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廣場舞 民俗 藝術 舞蹈 濟南市旅遊發展委員會 2017-06-06

6月1日,中國文化報4版以“昔日只為豐年舞,今朝鵲起遍城鄉——商河鼓子秧歌在生活中弘揚,在實踐中振興”為題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全文如下

“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山東省商河縣不大,但商河鼓子秧歌的名氣很大。在網絡上搜索這個縣城的名字,那些身著花花綠綠服裝的舞者照片總會讓你第一眼看到。外鄉人談起商河,總會說一句:“哦,我知道,那裡的人喜歡跳鼓子秧歌。”很多到過商河縣的人,印象最深的也是隨處可見的鼓子秧歌元素:從街道兩側的宣傳牌到廣場的雕塑,從城鄉各處的廣場舞隊伍到機關、校園、企業的文藝活動,鼓子秧歌在商河就如森林中的樹、江海中的水,已深深融入當地民眾的日常生活。

得益於商河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和當地文化部門的體系化保護,鼓子秧歌這個擁有逾2000年曆史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近年來正逐漸迸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融入現代生活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在國家倡導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背景下,商河縣“鼓子秧歌之鄉”的名聲正越叫越響,併成為活躍當地群眾文化生活、促進經濟轉型升級的有力抓手。

源於百姓抗洪鬥爭,富有濃郁鄉土氣息

當地文化學者介紹,鼓子秧歌起源於商河百姓的抗洪鬥爭。在古代,黃河決口、改道極為頻繁,地處黃河沿岸的商河深受洪水危害。為了生存,商河百姓奮勇抗洪,在辛勤勞作、喜獲收成後,他們常會隨手拿起鍋碗瓢盆、棍棒等用具,邊唱邊跳,表達對抗洪成功、莊稼豐收的喜悅。隨著參與慶祝的人數逐漸增多,簡單的舞蹈動作與陣形開始顯現,鼓子秧歌的雛形就此形成。

唐宋時期,驍勇尚武的商河人民將戰爭中的某些程式、動作用於舞蹈,鼓子秧歌開始將“變幻莫測的舞蹈陣式”“粗獷豪放的將士風格”“無往不勝的英雄氣概”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並最終形成了其後廣為人知的鼓子秧歌特色,即磅礴恢弘的場陣、金鼓齊鳴的聲勢。

上千年的傳承發展進程中,商河鼓子秧歌跟隨時代的步伐不斷豐富、演化,但其核心藝術特色並未改變。尤其在廣大鄉村,鼓子秧歌成為商河民眾增進感情、休閒娛樂的重要載體。

舊時,鼓子秧歌表演形式集“歌”“舞”“醜”於一體,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和生活情趣。參與角色多以舞者所用道具命名,包括瀟灑飄逸的“傘”角、粗獷豪放的“鼓”角、剛柔相濟的“棒”角、柔美多姿的“花”角、詼諧幽默的“醜”角。

一場鼓子秧歌表演,所有舞者都需不停跑動,故名“跑秧歌”。龐大複雜的秧歌場子,有嚴密的組織形式,必須達到“跑不散、舞不亂”,隊伍整齊劃一、動靜有序。其中,“傘”角是全場指揮者,其一般左手握象徵風調雨順的平頂傘,右手拿象徵辟邪的牛胯骨,多扮老者形象;“鼓”角人數最多,也是表演的主體,左手握兩面圓形小鼓,右手持鼓槌,多由青壯年男性扮演;“棒”角由青少年裝扮,其雙手持木棒擊打、繞耍與揮舞,打扮類似戲曲中的武生;“花”角是女性角色,分“地花”“蹺花”,持扇、巾、花枝等道具;“醜”多扮成“二癩子”“王先生”等,跑場時暗中指揮,並在兩場舞之間插科打諢。

新中國成立後,跟隨時代發展,商河鼓子秧歌曾出現3次鼎盛階段。

01

第一次是20世紀50年代。彼時,農民喜獲土地、歡欣鼓舞,自發“跑秧歌”,鼓子秧歌在商河各鄉村蓬勃興起,藝術風格進一步彰顯。1955年,商河鼓子秧歌代表山東赴京參加全國群眾業餘音樂舞蹈觀摩演出會,獲得優秀獎。

02

第二次是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農民生產、生活積極性高漲,對鼓子秧歌的參與熱情提升。這段時間,鼓子秧歌憑藉獨特的地域文化特色,開始走出商河,走向全國,多次收穫榮譽。

03

第三次是進入新世紀以來,農村稅費改革減輕了農民負擔,農村人均收入不斷增長,農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多,商河各村紛紛開始組建鼓子秧歌隊。多支隊伍的演出向專業化發展,並走向國際,在世界舞臺上展示中國傳統民俗的魅力。

紮根深厚民間沃土,體系傳承成效顯著

近年來,商河縣秉承“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合理利用、傳承發展”的總方針,不斷強化對鼓子秧歌的理論研究。結合實地調研摸底,當地確定根據“舉傘”“扛傘”“插傘”3個派別,因地制宜,將全縣劃分為不同的鼓子秧歌保護區,收集各流派歷史資料,進行分類整理,建立了鼓子秧歌理論研究“大數據庫”。

非遺傳承,歸根結底是“人”的傳承。作為民族記憶的瑰寶,對非遺傳承人的保護及對其技藝的研究、闡發,具有時不我待的緊迫性。為此,商河縣尤為注重對“人”的保護。通過對鼓子秧歌國家級傳承人楊克勝等老藝人的錄音、錄像,當地登記建檔,形成了鼓子秧歌理論研究、諮詢的“專家庫”。

“大數據庫”“專家庫”的建設,是商河縣推動鼓子秧歌傳承保護理論化、專業化、制度化的舉措。在對既有資源系統、全面地挖掘、整理後,當地也沒有忽略對鼓子秧歌新的時代特色的研究。

最近幾年,商河縣每年定期聘請國家級、省級、市級專家到當地進行現場藝術指導。其間,專家組深入農村一線,與鼓子秧歌愛好者面對面互動交流,並開展實地調研,以期通過全方位的關注,實現對這一項目的“全鏈條”保護與發展。

同時,陣地建設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為讓民眾能全面瞭解鼓子秧歌的歷史與現狀,商河縣以非遺傳承人為核心,建設了商河鼓子秧歌傳習所,並在2015年入選山東省首批“鄉村記憶”工程文化遺產名錄。成立兩年來,傳習所在激發民間熱情、保護文化生態、促進鼓子秧歌交流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以理論研究為主的靜態保護和以現實跟蹤為主的動態保護,為鼓子秧歌在民間的傳承、傳播奠定了堅實基礎。而在更廣層面上,商河鼓子秧歌的傳承發展也更加豐富多彩。尤其是每年定期舉辦的3項展演活動,被當地民眾稱為“除春節、中秋之外最喜慶、歡樂的節日”。

每年農曆正月十四,商河鼓子秧歌匯演如期舉行,全縣各鎮街最優秀的隊伍齊聚一堂,截至今年已舉辦37屆,觀眾數量不斷增加。6月,當地舉辦中老年鼓子秧歌展演,集中展示中老年人蔘與傳承鼓子秧歌的熱情。“十一”前後,舉辦少年非遺傳承展演,主要展示少年鼓子秧歌的風采,也成為孩子們實現“秧歌夢”的舞臺。

多方融入現代生活,帶動效應日漸凸顯

只有與時代同步、與民眾生活同步,非遺才會有空間、有舞臺、有潛力。商河鼓子秧歌也不例外。從非遺融入現代生活著手,商河縣文化部門近年來大力探索立體化傳承模式,促進鼓子秧歌融入現代生活。

在學校,商河縣啟動“鼓子秧歌進校園”活動。堅持“非遺傳承從娃娃抓起”的理念,組織專家為孩子們量身定製了適合少年兒童的鼓子秧歌,並將其納入教學課程。“鼓子秧歌進校園”活動如今已實現全覆蓋,當地少年鼓子秧歌隊伍達36支,共舉辦縣級傳承展演系列活動5屆,累計培訓中小學學生隊員3萬餘人,並多次受邀參加國家及山東省、濟南市的重大文化活動。2016年,商河縣又將鼓子秧歌教學延伸至幼兒園,組建了一支平均年齡不到3歲的“娃娃鼓子秧歌隊”。

在城鄉各個角落,“鼓子秧歌+廣場舞”成為商河縣的特色。當地熱衷於廣場舞健身的民眾表示,融入了鼓子秧歌元素的廣場舞,不僅便於學習、利於健身,更能在鍛鍊過程中增加對家鄉的親切度和自豪感。畢竟,這是商河獨有的廣場舞節目。而在懷仁鎮儲家村、沙河鎮習家村、鄭路鎮路家村等部分鄉村農閒時期自發組織的“秧歌大集”,成為活躍鄉村文化生活、促進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抓手。此外,鼓子秧歌還成為商河縣各機關、企事業單位舉辦文藝活動的首選節目形式,有力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氣、彰顯了特色。

“小到剛會走,大到九十九,人人都會扭。”如今,鼓子秧歌於商河縣963個村(居)的根脈正越扎越深,在豐富民眾業餘文化生活、活躍群眾文藝創作、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也正是因為全民動員的基礎,鼓子秧歌近年來為商河縣帶來了諸多榮譽和高度的社會評價。

2006年,商河鼓子秧歌作為濟南市唯一的項目,獲批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

2012年,中國舞蹈家協會授予商河縣“中國秧歌之鄉”稱號;

2013年,商河少年鼓子秧歌隊參加天安門廣場萬名青少年文體展示活動,收穫廣泛讚譽;

2014年,商河縣《鼓子秧歌廣場舞》在山東省首屆中老年廣場舞大賽中榮獲第一名;

2015年,商河鼓子秧歌參加日本新潟市“東亞文化之都”文化展演,再次獲得好評……

舊民俗變新時尚,鼓子秧歌煥發的生機,給商河縣帶來的遠遠不止這些。

憑藉鼓子秧歌形成的品牌優勢,商河縣目前正積極打造鼓子秧歌“全產業鏈”。吸引遊客旅遊度假的秧歌古村、培訓非遺專業人才的鼓子秧歌學校、演繹原汁原味秧歌舞的鼓子秧歌節等,均已實現開放或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同時,商河縣還正在探索將鼓子秧歌元素與設計製造業有機融合,藉助國家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東風,助力當地經濟轉型升級。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得益於體系化的傳承和保護手段的不斷創新,昔日只為豐年舞的商河鼓子秧歌,正逐漸成為當地民眾不可或缺的一種生活方式。

非遺傳承:“相加”到“相融”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商河民眾在杏園舞秧歌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商河縣城鼓子秧歌隊活動場景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20世紀90年代商河縣農村舞秧歌的場景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商河鼓子秧歌如今正與當地溫泉等旅遊項目有機融合

中國文化報整版報道商河鼓子秧歌“弘揚史”

商河鼓子秧歌近年來不斷走出國門參加文化交流

在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經濟發展面臨轉型升級、國家倡導弘揚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下,非遺傳承的意義不需贅言。起源於商河縣的鼓子秧歌,2006年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保護名錄,充分說明國家對這一民俗的重視,同時我們也深感責任重大,即如何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因地制宜、因時制宜地保護好鼓子秧歌。

多年來,商河縣通過體系化的傳承與保護,將鼓子秧歌的發展與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和改善文化民生有機結合,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在上級有關部門及當地縣委、縣政府的支持下,商河縣文化部門採取多元化的保護途徑,藉助社會力量,注重鼓子秧歌文化品牌的打造,營造了項目發展的良好生態環境。同時也應該看到,非遺的傳承保護非一日之功,其發展任重道遠。尤其在做好融合文章方面,鼓子秧歌的傳承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因此,促進鼓子秧歌等非遺項目的保護,需要不斷創新工作理念和思維方式,實現各方力量從“相加”到“相融”的轉變。

近幾年,國家、省、市、縣對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逐年提高,出臺了系列支持文化發展的政策文件,涉及非遺保護層面的就有《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條例》等。同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月”等平臺的搭建,對提升全社會的非遺保護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在這一背景下,有效整合多方資源、促進本地非遺項目更好發展顯得尤為必要。

非遺傳承從“相加”到“相融”,需要樹立大格局理念。文化部門不能把非遺工作限於本部門,而應多做聯合文章。比如鼓子秧歌進校園活動,需聯合教育部門;鼓子秧歌匯演,則會牽涉公安、綜合執法等更多單位。同時,我們也經常思考非遺傳承在全縣工作中是怎樣的定位,在促進經濟轉型升級、保障民眾權益等方面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非遺傳承從“相加”到“相融”,需要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作為擁有悠久歷史的非遺項目,鼓子秧歌在商河縣具有深厚的群眾基礎。脫離群眾講傳承不可取,單純依靠自發傳承也行不通。因此,商河縣在鼓子秧歌傳承中堅持政府主導、社會力量參與,廣泛動員民眾參與進來,讓商河縣所有居民成為傳承人。這一過程中,文化部門要發揮自身優勢,主動對接業內專家和傳承人,做好項目的理論研究、實踐引領工作。

非遺傳承是項系統性工作。今後商河縣將把包括鼓子秧歌在內的非遺項目保護作為重要工作內容,強化人才、資金和政策等的支持,讓舊民俗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

(來源:愛商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