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硅谷 Adobe Facebook 美國 尋找旅行家 2017-07-16
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遊學的話,有怎樣的經歷比較出彩?住哈佛學生宿舍,參觀美國國會,同大使共進晚餐?新福利到了,那就是拜訪硅谷最牛逼的IT公司們。Adobe,Facebook......聽上去熟悉嗎?

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簡單說說前因後果。作為遊學機構中國部門的元老,一般來說,我可以自主選擇帶哪個項目。所以,八月份,我跟美國同事帶著超過50箇中國學生和100個美國學生,在硅谷拜訪了Adobe、Zynga和Facebook這些個硅谷牛逼的大公司。這是打教育旅行這份工的樂趣所在——每一次經歷都可謂獨一無二。

某天下午,我們驅車去了Adobe公司。作為一個腦殘Adobe粉,這算是我的朝聖之旅嗎?

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圖片】Adobe大樓

說到Adobe對中國人的影響,怎麼誇大都不過分。沒有Photoshop,大家哪兒能修圖?哪兒來那麼多瓜子臉桃花眼?哪可能網上相親(還是公園裡坦蕩蕩)?百合網世紀佳緣什麼的上哪兒門子市?於是宅男腐女們也都昂首挺胸地好好活著⋯⋯扯遠了。我最愛的Adobe軟件是InDesign——視覺神器,驚天地泣鬼神!想起來都要流淚啊!

Adobe的大樓位於聖何塞市中心,是一棟氣派不凡、巍峨挺拔、壯麗無比的大樓。一開始我還以為是銀行來著,看來Adobe的軟件真沒白賣那麼貴。

從氣勢恢宏的正門進,上二樓,先在紀念品店逗留一刻鐘。接著從氣勢恢宏的正門出,繞到大樓左側的一個偏門。進門看見一個樸素無華的報告廳。大家坐定了,一個穿著格子襯衫的年輕亞裔設計師(我們就叫他Justin吧)上臺,給大家放PPT。PPT的主題是:《怎樣講故事》。

騙人!不是Adobe嗎?不是該講怎麼去斑,怎麼修尖下巴嗎?

他說,生活離不開講故事。於是,他就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一個他的朋友去非洲某地,發現那裡缺水。當地人每天都需要步行幾英里去打水並背過來。“每天三分之一的時間,僅僅是為了能喝到水,這個我們覺得太過平凡以至於忽略的東西。”他說,“我的朋友辦了一個NGO,叫作‘給非洲一點水’,目前獲得了3000萬人的關注。一些大的組織也開始想辦法,從重視水資源開始進行援助⋯⋯”掌聲之後,這位Justin竟然下去了,換了一位穿著過分鬆鬆垮垮的牛仔褲的白人年輕設計師(我們就叫他Sam吧)上來。

“講故事可以有很多方法。你可以站在臺前,像Justin的PPT那樣。也可以換一個方式。來,讓我們花5分鐘時間做一個小視頻。這裡我有一些訣竅⋯⋯”他將自己的iPad鏈接到投影儀,我們看到他打開一個叫HammerSmith的app:“首先,iPad鏡頭對準自己,然後說話⋯⋯”

4分鐘後,素材拍攝完畢。

“呃,背景音樂,選這個⋯⋯過渡方式,選這個⋯⋯再選兩個花樣⋯⋯”

視頻播放出來的時候,全場的小夥伴們都震驚了。雖然親眼見證他拍攝的每一個細節,但大家無法想象,那些拉拉雜雜的鏡頭串起來,竟然如此渾然天成。

掌聲中,Sam走下去,Justin又走上來。

“如果你的故事關注圖像,那麼剛才那個app是你的不二選擇。但如果你覺得聲音也可以傳遞故事,那麼接下來這個叫Ginger的app⋯⋯”

區區五分鐘後,Justin呈現給我們又一個震撼作品,以圖案、配音和音樂合成的視頻短片。而且,我更喜歡這個app的效果!正準備接上wifi趕緊下載,設計師說,這是兩款還未發佈的app。還沒發佈啊!我忽然覺得自己做了小白鼠好開心好榮耀!

“這絕對是兩款足以改寫視頻設計領域的、史詩級的app!”我恭維Justin說。

“謝謝!”他有點不好意思,“等到半年後正式發佈,我第一時間邀請你!”

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如果說Adobe像個銀行,那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更像所大學。如今,很多公司都喜歡叫自己的園區campus(校園),可能因為公司裡到處都是才剛離開大學的天才設計師和工程師的緣故。每到這時,我就感嘆自己虛度了青春與人生,同時感嘆智商的鴻溝真是無法逾越的。

從外面看,Facebook的總部是一片平淡無奇的矮樓,外圍是廣闊的停車場。像別的停車場一樣,停著不少普銳斯。停車場最外面,是一塊巨大的路牌,純白背景色上是那個有名的豎著大拇指的“Like”圖標。中文譯作“贊”,確實很贊!

雖然事前,Facebook的公關部門再三強調公司附近不能拍照,可真正進去後,每個人都說“無所謂啊”。在前臺,18歲以上的訪客需要在一塊iPad上登記簽名,然後領到自己的胸牌。走出小樓,一陣校園風撲面而來。年輕的男男女女,穿著T恤短褲人字拖,踩著滑板或騎著單車,在低矮的小樓間穿梭。室外還貼著一張告示:“請保護狐狸的安全!”大意是說如果你撞見了狐狸,請怎樣怎樣⋯⋯開玩笑吧?!

報告廳是一間寬敞的廠房,鉛灰色的四壁貼滿了大字報:“Move Fast andBreak Things”、“What Would You Do if You Weren’t Afraid?”、“FortuneFavors the Bold”,等等。

曾參與Facebook早期創業,以及最重要的產品“Timeline”(時間線)的元老設計師Chris Cox穿著藍色T恤和短褲出現在我們面前。他是加拿大人,畢業於一所不怎麼知名的大學,但是後來忽然意識到了想要做互聯網,於是奮發努力申請到斯坦福的研究生,接著畢業後順理成章來到Facebook。

大約一個小時的演講,這些問題讓我印象最為深刻。

首先,是有關職業生涯的選擇。Chris Cox是加拿大人,從小生活在農場,14歲才第一次摸電腦。剛開始,他對電腦沒興趣。有一天一不留神把電腦給弄壞了。要知道,當時他們家離最近的城市有好幾百英里,用Chris Cox的原話說就是,他家位於“我爸殺了我再生一個都沒人知道”的地方。於是他跟小夥伴們搗鼓起來,花了好幾天時間,竟然把那臺電腦給修好了!更有意思的是,從那一刻起,Chris發現,電腦比奶牛更有趣。於是乎⋯⋯

他又聊起來與產品設計師馬克的故事——

“新產品上線前,產品設計師都會去直接找馬克,他的辦公室就在那兒(Chris指了指大門外)。你拿著你的設計,在他的辦公桌前面坐下,跟他說你的想法和效果。然後他會告訴你他的想法。他總是這麼說:‘很棒Chris,但是你想過沒有,要是把這個按鍵做成這樣……’你們相信嗎,每次我都不得不感嘆——這傢伙太聰明瞭,我怎麼沒想到呢?他總能在一瞬間觸及問題的核心,然後你就立刻被說服了。”

每天11點多來公司的生活,會讓很多人羨慕嗎?對此,Chris Cox是這樣回答的——

“我是個設計師,我每天睡到自然醒,慢悠悠來公司,差不多11點的樣子,然後跟同事們一起吃午飯。接著我開始工作,晚上8點左右我回家。聽起來時間並不長是不是?但你得完成工作呀,這可不容易。你要知道,最開始的時候,我那個團隊花了整整半年時間,就設計了‘贊’那個豎起的大拇指。半年呀!”

這時,有個來自南非的女孩子問有關Facebook的顏色是如何設定的——

“我們確實想過換個顏色來著——為什麼不是粉色呢?為什麼不能自己設計背景,把一些按鍵移到右邊,一些圖片放大呢?其實,這些都可以做。但如果真這麼做,很多人就暈了,因為你去別人的主頁,找不到照片和日誌放哪兒了,看得眼花繚亂,於是就決定不去了。所以我們決定,一直是藍色好了,反正挺好看的。你覺得藍色好看嗎?"他反問道。

迄今,有10億人註冊了Facebook的帳號,這是個天文數字。但我們知道,這世界上仍有60億人沒有註冊。這個更加龐大的數字告訴我們,我們隨時可能被超越。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剩下的60億人也使用Facebook,讓每天上一回的人上三回,讓每天上三回的人,一直掛在上面⋯⋯

拜訪硅谷最牛的IT公司,環境好到不想離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