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副嗜血桿菌病的一些主要特性

1.1豬副嗜血桿菌病又稱多發性纖維素性漿膜炎和關節炎,也稱革拉瑟氏病。副嗜血桿菌屬革蘭氏陰性短小桿菌,形態多變,有15個以上血清型,其中血清型5、4、13最為常見(佔70%以上)。

1.2該菌生長時嚴格需要煙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一般條件下難以分離和培養,尤其是應用抗生素治療過病豬的病料,因而給該病的診斷帶來困難。據報道,豬副嗜血桿菌病的真實發病率可能為實際確診的10倍之多。

1.3該菌屬於條件性細菌,飼養環境不良時該病多發。斷奶、轉群、混群或運輸也是常見的誘因。

2、豬副嗜血桿菌病在當前的一些表現

2.1豬副嗜血桿菌只感染豬,可以影響從2周齡到4月齡的青年豬,主要在斷奶前後和保育階段發病,通常見於5-8周齡的豬,發病率一般在10%-15%,嚴重時死亡率可達50%。

2.2急性病例,往往首先發生於膘情良好的豬,病豬發熱(40.5℃-42℃),精神沉鬱,食慾下降,呼吸困難,腹式呼吸,皮膚髮紅或蒼白,耳梢發紫,眼瞼皮下水腫,行走緩慢或不願站立,腕關節、跗關節腫大,共濟失調,臨死前側臥或四肢呈划水樣。有時會無明顯症狀突然死亡。

2.3慢性病例多見於保育豬,主要是食慾下降,咳嗽,呼吸困難,被毛粗亂,四肢無力或跛行,生長不良,直至衰竭而死亡。

2.4豬群如存在其它呼吸道疾病,如支原體肺炎、豬繁殖與呼吸綜合徵、圓環病毒病、豬流感、偽狂犬病和豬呼吸道冠狀病毒感染時,豬副嗜血桿菌病的危害會加大,會加劇生產中保育舍的PMWS(仔豬斷奶後多系統衰竭綜合徵)的臨床表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