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京式涮火鍋

可你未必知道,這京式火鍋原來是個糙漢子,而這糙漢子和蒙元大帝忽必烈頗有淵源。

相傳忽必烈一次次率領大軍南征,終於人疲馬乏,飢腸難耐,而大發清燉羊肉之思。庖廚不敢怠慢,立即磨刀霍霍向肥羊。只是這羊殺好沒多久便傳來敵情,忽必烈性情暴躁大喝“拿羊肉來”,頓時把伙伕嚇得急中生智,運斤成風,大發郢人斫堊之神威,大塊的羊肉不久便薄如蟬翼飄如雪地飛進鍋中,旋即熟透,呈到忽必烈跟前。忽必烈吃後大呼味道好,而後翻身上馬,終於旗開得勝。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京式涮火鍋

可你未必知道,這京式火鍋原來是個糙漢子,而這糙漢子和蒙元大帝忽必烈頗有淵源。

相傳忽必烈一次次率領大軍南征,終於人疲馬乏,飢腸難耐,而大發清燉羊肉之思。庖廚不敢怠慢,立即磨刀霍霍向肥羊。只是這羊殺好沒多久便傳來敵情,忽必烈性情暴躁大喝“拿羊肉來”,頓時把伙伕嚇得急中生智,運斤成風,大發郢人斫堊之神威,大塊的羊肉不久便薄如蟬翼飄如雪地飛進鍋中,旋即熟透,呈到忽必烈跟前。忽必烈吃後大呼味道好,而後翻身上馬,終於旗開得勝。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涮羊肉

這市井之言,街談之語,諸位姑妄聽之,不必做無謂的考究。只需看到京式火鍋和遊牧部族的生活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這京式火鍋能有如今這般精雅不失大方,講究不顯拘束,或許就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來自遼闊草原的血統吧。

京式火鍋,數次跟隨乾隆下江南,更是在廟堂之上的“千叟宴”唱主角兒,以至名垂青史,後世流芳。

粗獷早已不再,豪情自是依舊。

踏浪逐鮮:粵式打邊爐——兼收幷蓄的吸星大法

打邊爐一詞,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自古以來,廣東就是中國的東南門戶,自然地理位置彌補了人文領域的缺憾,使得它一直都被重視和需要。火鍋從北到南,來到廣東,受了廣東人靈活變通,開放包容的影響,也變得口味豐富,樣式多彩。加之廣東作為沿海諸省之一,近水樓臺,靠海吃海。如此一來,無論是深山老林中的山珍野味,亦或是浩瀚汪洋裡的魚蝦鰲蟹,都是被廣東人端上餐桌,共冶一爐的美味。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京式涮火鍋

可你未必知道,這京式火鍋原來是個糙漢子,而這糙漢子和蒙元大帝忽必烈頗有淵源。

相傳忽必烈一次次率領大軍南征,終於人疲馬乏,飢腸難耐,而大發清燉羊肉之思。庖廚不敢怠慢,立即磨刀霍霍向肥羊。只是這羊殺好沒多久便傳來敵情,忽必烈性情暴躁大喝“拿羊肉來”,頓時把伙伕嚇得急中生智,運斤成風,大發郢人斫堊之神威,大塊的羊肉不久便薄如蟬翼飄如雪地飛進鍋中,旋即熟透,呈到忽必烈跟前。忽必烈吃後大呼味道好,而後翻身上馬,終於旗開得勝。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涮羊肉

這市井之言,街談之語,諸位姑妄聽之,不必做無謂的考究。只需看到京式火鍋和遊牧部族的生活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這京式火鍋能有如今這般精雅不失大方,講究不顯拘束,或許就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來自遼闊草原的血統吧。

京式火鍋,數次跟隨乾隆下江南,更是在廟堂之上的“千叟宴”唱主角兒,以至名垂青史,後世流芳。

粗獷早已不再,豪情自是依舊。

踏浪逐鮮:粵式打邊爐——兼收幷蓄的吸星大法

打邊爐一詞,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自古以來,廣東就是中國的東南門戶,自然地理位置彌補了人文領域的缺憾,使得它一直都被重視和需要。火鍋從北到南,來到廣東,受了廣東人靈活變通,開放包容的影響,也變得口味豐富,樣式多彩。加之廣東作為沿海諸省之一,近水樓臺,靠海吃海。如此一來,無論是深山老林中的山珍野味,亦或是浩瀚汪洋裡的魚蝦鰲蟹,都是被廣東人端上餐桌,共冶一爐的美味。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其樂融融的粵式打邊爐

老廣重“鮮”,筆者身邊就有不少鮮味原教旨主義者——即便在煮絲瓜鯽魚湯時,為了錦上添花,提味增香,放入了本身並無酸苦辛辣的紫蘇,做法也並不會有損湯的鮮美,卻還是會惹得他們搖頭嘆息。由此可見,其對鮮味的痴迷到了何等程度。

這樣的情懷,真可謂乘風破浪,而後踏浪逐鮮,令看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粵式的打邊爐的食材令人眼花繚亂,除了常見的豬牛羊,雞鴨鵝等食材,筆者最為推崇的便是順德毋米粥鍋底,用來燙熟各種魚類,緊隨其後的是各式滋味清鮮的食材比如甲殼類,蝦蟹類,而後是散養走地雞的肉,最後以鮮味豐富的蔬菜收尾。非是吸星大法已練就大成,又如何能這般一鮮到底呢?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京式涮火鍋

可你未必知道,這京式火鍋原來是個糙漢子,而這糙漢子和蒙元大帝忽必烈頗有淵源。

相傳忽必烈一次次率領大軍南征,終於人疲馬乏,飢腸難耐,而大發清燉羊肉之思。庖廚不敢怠慢,立即磨刀霍霍向肥羊。只是這羊殺好沒多久便傳來敵情,忽必烈性情暴躁大喝“拿羊肉來”,頓時把伙伕嚇得急中生智,運斤成風,大發郢人斫堊之神威,大塊的羊肉不久便薄如蟬翼飄如雪地飛進鍋中,旋即熟透,呈到忽必烈跟前。忽必烈吃後大呼味道好,而後翻身上馬,終於旗開得勝。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涮羊肉

這市井之言,街談之語,諸位姑妄聽之,不必做無謂的考究。只需看到京式火鍋和遊牧部族的生活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這京式火鍋能有如今這般精雅不失大方,講究不顯拘束,或許就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來自遼闊草原的血統吧。

京式火鍋,數次跟隨乾隆下江南,更是在廟堂之上的“千叟宴”唱主角兒,以至名垂青史,後世流芳。

粗獷早已不再,豪情自是依舊。

踏浪逐鮮:粵式打邊爐——兼收幷蓄的吸星大法

打邊爐一詞,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自古以來,廣東就是中國的東南門戶,自然地理位置彌補了人文領域的缺憾,使得它一直都被重視和需要。火鍋從北到南,來到廣東,受了廣東人靈活變通,開放包容的影響,也變得口味豐富,樣式多彩。加之廣東作為沿海諸省之一,近水樓臺,靠海吃海。如此一來,無論是深山老林中的山珍野味,亦或是浩瀚汪洋裡的魚蝦鰲蟹,都是被廣東人端上餐桌,共冶一爐的美味。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其樂融融的粵式打邊爐

老廣重“鮮”,筆者身邊就有不少鮮味原教旨主義者——即便在煮絲瓜鯽魚湯時,為了錦上添花,提味增香,放入了本身並無酸苦辛辣的紫蘇,做法也並不會有損湯的鮮美,卻還是會惹得他們搖頭嘆息。由此可見,其對鮮味的痴迷到了何等程度。

這樣的情懷,真可謂乘風破浪,而後踏浪逐鮮,令看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粵式的打邊爐的食材令人眼花繚亂,除了常見的豬牛羊,雞鴨鵝等食材,筆者最為推崇的便是順德毋米粥鍋底,用來燙熟各種魚類,緊隨其後的是各式滋味清鮮的食材比如甲殼類,蝦蟹類,而後是散養走地雞的肉,最後以鮮味豐富的蔬菜收尾。非是吸星大法已練就大成,又如何能這般一鮮到底呢?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順德毋米粥

這毋米粥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其由新鮮大米熬煮而成,卻不見一粒大米。務必要待到大米經受一番洗禮煎熬,化去身體形骸,靈魂融入湯水中,方能用以涮燙之後的清鮮之物。

此時此刻的毋米粥,外表溫潤濃稠,宛如珠玉,內質卻像武俠小說中的絕世高手,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執無兵,卻又無往而不利。品嚐過的食客,無一不被其模樣欺騙,歎服其滋味之醇和而米香之濃厚。一碗在手,一口下肚,包裹著食材的湯汁,足以洗淨三伏酷暑日,熨帖三九嚴冬時。

異域絕色:奶酪火鍋——麵包最暖心的伴侶

當我們還在為各地火鍋的境界高下爭論不休,沉浸以為在只有自己,愛吃會吃火鍋的幻覺之時,遙遠的歐洲舊大陸,也氤氳著迷濛的熱氣,升騰暖心的奶香,而這說的便是麵包的忠實伴侶——奶酪火鍋。

"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人稱“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蔡瀾先生,除了作為才貫二酉,博見多聞的作者,主持人和電影監製之外,更為人所熟知的便是他那美食家的名號。作為文化人的蔡瀾先生,若非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吞吐日月之氣概,以及對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孜孜以求,又如何能夠擁有欣賞百菜百味的雅量呢?

然而當對象成為火鍋的時候,蔡瀾先生的評價卻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出極大的爭議。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美食家蔡瀾

在一個節目中做客時,蔡瀾回答主持人“如果讓世界上一道菜消失,會選擇哪一道菜”問題時,蔡瀾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了“就讓火鍋消失吧!”之後還解釋了這樣說的原因:“火鍋是最沒有文化的食物了,什麼菜品放入其中,基本上都是一個味道。

這當即引起其他嘉賓的質疑,就連節目的背景音樂都戲劇化地“凝重”起來。節目一經播出,頓時引來各路朋友的七嘴八舌,尤其是川渝京津一帶的人們,無不認為蔡先生之言實屬偏頗。

而在筆者看來,與其糾結蔡瀾先生這句話究竟是信口之言,亦或是肺腑之語,都不如聚焦於這句話到底緣何而出,方能讓意見雙方尋找到一個溝通的契合點,各得其所。

而這便要抖摟抖摟“火鍋”的前世今生了。

麻辣盛宴:川渝火鍋——火鍋界的大眾情人

提起這早已紅遍大江南北的“火鍋”二字,相信人們腦海中最先蹦出的便是翻滾著紅湯紅油,漂浮著香蔥香料的川渝火鍋了。濃醇霸道的香氣形成一堵密不透風的牆,使得人站在牆內便不忍離去,未嘗其味就已垂涎欲滴。此時此刻,與其說是人在吃火鍋,不若說是那一鍋令人痴狂的紅色液體,在挑逗而又吞噬著人們的五感慾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川渝地帶的紅油火鍋

油裡乾坤大,辣中日月長。這說的就是川渝火鍋之滋味,家家雖有細微差異,卻也能夠大致分兩種:

老派老油,因其醇厚而略顯濃稠的質地,能迅速賦予食材色香味。口味來得深沉,而香氣卻顯得極富層次。這是牛油在各顯神通的香料下,褪去腥羶惡味,變得溫和馴良之故。自然俘獲資深食客和地道重慶人的心,這大概和老滷更受歡迎的原因原理並無二致。

新派清油,則是滋味清爽(較於老油),鮮香麻辣齊頭並進,一副中規中矩的姿態。被稱作川菜之魂的菜籽油如紅寶石一般漂浮在鍋面,散發出的香氣雖不及老油,卻深得不吃動物油的“朋克養生”黨的喜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各式各樣的火鍋配菜

百葉,黃喉,小肥牛;魔芋,豆腐,午餐肉,任你是帶有肉腥的牛鬼蛇神,亦或是滋味寡淡的仙姿道骨,只要進了我這熔爐的大染缸,通通都變得妖冶嫵媚,熱烈奔放。被辣得汗流浹背的食客們無不以此為快,沉浸在著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的煙火人間,是何等的酣暢淋漓,又是怎樣的餘味悠長!

無論是當年嘉陵江,朝天門碼頭的縴夫,還是今日北上廣深CBD的白領,世殊時異使得人們的悲歡並不相通,而正是這火辣剛猛的滋味,映照出前塵留下的雪泥鴻爪,喚醒著人們對江湖俠客,瀟灑恣肆,落拓不羈的憧憬與渴望。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皇家氣派:京式火鍋——粗獷不再,豪情依舊

話說在這皇城腳下,無論你是達官貴人,富商大賈,亦或是良家百姓,綠林好漢,必須要講究的就是這個規矩。

這京式火鍋講究起規矩和味道,那可是其他派系望塵莫及的。

什麼“清湯涮好肉”,“先養肥鍋底”,“必吃五部位”,“手切才正宗”……

而最令人玩味無窮的,就要數王世襄老人每逢吃火鍋,必要走兩趟,第一遍必是沒整好,“再來一勺韭菜花”便“就是這個味兒”了。

這則逸事佳話,可謂廣為人知,傳為美談。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京式涮火鍋

可你未必知道,這京式火鍋原來是個糙漢子,而這糙漢子和蒙元大帝忽必烈頗有淵源。

相傳忽必烈一次次率領大軍南征,終於人疲馬乏,飢腸難耐,而大發清燉羊肉之思。庖廚不敢怠慢,立即磨刀霍霍向肥羊。只是這羊殺好沒多久便傳來敵情,忽必烈性情暴躁大喝“拿羊肉來”,頓時把伙伕嚇得急中生智,運斤成風,大發郢人斫堊之神威,大塊的羊肉不久便薄如蟬翼飄如雪地飛進鍋中,旋即熟透,呈到忽必烈跟前。忽必烈吃後大呼味道好,而後翻身上馬,終於旗開得勝。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涮羊肉

這市井之言,街談之語,諸位姑妄聽之,不必做無謂的考究。只需看到京式火鍋和遊牧部族的生活確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這這京式火鍋能有如今這般精雅不失大方,講究不顯拘束,或許就是因為他身上有著來自遼闊草原的血統吧。

京式火鍋,數次跟隨乾隆下江南,更是在廟堂之上的“千叟宴”唱主角兒,以至名垂青史,後世流芳。

粗獷早已不再,豪情自是依舊。

踏浪逐鮮:粵式打邊爐——兼收幷蓄的吸星大法

打邊爐一詞,清代《廣東通志》已出現:“冬至圍爐而吃曰打邊爐”。

自古以來,廣東就是中國的東南門戶,自然地理位置彌補了人文領域的缺憾,使得它一直都被重視和需要。火鍋從北到南,來到廣東,受了廣東人靈活變通,開放包容的影響,也變得口味豐富,樣式多彩。加之廣東作為沿海諸省之一,近水樓臺,靠海吃海。如此一來,無論是深山老林中的山珍野味,亦或是浩瀚汪洋裡的魚蝦鰲蟹,都是被廣東人端上餐桌,共冶一爐的美味。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其樂融融的粵式打邊爐

老廣重“鮮”,筆者身邊就有不少鮮味原教旨主義者——即便在煮絲瓜鯽魚湯時,為了錦上添花,提味增香,放入了本身並無酸苦辛辣的紫蘇,做法也並不會有損湯的鮮美,卻還是會惹得他們搖頭嘆息。由此可見,其對鮮味的痴迷到了何等程度。

這樣的情懷,真可謂乘風破浪,而後踏浪逐鮮,令看客無不伸頸側目,微笑默嘆,以為妙絕!

粵式的打邊爐的食材令人眼花繚亂,除了常見的豬牛羊,雞鴨鵝等食材,筆者最為推崇的便是順德毋米粥鍋底,用來燙熟各種魚類,緊隨其後的是各式滋味清鮮的食材比如甲殼類,蝦蟹類,而後是散養走地雞的肉,最後以鮮味豐富的蔬菜收尾。非是吸星大法已練就大成,又如何能這般一鮮到底呢?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順德毋米粥

這毋米粥最令人稱道的,便是其由新鮮大米熬煮而成,卻不見一粒大米。務必要待到大米經受一番洗禮煎熬,化去身體形骸,靈魂融入湯水中,方能用以涮燙之後的清鮮之物。

此時此刻的毋米粥,外表溫潤濃稠,宛如珠玉,內質卻像武俠小說中的絕世高手,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執無兵,卻又無往而不利。品嚐過的食客,無一不被其模樣欺騙,歎服其滋味之醇和而米香之濃厚。一碗在手,一口下肚,包裹著食材的湯汁,足以洗淨三伏酷暑日,熨帖三九嚴冬時。

異域絕色:奶酪火鍋——麵包最暖心的伴侶

當我們還在為各地火鍋的境界高下爭論不休,沉浸以為在只有自己,愛吃會吃火鍋的幻覺之時,遙遠的歐洲舊大陸,也氤氳著迷濛的熱氣,升騰暖心的奶香,而這說的便是麵包的忠實伴侶——奶酪火鍋。

火鍋: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瑞士奶酪火鍋

說它忠實,是因為在瑞士人的手上,它不會見異思遷,和別的食材勾肩搭背,糾纏不清。它的存在,只是為使平淡無奇的麵包變得風姿綽約,飄香誘人。

白葡萄酒的果酸和干邑的橡木芬芳,驅散著奶味固有的腥葷,引來一股森林和原野的清香,縈繞撫摸著老饕的鼻尖,矜持地誘惑著食客的味蕾。

雖然遠隔重洋,但當他包裹起酥脆的麵包時,你會發現他和順德毋米粥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食材送入口中後,那種令人自在,放鬆,得意,滿足,實在非三言兩語所能說清道明。

結語

從古至今,自東而西,還有什麼東西能比火鍋更能令我們遍嘗萬物,而又映照自身?

火鍋煮是食物,更是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古人曾雲:圍爐聚飲歡呼處,百味消融小釜中。

我輩也說:圍爐而坐皆需暖,無關四季熱與寒。

人生百味,共冶一爐;但邀明月,與君共賞。

值此中秋佳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本文為作者原創,轉載需註明為美食家卯生作品,盜版必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