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中美太空合作的一小步

新華社華盛頓6月6日電 通訊:中美太空合作的一小步

新華社記者 林小春 郭爽 郭一娜

過去半個月,一群中國人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室裡進進出出。由於中美官方太空合作的多年“冰凍”,這群東方面孔十分顯眼。

儘管中美關係總體向好,太空領域卻是一個例外。2011年,美國國會出臺“沃爾夫條款”,禁止美國航天局與中國官方進行任何太空合作,包括不得利用航天局設施接待“中國官方訪問者”。

同樣是在2011年,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鄧玉林的團隊利用神舟八號開展了一次實驗,發現太空環境對不同類型的基因突變影響大不相同,與神經、代謝系統功能有關的基因變化很少,而與免疫反應有關的基因變化卻很多。“出現這麼大的差異,原因是什麼?我們希望進一步研究。”鄧玉林說。

由於中國載人空間站要等到2022年前後才將投入運營,鄧玉林想到了國際空間站。

2014年,鄧玉林嘗試接觸負責商業化運營國際空間站科學研究平臺的美國納諾拉克斯公司。鑑於“沃爾夫條款”,後者對此持歡迎態度,但卻小心翼翼。該公司經仔細研究後認為,與鄧玉林團隊開展商業合作並不違反“沃爾夫條款”。於是,雙方做了一個詳細規劃,向美國航天局正式提出申請,後者又向美國國會通報這一事件。

2015年1月20日,時任美國航天局局長博爾登在發給國會議員的信中寫道:“根據目前瞭解的信息,我證明這些計劃中的活動不構成向中國或中國公司轉移具有國家安全或經濟安全影響的技術、數據或其他信息的風險。”

經過各種審查,項目終於獲得空間站各方批准。2015年8月,納諾拉克斯公司正式對外發布消息,中國實驗將會登上國際空間站。

為便於工作,鄧玉林團隊在美國肯尼迪航天中心空間生命科學實驗室租下一個小房間。他們在房間內拉上一條紅色橫幅,上面寫著“凝神聚力,確保成功”八個大字。一切都提示著這是中國實驗。

由於種種原因,特別是運載實驗設備的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的“獵鷹9”火箭曾發生爆炸,鄧玉林團隊的實驗設備——一個有兩條半香菸大小、裡面裝著20種基因的綠盒子——上天時間從最初計劃的2015年推到了現在。

6月3日,當“獵鷹9”火箭帶著“龍”飛船成功飛天,現場觀看發射的鄧玉林說:“歷經各種困難,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實驗)終於在今天隨著‘獵鷹9’一飛沖天,成功飛向國際空間站。此刻,除了激動就是激動。”

一家國外媒體評論道:“這艘特殊的飛船以另一種方式創造歷史:它攜帶了第一個前往空間站的中國科學實驗。”

這個實驗設備已於5日登上國際空間站。按計劃,美國宇航員將在兩週左右的時間內做兩次實驗,研究微重力和空間輻射對基因突變的影響。最終,綠盒子將於7月初跟隨“龍”飛船返回地球,鄧玉林將把它接回國內進行後續分析和研究。

回顧對中美太空合作具有“破冰”意義的這次事件,鄧玉林有兩大感想,一是合作正大光明,商業模式可能成為中美太空合作新常態;二是納諾拉克斯公司提供的商業化航天服務,讓更多科學家有機會利用空間平臺從事前沿科學研究。

納諾拉克斯公司首席執行官曼伯說:“我相信,民用和商業航天領域是能夠進行更多合作的地方。”

目前看來,至少短期內中美太空合作的屏障仍在,但商業合作模式正在打開一道小小的口子。中國實驗登上國際空間站,這一步雖小,但意義非凡。

“我們必須打開大門,歡迎更多來自中國的科研院校將他們的科學實驗從這裡送往國際空間站,”佛羅里達航天局商業發展主任甘農說,“我們可以行動緩慢,但同時我們應能向前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