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佛曰:終生平等,方知人間疾苦!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取經結束之後,功德圓滿,回到靈山後紛紛接受佛祖冊封,唐僧被封為“旃檀功德佛”;孫悟空被封為“鬥戰勝佛”;兩個人雙雙成了佛。

而豬八戒雖然沒有成佛,但也被封為“淨壇使者”;沙悟淨被封為“金身羅漢”;白龍馬被封為“八部天龍廣力菩薩”,從師徒四人受封的情況來看,佛顯然是最高級別的,而菩薩則是最低級品的。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那麼問題來了,一路護送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觀世音菩薩為什麼沒有成佛呢?

相傳其實菩薩早已成佛。觀世音菩薩前身早已成就了佛果,佛號「正法明如來」。據《千手千眼大悲心陀羅尼經》上記載:“觀世音菩薩,不可思議之神力,已與過去無量劫中,已作佛竟,號正法明如來,大慈願力,安樂眾生故,現做菩薩。”

《觀世音菩薩授記經》中也說到,佛陀為觀世音菩薩授記,還會在未來阿彌陀佛般涅槃後,法欲盡時,於七寶菩提樹下,結跏趺坐,成等正覺,號普光功德山王如來。大勢至菩薩則在觀世音菩薩滅度之後,成為下一任佛。

所謂一佛出世,千佛護持。沒有一方世界,有兩尊佛同時現世,即便有,也以其他身相,助佛宣化。眾生愚痴,一尊佛所言不同因緣妙法,尚且要種種不同見解,認為自相矛盾呢,何況多佛同時宣講。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另外有一種說法就是觀世音菩薩沒能成佛,只因為她在成佛的時候多看了一眼凡間。具體情況如下:

當年,如來佛祖準備冊封觀音菩薩為佛時,請阿儺尊者前往南海道場,接引她到靈山受封。途中,他們看到一隻聰明絕頂的老虎,正在追逐一位老太太,老虎要老太太回答一個智慧問題,答對了就不吃她,答錯了不用講,當老虎叔叔的早餐。老太太這時候被嚇得“一佛出世,兩佛昇天”,哪管什麼回答智慧問題,第一反應是趕快跑,跑得比兔子還快。跑不過老虎就爬上樹,爬得比猴子還好。可惜這隻聰明的老虎也會爬樹。在這個緊急關頭,觀音菩薩一行剛好經過,看到這個驚險的場面,對她形成了前所未有的考驗,救與不救?救,則會錯過前往靈山受封的最後時間,失去最後成佛的機會,這對苦修百劫的菩薩來說,確實太為難了;如果不救,老太太將會變成老虎的早餐,將會有損大慈大悲的名號,使成佛並不完美。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由於時間匆促,菩薩無法細想也無法停留,轉眼間與尊者到了靈山。當佛祖準備冊封時,菩薩一時還在惦記這件事,顯得心不在焉。佛祖看出來了說:“你現在即將成佛,就不能對紅塵有任何牽掛,否則就成不了佛。成佛的大門即將關閉,你趕快抉擇吧。”這個時候,觀音菩薩毅然放棄最後成佛的機會,也不放過普度一個眾生的機會,她說,“佛祖,眾生甚苦,請佛祖原諒。”她終於在最後一刻放棄成佛,並立即飛轉山林,點化了老虎,救出了老太太。菩薩沒有成佛,卻成就了最大的正果,成為萬人景仰的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在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阿彌陀佛有子一千,長子名叫不眴。不眴出家之時,在寶藏佛前發願,如果眾生在遭受種種苦惱恐怖的時候,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我就能幫他免除那些他所正在經受的種種痛苦煩惱。因此,寶藏佛為他授記並命名觀世音。

從慈悲理念出發,大乘佛教塑造了體現大慈大悲精神的觀音菩薩,於人間司其職,解救眾生現世之苦,救濟一切眾生是觀音的神職與使命,孜孜不悔的度脫眾人,斡旋於天國與人間,從利樂眾生出發,以無畏施與眾生,無所取一無所求,完全出於一種慈悲喜捨心,清淨菩提心,廣大平等心的道德行為,出於一種不摻雜個人功利的獻身精神。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芸芸眾生景仰菩薩的,就是她的“大慈大悲”。何為“大慈大悲”?《大智度論》中說,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大慈,以喜樂因緣與眾生;大悲,以離苦因緣與眾生。簡單地說,慈就是以樂,給眾生以歡樂、幸福、安康;就是拔苦,讓眾生脫離憎怨、愁苦、離恨。觀音菩薩身上真正體現的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精神,拔除眾生無邊之苦而予以喜樂,以無緣之大悲心度化一切眾生,法號稱為“大慈大悲”名副其實,值得眾生景仰。菩薩以自身的修為“上求佛道,下化眾生”,上求智慧使自己成佛,以慈悲心度化一切眾生,度己並且度人,做利益眾生的事業,引導眾生走上解脫的道路。 觀音菩薩是忠誠、智慧、覺悟的化身。忠誠是立身之本。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當初如來佛祖將尋找取經人的重擔交給她,就是體現對她忠誠的信任。在社會生活中,忠誠體現的是對國家、對事業、對愛情的忠誠,一個不熱愛國家、事業、家庭的人,一定不會是個好人,也不會有好結果的。對佛來說,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它是“大智慧”以區別我們這些凡夫俗子的普通智慧。平常我們稱為“聰明”的,一般是一個人在很多問題上,可以提出高人一籌的想法和做法。但是,能夠被稱為“智慧”的,就是探求“宇宙人生的真相”,在這方面,芸芸眾生中只有極少數的人能夠到達此彼岸。我們不要灰心,大智慧是靠小智慧積累的,要大智若愚,積少成多,不要耍小聰明,就能夠將“小智慧”逐步累積成為“大智慧”。覺悟也一樣,就是在觀察事物或者日常工作生活中,不要被表象所矇蔽,能夠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不為形形色色所迷惑,開啟自己的真智。 當然,如果說,觀音菩薩只是忠誠、智慧、覺悟的化身,那麼這個理解就小了。這只是其基本方面,需要個人用一輩子去感悟。正所謂身已成佛,心未成佛,雖成也未;心已成佛,身未成佛,未成已競。

觀世音菩薩為什麼不能成佛,只因為她看到了這一幕!

正是,有的人成佛了,但是人民沒有記下它的名字;有的人沒有成佛,人民永遠記下了它的名字。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