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腹瀉 牛奶 幼兒護理乾貨 2019-09-12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全部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逐漸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大部分為陰性;無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未見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陽性。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全部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逐漸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大部分為陰性;無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未見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陽性。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數據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若研究數據結果P<0.05或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對照組(70%),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全部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逐漸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大部分為陰性;無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未見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陽性。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數據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若研究數據結果P<0.05或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對照組(70%),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全部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逐漸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大部分為陰性;無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未見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陽性。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數據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若研究數據結果P<0.05或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對照組(70%),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3討論

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是導致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主要病源,經常是通過糞—口進行傳播,另外也可飛沫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發病。該病主要侵襲患兒的小腸絨毛上皮成熟的帶有刷狀緣的上皮細胞,使得患兒的腸絨毛脫落,數量不斷減少,排列發生紊亂,致使分泌雙糖酶不足導致活性不斷降低,乳糖酶降低較為多見。

上述研究中,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高於對照組(70%),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短於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乳糖作為嬰兒的主要能量來源,幫助嬰幼兒重要營養素進行吸收。乳糖主要是在小腸內經乳糖酶水解,轉化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再吸收。嬰兒腹瀉時由於小腸黏膜損傷和功能障礙很容易引發繼發性乳糖酶缺乏,造成乳糖吸收障礙。未被分解的乳糖大部分留於患兒的腸腔內,促進腸蠕動導致水樣腹瀉。乳糖酶活性和數量恢復可在2~8周,因此,乳糖酶缺乏是導致嬰兒腹瀉或者使腹瀉遷延不愈主要原因[8-9]。母乳和牛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即為乳糖,乳糖主要在人體乳糖酶的作用下進而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進而吸收後直接進入人體的血液被吸收,但是,由於患者因為某種原因缺乏半乳糖,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腸鳴以及急性腹痛等,在臨床上被稱為乳糖不耐受。研究中的結果一致,對0~36個月的184例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展開研究,其中,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6%,明顯高於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1.6%,P<0.05。

"

近年來,隨著二胎政策的不斷開放,嬰幼兒數量逐漸的增加,使得該病呈現逐年增長的趨勢。嬰幼兒腹瀉在臨床上簡稱為腹瀉病,作為一種消化道綜合徵,主要是因為多病原及多因素導致的大便次數增多和大便性狀改變為特點,嚴重會直接造成兒童營養不良、生長髮育障礙等。該病主要集中發生於5歲以下的兒童,是造成該階段兒童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嬰幼兒腹瀉作為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同時也作為4大預防的疾病。該病主要受到體質因素和感染因素的影響。因此,臨床上針對上述問題,積極的研究出解決乳糖不耐受等問題對嬰幼兒腹瀉治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對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的療效進行探究,具體如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資料與方法

1.1、基線資料

將2017年2月—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40例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納入研究,查隨機表按照患兒的入院先後順序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分別20例。對照組中男患兒11例,女患兒9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36個月,最小年齡是3個月,平均(18.35±5.22)個月。實驗組,男患兒12例,女患兒8例,患兒的最大年齡是4個月,最小年齡是36個月,平均(19.63±6.24)個月。本次研究兩組患兒的一般資料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兒的實驗數據可開展科學的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納入標準:本次研究均通過醫院倫理會的同意。所有患兒經過檢查均符合全國腹瀉病防治學術研討會制定的《腹瀉病療效判斷的補充意見》中的相關臨床標準[2],所有患兒均是在徵得家屬的同意下展開研究。排除標準:排除家屬不願意參與本次研究的患兒。

1.2實驗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兒進行常規治療,採用蒙脫石混懸液、微生態製劑進行治療,同時口服或靜脈補液開展對症支持治療,細菌性腸炎給予患兒敏感抗生素進行治療。實驗組患兒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進行治療,乳糖酶口服,半歲以內每次半袋,半歲以上每次1袋。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3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治療效果分為顯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全部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陰性;有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逐漸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大部分為陰性;無效:治療72h內,患兒的糞便性狀及次數未見恢復正常,檢查糞便乳糖不耐受結果為陽性。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對兩組研究數據採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開展統計學處理,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為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治療效果為計數資料,以(n,%)表示,用χ2檢驗。若研究數據結果P<0.05或P<0.0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治療效果對比

對比對照組(70%),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升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3討論

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是導致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主要病源,經常是通過糞—口進行傳播,另外也可飛沫形式經呼吸道感染而發病。該病主要侵襲患兒的小腸絨毛上皮成熟的帶有刷狀緣的上皮細胞,使得患兒的腸絨毛脫落,數量不斷減少,排列發生紊亂,致使分泌雙糖酶不足導致活性不斷降低,乳糖酶降低較為多見。

上述研究中,實驗組患兒的總有效率(95%)高於對照組(70%),止瀉時間及住院時間短於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乳糖作為嬰兒的主要能量來源,幫助嬰幼兒重要營養素進行吸收。乳糖主要是在小腸內經乳糖酶水解,轉化為葡萄糖和半乳糖,之後再吸收。嬰兒腹瀉時由於小腸黏膜損傷和功能障礙很容易引發繼發性乳糖酶缺乏,造成乳糖吸收障礙。未被分解的乳糖大部分留於患兒的腸腔內,促進腸蠕動導致水樣腹瀉。乳糖酶活性和數量恢復可在2~8周,因此,乳糖酶缺乏是導致嬰兒腹瀉或者使腹瀉遷延不愈主要原因[8-9]。母乳和牛奶中的主要碳水化合物即為乳糖,乳糖主要在人體乳糖酶的作用下進而水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進而吸收後直接進入人體的血液被吸收,但是,由於患者因為某種原因缺乏半乳糖,會出現消化不良等現象,進而出現不同程度的腹瀉、腸鳴以及急性腹痛等,在臨床上被稱為乳糖不耐受。研究中的結果一致,對0~36個月的184例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展開研究,其中,治療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90.6%,明顯高於對照組患者的總有效率為71.6%,P<0.05。

醫學研究: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乳糖酶臨床對比

臨床上建議患兒出現乳糖不耐受,停止母乳2~3周,容易造成乳汁急劇減少,對嬰兒的生長髮育會造成十分嚴重的影響,同時使其免疫力也逐漸下降,進而減少糖的攝入量。因為,口服乳糖酶可有效改善患兒因為乳糖不耐受造成的消化不良,進而緩解患者的各種臨床症狀,提高患兒自身的抵抗力,增進食慾,促進病情的儘快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綜上所述,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乳糖酶治療嬰幼兒腹瀉病繼髮乳糖不耐受患兒,可顯著提高患兒的治療效果,縮短住院時間和止瀉時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