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在22歲或34歲考上公務員,誰的“可塑性”和前途更好

公務員 跳槽那些事兒 大學 卿晨說教育 2019-06-01

考上公務員,意味著考上了“鐵飯碗”,可是,不同年紀的考生,考上公務員之後,在發展前途上,到底有沒有差別?比如,一個人22歲考上公務員,另一個人34歲才考上公務員,他們倆誰的可塑性更強,誰的前途更好?現在,就讓小編和你一起來分析一下這個問題。通過這個問題,相信你對於公務員機關的工作和前途,會有更為深入的瞭解。

大學生在22歲或34歲考上公務員,誰的“可塑性”和前途更好

22歲考上公務員,經歷如同“一張白紙”

首先,如果一個人22歲考上公務員,這對他在機關的工作來說,是非常有好處的,22歲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什麼工作經歷,在體制內,他們就如同“一張白紙”一樣,可塑性非常強。通常情況下,22歲進入公務員機關,意味著你才剛剛大學畢業,完全沒有在其他崗位上鍛鍊過,也完全沒有受到職場的人情世故的“薰陶”。這樣的人,更容易勝任崗位的要求,更容易服從安排,也更熱愛學習和工作,不僅容易得到領導的器重,也容易得到同事的喜歡。

大學生在22歲或34歲考上公務員,誰的“可塑性”和前途更好

34歲考上公務員,可塑性太低

如果你34歲才考上公務員,這對於你在公務員機關的發展來說,是一個不利因素。34歲,意味著你之前已經找過了好幾份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個“職場老油子”,對於工作,更多是單純是一份養家餬口的職業,一定程度上,缺乏工作的激情。與此同時,這個年紀的公務員,普遍缺乏較強的可塑性,想要改變他們,實在是太難了,因此,對於這個年紀才剛剛開始步入公務員機關的人來說,領導很難委以重任。

大學生在22歲或34歲考上公務員,誰的“可塑性”和前途更好

22歲考上公務員,仕途更好

如果從提拔晉升的角度,越早考上公務員,仕途越好。很顯然,22歲成為一名公務員,在體制內更有前途。大家知道公務員的晉升,通常情況下,是一級一級地進行的。從科員提拔為副主任科員,從副主任科員到主任科員或正科級幹部,從科級幹部到處級幹部,每一步的提拔升遷,都需要經歷至少2~3年的時間。22歲考上公務員,到退休之前,也許能夠成為一名廳級幹部。但是,34歲才成為公務員,想要成為一名正處級幹部,也許都會花費10多年的時間,這就意味著,你在體制內的想象空間不足。

大學生在22歲或34歲考上公務員,誰的“可塑性”和前途更好

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