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昨天(20日)下午

由香港、澳門、臺灣40家媒體組成的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採訪團

深入走訪了

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

目前,琶洲試驗區

已吸引了騰訊、阿里巴巴、復星等

一大批龍頭企業入駐

區域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他們參觀了什麼?

又對什麼最感興趣?

政策做減法 服務做加法

走訪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時,一本印有“海珠創新島十八條”的本子引起了採訪團關注。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廣州市海珠區投資促進局投資促進科負責人馮瑩瑩表示,“海珠創新十八條”圍繞創新企業獎、新興產業獎、創新載體獎、創新平臺獎、創新資本獎、創新人才獎六部分,將原有繁瑣的產業政策體系精簡為18條,建立重點突出、簡潔明瞭的扶持政策,力求看得懂、記得住、易傳播。

點擊上圖,一圖讀懂“創新島十八條”

“新政策清晰易懂。”澳門日報記者方春城表示,不少澳門青年因信息不對稱,往往無法充分掌握扶持政策的明細,錯過了前往大灣區創業發展的大好機會。“‘海珠創新十八條’的出臺使更多人有機會享受到政策的紅利”。

政策做減法,服務做加法。“我們從不對企業說“NO”,任何問題都要做到24小時內迴應。”馮瑩瑩說,目前海珠已建立了CSO首席服務官制度,即由專人專責跟進企業的困難與訴求,為企業提供全流程、全生命週期企業服務。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海珠區推出了專項申報APP和海珠區產業扶持政策申報服務平臺,統一政策宣傳、申報、受理、解答、兌現等全方位渠道,實行“一窗對外、一口受理、一鍵申報、網絡流轉、集成服務”的辦理模式。

2月1日,廣州市政務服務中心琶洲分中心正式加掛“粵港澳大灣區廣州琶洲政務服務中心”牌子,將承接主要包括外商企業註冊登記業務、涉稅事項全國通辦、人才綠卡、貿易通關等涉港澳業務,進一步吸引港澳企業和居民到琶洲創新創業和投資發展。

粵港澳三地法律制度的差異,是不少企業的“心病”。對此,琶洲在全市率先成立服務民營企業粵港澳律師團,破解粵港澳三地制度不同、法律體系不同等難題,為企業走出去提供高效優質法律服務。“明確了法律的紅線,企業才能放開拳腳大力謀發展。”琶洲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相關負責人說。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如今,琶洲已成為不少企業眼中的“香餑餑”。“琶洲總部大廈將於2019年竣工並相繼投入使用。”唯品會公關總監宋菁表示,琶洲是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核心平臺之一,區位優勢突出,交通網絡發達,規劃地鐵8條、城軌2條,“這讓不少企業動了心”。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唯品會琶洲總部大廈效果圖

目前,琶洲已引入騰訊、阿里巴巴、唯品會、復星、小米、科大訊飛、樹根互聯等一大批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龍頭產業項目。在龍頭企業帶動下,琶洲試驗區每年新增加市場主體2000—3000家。截至2019年4月30日,琶洲地區已有市場主體11440戶,其中企業9546戶,企業佔比達83.4%。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未來,琶洲將通過數字產業化,以創新引領、數據驅動發展為核心戰略,大力發展工業互聯網,持續提升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產業發展能級,打造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發展的新高地。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據悉,此次採訪是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的系列活動,接下來,採訪團將走訪多個粵港澳大灣區城市,開展為期3天的大灣區聯合採訪活動。採訪團將從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粵港澳合作發展平臺、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人文灣區建設等方面瞭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新進展。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編輯 | 戚樂怡

責編 | 吳美美、曉東南、田心君、文森藍、土土兔

來源 | 南方日報

“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粵港澳媒體灣區行”直擊琶洲!記者們最關注海珠什麼?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