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糕點 烹飪技巧 甜品 小吃 糯米粉 赫麥思丨烘焙 2018-12-05

從古到今,中華的美食不斷的被研究更新,大部分都傳承到今,今天就來教大家做幾道古代糕點,下面麥子就帶大家來學習下古代糕點的製作工藝吧。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一、棗泥酥

始於隋唐,盛於明清,是“滿漢全席”中名點之一。相傳,某日慈禧太后吃膩了山珍海味,於是御廚們絞盡腦汁,將金絲小棗精工細作製成棗泥餅。慈禧食後,讚不絕口。

主料:低粉 (160克) 棗泥餡 (340克) 黃油 (55克) 酥油 (55克) 糖粉 (50克) 麥芽糖 (18ml)

輔料:蛋液 (45克) 奶粉 (5克) 吉士粉 (5克) 杏仁粉 (40克) 蛋黃液 (適量)

製作步驟:

1、黃油和酥油混合室溫軟化,加入糖粉稍拌後攪打均勻

2、蛋液和麥芽糖混合均勻後分次加入黃油中攪打均勻,所有粉類材料提前混合均勻後篩入黃油中拌勻

3、加入杏仁粉拌勻,將其抓捏成團,蓋上保鮮膜靜止20分鐘

4、將餅皮和棗泥餡分成50克/個的4個,35克/個的4個,取一份餅皮壓扁,包入餡料

5、收緊口,模具內撒麵粉防粘,倒出多餘的麵粉

6、將酥餅收口朝上放入模具中,壓平,倒扣在鋪錫紙或是油布的烤箱上

7、表面刷兩次蛋黃液,烤箱預熱180度烤18分鐘左右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二、驢打滾

驢打滾是老北京和天津衛傳統小吃之一,據說有一次,慈禧太后吃煩了宮裡的食物,想嚐點兒新鮮玩意兒,於是啊,御膳大廚左思右想想出了這道驢打滾。

主料:糯米粉100克 玉米澱粉25克 糖30克 色拉油3大勺

輔料: 水150毫升 細沙若干 黃豆粉、椰絲各適量

製作步驟:

1、糯米粉、澱粉、糖粉、色拉油、水等,混合攪拌成漿的樣子;

2、準備一個方形的微波飯盒,微波食品袋一個,將食品袋放入飯盒中,把漿倒入食品袋,並且把食品袋整理好,不要有褶子,微波5分鐘

3、取出食品袋,在案板上放平,然後用擀麵杖輕輕擀一下,擀的稍微薄一點,長一點,然後隔著食品袋切成兩塊

4、剪開食品袋,揭去上面的薄膜,把細沙袋剪掉一個約兩釐米的口子,口子的大小關係到擠出的細沙的多少,擠到中間,然後把下層食品袋剪開,這樣變成兩塊了

5、拎著食品袋把糯米片包著細紗捲起來,捏合

6、案板上墊保鮮膜,撒上黃豆粉,把糯米卷放上去,揭掉食品袋,滾滿粉,這樣就不沾手了

7、快速切斷,用同樣的方法滾上椰絲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三、羊羹

最早的羊羹是用羊肉來熬製的羹,冷卻成凍以佐餐。其後隨禪宗傳至日本,由於僧人不食肉,於是便用紅豆與麵粉或者葛粉混合後蒸制,故羊羹在日本慢慢演化成為一種以豆類製成的果凍狀食品。

主料:紅豆沙300克 魚膠粉15克 澱粉25克 吉士粉5克

輔料:白糖30克 涼白開200克 開水200克

製作步驟:

1、把魚膠粉、澱粉、吉士粉、白糖,放入1L的耐熱玻璃盒攪拌均勻

2、先用涼白開把以上材料溶解,再倒入其餘的開水

3、最後拌入豆沙,完全攪拌均勻後,進微波爐高火8分鐘。起初每一分鐘攪拌一次,最後每30秒攪拌一次

4、加熱完成的羊羹糊,倒入塗了黃油的盒子,這樣將來會很容易整塊取出來

5、最後蓋好盒蓋,放進冰箱冷藏室,10小時以後就可以吃了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四、豌豆黃

豌豆黃兒是宮廷小吃,還說西太后最喜歡吃了,這麼一宣傳,它的身價更不可一世。不過那豌豆黃兒的顏色不完全是自然色,豌豆煮熟根本沒那麼黃。這種豌豆黃兒的價格昂貴驚人,當時平民人家誰買得起呀!

主料:白豌豆1000克 白糖500克 紅棗150克 食用鹼2克

製作步驟:

1、將白豌豆去皮碾碎,紅棗洗淨上鍋煮爛製成棗汁待用

2、火上坐砂鍋或鋁鍋,注水約3000克,下入白豌豆粒、鹼面,開鍋後用小火煮約一個半小時,成稀糊狀時,過細羅使白豌豆成細泥狀

3、鋁鍋上火,將豌豆泥加入白糖、紅棗汁攪拌均勻,倒入鋁鍋內,翻炒至起稠,倒入不鏽鋼盤子裡,晾涼,上面蓋溼布放入冰箱,吃時用刀切成小塊即可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五、一口酥

“一合酥”能夠成為“宮廷貢品”,既是因曹操題詞而成名,也是經楊修同意品嚐“一合酥”(即“一人一口酥”而食之)。以個小,酥鬆,甜鹹適口,鮮美異常,在群眾中享有盛譽,譽為“袖珍點心”。

主料:麵粉15公斤 熟麵粉8.5公斤 川白糖6.5公斤 酥粉9公斤 化油8公斤

輔料:芝麻圓子3公斤 鮮蔥2.5公斤 花椒麵0.1公斤 味精0.02公斤 食鹽0.2公斤

製作步驟:

1、制酥粉:每50公斤產品用化油3公斤、麵粉6公斤,混合攪拌成酥粉

2、調製麵糰:用15公斤麵粉合3.75公斤化油,調製成麵糰。調麵糰時,即用少量的開水調成較硬的麵糰,然後多次加冷水,使成軟硬合適、滋潤細膩的麵糰,備用

3、制心:先將鮮蔥2.5公斤洗淨,剁細;將芝麻3公斤炒熟去殼,製成芝麻圓子;將花椒0.1公斤製成花椒麵。然後用8.5公斤蒸熟的麵粉、6.5公斤白糖、4.25公斤化油、200克食鹽、20克味精和已處理好的鮮蔥、芝麻元子(用化油和飴糖拌合,加白糖、熟粉攪拌而成)、花椒麵攪拌成心

4、包心:採用大包酥杆皮吃酥。將皮料扯成4克重的小塊,包進制好的心料4克,捏成小球形

5、烘烤:將生坯置於烤盤中,進爐烘烤,爐溫掌握在160℃左右,成熟出爐

帶你認識古代傳承到如今的糕點丨名字意境雅緻丨工藝特殊並不複雜

六、傳統茯苓夾餅

它是一種北京傳統名點,因皮薄如紙,且顏色雪白,很象中藥裡的雲茯苓片,故稱為“茯苓餅”。因為滋補性強加上慈禧愛吃,所以當時身價百倍。

主料:(1 200只成品)

皮精白麵粉1.25公斤 澱粉5公斤

餡料:綿白糖18.75公斤 核桃18.75公斤 蜂蜜9.25公斤 桂花1.25公斤

專用工具:特製茯苓餅烘模一副,即兩塊圓形鐵片,一端有絞鏈相連,另一端裝有鉗柄,模直徑為13釐米,模內刻有凹形花紋

製作步驟:

1、制餅皮:將麵粉與澱粉調成糊,稠度比豆漿稍濃點。同時將烘模放在爐上燒熱,裡面抹點油,用匙勺入麵糊少許,馬上將模具合攏數秒鐘,將麵糊壓成薄圓片,然後開啟模具,取出已烘熟的餅皮

2、制餡:將蜂蜜與砂糖放在鍋裡熬溶,並使其蒸發一些水分,增加粘度,然後將切細的核桃仁及桂花放入糖中拌勻即成

3、成型:取餡40克放在已攤平的餅皮上,在餡料上再覆蓋一張皮子即成。成品皮薄如紙,且以餡為主

4、注意事項:烘餅皮要快,不能烘焦,要保持雪白色澤,餡不可鋪得太滿,需留出1釐米左右邊緣

茯苓餅成分有茯苓霜和精白麵粉做成薄餅,中間夾有用蜂蜜、砂糖熬溶攔勻的蜜餞松果碎仁,其形如滿月,薄如紙,白如雪,珍美甘香,風味獨特

以上就是古代糕點的製作工藝,歡迎補充,喜歡的話就關注並留下留言,你的關注與評論就是動力。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