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他身上

大家好,我是小兮,歡迎大家評論和關注。

荊州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他身上

現在人們普遍認為荊州丟失全是關羽的責任,其實荊州丟失的責任不全在關羽身上,我認為蜀國失荊州最主要的責任應該在劉備身上。

荊州不僅交通方便,四通八達,土地也十分肥沃,糧草豐足。東漢末年,荊州是一塊必爭之地,招來了各方人馬的關注。不誇張地說,荊州就像是一個定時炸彈,隨時可能爆炸。

劉備聽從了諸葛亮等謀士的建議,決定出兵奪取四川。出發前,劉備讓諸葛亮留下鎮守荊州。諸葛亮才智過人,小心謹慎,有他坐鎮荊州,劉備內心十分放心。可是誰能想到,軍師龐統在趕路的途中意外身亡。劉備不得已,只能讓諸葛亮入川相隨。

荊州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他身上

諸葛亮入川之前,按照劉備的意思,讓關羽鎮守荊州。劉備、諸葛亮令關羽鎮守荊州,集大權於一身,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荊州這塊地方關羽本不是最合適的人選,作為同樣是五虎上將的趙雲,應該算是最合適的人選,無奈當初桃園三結義時,趙雲還沒有出現。

我認為,關羽守不住荊州,他不負主要的責任,這場大戰是不可避免的。劉備、孫權就像是兩隻猛虎相遇,誰都不肯相讓,一定會發生一場大戰。只是大戰什麼時候爆發,由誰來主導,卻是一個未知數。

歷史選擇了關羽,關羽危急時刻勇敢地站了出來。可是,這場大戰關羽個人掌控不了。為什麼呢?關羽要同時面對孫權和曹操這兩大敵人,這對關羽來說,明顯超過了他應該承受的能力範圍。關羽作為一員先鋒大將,衝鋒陷陣才是他的分內之事。至於謀劃和掌控整個戰局,並非關羽的職責。

荊州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他身上

我估計,即便是劉備、諸葛亮出面掌控,傾其全力,在同時面對孫權和曹操的情況下,取勝的把握也不是很大,畢竟陷入了腹背受敵兩難之中,雙拳難敵四手。當你的勢力還不能橫掃天下的時候,採取各個擊破,這才是最好的策略。諸葛亮進川前,也許正是想到了這一點,才反覆叮囑關羽要和東吳交好。或許,那時諸葛亮已經隱隱感覺到形勢不太樂觀。

關羽守不住荊州,雖然主要的責任不在他身上,但他也有很大的過失。他太目中無人了,看不起孫權,最終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代價。

令人奇怪的是,劉備當時為什麼不嚴令關羽固守荊州呢?當時的局勢發展很有利於蜀國,劉備已經拿下了益州,並趁勢拿下了漢中。只是兩川之地的人心還不太穩定,劉備暫時不可以有太大的舉動,只要耐心等待,仁德廣被,等到得民心之後,再來商議北伐大事,則有可能譜寫勝局。遺憾的是,這場戰爭提前爆發,使得劉備沒有準備的時間,關羽北伐,也徹底地打亂了諸葛亮隆中對策的戰略構想。

我沒有搞明白,發動北伐戰爭,到底是劉備下的命令,還是關羽自己的行為。我想,也許兩者都有。關羽得到了兄長取得兩川之地的消息,高興之餘,信心大增,更加想要建功立業,並且打算給劉備一份大禮,就發動了北伐戰爭。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關羽就要承擔荊州丟失的主要責任。

荊州失守,主要責任不在關羽身上,而是在他身上

另一種情況,我估計極有可能是劉備的意思。劉備取得兩川之地後,被勝利衝昏了頭腦,下令關羽進軍曹魏。我們知道,有的人一旦得勢了,就會目空一切,變得急不可待,不會聽取別人的意見,更不用說冷靜下來審時度勢,權衡利弊了。

這種猜想並非沒有道理。荊州戰敗,劉備聽到關羽被殺的消息後,痛不欲生,發誓要進軍東吳,為關羽報仇。諸葛亮知道現在這麼做是不對的,多次勸說劉備,可是,劉備不聽取他的建議,把諸葛亮冷落在一邊,執意為關羽出兵報仇。

可以說荊州的失守並不是關羽一個人的問題,而是很多人的問題,不過劉備要承擔主要責任。

大家怎麼認為呢?

歡迎大家閱讀本文,關注小兮。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