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如果只看這些孩子的分數,那確實毫無意義。

但從這些刷屏的高考狀元背後,我們發現了培養優秀孩子的小祕密。

這些祕密不能保證考高分,但能培養出比考高分更重要的能力。


感恩教育

剛高考完,這個考生就因跪謝母親而優先上了熱搜,他叫王恆傑。

沒有讓人失望,他也取得了與品質相匹配的成績——635分,高出一本線139分。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王恆傑的母親是一位“單親媽媽”。從孩子高二開始放棄服裝生意,在學校門口租房陪讀,負責孩子的一日三餐。

王恆傑不但取得了優異的成績,還體貼母親的辛苦付出,感恩之情溢於言表。

在教育孩子方面,感恩好像不是很重要,或者不是很緊急。除非——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母親拒絕買玩具,兒子狠掐母親脖子直至答應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感恩,對於父母來說,是百善之首的“孝”,擴而大之,愛這個社會給予的一切便利。

如果一個人情商很高,那麼ta必然是一個感恩的人;

如果情商不高,那也沒關係,學會感恩這一條,也足夠吃開這個江湖了!

沒有感恩教育,“高分低德”或“低分低德”的孩子,走不遠。

不知道王恆傑的母親是怎麼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但這些辦法肯定不會錯:

1、父母以身作則,做好榜樣。2、讓孩子體會付出的不易,學會負責。3、在精神上富養孩子,高質量的陪伴。

從小學開始,進行感恩教育,讓孩子的生活充滿感性和陽光!


習慣養成

這個顏值與實力齊飛的高考狀元,以數學和英語滿分、總分730分的成績,霸佔熱搜。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這樣的學霸不是一篇文章就能學來的。

但我們好像發現了人人都能學得會的、特別有用的東西——習慣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習慣一旦養成,就像一個自動按鈕,特定的事件發生後,開關自動打開:早睡早起、完成作業、閱讀、運動、思考......實現一系列自我管理。

這些習慣不僅是時間上的自我管理,還降低了完成事件的難度。比如疊被子,養成整理房間習慣的孩子,做起這件事,就比沒有養成習慣的孩子輕鬆,效率更高。

家長們聽後是不是很心動?小學生正是養成習慣的關鍵時期。


跨學科的學習能力

武亦姝,第二屆《中國詩詞大會》總冠軍、“詩詞才女”。

誰能想到,這個詩詞才女竟是上海理科學霸,以613分(上海高考滿分660分)的成績,即將就讀清華大學新雅書院。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根據官網介紹,新雅書院的特點就是“文理滲透、文理兼修”,以“欲求超勝,必先會通”為導向培養開拓創新的精英。

總結一下近來學霸們都有這樣的特點:博覽群書、涉獵廣泛、跨學科學習的綜合素質很強。完全改變了“學霸就是死讀書的書呆子”刻板印象。

跨學科的學習能力,本就是人類的優秀學習模式,最突出的代表 ↓


730分高考學霸的養成,最值得小學父母深思

不要以為他只畫過《蒙娜麗莎》


跨學科、跨領域、全面的學習,其實就是讓孩子用更多的方式感受世界,發現自身更多的可能性。

小學生擁有的強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是跨學科學習的最好條件。

1、不侷限於課本的學習,放開視野。2、海量閱讀,注重思考。

高考雖然不能決定一切,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卻將影響孩子終身。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