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文/宜佳、杜威,編輯/陳默。

5月31日,怪獸題材影片《哥斯拉2:怪獸之王》(以下簡稱《哥斯拉2》)正式登上大銀幕。作為哥斯拉系列第35部電影,以及傳奇影業和華納影業製作的第三部哥斯拉電影,它在上映之初就備受期待。

據燈塔專業版數據,《哥斯拉2》的預售票房已經超過了5313萬元。想看人數已經達到了58萬。影片排片佔比甚至一度達到了53.3%。上映首日,《哥斯拉2》排片佔比超過53%,票房佔比超過77%,票房突破億元。按照這個趨勢,怪獸電影馬上又要在影院和社交平臺上展現出它勢不可擋的戰鬥能力。

其實,自上世紀30年代開始,怪獸電影就已稍顯雛形,誕生出了家喻戶曉的《金剛》(1933版)、《哥斯拉1954》。不過那時,這類影片多被觀眾歸屬到驚悚、冒險一類題材之中。直到1975年《大白鯊》的出現,怪獸電影取得質的飛躍,逐漸迎來了它的黃金期。發展至今,怪獸題材電影結合一系列衍生品經營思路,在世界範圍內已經形成一套成熟的商業運作體系。它是日本、好萊塢娛樂產業當中舉足輕重的電影類型之一。

近年,傳奇影業與華納影業聯手打造的“怪獸電影宇宙”,隱有與漫威超級英雄宇宙分庭抗禮之勢。那麼,這個在海外享有盛譽的題材類型,在中國的發展如何?處在哪個階段?國產怪獸電影目前面臨的主要問題又是什麼?我們又應當發展出怎樣的怪獸電影呢?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院線的國產怪獸電影寥寥無幾,網絡平臺是其最後土壤?

首先明確,結合IMDb給出的說法與大眾認知、印象,本文探討的怪獸電影,是以怪獸為影片主角,人、怪對抗為主題的,帶有災難、驚悚、冒險等元素的科幻電影。影片中的怪獸包括但不限於巨型獸、未知生物,既有憑空想象的(如哥斯拉、異形),也有以動物為原型發展出來的(如金剛、巨鱷、巨鯊)。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可以認為它是狹義的怪獸電影。在中國經常出現的奇幻、神話類的題材並不包括在內。

目前國產怪獸電影分為兩大類,國產怪獸電影和與海外公司達成的中外合拍片。

首先我們先來看下國產怪獸電影。按照上文描述的定義,壹娛觀察(ID:yiyuguancha)整理出了國產怪獸電影的部分作品表。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國產怪獸電影部分作品

2012年,國產怪獸電影《百萬巨鱷》走進院線,被認為是中國首部特效驚悚怪獸電影。不過,該影片由於特效技術不成熟,既無好萊塢怪獸電影的劇情樣式,又沒有廣泛的中國群眾基礎和國民情緒,公映效果並不理想。該片豆瓣評分只有4.9,帶著1285萬的票房淡出了大眾視線。

隨後2014年,《3D食人蟲》上映。這部影片雖然以3D效果、食人蟲為“賣點”進行宣傳,卻同樣因粗糙的視覺特效和簡單直白的劇情故事,遭受到和《百萬巨鱷》相似的待遇,以2000萬元左右的票房收場。

2016年,一部號稱是全由中國投資、中國導演帶領好萊塢團隊拍攝出來的《蒸發太平洋》(也有報道稱其為中外合拍片)面市。該片仍然因相同原因,以3500萬左右的國內票房成績結束了院線之旅。2017年的《異獸來襲》,也只收獲1000萬左右的票房,並未掀起聲浪。

而從2017年至今,國產的院線怪獸電影基本處於真空期。

通過圖表,我們也可以直觀地發現,國產怪獸電影起步晚,又因資金缺乏、技術不成熟、故事單調而飽受詬病。數量稀少,口碑評分普遍較低,票房成績也很慘淡。國產怪獸電影至今沒有一部代表作。

從業十年的電影發行人範大冰對壹娛觀察直言:“截至目前,沒有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國產(怪獸)電影,就我所瞭解沒有專門製作怪獸電影的中國電影公司”。

除了國產自制怪獸電影,中國還有與海外公司達成的中外合拍片。

2010年以後,中國與海外合作推出了3部怪獸題材的合拍片。2014年中英合拍的《史前怪獸》獲得了3480萬的國內票房,2018年中美澳合拍的《謎巢》獲得4950萬元國內票房,而同年中美合拍的《巨齒鯊》則豐收10.52億元票房。除了《巨齒鯊》票房成績亮眼外,另兩部電影的成績慘淡,口碑也不盡如人意。

一系列表現,最終也讓院線和資本方在現階段對怪獸電影信心不高,因此在一段時期內,中國的怪獸電影很少出現在院線。這也讓此類影片的發展舉步維艱。

不過院線之外,2018年,一部怪獸題材網絡電影《大蛇》在優酷視頻獨播,引起了業內的矚目。截至發稿,《大蛇》已經累計獲得1.1億次播放量。公開資料顯示,其700萬的投資成本可以得到5000萬的分賬,這相當於院線1.3億元的票房成績。這樣的成績已經打敗了大部分登上院線的國產怪獸影片。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大蛇》劇照

雖然《大蛇》的豆瓣評分停留在3.3,但其在網絡平臺上表現出不俗的分賬成績,收穫了正面視覺特效評價,給不少依然堅持在怪獸電影領域的創作者們帶來了一些新的思路。

範大冰向壹娛觀察介紹,受《大蛇》影響,2019年下半年,將有近百部和怪獸題材相關的網絡電影在視頻平臺上播出。華漫英雄的CEO李能就對壹娛觀察透露,他們的公司正在著手一部與平臺合作的怪獸題材網劇。華漫公司業務範圍覆蓋後期特效製作、實物模型製作,也曾參與到《蒸發太平洋》的後期落地宣發工作之中。

由此看來,怪獸電影在院線總體失利的背景下,似乎在網絡平臺上可以尋見生機。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中國“本土化”的失利:成本問題、抄襲舶來品和缺失中國怪獸

在院線方面屢次失利的國產怪獸電影,至今沒有一部票房成功的代表作。這讓投資人對此類電影逐漸失去了信心。國產怪獸電影在院線收穫不到利潤,只能轉變思路,在網絡平臺的夾縫中求生存。這似乎也是目前中國怪獸電影內容市場上的“唯一”出路。

怪獸題材電影在中國出現了與網絡平臺相契合的狀況,主要是因為成本問題。受題材影響,怪獸題材電影需要大量的後期特效支撐。除此之外,與奇幻類影片不同的是,怪獸題材還需要大量實體特效的支持。這對於院線級別的電影而言,資金成本的要求是巨大的。

範大冰介紹,儘管網絡平臺方(如“優愛騰”)把怪獸電影項目納入了各自的扶持計劃,讓每一部怪獸電影的成本最高達到3000萬元,但這樣的投資預算對於真正意義上的怪獸電影來說,依舊是杯水車薪,也許在網絡上播映效果可以,但如果目標放在院線大銀幕上,還會是捉襟見肘襟;而得不到資金的投入,怪獸電影的質量就難以得到保障。這種中小成本影片,院線是不會給予可觀的排片佔比的。

在談到為什麼資本不願意給予怪獸題材內容更多機會時,範大冰對壹娛觀察直言,投資人現在很難有信心去砸這種類型片子。首先,前幾年的中國市場,大製作影片需要國民IP和流量明星作為支撐,此兩者已經佔用了足夠多的成本。在這種情況下,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到視覺特效的怪獸電影並不被看好。

這樣的情況在近些年出現了轉變——受類型電影《戰狼2》和《流浪地球》成功的影響,國產電影逐漸從“大IP+頭部明星”的標配公式,轉變為“題材類型引領IP和明星”的模式。這也給怪獸電影下一步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會。

不過,我們還面臨著更大的問題:中國的“怪獸題材”在本土化方面做的並不好

“中國獲得成功的類型化影片,喜劇的《泰囧》、動作個人英雄的《戰狼》系列、科幻的《流浪地球》,他們在本土化上面都有所突破。怪獸題材電影要想做成功,你不能光處在模仿階段,你要去嘗試本土化的創新。”範大冰說到。

即使是去年熱播的《大蛇》,同樣被吐槽抄襲北美經典怪獸影片《狂蟒迷災》。此外,影片還是偏於奇幻類型,並不屬於我們前文提到的狹義上的“硬核”怪獸電影。

而接下來,這些即將播出的“上百部怪獸網絡電影”,在範大冰看來也都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怪獸電影,更像是北美的B級片:“這些項目都是一些小體量的,打著怪獸題材擦邊球的網大,所以質量上,在我看來90%都不會太好。”

談到怪獸電影如何做本土化的問題時,範大冰用了韓國怪獸電影《漢江怪物》舉例。該影片中的怪物是受到美國軍方遺留下來的核廢料影響而出現變異。這在韓國曆史上是有事件原型和壓抑的國民情緒的。有了這種國民情緒,韓國觀眾對影片故事會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

“中國就要尋找出這樣的本土化處理,讓中國觀眾產生國民情緒,而不是從北美日本隨便模仿抄襲一個和我們毫不相關的巨型怪獸。”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漢江怪物》劇照 圖片來源於豆瓣

其實,中國同樣具備自己在怪獸題材上的優勢,比如古籍《山海經》中的各種怪獸記載。神農架野人、喜馬拉雅雪人、天池巨怪,這些“怪獸題材”在中國是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國民情緒的。如何運用這些題材,打造中國的怪獸,打造那些“出現在中國觀眾身邊的怪獸”,是目前國產怪獸電影最重要的任務。

華漫英雄也希望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取材,對那些“舊”的妖魔鬼怪進行二次創作,製作出符合現代人審美品位的產品,圍繞這些IP做一些落地項目。李能透露,目前他們正在開發傳統神異文化衍生等IP模型,以及與視頻平臺合作一個關於變異大黃蜂的項目。對於華漫英雄來說,傳統文化潮流衍生專且精。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華漫英雄作品

對於中國未來的怪獸電影,不少創作者還是持積極態度的。在範大冰看來,現在的中國電影市場對怪獸電影已經有了充分的群眾基礎,關於特技特效的技術人才也有足夠的儲備和值得信賴的專業水平。需要的,是一位能夠將怪獸電影做到中國本土化創新的人才,和高額資金的投入。這樣就可以打造出一部如《流浪地球》一樣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怪獸電影

那麼,我們又應該如何打造出本土化的國產怪獸電影?或者,換一個角度思考,我們是否需要打造狹義上的硬核“怪獸電影”?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奇幻、神話類的“怪獸”,是否就是中國本土化的怪獸電影?

其實,在狹義的怪獸電影創作之外,創作者們也在嘗試更符合本土題材、更滿足中國觀眾觀影需求的廣義上的怪獸電影。因為中國擁有獨特的東方神話體系與駁雜廣闊的民間傳說,這其中孕育了大量特色鮮明的神怪形象,而它們在中國就具有普遍的國民辨識度和國民情緒。

這種打著怪獸題材擦邊球的類型片,在中國有一個獨特的稱謂——奇幻電影。該類型影片將怪獸元素與中國神話、古典文化、國民IP相結合,在頭部流量明星的帶領下,融入喜劇、探案、閤家歡等元素,形成了一個獨特的中國電影類型。

在狹義國產怪獸電影院線紛紛撲街之時,廣義上的怪獸電影,卻在每年的賀歲檔、暑期檔中叱吒風雲,席捲著檔期票房。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近五年廣義上的國產怪獸電影統計表

通過壹娛觀察(ID:yiyguancha)整理的“近五年廣義上的主要國產怪獸電影”統計表,我們可以發現,這些藉由怪獸元素與國民IP進行結合,通過頭部流量明星帶動再融合喜劇、冒險等元素的類型電影,大多取得不俗的票房成績。

圖表中,每一部影片票房均超過5億元,而超過10億元票房的電影更是達到了6部。《捉妖記》系列更是收穫了逾20億元票房。它們的題材更加豐富多元——喜劇、驚悚、懸疑、動作、歷史,可以吸引更多觀眾的目光。而且,頭部IP和高額資金可以吸引來國內頂級導演參與創作。未來更有《749局》《封神三部曲》等頭部大製作影片項目。

中國怪獸電影在哪裡?

《捉妖記》劇照

如此看來,此類怪獸電影儼然成為了中國頗有影響力的類型題材。

這一類型雖然容易被市場接受,但並不被大多數業內人士認可。首先,這些怪獸在電影中擔任的並不是主要角色,只是起到了一個噱頭、輔助的作用。影片中的怪獸,大多數沒有科學依據做支撐,僅是依靠神話傳說的無厘頭想象。

其次,其蘊含的意義也不盡相同。狹義上的怪獸電影,屬於科幻電影,往往折射出人類面對浩瀚神祕宇宙的恐懼和對工業時代下科技發展的反思。而中國廣義上的怪獸電影,更多隻是淺層次的消遣娛樂,是對於驚悚、冒險、奇幻題材的一種豐富和衍生。

那麼,中國到底需要怎樣的怪獸電影?“硬核”怪獸電影是否才是以後行業主攻的方向?

一邊是狹義怪獸電影在院線市場舉步維艱,不得不在網絡平臺求生存。

另一邊則是廣義上的怪獸電影雖不被承認,但卻在近5年中蓬勃發展,不管是口碑亦或是票房都取得了十分耀眼的成績,這類電影也逐漸成為中國一種獨特的類型電影。

誠然,狹義上的怪獸電影,作為一種在全世界範圍內具有辨識度的電影類型,是我們必須加以關注、學習併為之持續努力的方向。或許未來會如範大冰所暢想的那樣,出現一個可以真正將怪獸電影做到本土化的創作者,去打造出一部像《流浪地球》那樣擁有里程碑意義的電影。

但在現階段的國產電影內容創作大環境下,在國產怪獸電影的創作領域中,我們能否暫且不去苛求規則定義,而是通過不斷的嘗試,尋找國產怪獸電影的多元化發展方向,進而收穫屬於中國自己的怪獸電影之路呢?《哥斯拉2》於5月31日中美同步上映,在中國影迷盡情享受視覺特效之餘,背後的行業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