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高考 化學 貴州高考網 2019-05-03

臨近高考,押題已然成為時下最撩人的詞,那麼,押題真的有用嗎?

有用,因為高考命題必須遵守一定的延續性、連貫性;也沒你想象的有用,因為押題,更多的是押考法、考點。如果平日積累不足,考前鞏固不夠,即便在押題卷中遇見,考場中換幾個題設條件,仍舊有可能不會做。

本文通過對2016—2019年高考化學各個題目考點、考法的拆解分析、橫向對比,總結了近些年的熱門考點、命題規律。也對2019高考可能考查的重點內容進行了推理預測。

01

2016/2017/2018年選擇題橫向對比分析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I、II、III卷都有的考點為:與生活相聯繫的化學物質常識、電化學、週期律週期表、有機物常識或是同分異構或空間構型、基本實驗操作、NA或相當於NA的計算;

2.只有Ⅰ卷中有無機工業流程題;

3.I、II、III卷近3年都沒有考查電解質溶液離子濃度關係或曲線分析。

02

2016/2017/2018年實驗題對比分析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2016年Ⅰ卷採用裝置圖提問,Ⅱ卷直接給物質,有迴歸舊題的感覺。Ⅲ卷有流程,提問以性質為基礎的方程、選裝置、作用、目的、原因等。

2.2017年實驗題素材都來自於工業生產,都針對儀器名稱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寫離子方程式等提問,前兩套卷還有誤差分析或滴定計算。

3.2018年實驗題素材都針對儀器名稱及作用、操作方法、某操作原因或目的、寫離子方程式等提問,後II、III卷考查了滴定計算。

03

2016/2017/2018年無機題對比分析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2016年I、II、III卷都是流程圖題。除結合性質為基礎的知識提問以外,還穿插了化學反應原理提問和簡單計算。

2.2017年I、II、III卷都是工業流程圖題,6-9空,條件、原因、轉化率變化、調pH數值或原因分析,寫化學方程或離子方程式;加某試劑的目的,溶度積、含量或轉化率計算。

3.2018年I、II、III卷卷都是工業流程圖題,7-8空,條件、原因、調pH數值或原因分析,寫電極反應、化學方程或離子方程式;加某試劑的目的,殘留量計算。

04

2016/2017/2018化學反應原理題對比分析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2016年Ⅰ卷一改往年氣體設問,變為溶液中離子濃度為素材設問,簡答減少。I、II、III卷都有計算。以判斷現象、分析曲線、列表達式、說明原因(或理由)為主。

2.2017年I、II、III卷都是通過某一種物質相關性質進行挖掘,上下左右延伸提問。通常都有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曲線分析轉化率、酸性強弱或速率變化原因及採取措施,計算轉化率和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分析或離子濃度計算。

3.2018年I、II、III卷通常都有蓋斯定律與熱化學方程式,酸性強弱或速率變化原因及採取措施,計算轉化率和平衡常數,平衡移動分析或離子濃度計算。用分壓表示反應速度。重點考查了化學反應速度。

05

2016/2017/2018年有機(選做)題對比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2016年:Ⅰ卷梯度明顯,最後有設計合成路線。都在流程中給出某些物質的結構簡式。

2.2017年:I、II、III卷都是合成線路提問,Ⅰ卷比其它兩套卷陌生度高、信息遷移度大。三套卷都涉及推物質名稱、化學式或結構簡式、反應類型,寫化學方程式、推同分異構體數或結構簡式。

3.2018年:Ⅰ卷比其它兩套卷陌生度高、信息遷移度大。三套卷都涉及推物質名稱、化學式或結構簡式、反應類型,寫化學方程式、推同分異構體數或結構簡式。Ⅱ、Ⅲ 沒有合成路線。

06

2016/2017/2018年結構(選做)題對比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規律總結:

1.2016年I、II、III卷都有的考點為:核外電子排布式、未成對電子數、電負性由大至小的順序、原子的雜化方式、微粒之間存在的作用力、計算晶胞參數a、密度。晶體的類型、以共價鍵鍵合、晶胞中原子的體積佔晶胞體積的百分率

2.2017年I、II、III卷都有的考點為:中心原子的雜化形式、軌道表達式(電子排布圖)、第一電離能較大、未成對電子數較多、比較沸點、沸點高的原因、計算有新變化。Ⅰ卷獨有的考點為:紫色對應的輻射波長。

3.2018年I、II、III卷都有的考點為:密度計算、雜化軌道、空間構型、第一電離能、原子的核外電子排布。

07

2019命題預測

一、在必考部分可能加大對有機化學的考查

預測依據:2018年對有機化學的考查略高於往年,全國I卷第8、9題,10題C、D選項、11題均以有機為命題素材

複習建議:有機化學知識點細碎,需要良好的系統性,複習時建議以“相近主題”對知識進行分類。如: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二、仍會以課本素材為題設背景命題

預測依據:2016全國II卷27題來自選修4 P23頁;2016全國I卷27題來自選修4 P26頁;2016全國Ⅲ卷26題來自選修4 P67頁

2018年全國I卷第8題、9題、10題也源於課本內容。

複習建議:重視課本素材,課本素材包括:教材正文、思考與交流、學與問、科學探究、實驗、資料卡片、科學視野、資料卡片、腳註、課後習題等所有內容。雖然只出現在課本的邊邊角角,但其內容總很多,以下總結了人教版教材中所有課本素材的數量,可做複習參考哦。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三、將繼續加強對實驗內容的考查

預測依據:

近3年高考化學考點(附2019高考命題預測)

複習建議:

1.建立化學實驗題的解題思維程序

明確實驗目的→理解實驗原理與步驟→認識實驗儀器和裝置→分析製備物質的方法(生成產物、分離產物、檢驗產物、收集產物)。例如:

(1) 反應條件的控制要運用化學反應速率和化學平衡原理綜合分析;

(2) 選擇混合物分離的提純方法要依據各組分的物理常數;

選擇結晶的方法要根據溶劑的性質和溶質的溶解度受溫度的影響等;

(3) 選擇洗滌的方法有冷水洗、熱水洗、醇洗等(思維的依據是如何除去殘留在晶體表面的可溶性離子並且要減少晶體的溶解損失);

(4) 過濾的方法有常溫過濾、趁熱過濾、抽濾等;

(5) 實驗操作的先與後主要考慮實驗安全、實驗效果和干擾因素的排除和控制,實驗方案的評價與設計要從科學性、簡約性、安全性、環保性等角度綜合考慮。

2.關注有機實驗背景題

近幾年全國卷均有涉及陌生有機實驗背景的實驗題,題目雖然新穎、信息量多、閱讀量大,但不難發現設置的問題跟有機反應原理關係不大,重點還是在於考查實驗細節,其落腳點大多是化學實驗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且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考查內容。在複習中應該對一些常見有機實驗及常用儀器進行分析,消除對有機實驗的陌生感和畏難情緒。

(1) 冷凝管(球形、直形、蛇形) 、泥三角、三頸燒瓶、布氏漏斗等;

(2) 與有機物的製備相關的實驗操作如:過濾(包括趁熱過濾、抽濾)、結晶、洗滌、萃取、分液、蒸餾等基本操作;

(3) 有機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產率計算;

(4) 添加藥品的順序、實驗室“六防”,實驗意外的處理等。

四、電化學仍舊是命題熱點

預測依據:2018年I 卷 13 題、 27 題 第(3)問;II 卷 12 題III 卷 11 題、 27 題第(3)問皆考查電化學知識。

複習建議:電化學中易混淆的知識較多,需在備考時精準掌握各概念的含義。如陰陽極、正負極、電負性、電離能、燃燒熱、中和熱、電子親和能、平衡常數、化學平衡等。

重點關注:原電池、電解池中的膜結構(實質是考查工作原理),尤其是膜結構中的計算問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