各種輻射對器件內部電路與芯片的損傷,維護器件正常功能。

該外殼產品為五十五所自主研製併成功應用的宇航級外殼產品。國內首款應用頻率達到40GHz的微波傳輸端子及外殼,填補了國內空白,而且其可靠性優於進口產品。產品後續生產階段,封裝部成立了金屬玻璃外殼生產線,專門研製、生產宇航用外殼產品,產線嚴格按照航天專項管理辦法和要求進行管理。

對接雷達和光學成像敏感器

兩個飛行器在太空中要經過幾十萬公里的追逐,最終完成精準地對接,這一過程被航天人比喻成“穿針引線”。激光交會對接雷達和光學成像敏感器等的使用便是天舟一號貨運飛船與天宮二號成功進行交會對接的關鍵。這兩款由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研製的核心組件保證了兩個高速運行的飛行器更加迅速、可靠地對接在一起。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據中國電科激光雷達總師屈恆闊介紹,在天宮二號上搭載了中國電科研製的激光雷達合作目標,天舟一號搭載了激光雷達主機和信息處理機。其探測的基本過程,是由安裝在飛船上的激光雷達系統發出激光束,激光束照射到天宮二號上後返回信號,激光雷達系統再根據接收到的返回信號計算分析。

中國電科的項目團隊在有限的時間內,結合航天實際應用進行產品原理和工藝的全新設計,進行了完整、充分的相關環境試驗,經過2000多次的試驗,最終研製出第三代產品,其可靠性更高、重量更輕、體積更小、功耗更低,高抗輻照、傳導熱能力強,主要技術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而這個過程可謂艱辛。

最終,在同等體積重量功耗下,中國電科的激光雷達工作範圍比國外同類產品增大了兩倍以上,實現了全範圍內高精度測量跟蹤。

航天九院:承研運載火箭和飛船電子產品

作為航天電子專業院,航天九院大名鼎鼎,也是長征七號運載火箭電子產品的主要承研單位,提供了佔整個火箭2/3的電子產品,還為天舟一號飛船提供了大量的電子產品。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航天九院693廠:研製生產火箭垂直度調整系統。除了為火箭發射發揮作用外,大角度調整設備還廣泛應用於石油勘探、鐵路、橋樑、通信等多個領域。

●航天九院771所運載計算機設計事業部:負責研製長征七號的箭載計算機。長征七號箭機研製團隊使用的FPGA芯片,可將很多專用集成電路芯片的功能通過軟件編程實現。

●航天九院13所激光導航公司:提供慣性導航設備相關組件。航天九院13所時代光電公司為長征七號火箭研製了光纖慣組和光纖速率陀螺兩種單機產品,確保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精確的送入預定軌道。

●航天九院13所:承研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的橫法向表組合。此次執行發射任務的產品與2016年長七首飛產品同批次生產,狀態完全一致,質量穩定可靠。

●航天九院200廠、825廠:在這次發射的長征七號火箭上,200廠承擔的箭上電纜網涉及526個連接器、11.7千米導線的加工生產,技術要求非常高。除200廠外,同樣來自航天九院的825廠,也為這次長征七號遙二火箭提供了十多個系列的電纜類產品。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825廠為此次長七火箭獨家專供的一款數據總線電纜產品,該產品用於長七火箭控制系統各個單機設備之間的信號傳輸,實現火箭的實時控制和信息綜合管理。

●航天九院289廠:為這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火箭提供了測量系統助推傳輸設備以及地面測試設備。

●航天九院704所:研製配套的S頻段相控陣天線是整個系統的前端,負責將火箭飛行過程中所有動態參數以無線發射形式實時發送給中繼衛星,再回傳地面站,讓地面隨時可以看到火箭的實時狀況。

●航天九院704所研製的衛星定位接收機,為火箭控制系統提供高精度導航數據,火箭控制系統依據導航數據控制火箭飛行軌道,以及地面設備及先進測控技術,確保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準確到達目的地。

●航天九院704所為火箭配套的各類傳感器、變換器遍佈火箭各個部位,編織了一張神經網,實時感知火箭的狀態。比如,此次承擔發射任務的長征七號火箭裡流淌的“血液”為液氧,溫度低達-183℃。

●航天九院771所:負責生產的箭地通信計算機、PXI測試計算機、光纖慣組信號採集處理系統等地面單元測試計算機均是地面測試控制系統設備,它們如同一個醫院,對貨運飛船的各個關鍵部位進行實時監控,隨時檢測系統的健康狀況,實時分析數據並反饋給系統。

●航天九院693廠:在天舟一號配套產品研製任務中,航天九院693廠研製生產的八個系列電連接器佔整個飛船所用電連接器總數的68%以上,肩負“天舟”動力信號、控制信號和通信信號精準傳輸的重要使命。

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重要任務之一是完成“太空加油”,實現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推進劑的在軌補給。KX6-3到位開關是天舟一號下達補給和分離指令的核心環節,也是我們稱之為“密匙”的關鍵所在,由航天九院693廠研製生產。

●航天九院539廠:生產天舟一號的頻率綜合器由航天九院539廠。顧名思義,頻率綜合器是產生併合成各種頻率的機器,它像一個穩定的節拍器,給天舟上的各種實驗機器打著拍子,指揮大家按照正確的步調工作運轉。

航天九院539廠為天舟一號推進分系統提供了包括推進管理器和推進控制驅動器在內的多個設備,滿足了推進分系統的眾多功能要求。

九院539廠研製的艙門壓點開關安裝在各艙門安裝框上,用於快速判斷艙門的開、關狀態。來自九院539廠的推進管理器和推進控制驅動器,它們承擔了推進分系統中的眾多任務,堪稱推進系統的全能王。同樣來自539廠的補加管理器和補加控制驅動器,則在補加分系統中發揮了類似作用。

●航天九院165廠:天舟一號使用了由航天九院165廠提供的電磁繼電器、行程開關、連接器等多個品種幾百只產品。其中電磁繼電器主要用於飛船的電源及計算機系統中,主要完成信號傳遞、執行控制、系統配電等功能。

●由航天九院13所: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導航制導與控制分系統(GNC)的光纖捷聯慣性測量組合(即光纖IMU)是飛船的關鍵慣性測量設備。光纖IMU由航天九院13所進行設計、製造、試驗和測試。在天舟一號執行任務期間,13所將派出2名試驗隊員,在北京執行任光纖IMU數據判讀。

隨著天舟一號發射成功,航天九院772所研發的多款關鍵核心元器件首次實現在軌運行。其中,為天舟一號配套研發的某型號微處理器電路是型號的核心芯片,負責接收地面指令、處理載荷數據、管理控制姿態,它的核心地位和複雜性使它成為體現宇航元器件水平的代表。除此之外,772所研製的第一代智能通用刷新控制電路,是一款高可靠宇航用抗輻射刷新控制電路,有效保證了核心宇航器件的自主可控。此外,772所提供的多款電路也在天舟一號中得以運用,這些國產化電路在型號的運用對於航天型號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長虹軍工:測量雷達和連接器廣泛應用

長虹測量雷達:採用特有的目標跟蹤技術,為發射指揮中心提供火箭發射初始階段的實時參數和軌道信息,填補了這一領域的國內空白,為我國火箭發射提供全天候發射的保障,目前中國所有航天發射中心都已裝備該雷達。

高精度細晶氧化鈹陶瓷夾持杆:是長虹旗下紅星公司研發生產的產品也是天舟一號型波管的關鍵部件,擁有其他陶瓷無可比擬的機電特性、熱特性,能有效保障行波管處於穩定工作狀態。

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以及“嫦娥”探月工程、天宮一、二號等,先後為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配套了9大系列、1400多個規格、5萬多隻電連接器,配套涉及各個系統。

自主研製的首顆宇航級高速圖像壓縮芯片

我國首顆採用貨運飛船搭載方式發射的對地觀測微納衛星“絲路一號”科學試驗衛星01星,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升空。該星搭載的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宇航級高速圖像壓縮芯片“雅芯-天圖”,由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像所與航天五院513所聯合研製;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圖像所還承擔了“天宮”與“天舟一號”對接系統中遙操作攝像機數字視頻編碼和解碼設備的研製工作。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絲路一號”科學試驗衛星01星由在陝的地理信息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西安航天天繪數據技術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西安電子科技大學聯合等科研單位研製,其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功能密度高的特點,搭載總重量不超過1千克的輕小型可見光相機,以及我國自主研製的首顆宇航級高速圖像壓縮芯片“雅芯-天圖”。整星收攏尺寸僅為330毫米×100毫米×100毫米,質量不超過4.5千克,設計軌道高度400公里,具備光學遙感對地觀測能力,是“絲路微小衛星群對地觀測系統”的首發星,擔負著系統技術體制驗證任務。

絲路微小衛星群計劃發射30顆以上的微納衛星,可以提供全色、多光譜、高光譜等多種類型的遙感影像並具備增強導航功能。

元器件國產化: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

蘭州空間技術物理研究所又名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510所,是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重要科研單位。此次發射任務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

510所在天舟一號任務中,承擔了儀表照明、結構機構以及熱控分系統共30臺/套單機研製任務,包括綜合顯示單元、語音單元、艙門快速檢漏儀以及交會對接、艙內照明設備等重點單機。這些設備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在軌運行中的綜合狀態監控、顯示,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交會對接過程中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在510所配套的天舟一號單機產品中,首次使用了510所自主開發的專用元器件——100V混合厚膜電源,該產品創新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混合集成電路的元器件國產化,意義重大。

單機數據處理平臺在原載人飛船數據處理平臺基礎上進行改進升級,數據處理速度成倍提升;採用了視頻疊加技術,視頻處理能力大幅提高;液晶屏由原6.5吋液晶顯示模組改進為12.1吋紅外觸摸顯示模組,顯示內容更加豐富、顯示界面更加友好。

天舟一號,為中國科研砥礪前行

天舟一號是一艘貨運飛船,然而它的功能卻不僅僅侷限於貨物的運輸。此次天舟一號發射除了完成交會對接、為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補加燃料之外,它身上還攜帶了大量的實驗設備,在太空運行期間要進行多項實驗試驗,參與大學、單位、公司數量眾多,為中國科研砥礪前行。

此次天舟一號上總共搭載了40臺設備,要進行13項太空實驗試驗,真正做到了一船多用。將要在天舟一號上進行的太空實驗,包括新型元器件在軌驗證,空間環境探測、力學環境測量,以及生命科學方面的實驗等涉及眾多領域。未來我國將要建設的空間站體積龐大,在太空運行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太空碎片的撞擊。

其中,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的“非牛頓引力實驗檢驗的關鍵技術驗證”將在天舟一號的運載下,於發射兩天後到達天宮二號。

這次實驗目的是利用天舟一號貨運飛船的空間環境,對高精度靜電懸浮加速度計進行在軌檢驗。據瞭解,本次實驗的技術基礎“靜電懸浮加速度計”,是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經過十幾年的技術攻關,才最終研發出來的。

天舟一號征服俄羅斯、日本網民!相關元器件機密資料整理

還有,北京理工大學研製的“空間微流控芯片生物培養與分析載荷”搭乘天舟一號貨運飛船升空,開啟為期兩週的在軌實驗。該裝置將在地面飛控中心的干預下,自主完成多細胞多腔室細胞共培養和在軌在線分析檢測任務,研究將有助於保障航天員長期在軌飛行的健康。(國際電子商情綜合整理報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