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舒亞:青年作曲家早接觸歌劇創作,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的路

許舒亞:青年作曲家早接觸歌劇創作,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的路

王甜甜作品《五月的聲音》

文/攝紀晨

6月6日晚,“歌劇之夜——生命在風中涅槃”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舉行。青年作曲家艾尼瓦爾·瓦吉丁的《伊俄卡斯塔》和王甜甜的《五月的聲音》兩部歌劇作品完成了首演。雖然在許舒亞看來,兩位年輕人在歌劇創作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已經上路,就不怕前路漫漫。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教學也要深圖遠慮

由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授、作曲家許舒亞組建的“音樂與多媒體劇場跨界藝術人才培養與實踐團隊”,已成立四年,在這期間,20多位作曲系的學生、青年老師參與其中。實踐團隊通過國家“雙一流”高校建設項目和上海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扶持項目的資助,通過一流的舞臺、樂團演奏他們的作品,讓作曲不再只是紙上談兵,而是真真切切聽得到的作品。團隊裡的青年作曲家們一步一個腳印,三年來在室內樂、管絃樂創作上不斷磨練。去年底開始,許舒亞對人才培養與實踐團隊中的佼佼者們提出了新的要求:歌劇創作。

歌劇是一門全方位的藝術,作曲家不僅僅需要對音樂進行把控,還要在人生經歷、文學素養等多方面有所積累,才能把作品寫得深刻。在許舒亞看來,不同學習階段的學生要有不同的思路和眼界,不能原地踏步,寫相同構思的作品。完成博士階段的學習時就應該展現出職業作曲家的樣貌,要不斷地展現出自己的創造思維。正因如此,歌劇的創作對於青年作曲家來講,是一個本質上的鍛鍊。作曲家在寫作時就要考慮到舞臺調度、表演的張力、演唱效果、結構的對比,甚至舞臺燈光、服裝,以及整體的佈局。雖然服化道的具體工作是由其他專業的人士負責,但作為作曲者必須在創作期間在腦海裡就有自己的設想。寫其他作品,只需要考慮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但歌劇需要不斷地和編劇、導演溝通,讓對方瞭解自己的想法,才能共同把作品做好。同時,許舒亞也提到並不是所有的作曲家都適合寫歌劇,早一點讓青年作曲家接觸歌劇創作,可以幫助他們儘早發現自己到底適合走哪一條路。

明年10月在奧地利絲綢之音-格拉茨雙年歌劇節上,將有一部歌劇節委約許舒亞的新作品上演。此外還將有來自世界各地的6位青年作曲家的歌劇作品在歌劇節上亮相。在6月6日晚的“歌劇之夜”中,奧地利歌劇節負責人也到場觀看了演出。目前兩部作品都將有機會參加明年的歌劇節。

用歌劇講述中國故事

青年作曲家王甜甜,2013年獲得上海音樂學院電子作曲方向博士學位,成為上海音樂學院第一位取得該專業博士學位的學生,目前任教於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2017年,她的三管編制交響樂作品《白雲深處》在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去年,她創作的由國家藝術基金青年作曲家資助項目作品《七月的梅葛》,由指揮家許忠執棒蘇州交響樂團首演;同年,上海市文聯扶持青年作曲家項目《先蠶絲語》由上海交響樂團於上海交響樂團音樂廳首演。

通過多年的學習與歷練,這次能夠被選中參與歌劇創作,王甜甜感到很激動。興奮過後,隨之而來的是為劇本發愁。這時,從事電影相關工作的父親給了女兒一個建議:有一部講述汶川地震的電影《五月的聲音》,不妨可以試試把電影改編成歌劇。王甜甜是成都人,2008年她正在上音讀書。5月12日,當地震發生後,在媒體工作的朋友第一時間將地震的消息通知給了王甜甜,“當時只知道是四川地震了,但具體震中是四川哪裡並不知道。”她趕緊撥打母親的電話,但電話那頭沒有嘟嘟聲,也沒有任何語音提示,“那種心慌、不知所措、無能為力都讓我感到恐懼。直到當天晚上,電話才打通,懸著的心才落地。”回想起和父母失聯的時刻,王甜甜仍記憶猶新。

在看過電影《五月的聲音》後,王甜甜借鑑了電影中女主播的人物設定,找到了上海戲劇學院2016級編劇博士生陶倩妮和她一起重新編改劇本,邀請上海戲劇學院導演系青年教師常佩婷擔任導演。巧的是,編劇、作曲、導演三人都是成都人,地震在三個人的經歷裡都有難忘的記憶,這讓三人都對《五月的聲音》投入了更多的心力和情懷。

在《五月的聲音》中,王甜甜並沒有放置傳統歌劇的詠歎調。在她看來,劇中的三個人物,每一個人的設定都很重要,她用了較長的宣敘調,表現人物之間情緒焦灼在一起的部分,完成情緒的推進。無調性、泛調性的音樂,後半拍起拍、變速度、變拍子……對於三位負責演唱的學生來講,這部作品的演唱難度係數很高,駕馭起來並不輕鬆。為了保證先展示作品的音樂部分,此次演出最終選擇了以音樂會版的形式亮相。

通過這次演出,也讓王甜甜對歌劇有了新的認識:“不親自嘗試,完全預想不到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困難。怎樣平衡人聲與樂隊,是我以後要多思考的問題。這部作品還需要慢慢磨練。”

一步步完成自己的小夢想

許舒亞:青年作曲家早接觸歌劇創作,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的路

艾尼瓦爾·瓦吉丁作品 《伊俄卡斯塔》

艾尼瓦爾·瓦吉丁出生於烏魯木齊,2005年考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在完成了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後,他選擇回到家鄉,進入新疆歌舞團工作。2016年,他重返校園,師從許舒亞,攻讀電子音樂作曲博士學位。艾尼瓦爾·瓦吉丁在人才培養計劃中一步步成長,無論是室內樂作品還是交響樂作品,都展現出更加成熟的寫作能力。

同樣是首度嘗試歌劇創作,艾尼瓦爾·瓦吉丁卻很淡定,從尋找編劇、導演,到創作,再到排練、演出,一切都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地走向終點。本身就很喜歡科幻作品的艾尼瓦爾·瓦吉丁最初在和青年編劇於莎雯溝通時表示,他的要求很簡單,不要有具體的地域,一個科學幻想類的故事就好。沒想到拿到劇本後,才看了兩頁,他就喜歡上了這個故事:克隆人愛上了為他提供胚胎的母體,當科學與人性衝突時,到底是科學重要,還是愛情重要?“在拿到劇本之後,我沒有改一個字,看著臺詞,旋律就在腦海中產生了。”艾尼瓦爾·瓦吉丁為劇中的三個人物分別都寫了各自的詠歎調,他希望即便是30分鐘的歌劇,也要把歌劇的各個元素都能運用到作品中來。

此次演出,許舒亞邀請了在歌劇音樂上具有豐富經驗的指揮家執棒,上交各聲部的首席們都參與了演出,就是希望通過與一線團隊的合作,幫助青年作曲家們找到自己的不足。艾尼瓦爾·瓦吉丁分享了一個自己的“小祕密”:他在高中時期,經常在電視上看到指揮家許忠,那時無論是許忠的指揮還是他對音樂的見解,都給艾尼瓦爾·瓦吉丁留下了深刻印象。這次,在首次整體彩排結束後,許忠詢問:“聽下來,有什麼問題嗎?”艾尼瓦爾·瓦吉丁原本在臺下已想好有幾處需要在演奏上注意的地方,結果被許忠一問,“我立馬回答‘沒有’,回頭想想覺得這樣也顯得我太沒主見了。”艾尼瓦爾·瓦吉丁有點害羞地說,“這還是我第一次見到許忠老師本人,也是頭一次和他對話,實在太緊張了。”

回看自己多年來各個門類的作品,許舒亞覺著自己最喜歡的就是歌劇:“在歌劇的創作中,可以讓我對人生有新的思考和認識。我特別希望把我在歌劇創作上的經驗、感受傳授給這些年輕人,讓他們對創作有更寬廣的認識,對人生有不一樣的感悟。”

- THE END -

歡迎關注《音樂週報》

快手、抖音賬號

北京合唱節開幕,音樂週報與北京音樂家協會邀全國合唱團晉京展演

張國勇:由一次歷險而想到……

《梁祝》誕生60週年,見證者終於還原作品創作歷史真相

童聲合唱是個慢活兒,急不得

歌唱的高音技術可以速成嗎?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聖母院和音樂的故事

音樂教師有哪些隱性負擔?| 爭鳴

足不出戶,跟世界排名前30音樂院校導師直接上課

訂閱2019年《音樂週報》,戳這裡!

民族管絃樂隊座位究竟怎麼排?

唱合唱,你的聲音“炸”嗎?

Q:想訂閱《音樂週報》?

A:請進入“音樂週報”微信公眾號,點擊下拉菜單“訂閱報紙”。

Q:想投稿?

A:發這裡 [email protected]

Q:想合作?

A:請點擊下拉菜單“廣告合作”。

許舒亞:青年作曲家早接觸歌劇創作,可以提前規劃自己的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