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與前兩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變化為統一採用“3+1+2”方案。在選考科目、賦分方式、招生計劃制定、志願填報模式和投檔模式等方面,8省市則“存大同求小異”,堪稱上海、浙江和山東方案的“綜合升級版”。

"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與前兩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變化為統一採用“3+1+2”方案。在選考科目、賦分方式、招生計劃制定、志願填報模式和投檔模式等方面,8省市則“存大同求小異”,堪稱上海、浙江和山東方案的“綜合升級版”。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這裡總結最重要的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學校心理學家建議要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三、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於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

"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與前兩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變化為統一採用“3+1+2”方案。在選考科目、賦分方式、招生計劃制定、志願填報模式和投檔模式等方面,8省市則“存大同求小異”,堪稱上海、浙江和山東方案的“綜合升級版”。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這裡總結最重要的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學校心理學家建議要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三、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於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四、參考目標院校專業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專業在錄取時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重點體現在專業選擇面上,科目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專業的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選擇變得很侷限。

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有一定的瞭解,知曉大類學科專業對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後的專業意願。只有在提前瞭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

五、靠近孩子理想職業

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

因此,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測評,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和職業。

六、結合社會需求

選考科目需要個體系統思考,既要看到個體自身的需要,也應當考慮個體家人的想法、大學專業的需求及社會工作的需求。因此,選科時要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借鑑個體父母的經驗和想法,更謹慎地選擇。

七、參考學校教學資源

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反之,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潛力再好,可能也無法全力發出。

八、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

注意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與前兩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變化為統一採用“3+1+2”方案。在選考科目、賦分方式、招生計劃制定、志願填報模式和投檔模式等方面,8省市則“存大同求小異”,堪稱上海、浙江和山東方案的“綜合升級版”。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這裡總結最重要的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學校心理學家建議要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三、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於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四、參考目標院校專業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專業在錄取時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重點體現在專業選擇面上,科目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專業的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選擇變得很侷限。

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有一定的瞭解,知曉大類學科專業對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後的專業意願。只有在提前瞭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

五、靠近孩子理想職業

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

因此,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測評,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和職業。

六、結合社會需求

選考科目需要個體系統思考,既要看到個體自身的需要,也應當考慮個體家人的想法、大學專業的需求及社會工作的需求。因此,選科時要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借鑑個體父母的經驗和想法,更謹慎地選擇。

七、參考學校教學資源

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反之,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潛力再好,可能也無法全力發出。

八、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

注意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選科時要避免的誤區和原則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 有些科目難點出現在選科後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會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別。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出現在選科之後。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而是應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科基礎,看某一學科的成績是否一直穩定,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才是有利於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的選擇。尤其考慮到後期的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高考並不是終點,而是發展的起點。選擇喜歡的專業,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2、不建議選文理矛盾學科 不因暫時成績迴避難點

在12種組合中,有極少數學生選擇史化生這樣的組合。對於這種“文理兼顧”的組合,要慎重選擇,“不推薦這樣思維方式相互矛盾的學科組合,‘3+1+2’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是區分文理的”。

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學科成績提升難度很大,但化學和生物成績還不錯。因此在首選科目中選擇了歷史,再選學科保留了化學和生物。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暫時迴避問題,將來在專業選擇時還會遇到前後矛盾的情況。如果學生物理學科相對薄弱,但總體情況偏向理科,最好的辦法是加強物理學習,而不是用選科的方式逃避問題,這樣在將來選擇專業時才能避免學科和專業要求不符的情況。

"

作為全國第三批啟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的8個省市,河北、遼寧、江蘇、福建、湖北、湖南、廣東、重慶發佈本省市實施方案,明確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

與前兩批改革省份相比,8省市方案最大變化為統一採用“3+1+2”方案。在選考科目、賦分方式、招生計劃制定、志願填報模式和投檔模式等方面,8省市則“存大同求小異”,堪稱上海、浙江和山東方案的“綜合升級版”。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新高考實行後,把原來高三才面臨的選專業問題前置到了高一,那麼選科對高中生而言,無疑是一場博弈。新高考選科是個較為複雜的過程,沒有絕對正確的方法。這裡總結最重要的幾點,供大家參考。

一、兼顧興趣與特長

普通心理學研究顯示,興趣是個人秉性和思維模式的體現,所以興趣是第一前提。可以讓孩子把自己喜歡做的事、喜歡上的課、想參加的興趣小組或社團分類,這樣就可以較為清楚地瞭解其興趣點和特長了。如果學生並不知道自身到底喜歡哪個科目,這時可以從反面考慮,明確自己不喜歡的科目,通過排除的方式也可以縮小選科範圍。

二、回顧孩子成績清單

成績是選擇的最實際的依據。因此,學校心理學家建議要幫助孩子瞭解自己各科成績的確切情況,把各科成績作橫向和縱向的分析比較,看清楚其哪科更具競爭力。

三、關注孩子自身潛能

學習心理學應用研究表明,個體在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學習成果較好的學科可能就是自己的潛力和特長所在,而對於收效甚微的學科,則表明該個體很可能缺乏學習的優勢和潛力。因此,建議選科時應以孩子的學習效率為標準,瞭解其自身潛能。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四、參考目標院校專業

新高考模式下,高校專業在錄取時會對考生的選科提出一定的要求,只有考生選擇的某個科目達到要求才可以報考該專業。故考生科目的選擇影響著以後大學專業的選擇,重點體現在專業選擇面上,科目選擇得合理可以使專業的選擇範圍十分廣泛,反之則會使自身的專業選擇變得很侷限。

因此考生在選科時,需要先提前對大學專業有一定的瞭解,知曉大類學科專業對科目的要求,科目的選擇需要兼顧到以後的專業意願。只有在提前瞭解目標院校招生專業對高中學科的要求下,才能避免將來報考時才發現自己所學科目與招生要求不符。

五、靠近孩子理想職業

個體選擇與自己的理想接近的學科,對其學科的學習將起促進作用,學習起來就會更積極,更主動,學習成績也就可能更出色。

因此,建議選科時要靠近孩子自己的理想職業。可以讓孩子做一下學業測評,來參考一下孩子的性格和興趣點適合哪方面專業和職業。

六、結合社會需求

選考科目需要個體系統思考,既要看到個體自身的需要,也應當考慮個體家人的想法、大學專業的需求及社會工作的需求。因此,選科時要觀察、分析社會趨勢,瞭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時借鑑個體父母的經驗和想法,更謹慎地選擇。

七、參考學校教學資源

選擇學校教學資源更有優勢的科目,學生也能夠享受到最佳的教學條件。反之,選了學校教學資源較差的科目,即使孩子潛力再好,可能也無法全力發出。

八、科目組合要適應高考錄取規則

注意不同高校的不同專業的考試科目要求不一樣,學生根據要報考的院系和專業所要求的必考科目選擇自己的選考科目。這裡需要強調一下,各個學校同一個專業其選考科目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選科時要避免的誤區和原則

1、不要只看哪科分高 有些科目難點出現在選科後

一些學生在選科時,會根據自己初中時學習各學科的印象來判斷是否適合某個學科的學習,這樣選擇容易忽視初高中學科知識的區別。

“不能光看自己哪科分高就選哪科,有些學科的難點會出現在選科之後。比如地理,可能難度會越來越大。”選科要結合自己的客觀情況,尤其要避免僅參照成績選科,而是應根據個人興趣和學科基礎,看某一學科的成績是否一直穩定,在此基礎上進行選擇,才是有利於持續發揮自身優勢的選擇。尤其考慮到後期的專業選擇和職業發展,高考並不是終點,而是發展的起點。選擇喜歡的專業,也符合新高考改革的初衷。

2、不建議選文理矛盾學科 不因暫時成績迴避難點

在12種組合中,有極少數學生選擇史化生這樣的組合。對於這種“文理兼顧”的組合,要慎重選擇,“不推薦這樣思維方式相互矛盾的學科組合,‘3+1+2’的選擇方式,實際上也是區分文理的”。

有些學生認為自己的物理學科成績提升難度很大,但化學和生物成績還不錯。因此在首選科目中選擇了歷史,再選學科保留了化學和生物。這樣的選擇,實際上是暫時迴避問題,將來在專業選擇時還會遇到前後矛盾的情況。如果學生物理學科相對薄弱,但總體情況偏向理科,最好的辦法是加強物理學習,而不是用選科的方式逃避問題,這樣在將來選擇專業時才能避免學科和專業要求不符的情況。

擇校無憂丨新高考3+1+2,孩子開學不會選科?這些誤區要避免

​3、不要三心二意選擇,確定後儘量不更改學科

還有學生選科時,根據其他同學或者自己對任課教師的評判進行選擇,這種情況也應該儘量避免。選科還是要看學科興趣和客觀情況,要最大限度排除人為因素。對於學生和家長意見不一致的情況,家長和學生應該在決定前統一意見,否則學生在選科之後搖擺不定也會影響學習。

無論是對新高一還是開學高二的學生,在選擇學科之後,儘快接受自己的選擇,避免改變學科。“學習不能三心二意,不要在做出選擇之後,遇到困難就動搖,就想改換學科。”此時,家長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接受選擇,應對困難。此外,學生要結合報考院校相關專業選考科目要求進行選擇,也可根據所在高中的辦學條件、特色優勢等進行選擇。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