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裡生活知多少,九月誦讀《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古詩 垂柳 柳樹 盤點 詼生活 詼生活 2017-09-07

《古詩十九首》是中國古代文人五言詩選輯,由南朝蕭統從傳世無名氏古詩中選錄十九首編入《文選》而成。這十九首詩習慣上以句首標題,今天我們來誦讀《青青河畔草》。

詩裡生活知多少,九月誦讀《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青青河畔草

兩漢:佚名

青青河畔草,鬱郁園中柳。

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yǒu)。

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

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

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

詩裡生活知多少,九月誦讀《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譯文

河邊的草地草兒青綠一片,園中茂盛的柳樹鬱鬱蔥蔥。

站在繡樓上的那位女子體態盈盈,她靠著窗戶容光照人好像皎皎的明月。

她打扮得紅裝豔麗,伸出纖細白嫩的手指扶著窗兒向遠方盼望她的親人。

從前她曾經是個青樓女子,她希望過上正常人的生活才成了遊子的妻子。

不想遊子遠行在外總是不回來,丟下她一個獨守空房實在難以忍受寂寞。

註釋

⑴鬱郁:茂盛的樣子。

⑵盈盈: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⑶皎皎:皎潔,潔白。牖(yǒu):古建築中室與堂之間的窗子。古院落由外而內的次序是門、庭、堂、室。進了門是庭,庭後是堂,堂後是室。室門叫“戶”,室和堂之間有窗子叫“牖”,室的北面還有一個窗子叫“向”。上古的“窗”專指在屋頂上的天窗,開在牆壁上的窗叫“牖”,後泛指窗。

⑷娥娥:形容女子姿容美好。《方言》:“秦晉之間,美貌謂之娥。”

⑸倡家:古代指從事音樂歌舞的樂人。《說文》:“倡,樂也,就是指歌舞妓。”

⑹蕩子:即“遊子”,辭家遠出、羈旅忘返的男子。《列子》裡說“有人去鄉土遊於四方而不歸者,世謂之為狂蕩之人也”可以為證。

詩裡生活知多少,九月誦讀《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鑑賞

這首詩裡六個疊詞聲、形、兩方面的結合,在疊詞的單調中賦予了一種豐富的錯落變化。這單調中的變化,正入神地傳達出了女主人公孤獨而耀目的形象,寂寞而煩擾的心聲

此詩敘述的是一個生活片斷,大致描述如下:女主人公獨立樓頭,體態盈盈,如臨風憑虛;她倚窗當軒,容光照人,皎皎有如輕雲中的明月;她紅妝豔服,打扮得十分用心;她牙雕般的纖纖雙手,扶著窗櫺,在久久地引頸遠望:她望見了園林河畔,草色青青,綿綿延延,伸向遠方。“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欲何之,宿昔夢見之”,原來她的目光,正隨著草色,追蹤著遠行人往日的足跡;她望見了園中那株鬱鬱蔥蔥的垂柳,她曾經從這株樹上折枝相贈,希望柳絲兒,能“留”住遠行人的心兒。原來一年一度的春色,又一次燃起了她重逢的希望,也撩拔著她那青春的情思。希望,在盼望中又一次歸於失望;情思,在等待中化成了悲怨。她不禁回想起生活的撥弄。她,一個倡家女,好不容易掙脫了歡場淚歌的羈絆,找到了愜心的郎君,希望過上正常的人的生活;然而造化竟如此弄人,她不禁在心中吶喊:“遠行的蕩子,為何還不歸來,這冰涼的空床,叫我如何獨守!”

詩裡生活知多少,九月誦讀《古詩十九首》之二:青青河畔草

此詩寫的就是這樣一個重演過無數次的平凡的生活片斷,用的也只是即景抒情的平凡章法、“秀才說家常話”(謝榛語)式的平凡語言;然而韻味卻不平凡。能於平凡中見出不平凡的境界來,就是此詩——也是《古詩十九首》——那後人刻意雕鐫所不能到的精妙。

這首詩其實就是一首歌詞,是能夠歌唱的詩句,也是《古詩十九首》中唯一使用了第三人稱敘說的形式。


歡迎關注頭條號:詼生活,詼家姐妹都熱愛中國傳統文化,雖學識有限,但擁有一腔弘揚傳統文化的熱情,願為您分享我們精心準備的國學文化的文字與美圖,希望您喜歡,如有不盡人意處也歡迎您提出意見建議。

小詼提前謝謝您!如果您喜歡,別忘記轉發與收藏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