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邏輯“反向代入法”速解行測言語理解題

公務員考試 藝術 金融 音樂 我的公務員學習日記 我的公務員學習日記 2017-09-25

巧用邏輯“反向代入法”速解行測言語理解題

在行測試卷當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所佔比重很大,國考130題(或135題)中有40個言語題,對於考神而言,這個部分並不難,但往往遭遇“題目都會做,一做就做錯”的尷尬,所以言語理解的正確率在行測考試中顯得極為重要。中公網校在此告訴大家如何提升這類題目的正確率。

據瞭解,考生在做言語理解板塊時,最大的困擾無非在於可以根據題幹順利地排除兩個選項,但是剩下兩個選項總會“成功”地避開正確選項,最終誤選。如此一來,言語理解部分成了眾多考生的“行測之痛”。為了能夠幫助考生在言語理解部分不在糾結選項,從而取得該板塊的突破,考生們可使用反向代入法。

所謂反向代入法,它類似於邏輯部分的“代入法”,是指通過對選項的對比,找到選項的差異,並根據差異代入題幹,判斷哪個選項題幹並未涉及或者哪個選項與題幹內容更為切合,以此確定最終答案。

為什麼要用反向代入法?因為很多考生在從題幹到選項的過程中往往形成了一種定向思維,在排除選項之後,如果繼續在題幹中分析周旋,也無法突破原來的思維。眾所周知,我們的思維是無限的,但是選項是有限的,所以,從選項出發等於說轉換了思考角度,再次對題目進行比對分析,以有限的選項對題幹進行預設,從而有效地解題。

反向代入法如何在言語理解部分運用?根據言語理解題型,具體如下:

(一)“反向代入”邏輯填空

邏輯填空,即大家熟知的選詞填空。很多考生不理解為何稱之為邏輯填空,因為選詞填空部分不僅考察考生的詞語積累,還考察大家的理解能力,因此,在這個部分,分析前後文的邏輯關係尤為重要。舉例來說,如果空前出現了轉折詞,那麼前後文必須是相對或者相反的關係;如果前後文出現了表示遞進的詞,那遞進詞後面的詞語程度定然比遞進詞前的詞語程度更深。

那麼,“反向代入法”如何在邏輯填空中運用,我們試著從以下幾道題來感受一下:

例1.皮影戲在我國流傳地域廣闊,在長期的_______過程中,其音樂唱腔的風格與韻律都_______了各自地方戲曲、曲藝、民歌小調的精華,從而形成了眾多_______的流派。

填入劃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傳承 借鑑 家喻戶曉

B.積澱 汲取 風格迥異

C.演化 吸收 異彩紛呈

D.演變 融匯 標新立異

【中公解析】此題根據“從而”一詞可以判斷,第二、三空之間是推斷關係,根據第二空的選項可知皮影戲在發展過程中都是要從地方吸取很多精華,所以,形成的流派的特點要強調其差異性,所以,A選項的“家喻戶曉”和D選項的“標新立異”可以排除。而BC選項的第三空“風格迥異”和“異彩紛呈”均可體現差異性,具體選擇哪個詞語,此時,我們不妨嘗試用“反向代入”的方式。

“風格迥異”指思想特點或藝術特點完全不同,側重於“完全不同”,而“異彩紛呈”指突出的成就或表現紛紛呈現,側重於“突出成就呈現”,那麼對應題幹不難理解,即便皮影戲吸收了地方曲藝、小調的精華,其本身也會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不可能達到“完全不同”的情況,故而B選項第三空不恰當,最終選擇C.

(二) “反向代入”之片段閱讀

片段閱讀部分,主要可以樹立閱讀敏感、把握材料結構,可以對中心句進行同義轉述或者進行言外之意的合理推斷,也可以歸納文段共同圍繞的話題。但是,考生們同樣面臨這樣的問題——排除兩個選項之後,在剩下選項中猶豫不決,最終錯選。

在片段閱讀中,一般從材料的閱讀到選項分析,考生都會形成一種思維定勢,要在最後的兩個選項中選擇最優選項,可以採用“反向代入”的方式,具體來講:

例2.國際金融經濟危機與主權債務危機相繼爆發,使西方標榜的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黯然失色,迫使國際社會反思其弊端。目前無論是歐洲推崇的高福利“萊茵模式”,還是美英推崇的完全自由“盎格魯一擻克遜模式”.均因其固有的缺陷而陷入困境。過度放縱的西方經濟社會制度導致的種種弊端暴露無遺,引發全球範圍內反思。

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

A.西方發展模式開始走下“神壇”

B.西方兩種主流發展模式都已過時

C.全球應反思西方發展模式的失敗

D.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是過度放縱

【中公解析】這道題是言語中的一道易錯題,題目中三句話,第一句說西方資本主義制度優越性黯然失色,第二句說兩種資本主義制度陷入困境,第三句西方經濟制度導致的弊端暴露引起全球反思。從這三句話中,可以明確西方的資本主義制度出現問題。根據尾句“過渡房總導致弊端”可知選項D“西方發展模式的弊端是過度放縱”不對。選項ABC都在講西方發展模式的問題,在選擇時可以從選項反向代入驗證。B項“已過時”和C項“失敗”代入題幹,材料中三句話都在講西方資本主義制度有了弊端,陷入困境,但是未到“已過時”和“失敗”的程度,所以BD不符合題幹內容。A項“走下神壇”說明發展模式較之前地位有所降低,與題幹意思相符,所以選擇A.

(三)“反向代入”之語句表達

言語理解中語言表達主要考察語句排序和語句銜接兩個部分,語句排序要從選項角度解題不難理解,本文筆者主要介紹“反向代入法”在語句銜接中的使用。

語句銜接在省考國考中一般考察1-2題,考察題量較少,同時也不易掌控。那麼如何運用“反向代入法”來解題,具體如下:

例3.飲食最基本的功能就在於它是人體從外界環境中吸取賴以生存的營養與能量的主要途徑,是生命活動的基礎與表現。納入文化領域後,飲食就被賦予了更深的涵義。尤其是經過民族文化旅遊浪潮的洗禮,_________________,使人們不僅僅將飲食看作是果腹的手段,而且更注重體會和欣賞飲食過程中的民族文化內涵。在欣賞自然與人文美景的同時,品嚐目的地的特色飲食正成為旅遊者新的追求和嚮往。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句是( )

A.美食體驗成為一種新興的旅遊項目

B.民族飲食文化與旅遊文化逐步整合

C.民族特色飲食文化的潛力得到開發

D.飲食在文化領域中的地位愈發重要

【中公解析】此題為2012年的國考真題,考察語句銜接。四個選項各有差異,我們不妨來看看四個選項的描述主題。A項“美食體驗”,B項“飲食文化和旅遊文化”,C項“飲食文化”,D項“飲食”,所以很明確AD針對“美食”,BC針對“美食文化”,對題幹進行分析,第二句話提到美食納入文化領域,三句提到經過民族文化洗禮及民族文化內涵,所以題幹主題是“美食文化”,排除AD,再比較BC差異,B中除了“飲食文化”還提到了旅遊文化,對應題目,有涉及到“特色飲食成為旅遊者的嚮往”,所以,必然涉及到旅遊文化,最終正確答案選擇B。

以上是中公網校介紹“反向代入法”在言語理解各個板塊的運用,當然,要真正在言語理解部分有所突破,還需要考生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多在題目練習中總結,掌握命題人命題走向,只有這樣,才能攻克“言語難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