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應邦:無怨無悔守墓人'

貴州 春節家書 清明節 寶貝過大年 掌上曲靖 2019-07-29
"

無怨無悔守墓人

——記第五屆曲靖市“誠實守信”道德模範吳應邦

"

無怨無悔守墓人

——記第五屆曲靖市“誠實守信”道德模範吳應邦

吳應邦:無怨無悔守墓人

在富源縣古敢水族鄉補掌村委會東格村,有三座烈士墓,烈士墓周圍被打理得整潔有序、莊嚴肅穆,前面砌起了圍牆,栽了很多樹和花,墓碑前的地磚被清掃得乾乾淨淨,墓碑上鮮紅的五角星格外顯眼,這一切都是東格村村民吳應邦的功勞。

現年88歲高齡的吳應邦,身體健康、精神矍鑠、言談清楚、思路清晰。談起三位烈士,吳應邦老人顯得有些難過。1949年,他和大哥吳慶邦一起參加革命,同年,大哥在執行任務時不幸犧牲,大嫂和他把大哥的屍體偷偷運回來,埋在東格村頭,不久大嫂也因傷心過度離開人世,沒有留下一男半女,大哥犧牲時年僅22歲。和大哥一起犧牲的還有貴州的楊國安和馮元雲,因離家遠,犧牲後被就地草草埋葬。大哥犧牲以後,吳應邦退伍回家照顧家庭。

2000年,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吳應邦老人組織家人把烈士楊國安和馮元雲的遺骨遷來和大哥吳慶邦安葬在一起,這三位曾經的好兄弟歷經40多年的分別終於得以團聚,從此,吳應邦老人及其家人把楊國安和馮元雲當作自己的親人。他和家人商量,大哥無兒無女,另外兩位烈士的親人遠在貴州,以後要把三位大哥的墓好好管理起來,每年要給烈士們上墳整理,一晃就是16年。為了找到兩位烈士的親人,吳應邦和弟弟靠僅有的一點點信息,不遠千里到貴州楊國安和馮元雲的家鄉,歷經千辛萬苦找到他們的親人,把烈士們的情況告知,讓烈士的親屬知道自己的親人如今身在何處,讓他們找到了寄託哀思的地方。

按照當地的風俗,每年大年初二,吳應邦老人都會帶著兒孫給三位烈士拜年;正月十四供水果、糕點、上香、燒紙;清明節掛紙、供飯。這些習俗,每年必不可少。年年上墳,所有的祭品都是三份。從吳應邦家到烈士墓要走一段很陡的山路,每次去看三位大哥,吳應邦老人都要帶把鋤頭,一來為了防止路滑摔倒,二來可以給三位大哥的墳上添點土。吳應邦老人年紀大了,出行兒孫們不太放心,都勸他不要經常到烈士墓,沒有人照顧他,怕他摔倒。但是隻要一有時間,他總是一個人獨自上山,去看看三位大哥,和他們說說自己的煩惱和幸福,修修墳上的草,有時會帶點樹或者花到墓前栽,擦擦墓碑上的灰塵,掃掃墓前地磚上的泥土,每年還給墓碑上的五角星上一遍紅色的油漆。他說,三位大哥為了革命犧牲,當年條件艱苦,沒有享受過什麼好日子,現在他能做的也只有這些。吳應邦還經常給孫子們講大哥和另外兩位烈士的英雄事蹟,教育他們不忘英雄們的捨身付出,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吳應邦是位老共產黨員,曾經在村委會任職。他熱心公益事業,時時處處以身作則。每年繳納黨費,他總是第一個交,而且是盡他最大的努力。補掌村委會黨總支書記吳飛邦說:“根據《黨章》的規定,農村黨員每年只需繳納黨費2.4元,但是吳應邦老人有時候交20元,有時候交30元。我們都勸他,按照農村黨員的標準繳納就可以了。但吳應邦老人卻說,只要他還活著一天,就是黨員,就必須繳納黨費,而且會根據自己的情況儘可能多繳納。”

吳應邦老人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無悔的承諾:只要自己活著一天,就會把三位大哥的墳墓管理好,而且自己的子孫後代也會像對待親人一樣對待其他兩位烈士。他也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著一個共產黨員的誓言:永遠對黨忠誠,對人民負責。

(市文明辦供稿)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