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高峰 建築 投資 寧靜 尤會美 2017-04-13

作為一個在工廠里長大的孩子,我的確很難說清看到此情此景是一種怎樣的感受。儘管我並沒有在這兒工作和生活過,但安靜的穿梭於一草一木,一磚一瓦之間,卻彷彿看到了兒時自己生活的場景,腦海裡浮現的,是那個熱火朝天的歲月,在這一片藏於山谷裡的工廠工作和生活的人們,上班,下班,做飯,散步,打招呼,洗衣服......在那個年代裡,一個這樣的工廠,彷彿就是一個獨立的小世界,單純而美好。而這一切伴隨著工廠的整體搬遷,統統化為春風,來去無影。 而這些工廠的建立,都是在“三線建設”的浪潮下孕育而生的。 "三線建設"是中共中央和毛澤東主席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作出的一項重大戰略決策,它是在當時國際局勢日趨緊張的情況下,為加強戰備,逐步改變我國生產力佈局的一次由東向西轉移的戰略大調整,建設的重點在西南、西北。在1964年至1980年,貫穿三個五年計劃的16年中,國家在屬於三線地區的13個省和自治區的中西部投入了佔同期全國基本建設總投資的40%多的2052.68億元巨資;400萬工人、幹部、知識分子、解放軍官兵和成千萬人次的民工,在"備戰備荒為人民"、"好人好馬上三線"的時代號召下,打起揹包,跋山涉水,來到祖國大西南、大西北的深山峽谷、大漠荒野,風餐露宿、肩扛人挑,用艱辛、血汗和生命,建起了1100多個大中型工礦企業、科研單位和大專院校。

在雲南省曲靖市馬龍縣境內,先後建立起數家國營企業。其中西南雲水機械廠[五O一二廠] ,西南高峰機械廠[五O二二廠], 西南東光機械廠[五O三二廠] ,原屬於國家六機部,生產魚雷企業,每家企業有兩千名左右工人,後來軍轉民,現屬於昆明船舶工業總公司,現搬遷到昆明市東郊九公里。現這幾個企業原址近乎完全廢棄。雲南省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國營西南雲水機械廠、國營西南東光機械廠原屬於軍工企業,國家曾有大量投資,曾有輝煌的歷史,國家在建廠時為考慮其隱蔽性,將其建在了距離老國道有幾公里地方,都建有兩車道以上柏油路或水泥路通向廠區。由於考慮方便運輸一般在火車站附近建有貨場,這些廠都建成後為便於生產生活,都通水通電通路,基礎設施完善。這些廠在建廠時由於生產生活原因,一般生產區和生活區佔地範圍很大,往往都是千畝地以上。一般生產區有八到十個標準車間。有辦公大樓,幾個倉庫,還有車隊、車庫、實驗室等。由於這種廠礦距離城鎮有幾公里距離,國家比較重視、所以其本身生活設施規模相對較小但建設標準較為完善,一般都有職工住宅區,幼兒園、小學、中學、職工學校、醫院、食堂、洗澡堂、招待所、商店,工會俱樂部大樓(包含有電影院、圖書館、閱覽室、乒乓球室等。)足球場、籃球場、菜市場、小花園、魚塘、公共廁所、垃圾箱等,一般都有較好的綠化。而且比較標準、質量較好。

由於整體搬遷,企業和當地政府沒有交接,雖然留有一些人看守,但是由於生活區太大,往往管不過來,而當地一些人,很短視,趁著無人看管或看管不過來的情況下,就大量去拆有鐵的水管欄杆或磚瓦木材等。往往致使整座建築物被破壞甚至消失,而生產區有人看管一般保存較好,較為完整,可以很快或馬上投入使用。

說回高峰廠,沿崑曲高速至舊縣出口後,到中和村,問一問村裡的人很快就能找到。該廠1969年6月興建,1980年竣工投入生產,總投資4497萬元,隸屬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佔地面積147.07萬平方米,建築面積為778.44萬平方米。1982年以前,主要生產軍工產品,以後開始轉向生產民用產品,先後設計生產民用新產品37種,主要產品有自動鑄字機、菸葉復烤機、農用地臘機組,瓦楞板成型機及注塑模具。1985年,先後與福州市馬江掛車廠聯營,聯辦福州市同心實業公司,主要承擔130輕型汽車的四速同步變速箱和後橋齒輪的試製與批量生產。另外為雲南藍箭(一汽紅塔前身)130汽車生產配套部件。到1990年,該廠下設生產車間9個,輔助生產單位5個,管理業務科室7個,後勤服務單位6個,職工1247人,擁有各種機械設備2170臺(套)。

不得不說,我是念舊的,儘管已成過往,但那些經典的時光依然值得回憶,我也會繼續走下去,去雲水,去東光,去我所知到的周圍每一個有故事的工廠遺址。

文中的資料和介紹有所借鑑,若原作者反對請聯繫我立馬刪除,而我並沒有惡意,只是想讓大家訴說那段曾經的歷史。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用現在的話來講,這是別墅區,當年大概還沒有這個概念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現如今又有多少人想住進這樣的二層小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入戶首間,是什麼不得而知了,猜測應該是廚房,圖中應該是衛生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衛生間旁上樓,一樓兩邊各有一間房間,不算大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一樓右房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一樓左房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樓梯很有特色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不知道是幹什麼的,餐館?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內部已被火燻黑,估計是附近村民燒秸稈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內部損毀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已然看不出是通向何處了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我很難想象這棟建築門上居然印著“小賣部”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小賣部內部,姑且算整棟都是吧,擱現在該叫便利店?生活超市?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到哪兒都很美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食堂,我為什麼知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因為門上寫了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食堂內部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從食堂後面的規模看,這應該不單單是食堂,應該還包含宿舍,單身的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一樓路邊房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食堂院子入口的門柱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院子了上樓的樓梯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樓梯邊的水臺,這也符合住宿的特徵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內部過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看得出來,當年的生活其實不錯,牆紙,頂上的木頭應該是吊頂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二樓過道向外看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衛生間,損毀嚴重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院子中央的花臺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上下樓梯,和大多數廢棄的房子一樣,凡是金屬的欄杆,門窗,統統不見影兒了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梧桐參天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感性一點說,它們見證了高峰廠的興盛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也見證瞭如今的淒涼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而如今,它們將繼續守護這一片寧靜平和的土地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等一個屬於這裡未知的未來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向下轉接近廠區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廠區邊的建築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大門緊鎖,有人值守,而我分明看見,值班室裡的電視機上,放著電視連續劇《毛澤東》......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廠區圍牆邊的梧桐路,讓人流連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從左邊過來,上通另一個大門,下面待會兒再說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門外的世界讓人好奇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門左邊的房子,看不出是什麼了,按套路的話......過磅房?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右邊,應該也是住宿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門口垃圾成堆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樓後有通道連到後面一模一樣的另一棟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內部走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房間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應該是衛生間,有洗漱臺,廁位,小便池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字還在,圖沒了,至於馬鳴地區,還在求證是不是今天的馬龍縣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路對面的廢墟,看得出當年規模還是很大的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梧桐最美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往丁字路口下轉是另一個院子,圖為院子裡的廢墟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不出意外也是住宿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草太深,沒進去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房屋的地基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房屋前面有花臺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院子裡的中心景觀,上面的裝飾紋路大家應該很熟悉,那個時代的典型紋路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同樣是廢墟

探訪馬龍縣國營西南高峰機械廠舊址

迷人的尾部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