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廣場舞 范冰冰 模特 綜藝 互聯網er的早讀課 2019-08-03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來源:幾何小姐姐(ID:jihexj)

排版:放開那芒果

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併持續在榜首直到午後時分。而小紅書與微博之間的明星資源爭奪戰,還在繼續。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來源:幾何小姐姐(ID:jihexj)

排版:放開那芒果

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併持續在榜首直到午後時分。而小紅書與微博之間的明星資源爭奪戰,還在繼續。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雖然從二者的用戶體量來看,2400W和1.6億的DAU看似沒什麼可比性。但新浪微博近年大盤增長乏力,商業化成績並不理想。小紅書去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30億美元),已經讓今天市值(90.37億美元)的新浪微博感到緊張。。

如果把小紅書今年數據翻翻的最新增量估值算上,小紅書在資本市場很可能正在強勢追趕微博。眼下,作為微博的核心資產明星(KOL)正在被小紅書拽出新浪微博,去到小紅書平臺被重新定義和商業化。

對於狂熱的飯圈女孩來說,追星無非是Idol在哪,他(她)們就在哪。在小紅書平臺,明星貢獻了氣質完全不同於微博的獨家、稀缺內容,十分吸引粉絲,另外,小紅書上紙醉金迷的社區氣質,也離錢更近。

01

明星為什麼會去小紅書?

說到明星和小紅書的關係,拉取一下小紅書過去1年的增長數據就一目瞭然。2017年底,2018年初是范冰冰、林允等明星入駐小紅書的時間節點。整個2018年,伴隨著越來越多明星的入駐和綜藝曝光,小紅書的MAU(月活躍)從2000W漲到5000W+,DAU(日活躍)從300W漲到1300W。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來源:幾何小姐姐(ID:jihexj)

排版:放開那芒果

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併持續在榜首直到午後時分。而小紅書與微博之間的明星資源爭奪戰,還在繼續。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雖然從二者的用戶體量來看,2400W和1.6億的DAU看似沒什麼可比性。但新浪微博近年大盤增長乏力,商業化成績並不理想。小紅書去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30億美元),已經讓今天市值(90.37億美元)的新浪微博感到緊張。。

如果把小紅書今年數據翻翻的最新增量估值算上,小紅書在資本市場很可能正在強勢追趕微博。眼下,作為微博的核心資產明星(KOL)正在被小紅書拽出新浪微博,去到小紅書平臺被重新定義和商業化。

對於狂熱的飯圈女孩來說,追星無非是Idol在哪,他(她)們就在哪。在小紅書平臺,明星貢獻了氣質完全不同於微博的獨家、稀缺內容,十分吸引粉絲,另外,小紅書上紙醉金迷的社區氣質,也離錢更近。

01

明星為什麼會去小紅書?

說到明星和小紅書的關係,拉取一下小紅書過去1年的增長數據就一目瞭然。2017年底,2018年初是范冰冰、林允等明星入駐小紅書的時間節點。整個2018年,伴隨著越來越多明星的入駐和綜藝曝光,小紅書的MAU(月活躍)從2000W漲到5000W+,DAU(日活躍)從300W漲到1300W。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明星的到來,給前面幾年持續增長乏力的小紅書,帶來了新的氣象。這一年,小紅書憑藉著優秀的數據表現,以業內黑馬的姿態,30億美元的估值,拿到了3億美元的D輪融資。

明星為什麼會願意入駐小紅書呢?

小紅書使出了商業上的殺手鐗,這一策略後來被證明是有效的:小紅書主動承接了明星在自家平臺的商業化運營:明星入駐,出個人品牌及粉絲號召力,小紅書匹配平臺流量及商業資源。合作共贏,協作商業變現以後,雙方利潤四六分,小紅書4,明星(KOL)6。

這是一種完全換位思考的商業策略。對於所有既有個人品牌又有流量的明星來說,既減少了明星團隊的工作量,又提升了個人的商業價值。

對於小紅書團隊來說,在運營上,邊際成本遞增的。比如起初要通過一對一的KOL運營小組,接管明星在小紅書平臺的重運營。具體做法是給每個頭部明星匹配2人左右的對接運營小組,明星只需要出原始的圖片視頻素材,由平臺運營小組幫助生成圖文,短視頻等種草內容。

所有內容都會經過明星團隊確認後發佈。

所以後來大家在小紅書平臺看到,好像忽然之間,明星的文案風格集體輕鬆俏皮了,他們一改在微博的高冷,以一種接地氣的姿態和滿滿的分享感和粉絲互動,還會頻頻翻牌回答粉絲問題。小紅書裡的明星如此親民,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粉絲們紛紛來到小紅書點贊評論,碰碰運氣。

在商業化方面,明星也是省心的。

早期入駐的頭部明星,入駐沒幾天就會有品牌冠名的內容出現在主頁上。即便有些品牌不是那麼出名,但是有小紅書這樣的平臺做三方合作式背書,明星的商業風險大大降低了。在微博,每天也會有大量的品牌去找到明星,但是愛惜羽毛的明星們,面對自己不瞭解的產品及商業推廣,態度是謹慎的。

小紅書幫助明星解決了後顧之憂。

在整個2018年,越來越多的明星入駐了。當其他明星看到頭部明星在小紅書上的商業成績以後,不請自來,主動入駐了。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小紅書D輪融資期間,有記者問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明星為什麼會選擇小紅書,他可以底氣十足的說,明星是自己主動過來的。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來源:幾何小姐姐(ID:jihexj)

排版:放開那芒果

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的消息,迅速登上了微博熱搜第一併持續在榜首直到午後時分。而小紅書與微博之間的明星資源爭奪戰,還在繼續。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雖然從二者的用戶體量來看,2400W和1.6億的DAU看似沒什麼可比性。但新浪微博近年大盤增長乏力,商業化成績並不理想。小紅書去年在資本市場的估值(30億美元),已經讓今天市值(90.37億美元)的新浪微博感到緊張。。

如果把小紅書今年數據翻翻的最新增量估值算上,小紅書在資本市場很可能正在強勢追趕微博。眼下,作為微博的核心資產明星(KOL)正在被小紅書拽出新浪微博,去到小紅書平臺被重新定義和商業化。

對於狂熱的飯圈女孩來說,追星無非是Idol在哪,他(她)們就在哪。在小紅書平臺,明星貢獻了氣質完全不同於微博的獨家、稀缺內容,十分吸引粉絲,另外,小紅書上紙醉金迷的社區氣質,也離錢更近。

01

明星為什麼會去小紅書?

說到明星和小紅書的關係,拉取一下小紅書過去1年的增長數據就一目瞭然。2017年底,2018年初是范冰冰、林允等明星入駐小紅書的時間節點。整個2018年,伴隨著越來越多明星的入駐和綜藝曝光,小紅書的MAU(月活躍)從2000W漲到5000W+,DAU(日活躍)從300W漲到1300W。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明星的到來,給前面幾年持續增長乏力的小紅書,帶來了新的氣象。這一年,小紅書憑藉著優秀的數據表現,以業內黑馬的姿態,30億美元的估值,拿到了3億美元的D輪融資。

明星為什麼會願意入駐小紅書呢?

小紅書使出了商業上的殺手鐗,這一策略後來被證明是有效的:小紅書主動承接了明星在自家平臺的商業化運營:明星入駐,出個人品牌及粉絲號召力,小紅書匹配平臺流量及商業資源。合作共贏,協作商業變現以後,雙方利潤四六分,小紅書4,明星(KOL)6。

這是一種完全換位思考的商業策略。對於所有既有個人品牌又有流量的明星來說,既減少了明星團隊的工作量,又提升了個人的商業價值。

對於小紅書團隊來說,在運營上,邊際成本遞增的。比如起初要通過一對一的KOL運營小組,接管明星在小紅書平臺的重運營。具體做法是給每個頭部明星匹配2人左右的對接運營小組,明星只需要出原始的圖片視頻素材,由平臺運營小組幫助生成圖文,短視頻等種草內容。

所有內容都會經過明星團隊確認後發佈。

所以後來大家在小紅書平臺看到,好像忽然之間,明星的文案風格集體輕鬆俏皮了,他們一改在微博的高冷,以一種接地氣的姿態和滿滿的分享感和粉絲互動,還會頻頻翻牌回答粉絲問題。小紅書裡的明星如此親民,自然會吸引越來越多的粉絲們紛紛來到小紅書點贊評論,碰碰運氣。

在商業化方面,明星也是省心的。

早期入駐的頭部明星,入駐沒幾天就會有品牌冠名的內容出現在主頁上。即便有些品牌不是那麼出名,但是有小紅書這樣的平臺做三方合作式背書,明星的商業風險大大降低了。在微博,每天也會有大量的品牌去找到明星,但是愛惜羽毛的明星們,面對自己不瞭解的產品及商業推廣,態度是謹慎的。

小紅書幫助明星解決了後顧之憂。

在整個2018年,越來越多的明星入駐了。當其他明星看到頭部明星在小紅書上的商業成績以後,不請自來,主動入駐了。這也是為什麼2018年小紅書D輪融資期間,有記者問小紅書創始人毛文超,明星為什麼會選擇小紅書,他可以底氣十足的說,明星是自己主動過來的。

賺到翻車的小紅書,是年輕人的廣場舞?

數據來源:QuestMobile

運營雖重但回報豐厚。2018年小紅書花了12個月,實現了DAU增長約1000W;2019只用了8個月就增長了1100W,2019年增速明顯高於2018。MAU也從2018年底的5000W增長到9300W左右。截至今天,2019年還有4個月的時間沒有過完呢。

02

小紅書是怎樣賺錢的?

用戶體量上了一個新量級之後,小紅書的商業化被提上了更重要的優先級。查閱各大招聘網站可見,市面上小紅書放出了大量的商業側招聘崗位。

2個月前,小紅書升級了品牌合作人規則。這一舉措中的粉絲數量≥5000,近一個月的筆記平均曝光量≥10000,引起KOL的不滿。近萬名已經步入初級商業化的小紅書KOL因此被撤銷資格,被行業評價為“小紅書血洗KOL”。

其實早在2018年12月份起,小紅書就一直在試水新的商業策略:只有拿到品牌合作人資質的博主,才被允許在小紅書上接商務廣告。

小紅書正在準備通過廣告和抽成的方式,實現平臺的商業變現。目前能夠看到的頭部KOL,多是團隊運營。專業的社交互聯網公司會批量孵化各種垂直的KOL作為小紅書博主,簽約模特負責抽空拍拍照,需要落地的日更策劃,日更互動,互推,都是MCN機構的運營人員寫的。小紅書團隊作為產品的設計者和運營者,也在通過平臺規則,逐漸清晰的劃分出屬於平臺的MCN團隊。

所有MCN及KOL的共同點可能是未來需要向平臺繳納收入分成。

也就是說,不管怎麼千人千面,作為普通用戶,接下來你打開小紅書APP看到的所有內容,可能都有了商業訴求。這和我們的線下商場非常相似,從此首頁和信息流的每一個你能看到的位置,都需要計算“坪效”了。

這也是為什麼,早在春寒料峭的15℃春天,小紅書上的小姐姐開始穿吊帶裙了;如今天氣超40℃了她們又開始穿秋裝了。時尚和帶貨,總要走在節氣的前沿。

03

不可言說的技術黑盒

KOL對小紅書的品牌合夥人機制頗有微詞。在他們看來,准入機制並不透明:准入門檻裡有一條針對曝光量的要求,但其中的推薦機制是什麼無人知曉。小紅書創始人瞿芳此前在虎嗅專訪中迴應說,如果公開機制就會有人利用機制作弊。

雙方扯皮的表象背後,是小紅書在不同發展階段的不同策略。

早年小紅書靠分享筆記起家,KOL是他們的核心資產。優質的筆記分享為小紅書帶來了好的口碑和慕名而來的黏性用戶。普通用戶是因為小紅書上真實、具體的分享和評測而來的。小紅書提供了好玩,有用的信息給到用戶。當時小紅書的分享機制,也是以內容為導向的,官方早期運營是去中心化的,鼓勵用戶帶著滿滿的好奇心,去發現新的生活方式。這個策略幫小紅書沉澱了第一批用戶。

那是小紅書平臺、KOL和用戶之間早期最和諧的一段甜蜜時光。

後來隨著平臺的發展,用戶體量的增長,電商嘗試的失意之後,小紅書在商業化方面需要給市場和資本一個新的答卷。官方調整了策略,收回了流量,這個時期KOL想要沉澱流量已經很難了。算法上的“千人千面”,其實已經在根據用戶的喜好來定向分發流量了。

在小紅書平臺,用戶只能看到兩類內容:一個是官方標準“置頂”在首頁信息流的明星內容(推薦理由參照本文第1部分),另一個就是用戶自己曾經看到過的內容。而以上所有內容,一定是被官方納入到商業化運營的那個部分。

如果KOL未經平臺允許,擅自發布了帶貨內容,那麼大概率得不到流量支持。5月以後,已經陸續有博主在微博發帖表示,自己的內容被限流、屏蔽或者被自動匹配了官方帶貨SKU。

小紅書的另一個創始人瞿芳此前曾對虎嗅記者說,任何公司的產品技術都是一個黑盒子,不是一兩句話就能解釋清楚的。

但事實上今天的小紅書不算複雜,總結下來無非一句話:早期用的是快手運營模式,現在改用抖音模式了。因為後者的爆款思路,能夠迅速的到達和轉化,可以通過信息繭屋和流量瞬時把用戶鎖住並完成收割。

所謂見面三分情,當一個東西反反覆覆在你眼前出現的時候,下單購買的概率就高了。

04

小紅書的未來隱憂

運營風險,監管風險

近幾年,小紅書一直在擴充內容品類,努力去掉單一美妝分享平臺的印象。事實上也已經在美食,美妝,運動,生活方式分享等泛生活領域,積累了大量的用戶和內容。隨著平臺數據量級的提升,用戶的多元,大量MCN入場,平臺方在內容上的運營和審核監管風險隨之增加了。

流量永遠是稀缺的。早期沉澱給KOL和如今的牢牢把控在官方,MCN機構和他們KOL靠猜去試探官方流量分發規則,在內容上的探索,將呈現橫衝直撞式的“流量試探”,而這種嘗試對平臺和官方審核監管來說,將是極大的挑戰。

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疑似跟內容或數據違規有關。

商業和信任的衝突

商業是利己的,內容是利他的。小紅書新的商業化定位中,需要在在利己和利他之間找到一個平衡。2018年大批明星入駐和明星粉絲湧入小紅書,早期的種草筆記用戶,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流失;流量分發策略改變以後,對KOL和普通用戶來說,平臺方又有了新的衝突需要平衡。

從KOL角度:早期,基於快手式流量運營,小紅書上有大量的從零開始的KOL成長起來,沒有流量的加持,單純靠內容做出了影響力,這樣的KOL在受到普通用戶歡迎之後,會有動力持續生產好內容;如今,小紅書改為抖音式流量分發,雖然平臺方在價值觀層面依然認同,能生產優質內容的KOL是小紅書未來商業價值潛力最大的部分。

但是當下頭部的明星和KOL,不得不向商業化傾斜。新入場的KOL單純做內容,已經沒從前那麼容易獲得流量了。別說素人,即便是有流量有品牌的腰部明星,入駐小紅書能得到的流量已經非常有限了。

小紅書針對明星的case by case式邊際成本遞增式運營,邏輯上照顧不到所有人。

從普通用戶的角度:起初小紅書的用戶為了獲取真實的測評體驗而來,如後來打開首頁全是廣告,明星除了喜歡的,更多的是不認識的,他們出現的目的都是為了帶貨,會造成普通用戶對平臺和產品的信任度下降。

社區和電商之間的取捨

今年,似乎“電商”已不再是小紅書眼中最為重要的標籤,行業裡傳出的消息是他們在尋找電商和社區之間的平衡點。但是事實上,這二者很難兼顧。

因為都是運營非常重的業務。社區需要運營好很多人和內容,電商需要管理好很多貨和服務。此前,小紅書在在電商產品和服務層面引來大量負面評價。GMV的增長也不達預期,去年傳出過小紅書電商團隊架構調整、裁撤和業務縮減的消息。

在社區方面,小紅書當前數據增長迅速,首頁內容優質。用戶粘性很好,正在越來越多的佔據用戶時長。運營上,更多的頭部明星正在通過市場、活動和策劃方式入駐平臺,KOL的影響和社區氛圍的同化,普通用戶的分享習慣和搜索習慣正在漸漸向小紅書遷移。

加快商業化步伐,可能是小紅書在2019年最為核心的戰略。

有消息說他們今年的估值漲到了60億美元。這一說法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已被小紅書方面否認。但從小紅書去年到今年大盤數據的增長來看,估值大幅提高這件事未必是空穴來風。

但是眼下,他們可能需要先過了監管這一關。

如果覺得文章對你有所幫助,歡迎留言並且推薦給你的好友。

本文由幾何小姐姐(ID:jihexj)發佈,授權互聯網早讀課轉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早讀課立場。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作者:婷婷的勇敢世界,互聯網從業者,產品愛好者。本文首發自公眾號:幾何小姐姐(ID:jihexj)

熱點閱讀:

  • 上線僅500天的抖音,居然PK掉了快手和美拍,這個團隊做了什麼

  • 我花了14個小時找了一下長春長生們究竟賣到了哪裡去

  • 《我不是藥神》:徐崢如何用QQ群賣藥暴富?

  • 長租公寓比販毒還來錢快?

  • 阿里雙11的尷尬,2135億成交額也遮不住!

延伸閱讀:

  • 為什麼美國互聯網沒有“運營”崗

  • 為什麼我們常說做to C的人比較難去做to B

  • 聊聊支付寶打破記錄的“錦鯉”營銷

  • 移動互聯網十年

  • 採訪了1000個95後:95後的秒辭,和你想的真不一樣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