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斯敏:“一帶一路”智庫研究應去“虛火”

高峰 時政 人民網 2017-05-20

2017年5月18日下午,由人民網主辦的“互聯互通 深化推進——‘一帶一路’對外傳播研討會”在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舉行。在“‘一帶一路’民意溝通與智庫發展”圓桌論壇環節,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副主任、智庫版主編王斯敏結合自己工作經歷做了精彩發言。

王斯敏:“一帶一路”智庫研究應去“虛火”

圖:光明日報智庫研究與發佈中心副主任、智庫版主編王斯敏參與圓桌討論

王斯敏認為,“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有6場平行主題會議,其中五個是“一帶一路”建設的主體內容——“五通”,另外一個重要角色就是智庫交流。這是對智庫界最高的榮譽,也是對智庫發揮作用的最高肯定。

她表示,中國特色新型智庫正式興起了一個熱潮,它的時間和“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大部分的時間是重合的。中國新型智庫起步成長的初期就有了這樣大的國際舞臺和事件,讓中國智庫跟國際智庫接軌,在付出中得到自身的成長和提升,這樣雙向的互動對智庫來說,對“一帶一路”來說都是非常寶貴的。

今年的高峰論壇,王斯敏作為光明日報“一帶一路”報道組的副組長,在會場新聞中心做了全程報道。王斯敏結合自己的工作經歷談到,高級別會議、平行會議,除了政界、企業界,她觀察到最活躍的、出席最廣泛、最多的就是智庫學者。很多智庫學者已經成為媒體眼中正能量的領袖和明星,正是智庫界“有為”才爭取到的“有位”。

王斯敏現場分享了一組數據,中國現在以“一帶一路”為研究主旨的智庫研究機構已經有300多家,國際上在開展研究的有50多家這樣的陣容。如果沒把“一帶一路”寫進名稱,也在從不同角度研究“一帶一路”的,還遠遠不只這個數。

她指出,針對外交方略與外交事件,有這麼整齊、龐大的隊伍投入研究,這是史無前例的,所以這對智庫界是好的機會。同時她也表示,好的機會也往往是雙刃劍,智庫界如此之多的人投入研究“一帶一路”,要做到的是把虛火去掉,真正沉下來做研究,找準自己的機遇點,紮紮實實出成果,而不是去蹭熱點,去跟風。

王斯敏表示,智庫在民心相通、民意溝通方面做了幾方面工作,一是研究,也是最核心的功能,用紮實的調研為決策提供輔助和資助。在這方面智庫一定要有前瞻的意識,要把針對決策的快速行動能力和反映能力擺出來。

在公共外交方面,據她觀察,在很多公共外交的事件中,智庫先走出去,甚至帶著一定部委的支持和期望,已經形成常態,而且已經能夠發揮它獨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她認為,這方面今後要大力做得更深入一點,在這方面如何增強智庫的話語權和議題設置的能力,是智庫領著說,而不是跟著說。

最後,王斯敏指出,智庫在輿論的引導方面責無旁貸,正如現在媒體深刻感覺到,智庫專家是受訪對象中採訪時政內容非常理想的群體。在這方面,更多智庫專家怎樣把研究、話語權和公共傳播渠道結合好,這是今後媒體和智庫專家應該共同探討的話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