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

步弓協同是古代戰爭中應用最廣泛、最常見的協同方式。這種近戰兵器和遠程投射武器相配合的協同早在人類早期的狩獵活動中就已經廣泛運用了,後來用到戰爭中更是得心應手。本文主要就是講步弓協同在對抗騎兵時的應用,一般來說步兵對抗騎兵通常採用防守反擊戰術,即結成圓陣以戰車、障礙物或持長兵器的重步兵在前列抵擋騎兵突擊,弓弩手在後射殺。這樣的戰例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比如漢朝衛青用武剛車結陣的漠北之戰,李陵被迫投降匈奴之戰都是這樣的典型戰例。然而下面這個戰例卻和那些防禦性作戰不同,可以說是進攻性的,那就是界橋之戰,袁紹手下大將麴義在此擊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為什麼會對冀州下手,表面原因是其從弟公孫越受袁術委派跟著孫堅攻打袁紹部將周昂時被流矢射殺,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搶地盤。利益之爭。袁紹用陰謀詭計從韓馥那騙取了冀州,這麼大塊地盤換了誰都會垂涎三尺,你袁紹搶得我公孫瓚為什麼搶不得?面對公孫瓚的攻勢,袁紹自然不會將冀州拱手相讓,於是揮師北上迎擊,因而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發生激戰。

"

步弓協同是古代戰爭中應用最廣泛、最常見的協同方式。這種近戰兵器和遠程投射武器相配合的協同早在人類早期的狩獵活動中就已經廣泛運用了,後來用到戰爭中更是得心應手。本文主要就是講步弓協同在對抗騎兵時的應用,一般來說步兵對抗騎兵通常採用防守反擊戰術,即結成圓陣以戰車、障礙物或持長兵器的重步兵在前列抵擋騎兵突擊,弓弩手在後射殺。這樣的戰例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比如漢朝衛青用武剛車結陣的漠北之戰,李陵被迫投降匈奴之戰都是這樣的典型戰例。然而下面這個戰例卻和那些防禦性作戰不同,可以說是進攻性的,那就是界橋之戰,袁紹手下大將麴義在此擊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為什麼會對冀州下手,表面原因是其從弟公孫越受袁術委派跟著孫堅攻打袁紹部將周昂時被流矢射殺,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搶地盤。利益之爭。袁紹用陰謀詭計從韓馥那騙取了冀州,這麼大塊地盤換了誰都會垂涎三尺,你袁紹搶得我公孫瓚為什麼搶不得?面對公孫瓚的攻勢,袁紹自然不會將冀州拱手相讓,於是揮師北上迎擊,因而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發生激戰。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公孫瓚的部署是這樣的:三萬步卒結為方陣居中,左右兩翼各是五千騎兵,而他的騎兵部隊是以其精銳“白馬義從”為骨幹。“白馬義從”雖然是騎兵,但騎射是其主要的戰鬥方法,這和公孫瓚常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打交道有關。因為常年和胡人作戰,公孫瓚吸收了不少胡人的作戰特點。這樣就很明顯了,公孫瓚佈下的軍陣是曲陣,也就是俗稱的“雁行陣”,而其手下號稱“白馬義從”的精銳部隊最主要的戰法就是利用其騎兵部隊的靈活機動對敵實施交叉射擊,也就是古人說的“左射右,右射左”。既然如此,可以推算出公孫瓚軍陣的正面和縱深,其中央步兵方陣應該是九軍八陣或者直接就是一大方陣,正面在180人到200人左右,人和人之間間隔為一到兩步,也就是說中央方陣的正面是200米到400米,縱深在150人到160人左右,前後的距離應該長一點在3到4步,即中央方陣縱深為450米到600米。

而其兩翼騎兵因為要發揮“雁行陣”的威力,正面肯定比較長而縱深較淺。估計也就3到5列,每列1000餘騎,每騎相隔3到4步。

"

步弓協同是古代戰爭中應用最廣泛、最常見的協同方式。這種近戰兵器和遠程投射武器相配合的協同早在人類早期的狩獵活動中就已經廣泛運用了,後來用到戰爭中更是得心應手。本文主要就是講步弓協同在對抗騎兵時的應用,一般來說步兵對抗騎兵通常採用防守反擊戰術,即結成圓陣以戰車、障礙物或持長兵器的重步兵在前列抵擋騎兵突擊,弓弩手在後射殺。這樣的戰例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比如漢朝衛青用武剛車結陣的漠北之戰,李陵被迫投降匈奴之戰都是這樣的典型戰例。然而下面這個戰例卻和那些防禦性作戰不同,可以說是進攻性的,那就是界橋之戰,袁紹手下大將麴義在此擊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為什麼會對冀州下手,表面原因是其從弟公孫越受袁術委派跟著孫堅攻打袁紹部將周昂時被流矢射殺,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搶地盤。利益之爭。袁紹用陰謀詭計從韓馥那騙取了冀州,這麼大塊地盤換了誰都會垂涎三尺,你袁紹搶得我公孫瓚為什麼搶不得?面對公孫瓚的攻勢,袁紹自然不會將冀州拱手相讓,於是揮師北上迎擊,因而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發生激戰。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公孫瓚的部署是這樣的:三萬步卒結為方陣居中,左右兩翼各是五千騎兵,而他的騎兵部隊是以其精銳“白馬義從”為骨幹。“白馬義從”雖然是騎兵,但騎射是其主要的戰鬥方法,這和公孫瓚常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打交道有關。因為常年和胡人作戰,公孫瓚吸收了不少胡人的作戰特點。這樣就很明顯了,公孫瓚佈下的軍陣是曲陣,也就是俗稱的“雁行陣”,而其手下號稱“白馬義從”的精銳部隊最主要的戰法就是利用其騎兵部隊的靈活機動對敵實施交叉射擊,也就是古人說的“左射右,右射左”。既然如此,可以推算出公孫瓚軍陣的正面和縱深,其中央步兵方陣應該是九軍八陣或者直接就是一大方陣,正面在180人到200人左右,人和人之間間隔為一到兩步,也就是說中央方陣的正面是200米到400米,縱深在150人到160人左右,前後的距離應該長一點在3到4步,即中央方陣縱深為450米到600米。

而其兩翼騎兵因為要發揮“雁行陣”的威力,正面肯定比較長而縱深較淺。估計也就3到5列,每列1000餘騎,每騎相隔3到4步。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可以看到公孫瓚的戰術是這樣的,兩翼騎兵的作用好說,就是利用高度的機動性射擊對手,而這種射擊如前所述是交叉火力,射的就是中央步兵方陣前的敵軍,所以中央方陣的正面不能過於超出其射手的射程。而中央方陣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吸住對方。也就是說擋住對手的突擊,不讓其形成突破。所以結陣時要密集,未戰時可能間隔會是兩步,到作戰時間隔很可能就會變得很小,道理很簡單,要利用人的密集陣型形成合力抵抗對手的衝擊。吸住對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騎射手們能夠儘可能的射擊對手,通過密集的箭雨對敵軍形成極大的殺傷。二是破陣。一般情況下敵對方也不會是傻子,不會任由你公孫瓚讓你的“白馬義從”這樣射我,那就得分兵去攻擊或驅趕公孫瓚的騎射手。所謂破陣就是指這個時候,也就是當對手分兵攻擊驅趕其兩翼騎兵時,利用對手兵力向兩翼分散中央抗壓能力下降的時機,讓中央方陣實施中央突貫以求形成對敵軍的分割,而兩翼騎兵也會利用其高機動性對被分割的敵方部隊實施合圍。這樣,對於公孫瓚軍陣的一些細節問題也可以知道了,其中央方陣前列的步兵必是其最強的精銳之士,在稍後位置亦有一精銳部隊組成的強力預備隊,不然無力阻擊對手亦無力突擊對手。

在三國時期,公孫瓚的戰術是相當的有特點,不同於一般軍陣,而是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的戰術有相似之處,都是利用密集步兵方陣吸引對手或突破對手,而使用騎兵進行殲敵行動,只是一個用重騎兵突擊,一個用弓騎兵射擊。公孫瓚也正是憑著這一手在北方地區橫行,一時之間可謂威名顯赫,所以在界橋之戰前袁紹一直姿態很低、百般示好,甚至把自己原先的渤海太守的印綬都給了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以討好公孫氏,想避免和公孫瓚作戰,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

步弓協同是古代戰爭中應用最廣泛、最常見的協同方式。這種近戰兵器和遠程投射武器相配合的協同早在人類早期的狩獵活動中就已經廣泛運用了,後來用到戰爭中更是得心應手。本文主要就是講步弓協同在對抗騎兵時的應用,一般來說步兵對抗騎兵通常採用防守反擊戰術,即結成圓陣以戰車、障礙物或持長兵器的重步兵在前列抵擋騎兵突擊,弓弩手在後射殺。這樣的戰例可以說是舉不勝舉,比如漢朝衛青用武剛車結陣的漠北之戰,李陵被迫投降匈奴之戰都是這樣的典型戰例。然而下面這個戰例卻和那些防禦性作戰不同,可以說是進攻性的,那就是界橋之戰,袁紹手下大將麴義在此擊破公孫瓚的“白馬義從”。

公孫瓚為什麼會對冀州下手,表面原因是其從弟公孫越受袁術委派跟著孫堅攻打袁紹部將周昂時被流矢射殺,根本原因還是為了搶地盤。利益之爭。袁紹用陰謀詭計從韓馥那騙取了冀州,這麼大塊地盤換了誰都會垂涎三尺,你袁紹搶得我公孫瓚為什麼搶不得?面對公孫瓚的攻勢,袁紹自然不會將冀州拱手相讓,於是揮師北上迎擊,因而兩軍在界橋南二十里處發生激戰。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公孫瓚的部署是這樣的:三萬步卒結為方陣居中,左右兩翼各是五千騎兵,而他的騎兵部隊是以其精銳“白馬義從”為骨幹。“白馬義從”雖然是騎兵,但騎射是其主要的戰鬥方法,這和公孫瓚常年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打交道有關。因為常年和胡人作戰,公孫瓚吸收了不少胡人的作戰特點。這樣就很明顯了,公孫瓚佈下的軍陣是曲陣,也就是俗稱的“雁行陣”,而其手下號稱“白馬義從”的精銳部隊最主要的戰法就是利用其騎兵部隊的靈活機動對敵實施交叉射擊,也就是古人說的“左射右,右射左”。既然如此,可以推算出公孫瓚軍陣的正面和縱深,其中央步兵方陣應該是九軍八陣或者直接就是一大方陣,正面在180人到200人左右,人和人之間間隔為一到兩步,也就是說中央方陣的正面是200米到400米,縱深在150人到160人左右,前後的距離應該長一點在3到4步,即中央方陣縱深為450米到600米。

而其兩翼騎兵因為要發揮“雁行陣”的威力,正面肯定比較長而縱深較淺。估計也就3到5列,每列1000餘騎,每騎相隔3到4步。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可以看到公孫瓚的戰術是這樣的,兩翼騎兵的作用好說,就是利用高度的機動性射擊對手,而這種射擊如前所述是交叉火力,射的就是中央步兵方陣前的敵軍,所以中央方陣的正面不能過於超出其射手的射程。而中央方陣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吸住對方。也就是說擋住對手的突擊,不讓其形成突破。所以結陣時要密集,未戰時可能間隔會是兩步,到作戰時間隔很可能就會變得很小,道理很簡單,要利用人的密集陣型形成合力抵抗對手的衝擊。吸住對手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騎射手們能夠儘可能的射擊對手,通過密集的箭雨對敵軍形成極大的殺傷。二是破陣。一般情況下敵對方也不會是傻子,不會任由你公孫瓚讓你的“白馬義從”這樣射我,那就得分兵去攻擊或驅趕公孫瓚的騎射手。所謂破陣就是指這個時候,也就是當對手分兵攻擊驅趕其兩翼騎兵時,利用對手兵力向兩翼分散中央抗壓能力下降的時機,讓中央方陣實施中央突貫以求形成對敵軍的分割,而兩翼騎兵也會利用其高機動性對被分割的敵方部隊實施合圍。這樣,對於公孫瓚軍陣的一些細節問題也可以知道了,其中央方陣前列的步兵必是其最強的精銳之士,在稍後位置亦有一精銳部隊組成的強力預備隊,不然無力阻擊對手亦無力突擊對手。

在三國時期,公孫瓚的戰術是相當的有特點,不同於一般軍陣,而是和馬其頓的亞歷山大的戰術有相似之處,都是利用密集步兵方陣吸引對手或突破對手,而使用騎兵進行殲敵行動,只是一個用重騎兵突擊,一個用弓騎兵射擊。公孫瓚也正是憑著這一手在北方地區橫行,一時之間可謂威名顯赫,所以在界橋之戰前袁紹一直姿態很低、百般示好,甚至把自己原先的渤海太守的印綬都給了公孫瓚的從弟公孫範以討好公孫氏,想避免和公孫瓚作戰,並不是沒有原因的。

界橋之戰——​公孫瓚​的“白馬義從”為什麼打不過袁紹的步卒?

然而公孫瓚的軍陣貌似強勁,缺陷也很明顯,就是騎兵強而步卒弱,步卒缺乏良好的訓練,對兩翼騎兵的依賴太強,其兩翼靈動而中央遲緩,就好像鷹擊長空全憑兩翼,然一旦落地則為走獸所食。

對於這樣的軍陣,一般就是兩個應對方法,一是針對其軟肋,全力攻擊其步兵方陣,形成中央突破後讓其兩翼騎兵不得不撤退。這樣打勢必要付出極大代價,取勝的機會就是寄希望於公孫瓚相對薄弱的步卒不堪一擊,而且必須在戰鬥一開始就投入全力以求速戰速決。但是風險是及其巨大的,不能成功就肯定是完敗,世上就再無袁紹這號人物了,如果不是有十足把握或到了背水一戰的地步一般不會如此冒險。二是先破其騎兵,剩下的步卒則不足畏。要先破騎兵,也有兩種:一是用自己強大的騎兵部隊壓制對方騎兵,利用其中央方陣失去騎兵保護的戰機實施突擊。可是當時的袁紹還沒有這樣強力的騎兵部隊,這招行不通。二就是用步卒去破騎兵了,打這種弓騎兵,袁紹的步卒還是有一戰並戰而勝之的實力的,就是用大楯、強弩對付騎兵弓弩,也就是說用裝甲戰車對付跑轟戰術。

針對公孫瓚的部署,袁紹也出招了。他讓部將麴義帶領800精銳步卒以及強弩千張為先登,自己率領數萬步卒結陣在後。看來袁紹的作戰意圖就是先以少量精銳部隊做先鋒,力求在公孫瓚陣前建立一個支撐點,主力部隊憑藉這個支撐點為依託投入戰鬥攻擊公孫瓚軍,戰事不利的話也可以憑藉這個支撐點掩護主力部隊脫離戰鬥。

顯然,袁紹並沒有戰勝公孫瓚的把握,麴義的攻擊行動只是一次試探進攻,勝固然可喜,敗也無礙大局,先看看公孫瓚怎麼應對,再決定接下來的行動。正是因為沒有把握,袁紹的這次出擊還是有點問題的,就是麴義所部過於突出,側翼缺乏掩護、策應的部隊,如果公孫瓚採用步騎協同戰術,以部分步兵正面迎擊麴義,部分騎兵包抄麴義部兩翼,那在這樣的夾擊之下麴義會相當難受。看起來袁紹的大部隊就在後面可以迅速提供支援,可要是就這樣直接去支援麴義作戰的話正好進入公孫瓚喜歡的模式,公孫瓚也掌握著強大的預備隊,可順勢前進,這樣一來袁紹密集的步卒方陣就會按公孫瓚所希望的那樣成為活靶子。

事實上袁紹至少應該安排三個麴義這樣的小方陣出擊,強弩在方陣之中,外圍以大楯掩護;三個方陣成“品”字形,互相之間保持在強弩的射程之內,保持互相之間有效的掩護;兩翼的方陣以強弩兵為重點配置,中央方陣以重步兵在前面數列、適當配置部分強弩;以緩慢的步速依次前進,一點一點往前挪,袁紹指揮的主力也跟隨這樣的步伐依次交替前進,保護先登部隊的後方。這樣在面對公孫瓚的步騎協同時,一不怕他中央步兵吸住麴義,有重步兵在前面頂著呢,二不怕其騎兵包抄,兩翼有大量的強弩配置,射程、精度、防禦都強於公孫瓚的騎射手。這個就是用堡壘戰法去對付公孫的步騎協同。

當然,袁紹沒有這麼做,也許是沒想到,也許是知道自己部隊的訓練水平達不到這樣的協同程度,這個就不是我能知道的了。但袁紹對於能否擊敗公孫瓚並沒有把握這點卻是相當明顯的,只是後來戰事的變化實在是出乎袁紹和公孫瓚兩個人意料之外。原因在於兩個人,公孫瓚本人和麴義。

首先,公孫瓚的應對出了問題,他看的很清楚,迎面而來麴義部手持大楯,而其中很可能隱藏著強弩,一看就知道是想用步射的射程、射速、精度優勢來壓制他的騎射。公孫瓚和北方的胡人征戰了半輩子了,當然知道此時如果選擇對射他的騎射手會吃虧。然而公孫瓚也沒有如前所述用步騎協同來壓制麴義,而是命令他的騎兵去衝散踐踏麴義部,也許是因為他感覺麴義部人少,經不起大隊騎兵的衝擊,而且在騎兵衝擊的時間裡不過夠麴義的弩手射出一箭而已,他準備讓他的騎兵不與麴義部對射直接衝擊他的陣型來最大程度的化解步弓手的優勢。但是,這也同時意味著公孫瓚放棄了他步騎協同作戰的優勢,試圖用單一兵種來解決戰鬥。公孫瓚這種陣型、這種戰術的優勢本身就在於利用步兵與對方的纏鬥來最大程度的發揚騎射手的火力,單獨的騎兵或步兵投入戰鬥而沒有另一兵種的支援,戰鬥效能都會大大下降。公孫瓚讓騎兵單獨衝擊正是袁紹的部將麴義所希望的,麴義此人長期在涼州和羌人打交道,對於騎兵的作戰方式、作戰特點以及馬的習性可以說是爛熟於心。面對著前方來勢洶洶的公孫瓚騎兵,麴義不慌不忙,從容指揮著士兵們臥倒在地,前排用大楯遮擋掩護,當公孫瓚的騎兵衝到還有幾十步距離時,突然一聲令下撤去大楯,千餘強弩同時發射。從坐臥在地上上弦這一點來看,麴義部的千張強弩很可能是腰張弩,至不濟也是蹶張弩,幾十步的距離,這樣的強弩,威力可謂絕倫。

就這一下,勝負已分,公孫瓚的騎兵瞬間被千餘弩箭射得人仰馬翻,衝擊的勢頭大挫。麴義趁此良機率領800精兵扔掉大楯手持短刃急突,步兵想要在肉搏中擊敗騎兵就是要進行近距離的纏鬥,騎兵只有跑起來才具有足夠的威力,在近距離纏鬥的情況下是很難擊敗訓練有素的步兵的。而對公孫瓚的騎兵來說,按理他們應該在更遠的距離遭到麴義部弩箭的阻擊,當衝到幾十步距離時誰都會認為對手想憑藉大楯抵抗他們的衝擊,沒想到的是強弩突然在大楯後出現,更沒想到的是跟隨著強弩的是對手的反衝擊。麴義正是憑藉其步弓間及其精準的協同達成了他反衝擊的突然性,別看麴義的協同動作就那麼兩下,看起來很簡單,但任何一個環節沒能銜接好都會帶來極壞的後果。比如其步兵在持大楯遮蔽弩手時任何一個人在面對千軍萬馬衝擊這樣的大場面時突然心理奔潰都會直接破壞麴義的陣型,造成給對方騎兵足夠利用的空隙;如果撤去大楯時強弩不能及時發射,就無法遏制對方騎兵衝擊的勢頭;如果強弩發射後800步兵不能及時發起衝擊突入對方行列與對方騎兵纏鬥,就會在瞬間喪失戰機,把爭取來的主動權拱手讓給對方。

但是麴義的協同相當完美,各個步驟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這樣雙重打擊下公孫瓚騎兵大敗,而受驚的馬匹四散亂跑直接把整個隊列給衝亂了,甚至把身後的步卒方陣也給衝散了。所謂兵敗如山倒,公孫瓚及其手下將領無法制止潰兵,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過於重視騎兵其步卒缺乏訓練自然無法在戰場上有效控制,一潰就是二十餘里。麴義追到界橋,與公孫瓚殿後部隊再戰,再破之,直接衝進公孫瓚軍營壘,甚至把他的牙門都給拆了。

眼見公孫瓚軍大敗,袁紹開始得意忘形了,這個人能力自然是有,但是和公孫瓚一樣也有其毛病,眼高手低尤其憑藉自己的出身輕視別人的毛病特別重,在戰場上這叫輕敵,是為將者極大的忌諱。洋洋得意的袁紹自然不會再注意警戒這樣的小事,身邊帶著百餘人就開始在戰場上閒晃起來,結果突然遭遇公孫瓚軍散兵兩千餘騎,把他圍了個水洩不通,幸虧麴義及時殺到驅散公孫瓚軍救了他一條小命。然而袁紹另有一個毛病,量窄不能容人,後來因為麴義居功自傲就把他給殺了,也算是自毀長城。但界橋一戰是當時中國北方爭霸戰的分水嶺,從此公孫瓚轉攻為守,在戰略上一直開始處於防守態勢,再也無力與袁紹爭雄。為什麼戰敗?最根本的原因就在於公孫瓚雖然已經擁有了一支合成軍隊並有了相配套的戰術,然而骨子裡卻還是有重騎兵輕步兵的思想,導致在作戰中捨棄了自己步騎協同聯合作戰的優勢,想依靠騎兵單一兵種取勝,卻遭到了對手步弓精確協同的致命一擊,以致慘敗。古往今來有無數戰例證明了諸軍兵種聯合作戰的戰鬥力加成遠遠強於單一兵種的戰鬥力,很多會戰一方的失利原因就在於把自己的各兵種分開使用或被對手強制、誘騙而分開使用,界橋之戰只是其中的一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