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ED+激光電視助力市場份額突破25% 海信電視高認可度背後有原因

Popo||評論

市場多技術共存,分歧加大難分高下之時,往往正是策略組合發揮效力的時候。

固守某項單一技術,或許能在未來獲取最大紅利,數管齊下多措並舉,或許能將風險降至最小,但這都是略帶極端的做法。

不斷變化的市場,企業不能再像以前那樣只根據自己對市場理解和判斷做出戰略部署,要時刻圍繞消費者的需求,推出讓他們最動心的產品組合,才能在亂局中取得主動。

最近一則現象引發了圈內關注,繼去年底海信電視市場份額擺脫糾纏,突破20%的強弱分界點後,海信電視的表現一騎絕塵,展現出破位快速拉昇的趨勢。

近日,中怡康時代發佈了《2019第21周線下彩電零售分析周度報告》。報告顯示,2019年第21周彩電線下市場零售額同比上升2.6%,零售量同比上升2.5%,市場呈現企穩回升趨勢。

ULED+激光電視助力市場份額突破25% 海信電視高認可度背後有原因

市佔比達到26.22%

這其中,憑藉U7和激光電視兩大王牌產品的熱銷,海信電視市場份額持續創新高,一舉突破25%,銷售額佔有率達到了26.2%,再創歷史新高,超過第2名近1倍。

這樣的業績當然不是短時營銷發力造成的效果,而是產品持續強勢輸出,不同組合發揮了效力的結果。所以與整體數據一併優秀的,還有令人咂舌的產品暢銷榜,暢銷榜top 10產品中,海信有6款電視入圍,且位居前6名。其中,海信55英寸ULED電視U7登頂產品暢銷榜榜首,海信80英寸激光電視80L5位列暢銷榜第二名。

深受消費者喜愛,他們用下單購買的方式支持海信,顯然有原因的,在筆者看來,與以下幾點不無關聯:

其一,產品組合貼合市場需求。

技術之爭看不到結果,市場需求get點不好把握,很多企業深陷盈利困局中無法自拔,更不知如何搭配產品,隨意組合,要麼賭一種要麼搞全部的現象普遍存在。

其實它們並沒有仔細分析市場需求,還按照以前大而全或小而精就能滿足市場的思維在推廣。實際上,當下消費環境已發生大變化,越適合越好逐漸取代了越多越好。

特別是大屏電視市場,激光電視已經成為性價比之王。

根據中怡康預測, 2019年超大尺寸產品盛行,激光電視成為更多用戶考慮購買的產品,預計2019年激光電視將同比增長140%。

ULED+激光電視助力市場份額突破25% 海信電視高認可度背後有原因

U7,表現優秀

海信電視能斬獲1/4以上的市佔比,顯然與其“ULED+激光”的產品組合有很大關聯,海信聰明地捕捉到消費者的需求,推出精品液晶和激光電視的組合,這樣的產品組合也為海信換來了不錯的回報:55英寸ULED電視U7登頂產品暢銷榜榜首,激光電視又稱王超大尺寸。

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給他們提供個性化的需求,這樣的海信電視,不創新高都難。

其二,技術品牌釋放大牌魅力。

雖然現在代工廠鋪天蓋地,但是真正引領彩電業走向的,一定是技術,而成為這個行業佼佼者的,當然是有技術的企業。

客觀說,以前中國彩電企業的底子薄弱,與日韓企業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隨著這些年的臥薪嚐膽和堅持投入,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以海信U7為例,搭載了海信獨創的U+超畫質引擎,將自主研發的畫質芯片、AI算法、分區控光有機結合,實現了彩電畫質表現的極大提升;80L5激光電視,支持4K超高清畫質、116%高色域覆蓋、400尼特高亮度顯示、反射成像健康不傷眼、杜比全景聲、VIDAA AI人工智能系統、全場景圖搜、全場景語音等,高品質的綜合能力讓其持續熱銷。

ULED+激光電視助力市場份額突破25% 海信電視高認可度背後有原因

激光,綜合實力突出

而從品牌來看,以前我們迷戀索尼崇拜三星,那是“外來和尚好唸經”的消費心理在作祟,隨著彩電進入軟硬兼容以及人工智能時代,中國本土彩電品牌的實力大增,已經展現出與日韓品牌對決全球市場的能力和實力。

2018年,海信成功贊助了俄羅斯世界盃,並完成了對東芝TVS的收購。2018年度,海信電視在日本市場跑贏索尼進入前三。今年第一季度,海信在日本市場躍居第二位。海信電視的品牌力在國內外市場大增,已經是不可爭議的事實。

這樣的硬核參數和品牌號召力,恐怕不是某項技術或某個品牌鐵粉的話,都沒有拒絕海信的理由,市場份額創新高也是情理之中了。

小結:任何壓倒性勝利,都不是輕鬆容易就能獲得的。海信電視市佔比在突破20%半年不到,再度突破25%的重要關口,已經展現出彩電行業霸主的氣息,也驗證了一個事實:產品組合非常符合市場需求,技術品牌得到消費者極大認同。

【森科技:旨在用更全面的分析和更客觀的原創打動您!感謝您的閱讀!歡迎留下觀點,共同為科技行業的健康發展出力。對科技感興趣的朋友,請點擊關注“森科技”。】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