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考分數剛壓一本線,那麼該選擇讀一本還是好的二本?

高考 大學 不完美媽媽 跳槽那些事兒 歷史 大學校園奇葩說 2019-05-11

網友一:

高考分數剛達一本線的話,是選擇在一本填報志願還是選擇在二本填報志願,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說,是比較糾結的。有家長說到超本一線1分,也要上本一。當然這個想法也是對的,好不容易考到本一的分數,誰想上本二啊。那麼超本一線(511分)10分在本一批次能上什麼樣的學校呢?

我的建議是剛過本一線或者過線分數不多的話,去本科二批選擇可選性還高一些。一是選擇那些本一和本二同時招生的院校,當然在本二招的專業肯定比不上本一,如果孩子對在本二招專業喜歡的話,大可找一些這樣的學校進行填報,性價比是很高的。另外有部分學校在河北是本科二批招生,但在本省是本一招生,這樣的學校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高考分數剛壓一本線,那麼該選擇讀一本還是好的二本?

網友二:

某些家長受道聽途說的影響,迷信所謂的“一本二本”,把孩子一本進線看的非常重要,我們不討論是否正確,應該看到,這種需求是普遍存在的,我啥都不管,就是要上一本。這種情況下,一批裡面要根據往年提檔分,填報那些提檔線很低,基本壓線提檔的學校。應該指出的是,這種填報方式並不理智,城市、學校、專業都不會很理想,因為你的分數這個批次裡面處在最低位,沒有競爭力,即便考上也不過是一本的一個名而已。

一本踩線的考生在二批裡面優勢比較明顯,但也不是有絕對優勢。所以可以不放棄一本填報,選擇自己喜歡的學校和專業填報,可以不服從調劑。關注徵集志願,準備“撿漏”。此外,重點考慮二本填報,爭取二本里面的好專業和學校,服從調劑,謹防滑檔!

網友三:

我的觀點是,與其壓線進一本,不如選個好的二本。壓線進的一本學校,一般都會被調劑到最差的專業。所以說,壓線進一本,最大的痛苦,就是學不到好專業。學不喜歡的專業,就像和不喜歡的人談戀愛一樣,真的非常痛苦。而且專業是人一輩子安身立命的基礎,多數人以後學什麼專業,就從事什麼工作。如果學的是自己討厭的專業,以後乾的是自己不喜歡的工作,那人這一輩子得多煎熬多悲哀啊。

如果高考分數正好在一本的邊緣。那我覺得還不如放棄一本。挑北上廣這樣好地域,好專業的二本學校。在選大學三個最重要的因素,地域,學校,專業中,能滿足其中兩個,也算是雙贏的選擇。

如果高考分數剛壓一本線,那麼該選擇讀一本還是好的二本?

網友四:

我認為一本:分數在一本線踩線的,慎重選擇好一本院校,一般來說建議考慮本省考生不太願意去的區域(如果能接受的話),因為這樣競爭沒那麼激烈,錄取的機率會大一點,也就是常說的經常踩線錄取的高校;

二本:也需慎重,不要全部填每年錄取都超過一本線很多的高校,要把志願的梯度處理好,爭取每一個志願都發揮最大效應。

網友五:

很多人非常看重學校。但我覺得相比學校層次,地域和專業更重要。大城市的二本大學,帶給你的視野和格局,遠遠高於小城市的一本大學。上大學不僅僅是為了學知識,更多的是為了開擴眼界,提高人的綜合素質。而且大城市的資源豐富,就業機會多,平臺廣,薪酬高,非常有利於個人未來的發展。

在大城市,能夠讀到自己喜歡的專業,二本又如何?每個人最終的路都是就業。一本學歷只不過是塊敲門磚。在二本大學裡學自己喜歡的專業,將來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未來的成就,有可能比許多一本的還要好。壓線進一本,帶給你的是面子。選好專業的二本,帶給你的是超值的實惠。如果是我,我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實惠。那麼,你呢?

如果高考分數剛壓一本線,那麼該選擇讀一本還是好的二本?

網友六:

所謂一本二本三本的說法,其實已經成為歷史了,本二本三批次已經合併了。不過,一時之間人們仍然改不了這種說法,並且在各學校的錄取分數線上仍然有體現。分數剛達到一本線,建議復讀一年。雖說這也有風險,下一年不一定準能超過一本線,但是能上一本線說明基礎不錯,很多復讀生的經歷證明覆讀提分的可能性更大。

既然這樣,為什麼不破釜沉舟再來一年,大不了還是這樣唄,起碼爭取過、嘗試過就不後悔。如果不想復讀,那就別上本一了,還是選個好點的本二吧。首先,本一本二本三都是本科學歷,沒有區別。

最後:

本科生如果想加入有外國人、留學生的社群(英語角)練口語,搜索公眾號“豎起耳朵聽”即可加入,英語角里會美音、倫敦腔、印度腔的小夥伴都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