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故宮出版社的出版物向來以高大上和嚴謹著稱,很多書都是瞭解明清宮廷、人物、器物的不二之選。但是有些通俗讀物的質量,並不是太高,令人感到遺憾。

口述史很重要,但如不是當事人“口述”,則顯然隔了一層,若再是當事人的後人的後人的“追憶”,則就隔了更多層,內中就算有什麼史料細節,距離歷史真相應該也有段距離。對於身兼重外孫和侄外孫的富察·建功所著,追憶太姥爺富察·阿巴力翰和大姥爺富察·多爾濟的《晚清侍衛追憶錄》一書,在閱讀時就要持慎重的態度。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比如書中(234頁)說“除夕晚上,皇上與太后、皇后駕臨值廬先向我等新春祝賀,在內廷一處不落地轉上一遭,還要由皇后皇貴妃、答應及常在代勞,特別是對軍機處值班章京處,因該值宿從無休息之說,皇上幾乎每年都要親自恩顧。”且不說光緒朝沒有皇貴妃,單是太后、皇后、答應及常在(不知為何沒有妃、嬪、貴人)要去值廬向侍衛道新春祝賀,就荒謬以極。總的來看,這本書的價值比當事人口述他人記錄的《宮女談往錄》要差了很多,更比不了當事人親撰的《太監談往錄》。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遜清皇室祕聞》倒是有料,不過裡面也有一些莫名的地方,比如有一節記梅蘭芳入宮演戲事。始曰:1922年瑾太妃(光緒帝的妃子)壽辰,清室決定在漱芳齋演戲祝嘏。事先內務府點了很多名角戲目,太妃都不滿意,唯一想看的是梅蘭芳先生的戲。

繼曰:梅先生在宮中演了《遊園驚夢》和《霸王別姬》兩齣戲,瑜太妃看過戲以後說:“隨先太后看戲幾十年,從未看過這樣的好戲,以前看的戲算是白看了。”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這好端端的瑾太妃點戲,前邊又鋪陳了那麼多,如何想看梅先生的戲,末了沒壽星啥事,倒蹦出來個瑜太妃(同治帝的妃子)點評。。。真是暈死了!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在太后身邊的日子》收錄了德齡和容齡姐妹倆的《清宮二年記》和《清宮瑣記》兩部回憶錄,記錄了她們姐妹二人1903年至1905年之間在宮中伺候慈禧太后的生活。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德齡在書中對太監處處惡評,如說“他們對於主子絲毫不懂得尊敬。他們都是來自各鄉村的最卑賤的人群中,沒有教養,沒有道德,對於一切東西都沒有情感。”而在《太監談往錄》這本書中,身為太監的作者對德齡母女也是一通貶損,如說:“裕家母女本是上海有名的大交際家,進宮內有至大的目的,總願意與光緒爺接近,將來好做娘娘之選。……常勾引與皇上接近的太監做引線的聯絡,不達目的不止。尤其藉以探聽宮廷祕密,又叫德國女子克姑娘(美國的女畫師密斯卡爾,作者錯記為德國女子)給慈禧太后畫像,……及畫衣服冠帶上所綴珠寶,向太后討要真大個的珠子或極貴重的寶石做樣子。及騙到手,就是她們的了。……她們閒得無聊,編造了些瞎話書,拿著慈禧賣錢。”兩書對看,倒也是有趣的很。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總的來看,德齡的回憶錄原是用英文寫的,其他人翻譯為中文,內容大有失真之處,再加上她缺少嚴謹的態度,裡面很多意淫,甚至編造的內容,故宮的權威學者朱家溍老先生早有專文批評。相比較而言,容齡的《清宮瑣記》更有看頭,只可惜,她入宮的時候也就十三四歲,回憶錄又寫於晚年,因此難免存在錯誤。僅從妄稱“公主”欺騙世人來看,我個人更討厭自吹自擂、虛偽做作的德齡,相反,容齡天真自然,讓人覺得更可親些。

只娶了一後二妃的光緒,居然還有皇貴妃?故宮出的這本書太不靠譜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