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看《志願填報指南》還不夠,更重要的內容要看高校招生章程

高考 人生第一份工作 大學 體檢 讀書 英語 太原升學圈 2019-06-26

高考馬上就要出分了,又到了志願填報的時候了。

每年都有很多同學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只看省招辦發的《志願填報指南》,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僅僅看《志願填報指南》是不夠的。

因為篇幅有限,《志願填報指南》是無法詳細的給出一個高校在當地是怎麼招生的,比如說投檔比例、專業錄取規則等重要內容,考生和家長還需要仔細查找目標院校的招生招生章程。

只看《志願填報指南》還不夠,更重要的內容要看高校招生章程

高考招生

什麼是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各高校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和教育部相關規定,並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所制訂的。

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佈有關信息的主要載體,更新其開展招生工作的重要依據。

教育部明確指出:“高校的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公佈有關招生信息的必要形式,其內容必須合法、真實、準確、表述規範。

考生和家長在閱讀招生章程時,應該注意哪些內容?

高校的基本情況

閱讀招生章程,首先要注意該校的校名全稱、隸屬關係、高校性質及層次、辦學規模、院系設置、開設專業、師資力量、科研水平、基礎設施、收費標準、獎助學金、網址電話等內容。

如果該校設有分校或多個校區,還要關注考生在哪個校區就讀,其畢業證書、學位證書的印章是否有分校或校區的字樣。

招生計劃

有些高校的部分專業實行的是隔年招生或多年招生,因此並不是該校的所有專業當年都有招生計劃;有些學校是採用大類招生的形式,要注意各大類分別包含哪些專業或方向。

加分政策

高考加分由教育部統一劃定範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具有一定的自主權。一般情況下,本省份高校均認可當地的政策性加分,而外省份高校則不一定認可。因此,考生的加分是否管用,要根據高校招生章程的規定來判斷。

部分高校在提檔時承認加分,但在錄取時,卻是按照考生的高考實際分數和報志願來安排專業的。這一點考生和家長要在招生章程中看仔細。

投檔比例

有些考生和家長誤以為提檔即百分之百錄取,這其實是錯誤的觀點。

實行平行志願的批次投檔比例一般設定為105%以內,實行順序志願的投檔比例一般在120%以內,由高校根據本校公佈計劃數和生源情況適時調整。

為什麼要超計劃提檔呢?各高校為了保證完成招生計劃,提高新生質量,一般都會多提一些提檔名額。

對於多提的檔案,各高校的處理方式也不一樣。有些高校會將多餘的檔案全部退檔;而部分高校承諾考生只要服從調劑即不退檔,不服從調劑則做退檔處理;今年還有一些高校承諾,只要退檔肯定不退檔,而且按照考生志願安排專業。

錄取規則

專業錄取主要由分數清、專業清和專業級差三種方式。分數清,即安排專業時按照考生分數,從高到低依次排序錄取;

專業清,即安排專業時以考生志願主要依據,優先錄取第一志願的考生;專業級差即錄取非第一志願的考生時,先將該考生分數減去1分或幾分後,再讓其憑藉減去分值後的分數和第一志願考生競爭。

是否招收非第一志願考生

有些高校在第一志願生源不足的情況下會接受非第一志願的考生,但一些熱門高校往往第一志願生源充足,招收第二志願考生的可能性非常小。

還有一些高校為了招收高分考生,會保留一定的預留計劃。

單科成績要求

針對某些特殊專業,考生除了要滿足學校的投檔線以外,單科成績也應達到相應的標準。

如有的高校的外語類專業對考生的英語成績有所要求;

體檢標準

高校對考生的身體狀況的要求一般分為兩種:一種是與《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要求一致;另一種是高校根據專業性質、特點等提出的特殊要求。

其他要求

包括招生專業隊外語語種、男女比例、政治條件等相關要求。

收費標準

高校收費標準一般由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或主管單位劃定,各高校根據其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不同高校,或者同一高校的不同院系、不同專業,收費標準都有可能不同。

這裡主要要看藝術類高校、港校、中外合作辦學、民辦高校之類的特殊類型的高校。

招生簡章不等同於招生章程

有些高校,尤其是民辦院校,有可能還會公佈一個”招生簡章“,招生簡章裡跟招生章程一字之差,但是簡章裡的內容沒有經過相關部門的審核和備案。

有的高校為了招攬生源,可能會在簡章中寫入一些模稜兩可的信息,可能會給考生和家長造成不必要的損失,所以在此提醒各位家長,不能輕易相信招生簡章,一定要核實相關信息,以免上當受騙。

加關注私信,獲得更多資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