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炮一號”:開啟人類空間站時代,建立起了人類的太空基地

空間站又稱航天站、太空站、軌道站,是一種在近地軌道長時間運行,可供多名航天員巡訪、長期工作和生活的載人航天器。

48年前的4月19日,也就是1971年4 月19 日,蘇聯首個空間站“禮炮一號”發射升空,“禮炮一號”的成功,開啟了人類空間站的時代。

禮炮一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空間站,其由軌道艙、服務艙和對接艙組成,呈不規則的圓柱形,總長約12.5米,最大直徑4米,總重約18.5噸。它在約200多公里高的軌道上運行,裝有各種驗、照相攝影和科學實驗等設備。

“禮炮一號”:開啟人類空間站時代,建立起了人類的太空基地

“禮炮一號”分為5個分艙,其中3個是增壓艙,可以供航天員進行工作與生活,另外2個則是對接艙,用於完成和飛船的對接。“禮炮一號”升空4 天后,前蘇聯發射了聯盟-10 號飛船和“ 禮炮一號”進行對接。不幸的是,由於飛船的對接艙口發生了機械故障,航天員忙活了5 個半小時,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從飛船進入空間站的嘗試最終還是付諸東流。聯盟-10 號飛船隻好返回地面。

儘管前蘇聯在後續經歷了多次失敗,但他們不甘心失敗,6 月7 日,聯盟-11號飛船發射升空。搭載的乘員組包括指令長多布洛沃斯基、實驗帕查耶夫和飛行工程師沃羅柯夫3名航天員,最後對接成功,航天員成功進入了“禮炮號”,並在空間站生活了23天。期間,3名航天員進行了包括太空中星體的觀測和拍照,測試植物在微重力環境下的生長以及一些醫學實驗,用望遠鏡觀察天體的帕查耶夫成為第一個在太空中使用望遠鏡的人。

“禮炮一號”的發射成功標誌著人類進軍太空的步伐又進了一步,開啟空間站時代。它也證明了人是可以在太空中長期生存的,這就為以後人類建設更大規模的空間站,進行宇宙探索和開發活動,乃至人類向太空移民奠定了技術基礎。

當然,在當年那個年代,美蘇正進行著太空競賽,前蘇聯在發射了“禮炮一號”後,美國自然也不可能會落其後的。

“禮炮一號”:開啟人類空間站時代,建立起了人類的太空基地

“禮炮一號”之後,美國於1973年也發射了“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它攜帶了一系列的望遠鏡,科學家在上面做了許多關於醫藥、地質和天文等方面的科學實驗。

此後,前蘇聯也建造起了一些列的禮炮系列空間站,在1971年到1985年間服役,期間一共發射了1至7號,分為民用的DOS型和軍用的Almaz型。

而美國在1973年到1974年間一共進行了“天空實驗室”1至4號任務,除1號任務中發射的空間站核心部件外其餘皆為往返於空間站的太空船任務。

可以說,美蘇爭霸期間,世界上的太空空間站發展的十分迅猛,前後發射了多達十多個的空間站,儘管在那個年代所發射的空間站可能有些簡陋,但至今卻還一直是個航天史上的一個偉大里程碑。

而在此後,雖說空間站的發射不如之前那麼頻繁和多個了,但卻在不斷的完善在軌運行的空間站,從最開始的單艙到多艙等各式的優化發展,使空間站能夠更久的運行。

前蘇聯在1986年發射了“和平號”空間站,並在接下來的十年間不斷對其進行擴充完善,服役至2001年。期間有包括美國在內的許多國家的航天員拜訪過這個世界著名的空間站。

“禮炮一號”:開啟人類空間站時代,建立起了人類的太空基地

1998年11月國際空間站的第一個部件曙光號功能貨艙發射升空,隨後陸續發射的模塊對其逐漸進行擴充。它由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RF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加拿大太空局(CSA)和歐洲空間局(ESA)共同建造的空間站項目,多個國家分工建造、聯合運用,成為國際合作進行太空開發的標誌。自2000年11月之後,國際空間站上就保持至少三名乘員至今。

國際空間站從2000年-至今,2011年4月為止共有27名長期停留乘員。這也是目前人類擁有過的規模最大的空間站。

當然了,這個國際空間站,並沒有我國的份,而我國原本想要參與其中的,可最後卻被反對加入,最後,我國便只能單幹了,事實證明,我國也是有能力單幹的。

我國於2011年發射天宮一號,天宮一號的重量有8噸,類似於一個小型空間實驗站,我國的首個空間站建成後,其核心艙可以不斷加艙。

神舟八號已於2011年11月1日發射,並在11月3日和15日兩次成功與天宮一號對接。2012年6月18日中午,神舟九號攜三名航天員和天宮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成功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號攜三名航天員再次和天空一號對接成功,航天員進入到天宮一號內部,將開展為期15天的在軌生活和科研活動。

可以說,天宮一號的成功標誌著中國邁入中國航天“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第二階段(即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及建立空間實驗室);同時也是中國空間站的起點,標誌著中國已經擁有建立初步空間站,即短期無人照料的空間站的能力。

2016年3月16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正式終止數據服務,全面完成了歷史使命,進入軌道衰減器。至2018年4月2日,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已再入大氣層,再入落區位於南太平洋中部區域,絕大部分器件再再入大氣層過程中燒蝕銷燬。至此,我國服役了差不多五年的首個空間站正式退役,它為我國在太空中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太空基地,並完成了許多科學任務,為我國的天宮二號提供了重要經驗,這也是向世界證明,我們自己也能建設太空空間站。

“禮炮一號”:開啟人類空間站時代,建立起了人類的太空基地

2016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截至2018年9月15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已圓滿完成2年在軌飛行和各項試驗任務,目前天宮二號平臺及裝載的應用載荷功能正常、狀態良好。為進一步發揮空間應用效益,9月20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運營管理委員會會議研究決定,天宮二號在軌飛行至2019年7月,之後受控離軌。

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相對於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其上搭載了全新配套的空間應用系統載荷設備,無論配套設備數量還是安裝複雜度均創造了歷次載人航天器任務之最。

這也是我國目前成功發射的兩個空間站,而按照計劃,我國最終要建設的基本型空間站,雖然說它的規模不會超過國際空間站,基本型空間站大致包括一個核心艙、一架貨運飛船、一架載人飛船和兩個用於實驗等功能的其它艙,總重量在100噸以下。其中的核心艙需長期有人駐守,能與各種實驗艙、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對接。當然,這些都需要具備20噸以上運載能力的火箭,才有資格發射核心艙。

如今,國際空間站即將退役,而我國的空間站也正在馬不停蹄的建設當中,未來,若是國際沒有繼續建設新的國際空間站,很長一段時間,太空中很可能只有一個屬於中國的空間站在運行。

(喜歡本文的,歡迎在下面留言、點贊和加關注0.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