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項目簽約 復星領銜的民營投資體佔股51%

復星國際 中建材 投資 經濟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 2017-09-12

9月11日,由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與浙江省政府正式簽署“杭紹臺鐵路PPP項目”投資合同,這是中國首條民營控股高鐵項目、首條採用PPP模式建造運營的高鐵項目,其中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佔股為51%,復星旗下星景資本負責該項目的具體實施。

作為國家級鐵路PPP示範項目、浙江省PPP項目一號工程,杭紹臺高鐵位於浙江省中東部。該高鐵項目從杭州東站出發,經紹興北站、東關站、三界站、嵊州新昌站、天台站、臨海站、台州中心站及溫嶺站,全程共9個站點,全長269公里,其中新建正線北接杭甬高鐵,從紹興北站引出,共224公里,線路速度目標值350km/h。

據星景資本介紹,該項目可研批覆總投資448.9億元,預計總投資409億元,其中民營聯合體、鐵總、浙江省政府、紹興和台州市政府共同出資123.6億元,復星和民營聯合體出資51%,剩下資金由其他股東和項目公司貸款的方式籌措。

按照目前的方案,在鐵路建成以後,將由民資聯合體、地方政府以及鐵總共同成立一個由民資控股的管理公司,再由這個公司委託鐵總和上海鐵路局進行運營。

星景資本聯合創始人方建宏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從目前的測算,剔掉運營成本以外,杭紹臺鐵路全部收回投資需要34年的時間,其中建設期為4年,運營期為30年,30年運營之後資產無償交給政府。

“民資入鐵”的難點在於如何盈利,方建宏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PPP本身的回報方式除了使用者付費之外,很多依賴於財政補貼。杭紹臺高鐵項目經過測算,民營聯合體能獲得長期穩定的收入,雖然回報率並不高。

其中收入包括使用者付費包括線路使用費、接觸方使用費、廣告等,另外還有政府的補貼,這部分已經在招標中明確規定,復星集團將根據績效使用情況獲得補貼。

另一方面,整個鐵路還將為復星帶來巨大的產業價值,復星可以利用這條鐵路線路植入自身產業,比如大旅遊、大健康等。在復星與當地政府雙方的交涉中,復星未來還將會優先參與沿線土地的開發。

此外,方建宏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除了日常運營和周邊開發帶來的收入,回報來源是多方位的,復星將通過投資一條高鐵鐵路參與到高鐵整個產業鏈的投資中,比如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股權投資帶來的資本市場收益。

據台州鐵路建設辦公室相關人士向《經濟觀察報》表示,如果鐵路運行後運輸車次達不到雙方制定的一個標準,地方政府將會為民資聯合體提供補貼。

星景資本方面還透露,未來將在星景資本旗下設立“星景鐵投”,專注於研究新的鐵路開發項目,並以其為主體進行投資。

2015年12月,杭紹臺高鐵被列入社會資本高鐵示範項目名單,該名單共有8條鐵路。杭紹臺高鐵一共有26家企業參與,包括國企、央企、民企。2016年9月28日,復星集團牽頭民企與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等正式簽訂了“杭紹臺鐵路PPP項目合作協議”。

2005年,國務院出臺了《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在其中明確提出要鼓勵非公有資本進入包括鐵路在內的壟斷行業。

同年,浙江第一條民資入股的鐵路項目衢常鐵路開始施工,由民營企業常山水泥公司與原鐵道部和浙江省常山縣政府三方共同投資興建,常山水泥公司佔股32.5%。

2006年,浙江鐵路集團入股,常山水泥的股份被稀釋為18.8%。2007年,鐵路通車前兩個月,常山水泥的股份被轉讓給中國建材集團,至此衢常鐵路中的民資股份全部退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