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剛性兌付,事涉100萬億理財

個人理財 金融 保險 經濟 鍾加勇的財經頻道 2017-04-26

1,那些過去靠膽大和粗放賺到錢的人,如果你還自以為是地拿過去成功的經驗來行事的話,你就要脫褲子了!市場的正向激勵時代已經來臨,美國都縮表了,央行也縮表了,如果你還到處亂鋪攤子就危險了。泡沫之後迴歸品質,圈地之後精耕細作,迴歸常識,迴歸常態。這才是正道。

打破剛性兌付,事涉100萬億理財

2,在這種情況下,投資正在向價值迴歸,理財也一樣。那些過去閉著眼睛買的銀行理財產品,今後也要本著專業的角度或者委託專家去仔細甄別才行了。(常識:不能買理財虧了就去銀行拉橫幅,就像買房子房價跌了你不能去退了,因為房價漲人家也不讓你退啊。)

3,像民生銀行最新爆出的30億理財事件,這樣的案例在今後縮表過程中肯定越來越多。而作為系統性風險解決中的一環,打破理財產品的剛性兌付也將會成為常態。——規範理財和代銷業務,規範銷售行為,充分披露產品信息和揭示風險,嚴格落實“雙錄”要求,做到“買者自負”,切實打破“剛性兌付”。這是銀監會2017年4月21日召開一季度經濟金融形勢分析會提出來的。

(小常識:“剛性兌付”是指當理財資金出現風險、產品可能違約或達不到預期收益時,作為發行方或渠道方的商業銀行、信託公司、保險機構等為維護自身聲譽,通過尋求第三方機構接盤、用自有資金先行墊款、給予投資者價值補償等方式保證理財產品本金和收益的兌付。)

4,那麼,涉及到的理財規模有多大呢?我們來算一下。

銀行:根據銀監會數據,截至2017年3月末銀行業理財規模29.1萬億。

信託:根據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截至2016年年末,全國68家信託公司管理的信託資產規模達20.22萬億。

資管:截至2016年11月中旬,基金業協會自律管理的資產管理業務總規模已經達到50.07萬億元,其中公募基金規模9.18萬億,私募基金存續規模7.35萬億,券商資管規模16.01萬億,基金公司及子公司專戶規模17.24萬億,期貨公司資管規模2740萬億。

……這幾個大項簡單相加就超過100萬億,還不算被詬病為門口野蠻人的保險,以及270萬億高高掛起的中國房市市值。真要加起來,我大國金融的泛理財市值400萬億啊。這裡面肯定有你吧!

打破剛性兌付,事涉100萬億理財

5,與以往不同,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必須用系統性的解決辦法來確保,這次中國的監管邏輯正是這樣的展開的,從反腐打虎到機構治理,從監管政策到各部門協調,從各個市場風險到全面風險管理。像過去那樣頭疼醫頭腳痛醫腳,或者摁下葫蘆浮起瓢,五龍治水左右互搏的局面不太會有了。

所以,從博弈回到價值,從泡沫回到品質,你懂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