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購房 象湖 雅居樂 滬指 米宅鄭州樓市 米宅鄭州樓市 2017-11-02

上週末,鄭州市12盤同開,為所謂的“金九銀十”拉上了暗淡的帷幕。

不覺間,市場已經轉向,悄然間,未來逐漸浮出水面。

1

樓市已冷卻,剛需莫慌,慢慢選!

進入9月份以來,可能很多人都會發現,房子好選了!

回想一下,去年的下半年——

金科城在CBD開盤,2000餘套房源,5000組客戶參與選房,現場真可謂是紅旗招展,萬人搶房;

融創瓏府首批同樣也選在CBD會選房,1400餘套房源,4000餘組客戶,近萬人在置業顧問的助威加油聲中衝刺選房……

這種市場熱度甚至蔓延延續到今年的第三季度。9月份的第三週,我們還能發現有諸多項目都能實現80%以上的去化率,甚至近半數的項目還能實現90%以上的去化率。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但進入10月份之後,置業顧問翹首以盼的政策放鬆,並未在第19次全國代表大會之後出現。政府反而堅決貫徹“房住不炒”的決策,針對房地產市場“捂盤不售”、“捆綁銷售”、“天價茶水費”諸多亂象的督導嚴查出臺。

期待的乍寒還暖沒有出現,料峭的冬風卻颳了起來。

於是,在金九銀十的收尾期,在10月份的第四周,鄭州12盤同開,絕大多數的項目去化率不足70%。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短短一個月過去,鄭州樓市的銷售去化情況下滑了10%以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組更有意思的數據——

在去年的下半年,我們“鄭州樓市”公眾號平臺,幾乎每個月都有關於房地產的爆款文章出現,基本月均都有那麼幾篇10萬+的稿件出現。其中,每週末的開盤數據突破5萬+幾乎都是常態。

有關房地產的一切信息都牽動著這座城市中每一個人的心。似乎“房價”是這個城市裡每個人唯一關心的東西。

但是,一年過後的2017年10月份,“鄭州樓市”公眾號平臺主稿閱讀量連續4周未破5萬+,而且呈直線下滑趨勢,第四周甚至有跌破3萬+的風險。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一度我們懷疑是團隊的問題,是稿件質量的問題,每週的選題會主題都是批評與自我批評……

直到我們對比了其他公眾平臺的閱讀量之後,我們發現,10月第四周鄭州主流房地產公眾平臺的閱讀量基本都在20000+以下。

其實,大家一球樣!不是我們不行了,是整個樓市都冷了。關注房價、討論房價的人變少了,房價不再是牽動每個人心底的唯一!

如今的鄭州房地產市場,去化率降了,盲目搶房的人少了,時刻關注房價的人少了,房源多了,房子好選了,就連路邊搖單的小蜜蜂都變得勤勉了……

嗯,現在我們終於可以有底氣的說,樓市冷了,剛需莫慌了,可以慢慢選擇了!

2

樓市下行通道內,決定房價的只有土地和供需關係!

上週末開盤,給我們最大的衝擊就是融創瓏府的洋房價格——

標準層價格14900—16800元/㎡,整體均價16000元/㎡(除一層外);

其中一層贈送花園和地下室,成交價24000元/㎡左右。

這個價格給不給力,當然給力!

如果把這個價格和另外幾個北區項目的開盤價放在一起,我們還會發現,融創的低價開盤不是個例,而是市場普遍回調!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與年初的北區價格相比,本次開盤的項目,開盤均價均回調了10%-15%。

放眼鄭州,其他區域也有個別項目出現價格的回調,比如白綠的象湖一號。但這種回調往往是個別項目的偶發性行為,甚至這種回調往往帶著綁定車位、綁定地下室、全款等各種附加條件。

類似北區這種普遍回調的,尚屬首次。或者,我們可以大膽的說,北區打響了房價普遍回調的第一槍!

為什麼?為什麼這該死的第一槍由北區打響?

其實,熟悉我的人應該知道,從年初開始,我就是“看空北區黨”的堅定搖旗吶喊者。

我在1月份的《純乾貨!2017鄭州購房10大建議……》、3月份的《今年房價往哪走?暴跌還是上漲(原稿已失蹤)》以及5月份的米宅線下會員活動中,連續三次說過——

北區的房價要滯漲,個別區域要回調10%!

因為北區作為前兩年土地成交和舊城改造的大戶,未來兩年多時間裡將面臨近300萬㎡的供應量集中入市,未來的北區將是多個大盤近身廝殺的紅海重災區。

同時,北區又曾是高位跳漲的大熱門區域,在過去一年的行情中,北區是房價漲幅最高的區域之一。

類似北區這種高庫存、高價格區域,在調控加碼、趨向理性的下行市場環境下,未來有極大可能進入下一輪的滯漲週期!

北區的回調已經到來,下一個可能是誰?

我想,是時候再次祭出這兩張圖了——

話不便多說,全在圖裡,請自己體會——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12盤同開,北區跌幅超10%,鄭州樓市進入下行通道?

我想,是時候再次重申我們的觀點了——

短期決定房價的是政策和炒作,但中長期,一定是土地和供求關係!

3

盲選瞎買也能漲的時代已經過去!

在過去的一年中,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正在陷入一個誤區——

恐慌性買房!你不上車,就是被整個時代落下,就是錯過了整個時代!

於是市區限購,他們跑中牟、新鄭、滎陽,這些區域限購,他們就跑到開封西,平原新區,爭先恐後的進入這些政策寬鬆、房價較低的所謂窪地。

但是如果回過頭來,站在一年後的當下,我們去看——

以19000元/㎡的價格入手恆大城,用17000元/㎡買入美景麟起城,對比融創瓏府的洋房、錦藝四季城和和昌灣景國際的高層,是不是略有心痛?9字頭進場滎陽東、近萬進入南龍湖,對比同是遠郊的象湖一號、雅居樂春森湖畔、華南城中園,是不是有些後悔?

心痛也好,後悔也罷。這種對比之下的心理落差仍會大概率的,以點狀爆破的形式,接次出現。9字頭的象湖一號,8字頭的春森湖畔、16500的融創北區洋房、14500的灣景國際精裝高層……並不是一個時代的結束,而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諸多人口中的那個“閉眼買房也能漲”的時代已經結束了。而下一個時代是機會多,但坑更多的時代。比如中短期內沒有軌交落地的遠郊新區;比如房價跳漲、但庫存較高的某些熱門區域;比如雖不限購、但買到即坑到、三代尚不能養一鋪的臨街商鋪……

我們必須記住,錯過了就是錯過了,在行情末期追漲是最愚蠢的行為。

4

最後,我還想對一大票默默奉獻的剛需說幾句話——

1、樓市已經冷卻,市場在下行通道,不著急,慢慢選。有時候,上錯車比沒上車更可怕!

2、記住這幾個詞“大房企、大體量項目、首期開盤”,這種項目往往價格空間更充足。大房企算大賬,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更注重現金流量;大體量項目,重資本週期長,量比價更重要;首期開盤,往往沒有往期價格拖累。

(完)


更多犀利、客觀、深度的鄭州樓市分析、團購活動、人文教育等,請關注微信平臺《鄭州樓市》:zzloushi,這是一個媒體。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