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

滿清晚期,自咸豐皇帝之後,每一位皇位繼承人都頗具悲劇色彩,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慈禧在發動“辛酉政變”奪權之後,對權利的佔有慾急速膨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以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為賭注,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光緒,顯然是其中最悲哀的一個,3歲就被慈禧從親身父母身邊帶走,雖然頂著“皇上”的桂冠,卻始終受制於人,坦率講,他一直都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只不過,慈禧為了這枚棋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擇手段”,甚至於逼死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兒媳、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之死

阿魯特氏的悲劇從她被選為皇后就已經註定,當時慈安和慈禧在皇后的人選上發生爭執,慈安鐘意於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富察氏,雙方相持不下,最後讓同治自己選,同治選了阿魯特氏,這讓他的母親慈禧大為不滿,也因此對阿魯特氏產生了敵意。婚後同治十分寵愛阿魯特氏,對慈禧青睞的富察氏無動於衷,又招來慈禧的斥責,並要求他遠離阿魯特氏,倔強的同治不敢抗命,但是他寧可一個人住在乾清宮也不願到富察氏那裡去,這又被慈禧認為是阿魯特氏的挑唆。

"

滿清晚期,自咸豐皇帝之後,每一位皇位繼承人都頗具悲劇色彩,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慈禧在發動“辛酉政變”奪權之後,對權利的佔有慾急速膨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以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為賭注,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光緒,顯然是其中最悲哀的一個,3歲就被慈禧從親身父母身邊帶走,雖然頂著“皇上”的桂冠,卻始終受制於人,坦率講,他一直都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只不過,慈禧為了這枚棋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擇手段”,甚至於逼死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兒媳、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之死

阿魯特氏的悲劇從她被選為皇后就已經註定,當時慈安和慈禧在皇后的人選上發生爭執,慈安鐘意於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富察氏,雙方相持不下,最後讓同治自己選,同治選了阿魯特氏,這讓他的母親慈禧大為不滿,也因此對阿魯特氏產生了敵意。婚後同治十分寵愛阿魯特氏,對慈禧青睞的富察氏無動於衷,又招來慈禧的斥責,並要求他遠離阿魯特氏,倔強的同治不敢抗命,但是他寧可一個人住在乾清宮也不願到富察氏那裡去,這又被慈禧認為是阿魯特氏的挑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駕崩,在75天之後,有孕在身的阿魯特氏也自盡身亡,關於阿魯特的死,史書中一直有兩種說法:

其一:被逼自殺

在同治帝去世後,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曾試探性地請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皇后,慈禧冷冷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崇琦當時就大驚失色,可看到慈禧堅決的態度,也就不敢違抗。他將此事祕密通知阿魯特氏後沒多久,阿魯特氏就去世了;

這種說法受到質疑,因為如果慈禧想讓阿魯特氏陪殉的話,不可能等75天之久,更不會等到崇琦徵詢時才說出這話,她早就下手了

其二:抗議自殺

同治去世時,阿魯特已經懷有身孕。當時沒有什麼“四維彩超”,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個女孩倒還罷了,萬一是個男孩,那慈禧擁有的一切可能都會消失。因為慈禧之所以能和名正言順的正宮太后慈安平起平坐,因為她是同治皇帝的母親,母以子貴。可現在同治駕崩,萬一阿魯特氏產下皇子,那阿魯特氏就成為皇太后,前有慈安、後有阿魯特,根本沒慈禧什麼事,她必須退位,這是她最不願面對的結局。

於是,她就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無視阿魯特氏和她腹中的孩子,立光緒為王。無可奈何的阿魯特氏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死明志。

次年,御史吳可讀在同治墳前自盡,在遺書中,他斥責慈禧斷了同治皇帝的血脈,這在當時引起極大震動,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洋人公使也表達了不滿,為了安撫人心,慈禧發詔立誓:光緒後,不管誰做皇帝,都必須以“同治後人”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不得已立端王之子溥儁為王的時候,只能稱其為“阿哥”的緣由

光緒在機緣巧合中成為皇帝,任誰看都是家門“蓬蓽生輝”之事,然而,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等待光緒的絕非一帆風順

光緒變法

光緒親政後,意識到國力的孱弱,立志改變,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下,他決定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變革。只可惜,光緒的根基未穩,而提拔的“維新派”人物又大多沒有實權,更嚴重的是,變法觸動了傳統“保守派”的利益遭到抵制。雖然光緒也用“鐵腕政策”殺雞儆猴,可是,在康有為“圍園殺後”計劃洩露後,慈禧迅速出手、再度接管了時局,並軟禁了光緒

"

滿清晚期,自咸豐皇帝之後,每一位皇位繼承人都頗具悲劇色彩,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慈禧在發動“辛酉政變”奪權之後,對權利的佔有慾急速膨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以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為賭注,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光緒,顯然是其中最悲哀的一個,3歲就被慈禧從親身父母身邊帶走,雖然頂著“皇上”的桂冠,卻始終受制於人,坦率講,他一直都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只不過,慈禧為了這枚棋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擇手段”,甚至於逼死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兒媳、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之死

阿魯特氏的悲劇從她被選為皇后就已經註定,當時慈安和慈禧在皇后的人選上發生爭執,慈安鐘意於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富察氏,雙方相持不下,最後讓同治自己選,同治選了阿魯特氏,這讓他的母親慈禧大為不滿,也因此對阿魯特氏產生了敵意。婚後同治十分寵愛阿魯特氏,對慈禧青睞的富察氏無動於衷,又招來慈禧的斥責,並要求他遠離阿魯特氏,倔強的同治不敢抗命,但是他寧可一個人住在乾清宮也不願到富察氏那裡去,這又被慈禧認為是阿魯特氏的挑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駕崩,在75天之後,有孕在身的阿魯特氏也自盡身亡,關於阿魯特的死,史書中一直有兩種說法:

其一:被逼自殺

在同治帝去世後,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曾試探性地請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皇后,慈禧冷冷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崇琦當時就大驚失色,可看到慈禧堅決的態度,也就不敢違抗。他將此事祕密通知阿魯特氏後沒多久,阿魯特氏就去世了;

這種說法受到質疑,因為如果慈禧想讓阿魯特氏陪殉的話,不可能等75天之久,更不會等到崇琦徵詢時才說出這話,她早就下手了

其二:抗議自殺

同治去世時,阿魯特已經懷有身孕。當時沒有什麼“四維彩超”,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個女孩倒還罷了,萬一是個男孩,那慈禧擁有的一切可能都會消失。因為慈禧之所以能和名正言順的正宮太后慈安平起平坐,因為她是同治皇帝的母親,母以子貴。可現在同治駕崩,萬一阿魯特氏產下皇子,那阿魯特氏就成為皇太后,前有慈安、後有阿魯特,根本沒慈禧什麼事,她必須退位,這是她最不願面對的結局。

於是,她就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無視阿魯特氏和她腹中的孩子,立光緒為王。無可奈何的阿魯特氏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死明志。

次年,御史吳可讀在同治墳前自盡,在遺書中,他斥責慈禧斷了同治皇帝的血脈,這在當時引起極大震動,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洋人公使也表達了不滿,為了安撫人心,慈禧發詔立誓:光緒後,不管誰做皇帝,都必須以“同治後人”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不得已立端王之子溥儁為王的時候,只能稱其為“阿哥”的緣由

光緒在機緣巧合中成為皇帝,任誰看都是家門“蓬蓽生輝”之事,然而,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等待光緒的絕非一帆風順

光緒變法

光緒親政後,意識到國力的孱弱,立志改變,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下,他決定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變革。只可惜,光緒的根基未穩,而提拔的“維新派”人物又大多沒有實權,更嚴重的是,變法觸動了傳統“保守派”的利益遭到抵制。雖然光緒也用“鐵腕政策”殺雞儆猴,可是,在康有為“圍園殺後”計劃洩露後,慈禧迅速出手、再度接管了時局,並軟禁了光緒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光緒真的有“圍園殺後”的念頭嗎?沒有,當時光緒只是給譚嗣同草擬了一封詔書,交由楊銳帶出,原文是:

近來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法盡變,並不欲將此輩荒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雖經朕屢次降旨整飭,而並且隨時有幾諫之事,但聖意堅定,終恐無濟於事。即如十九日之硃諭,皇太后已以為過重,故不得不徐圖之,此近來之實在為難之情形也。朕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於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不保,何況其他?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侯朕熟思,再行辦理。朕實不勝十分焦急翹盼之至,特諭。

而康有為則把密詔改為:

朕唯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非去守舊衰謬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不能變法。而皇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幾諫,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朕十分焦慮,不勝企盼之至。特諭

兩道詔書相比,最關鍵的地方有兩處,第一:他把光緒給譚嗣同的詔書改成了給自己的;第二:光緒的意思是“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變法繼續下去”,改後成了“設法營救”!這下,康有為就名正言順地成為“中心人物”了,他還以此找到袁世凱,讓袁世凱配合實施,可誰想,袁世凱在斟酌之後,向榮祿揭發了此事,最終導致慈禧的翻臉。可以說,正是由於康有為的擅自做主,才導致光緒被禁,事發後,康有為又秉承“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理念,一溜煙去了日本,而其他六位卻慷慨赴義。

罪名難取

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在實施百日後就宣告終結,可這時的光緒卻真真讓慈禧為難起來

"

滿清晚期,自咸豐皇帝之後,每一位皇位繼承人都頗具悲劇色彩,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慈禧在發動“辛酉政變”奪權之後,對權利的佔有慾急速膨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以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為賭注,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光緒,顯然是其中最悲哀的一個,3歲就被慈禧從親身父母身邊帶走,雖然頂著“皇上”的桂冠,卻始終受制於人,坦率講,他一直都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只不過,慈禧為了這枚棋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擇手段”,甚至於逼死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兒媳、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之死

阿魯特氏的悲劇從她被選為皇后就已經註定,當時慈安和慈禧在皇后的人選上發生爭執,慈安鐘意於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富察氏,雙方相持不下,最後讓同治自己選,同治選了阿魯特氏,這讓他的母親慈禧大為不滿,也因此對阿魯特氏產生了敵意。婚後同治十分寵愛阿魯特氏,對慈禧青睞的富察氏無動於衷,又招來慈禧的斥責,並要求他遠離阿魯特氏,倔強的同治不敢抗命,但是他寧可一個人住在乾清宮也不願到富察氏那裡去,這又被慈禧認為是阿魯特氏的挑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駕崩,在75天之後,有孕在身的阿魯特氏也自盡身亡,關於阿魯特的死,史書中一直有兩種說法:

其一:被逼自殺

在同治帝去世後,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曾試探性地請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皇后,慈禧冷冷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崇琦當時就大驚失色,可看到慈禧堅決的態度,也就不敢違抗。他將此事祕密通知阿魯特氏後沒多久,阿魯特氏就去世了;

這種說法受到質疑,因為如果慈禧想讓阿魯特氏陪殉的話,不可能等75天之久,更不會等到崇琦徵詢時才說出這話,她早就下手了

其二:抗議自殺

同治去世時,阿魯特已經懷有身孕。當時沒有什麼“四維彩超”,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個女孩倒還罷了,萬一是個男孩,那慈禧擁有的一切可能都會消失。因為慈禧之所以能和名正言順的正宮太后慈安平起平坐,因為她是同治皇帝的母親,母以子貴。可現在同治駕崩,萬一阿魯特氏產下皇子,那阿魯特氏就成為皇太后,前有慈安、後有阿魯特,根本沒慈禧什麼事,她必須退位,這是她最不願面對的結局。

於是,她就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無視阿魯特氏和她腹中的孩子,立光緒為王。無可奈何的阿魯特氏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死明志。

次年,御史吳可讀在同治墳前自盡,在遺書中,他斥責慈禧斷了同治皇帝的血脈,這在當時引起極大震動,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洋人公使也表達了不滿,為了安撫人心,慈禧發詔立誓:光緒後,不管誰做皇帝,都必須以“同治後人”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不得已立端王之子溥儁為王的時候,只能稱其為“阿哥”的緣由

光緒在機緣巧合中成為皇帝,任誰看都是家門“蓬蓽生輝”之事,然而,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等待光緒的絕非一帆風順

光緒變法

光緒親政後,意識到國力的孱弱,立志改變,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下,他決定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變革。只可惜,光緒的根基未穩,而提拔的“維新派”人物又大多沒有實權,更嚴重的是,變法觸動了傳統“保守派”的利益遭到抵制。雖然光緒也用“鐵腕政策”殺雞儆猴,可是,在康有為“圍園殺後”計劃洩露後,慈禧迅速出手、再度接管了時局,並軟禁了光緒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光緒真的有“圍園殺後”的念頭嗎?沒有,當時光緒只是給譚嗣同草擬了一封詔書,交由楊銳帶出,原文是:

近來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法盡變,並不欲將此輩荒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雖經朕屢次降旨整飭,而並且隨時有幾諫之事,但聖意堅定,終恐無濟於事。即如十九日之硃諭,皇太后已以為過重,故不得不徐圖之,此近來之實在為難之情形也。朕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於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不保,何況其他?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侯朕熟思,再行辦理。朕實不勝十分焦急翹盼之至,特諭。

而康有為則把密詔改為:

朕唯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非去守舊衰謬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不能變法。而皇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幾諫,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朕十分焦慮,不勝企盼之至。特諭

兩道詔書相比,最關鍵的地方有兩處,第一:他把光緒給譚嗣同的詔書改成了給自己的;第二:光緒的意思是“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變法繼續下去”,改後成了“設法營救”!這下,康有為就名正言順地成為“中心人物”了,他還以此找到袁世凱,讓袁世凱配合實施,可誰想,袁世凱在斟酌之後,向榮祿揭發了此事,最終導致慈禧的翻臉。可以說,正是由於康有為的擅自做主,才導致光緒被禁,事發後,康有為又秉承“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理念,一溜煙去了日本,而其他六位卻慷慨赴義。

罪名難取

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在實施百日後就宣告終結,可這時的光緒卻真真讓慈禧為難起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光緒3歲被立之後,慈禧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垂簾聽政。這是光緒18歲親政之前的,這名正言順,皇帝年幼嘛;

第二:退休生活。1889---1898年,這個時期光緒已經親政,慈禧就退居二線,去頤和園享受退休生活了,雖然她依然利用嫡系掌握朝局的動向,但名義上她已經“不合法”;

第三:臨朝訓政。變法失敗後,光緒依然是皇帝,但“訓政”的卻是慈禧,好像迴歸了“垂簾聽政”,但慈禧在名義上也只是“臨時過渡”,不會太長久

給光緒安個什麼罪名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呢?慈禧真的是進退兩難:

罪名一:圍園殺後

這個不能說,先不說康有為外逃、光緒不承認,死無對證、難以服眾,即使坐實了光緒參與這事,這個罪名還是不能說,為什麼?光緒如果有這麼大的罪名,那必然被廢,立誰呢?以當時端王的勢力,只有立他的兒子溥儁。溥儁當時已經12歲,三五年就要親政了,到時慈禧還得退休,更要命的是溥儁後面的親爹——端王載漪可不是光緒的親爹——醇親王奕譞所能比擬,端王要勢力有勢力,要軍隊有軍隊,到時父子聯合,別說慈禧想幹政了,就是她的人身安全都可能無法保障,相比溥儁,光緒帶來的風險要小的多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慈禧始終不廢光緒的原因,她不會給自己製造那麼大的威脅;

罪名二:動搖江山

這個能成立嗎?很難!

首先,光緒變法的出發點也為了強大滿清,雖然有些措施不得人心,但是他的本意是好的,所以,錯歸錯,但還沒達到被廢的程度;另外一點,光緒是皇帝,別說他動搖了江山,就是他真把江山給搞丟了,也沒人敢怪他。歷史上皇帝多了去,辦的錯事也不計其數,誰敢怪皇帝?皇帝也聰明,要麼找個人當“替罪羊”,實在不行就來個“罪己詔”,自己責怪自己幾句就行。

慈禧的難處

"

滿清晚期,自咸豐皇帝之後,每一位皇位繼承人都頗具悲劇色彩,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個叫慈禧的女人。慈禧在發動“辛酉政變”奪權之後,對權利的佔有慾急速膨脹,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不惜以王朝的最高統治者——皇帝為賭注,來滿足自己的私心。而光緒,顯然是其中最悲哀的一個,3歲就被慈禧從親身父母身邊帶走,雖然頂著“皇上”的桂冠,卻始終受制於人,坦率講,他一直都是慈禧手中的一枚棋子罷了,只不過,慈禧為了這枚棋子也可謂是“用心良苦”、“不擇手段”,甚至於逼死自己已經懷有身孕的兒媳、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

阿魯特之死

阿魯特氏的悲劇從她被選為皇后就已經註定,當時慈安和慈禧在皇后的人選上發生爭執,慈安鐘意於阿魯特氏,而慈禧則喜歡富察氏,雙方相持不下,最後讓同治自己選,同治選了阿魯特氏,這讓他的母親慈禧大為不滿,也因此對阿魯特氏產生了敵意。婚後同治十分寵愛阿魯特氏,對慈禧青睞的富察氏無動於衷,又招來慈禧的斥責,並要求他遠離阿魯特氏,倔強的同治不敢抗命,但是他寧可一個人住在乾清宮也不願到富察氏那裡去,這又被慈禧認為是阿魯特氏的挑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同治十三年,同治皇帝駕崩,在75天之後,有孕在身的阿魯特氏也自盡身亡,關於阿魯特的死,史書中一直有兩種說法:

其一:被逼自殺

在同治帝去世後,阿魯特氏的父親崇琦曾試探性地請示慈禧,如何安置同治皇后,慈禧冷冷回答“可隨大行皇帝去罷”。崇琦當時就大驚失色,可看到慈禧堅決的態度,也就不敢違抗。他將此事祕密通知阿魯特氏後沒多久,阿魯特氏就去世了;

這種說法受到質疑,因為如果慈禧想讓阿魯特氏陪殉的話,不可能等75天之久,更不會等到崇琦徵詢時才說出這話,她早就下手了

其二:抗議自殺

同治去世時,阿魯特已經懷有身孕。當時沒有什麼“四維彩超”,誰也不知道是男是女,是個女孩倒還罷了,萬一是個男孩,那慈禧擁有的一切可能都會消失。因為慈禧之所以能和名正言順的正宮太后慈安平起平坐,因為她是同治皇帝的母親,母以子貴。可現在同治駕崩,萬一阿魯特氏產下皇子,那阿魯特氏就成為皇太后,前有慈安、後有阿魯特,根本沒慈禧什麼事,她必須退位,這是她最不願面對的結局。

於是,她就以“國不可一日無君”為由,無視阿魯特氏和她腹中的孩子,立光緒為王。無可奈何的阿魯特氏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以死明志。

次年,御史吳可讀在同治墳前自盡,在遺書中,他斥責慈禧斷了同治皇帝的血脈,這在當時引起極大震動,各地官員紛紛上書,洋人公使也表達了不滿,為了安撫人心,慈禧發詔立誓:光緒後,不管誰做皇帝,都必須以“同治後人”的身份!這也是為什麼後來不得已立端王之子溥儁為王的時候,只能稱其為“阿哥”的緣由

光緒在機緣巧合中成為皇帝,任誰看都是家門“蓬蓽生輝”之事,然而,塞翁得馬焉知非禍?等待光緒的絕非一帆風順

光緒變法

光緒親政後,意識到國力的孱弱,立志改變,在康有為、梁啟超等人的影響下,他決定仿效日本的“明治維新”進行變革。只可惜,光緒的根基未穩,而提拔的“維新派”人物又大多沒有實權,更嚴重的是,變法觸動了傳統“保守派”的利益遭到抵制。雖然光緒也用“鐵腕政策”殺雞儆猴,可是,在康有為“圍園殺後”計劃洩露後,慈禧迅速出手、再度接管了時局,並軟禁了光緒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光緒真的有“圍園殺後”的念頭嗎?沒有,當時光緒只是給譚嗣同草擬了一封詔書,交由楊銳帶出,原文是:

近來仰窺皇太后聖意,不願將法盡變,並不欲將此輩荒謬昏庸之大臣罷黜,而用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以為恐失人心。雖經朕屢次降旨整飭,而並且隨時有幾諫之事,但聖意堅定,終恐無濟於事。即如十九日之硃諭,皇太后已以為過重,故不得不徐圖之,此近來之實在為難之情形也。朕豈不知中國積弱不振,至於阽危,皆由此輩所誤;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將舊法盡變,而盡黜此輩昏庸之人,則朕之權力實有未足。果使如此,則朕位不保,何況其他?今朕問汝:可有何良策,俾舊法可以全變,將老謬昏庸之大臣盡行罷黜,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侯朕熟思,再行辦理。朕實不勝十分焦急翹盼之至,特諭。

而康有為則把密詔改為:

朕唯時局艱難,非變法不足以救中國,非去守舊衰謬之大臣而用通達英勇之士,不能變法。而皇太后不以為然,朕屢次幾諫,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為、楊銳、林旭、譚嗣同、劉光第等可妥速密籌,設法相救。朕十分焦慮,不勝企盼之至。特諭

兩道詔書相比,最關鍵的地方有兩處,第一:他把光緒給譚嗣同的詔書改成了給自己的;第二:光緒的意思是“既不得罪太后,又能使變法繼續下去”,改後成了“設法營救”!這下,康有為就名正言順地成為“中心人物”了,他還以此找到袁世凱,讓袁世凱配合實施,可誰想,袁世凱在斟酌之後,向榮祿揭發了此事,最終導致慈禧的翻臉。可以說,正是由於康有為的擅自做主,才導致光緒被禁,事發後,康有為又秉承“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的理念,一溜煙去了日本,而其他六位卻慷慨赴義。

罪名難取

轟轟烈烈的“戊戌變法”在實施百日後就宣告終結,可這時的光緒卻真真讓慈禧為難起來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光緒3歲被立之後,慈禧的生活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垂簾聽政。這是光緒18歲親政之前的,這名正言順,皇帝年幼嘛;

第二:退休生活。1889---1898年,這個時期光緒已經親政,慈禧就退居二線,去頤和園享受退休生活了,雖然她依然利用嫡系掌握朝局的動向,但名義上她已經“不合法”;

第三:臨朝訓政。變法失敗後,光緒依然是皇帝,但“訓政”的卻是慈禧,好像迴歸了“垂簾聽政”,但慈禧在名義上也只是“臨時過渡”,不會太長久

給光緒安個什麼罪名才能保住自己的利益呢?慈禧真的是進退兩難:

罪名一:圍園殺後

這個不能說,先不說康有為外逃、光緒不承認,死無對證、難以服眾,即使坐實了光緒參與這事,這個罪名還是不能說,為什麼?光緒如果有這麼大的罪名,那必然被廢,立誰呢?以當時端王的勢力,只有立他的兒子溥儁。溥儁當時已經12歲,三五年就要親政了,到時慈禧還得退休,更要命的是溥儁後面的親爹——端王載漪可不是光緒的親爹——醇親王奕譞所能比擬,端王要勢力有勢力,要軍隊有軍隊,到時父子聯合,別說慈禧想幹政了,就是她的人身安全都可能無法保障,相比溥儁,光緒帶來的風險要小的多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慈禧始終不廢光緒的原因,她不會給自己製造那麼大的威脅;

罪名二:動搖江山

這個能成立嗎?很難!

首先,光緒變法的出發點也為了強大滿清,雖然有些措施不得人心,但是他的本意是好的,所以,錯歸錯,但還沒達到被廢的程度;另外一點,光緒是皇帝,別說他動搖了江山,就是他真把江山給搞丟了,也沒人敢怪他。歷史上皇帝多了去,辦的錯事也不計其數,誰敢怪皇帝?皇帝也聰明,要麼找個人當“替罪羊”,實在不行就來個“罪己詔”,自己責怪自己幾句就行。

慈禧的難處

面對變法失敗的光緒,慈禧為何陷入進退兩難?

“圍園殺後”不能說、“動搖江山”站不住,還有其他罪名嗎?沒有了!沒有罪名,你憑什麼要軟禁皇帝、自己聽政呢?這真讓慈禧頭疼。好在很多大臣都明白其中緣由,也沒有過多追問,但是端王不行。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必須趁這個機會把兒子推到皇位上去,所以對於他來說,光緒的罪名是越大越好,所以他不斷唆使他的黨羽上奏章,請求廢光緒、立新王。無奈之下,慈禧只得選了個“折中”方法,就是把端王之子溥儁立為“阿哥”,一來可以暫時保住光緒,二來也能堵了端王之口,至於溥儁什麼時候能登基,那還不是自己說了算?但是有個前提,就是光緒必須活著,為此,慈禧專門增加了光緒身邊的太監數量,除了監視,還要確保光緒不會想不開、去自殺!

這就完了?錯,滿清後期還有一股力量,那就是洋人!洋人其實挺喜歡光緒的,他可以被軟禁、可以沒有實權,但他得好好活著。大家都知道“八國聯軍”的稱呼來自庚子之亂,其實在光緒被軟禁後就出現了這一幕,只不過當時只有200人左右。當時謠傳“慈禧下毒謀害光緒”,多國公使就集結了小量部隊,帶著洋人醫生,進入紫禁城給光緒體檢,結果發現光緒雖然體虛,但是並沒有中毒症狀,就自行離開了。

洋人對光緒的注重程度也是慈禧不能廢光緒的原因所在,慈禧天不怕、地不怕,也只怕洋人;洋人對於光緒的維護也深深刺激了端王,可他還真不敢和洋人公開叫板,這才有了利用義和拳對付洋人的策略

慈禧一生,經歷了無數的變故,可是變法失敗後的光緒,卻也長時間讓她進退兩難,從此,不管到哪,她都不得不帶上光緒,連去世時,也都那麼湊巧,僅僅相隔了一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