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航空航天 中國航天 火箭 黃緯祿 國防時報排頭兵 2017-03-26

中國航天事業自起步至今,歷經六十餘年發展,湧現出了無數可歌可泣的人物。其中,“航天四老”便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航天元勳。可是,歲月不饒人,生命終有逝,隨著近日任新民的離世,“航天四老”走完了他們“豐碑”一般不平凡的人生旅程。

任新民:

“長征一號”總設計師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作為一名曾跟錢學森一樣,漂洋過海喝過洋墨水,而且也在美國的大學執教過的工程力學專家,任新民在上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航天事業起步開始,就作出了巨大貢獻。

1949年8月,任新民從美國密歇根大學博士畢業,回國後在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任教。1956年8月,任新民被錢學森親自點名赴京,參與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籌建工作,自此,他便與中國航天事業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在完成“東風一號”任務時,任新民就是主要技術負責人之一,帶領著一群年輕的科技骨幹,一邊學習、一邊研究、一邊設計,成功研製了火箭發動機,並在1960年3月試驗成功。

1964年6月29日,新的“東風二號”導彈沖天而起,取得了圓滿成功。此時,在任新民的腦海裡已經有了研製推力更大的火箭,以便能夠發送射程更遠的導彈的想法。

1966年12月,我國首顆人造衛星被正式定名為“東方紅一號”。與此同時,用來發射該人造衛星的運載火箭“長征一號”也緊鑼密鼓地開始了研製。任新民又一次挑起了“長征一號”火箭的研製重任,被任命為總設計師。

此時,經過幾年的研究試驗和技術總結,以任新民為首的中國火箭專家已經取得了很多方面的技術突破,比如多級火箭組合技術、二級火箭高空點火技術、火箭級間分離技術等等。“長征一號”是在原來兩級火箭的基礎上,新增加第三級固體火箭,這也正是任新民等專家在“人造衛星計劃”中須攻克的主要任務。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1970年4月24日晚9時15分,隨著一聲巨響,“長征一號”運載火箭搭載“東方紅一號”科學探測衛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2號發射臺升空,13分鐘後順利進入預定軌道,一曲《東方紅》瞬間響徹了星空。自此,世界上繼蘇聯、美國、法國和日本之後,第五個具備獨立研製與發射衛星能力的國家誕生了。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第一顆地球同步衛星成功發射。但很少有人知道,執行這次發射任務的“長征三號”火箭第三級使用了氫氧發動機,而這正是在任新民堅持之下的創舉。

1990年12月,中國航空航天部成立了載人航天工程領導小組,時年75歲的任新民受邀擔任首席顧問。一年多後,代號為“921”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項,幾近耄耋之年的任新民依然風雨無阻地奔波於重大技術難題研討會和評審會現場。

1999年,任新民與其他23位卓越的航天科學家一起,被國家授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7年2月12日,任新民逝世,享年102歲。

黃緯祿:

“巨浪一號”核心人物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黃緯祿,1936年考入東南大學的前身——國立中央大學工學院,畢業5年後,考入英國倫敦大學帝國學院,並在1947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回國。

20世紀50年代後期,中國航天事業剛剛起步,黃緯祿帶領年輕的科研團隊,通過不懈努力,相繼攻克了液體燃料火箭控制系統從仿製到自行設計的大關,使我國液體燃料火箭控制技術有了質的飛躍。60年代,黃緯祿僅用兩年多時間,就創造了火箭搭載原子彈在預定地點爆炸的奇蹟。

1982年10月12日,一枚代號為“巨浪一號”的火箭在太平洋上成功發射,雷震海天。中國自此成為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潛艇水下發射核導彈能力的國家,而它的“技術核心人物”,正是黃緯祿。

“巨浪一號”屬於潛地導彈,是由潛水艇在水下發射來攻擊地面固定目標的戰略導彈,是當代世界戰略核力量中生存能力最強的武器。因此,它的研製成功,不光對提升航天技術有著重要意義,而且為增強我國國防力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更令人驚歎的是,黃緯祿以此為基礎,提出了“一彈兩用”的設想:通過對一些科研問題的解決,將“巨浪一號”搬到陸地上來,它就會成為一枚陸基機動固體戰略導彈。

1999年,黃緯祿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此後,80多歲的黃緯祿並未閒著,一直為中國航天事業做著“高級技術顧問”的工作。2011年11月23日,黃緯祿去世,享年95歲。

屠守鍔:捆綁火箭技術達人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1936年,屠守鍔考取清華大學機械系;兩年後,當清華大學剛成立航空系,他就毫不猶豫地轉了過去。清華畢業後,獲得赴美公費留學資格的屠守鍔,考入麻省理工學院,繼續向著自己當初的夢想踏實前行。抗戰勝利後,已在美國東部從事了兩年航空方面工作的屠守鍔,毅然回到了百廢待興的祖國,從事航空教學和研究工作。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航天事業起步,聶榮臻元帥親自挑選人才,共同組建未來航天事業的生力軍,屠守鍔就在受邀之列。

初入航天,面對一片空白的國家基礎,負責研究火箭結構強度與環境條件的屠守鍔感受到了莫大的壓力。20世紀60年代末,當蘇聯撤走全部援助專家後,面對那些殘缺不全的航天“骨架”和無數疑慮及消極的人們,屠守鍔很平靜:“他們能做到的,我們也定能做到。”

1962年,中國自行設計研製的首枚中近程火箭發射失敗,屠守鍔臨危受命,擔綱負責人,在鼓舞士氣的同時,帶領科研團隊攻堅克難。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此後連續近十次的發射中,這種火箭再未失敗。

投身航天幾十年,屠守鍔不知“總師”了多少次型號任務,但大大提升了他世界性聲譽的非“長二捆”(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莫屬。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上世紀70年代後期,當航天事業發展到重要時期後,由於技術等方面的原因,研製更大推力的火箭既是現實的需要,又是巨大的瓶頸。以總設計師屠守鍔為代表的專家團隊,開創性地提出了“捆綁式火箭”的設想。在技術亟待突破、資金相對缺乏、時間比較緊迫的條件下,這一設想的提出,不僅能夠更容易解決這些問題,而且在安全性上還自有優勢。

其後,中國航天首次以“長征二號”丙火箭為芯級,將4個液體燃料助推器捆綁其上,實現了完美亮相。它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比沒有捆綁助推器的火箭大約提高了3倍。不久後,這種火箭以“長征二號”E為型號,開始了為中國航天事業的服役生涯。“長二捆”的俗稱也隨之風靡開來。

1999年,屠守鍔獲得“兩彈一星功勳獎章”。2012年12月15日,屠守鍔院士病逝,享年95歲。

樑守槃:“海防導彈之父”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樑守槃,我國航天事業的奠基專家之一,著名火箭專家。1937年6月畢業於清華大學,1938年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留學,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1940年回國,先後在西南聯合大學、航空發動機製造廠浙江大學、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等航天教育或航空科研機構工作。1956年中國航天事業起步時,調入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正式開始了航天事業的偉大生涯。

上世紀60年代初,仿製蘇聯的中國導彈研製完成,但在燃料使用上,中外專家出現了分歧。蘇聯專家一致認為,中國自己的燃料不達標不合格,不能用於導彈的首次發射試驗,但又以種種理由推託而遲遲不提供燃料。與此同時,以樑守槃為代表的一些中國專家卻始終對國產燃料持有信心。在這種看似學術卻極具政治色彩的爭執中,樑守槃“獨來獨往”,一門心思投入到對國產燃料使用可行性的論證當中。

不承想,這一爭論還沒真正出現結果,蘇聯專家就接到命令,陸續撤出了中國。樑守槃等國內專家的意見最終被採納。不久後,用國產燃料推進的P-2仿製導彈成功升空。

可是,在這次發射任務實施的當口上,樑守槃卻被排除在外。原因很簡單,樑守槃作為美國海歸,此時他的直系親屬全部還在國外,所以不適合直接參與負責如此重大的任務,所以在發射前被調離到了其他研究機構。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政治氣候逐步緩和後,樑守槃因為實力出眾而得到重用,負責火箭發動機研究等重要工作。隨著國防和航天事業的慢慢展開,海防導彈的研製任務也提上了日程。樑守槃所在的航天三院與另外一家兄弟研究院展開“競爭”,分別研製“海鷹”號導彈。

1966年,當對方的“海鷹一號”在接連幾次失敗後,樑守槃提出對發射塔架的導軌進行簡單改造。很多人對他的提議有所懷疑,可最終發射成功的事實證明,樑守槃的提議完全正確。“海防導彈之父”,也成了國人送給樑守槃最實至名歸的尊號。

1980年,樑守槃當選為中科院院士;1988年,又當選為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2009年9月5日,樑守槃於北京逝世,享年93歲。

“航天四老”:中國航天事業永遠的豐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