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是修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如何修?它有啥好處?

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清淨心?

學佛的人常常想到清淨心,我們用什麼方法來修清淨心?把心裡面這些髒東西把它排出去?用這句佛號。心有所念,把這個念頭很快的換成阿彌陀佛,這就像禪宗裡面所說的,「不怕念起,只怕覺遲」。念頭才起,不管它是善念是惡念,不管它,善念、惡念都不要。禪宗是要把念頭打掉,這個難,保持沒有念頭很難;淨宗用一個念頭,一個佛的念頭,這個容易。

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是修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如何修?它有啥好處?

我用一念排除一切妄念,這是淨宗用的方法,容易成就。所以緊緊的把這句佛號抓住,時時刻刻不能放過,心裡頭佛沒有了,雜念就來了,要有高度的警覺。我心裡頭有佛,我跟淨土相應;我心裡頭沒有佛,我跟六道相應。換句話要問問自己,我還是繼續搞六道輪迴,還是想往生淨土?真想往生淨土,念念是阿彌陀佛。不念阿彌陀佛,那就是是非人我、就是一些雜念。無論念頭是善、惡都是輪迴,善念三善道,惡念三惡道,這是事實真相!

每一個學佛同學不能不知道。我們天天在修,到底修什麼?自己總得清楚、總得明瞭,這管用。別人清楚明瞭,不管我的用。佛法裡頭,確實完全要靠自己,公修公得,婆修婆得,不修不得。淨宗雖然是他力法門,那我們把他要抓住,他是阿彌陀佛。但是要知道,阿彌陀佛跟自己是一體,從這個地方我們就生長起信心。我能不能往生?阿彌陀佛跟我是一體,你說你能不能往生?決定得生!一點都不要懷疑。

中峰禪師所說的那句話得記住,「自性彌陀,唯心淨土」,這是經上佛常說的。中峰禪師說得更貼切,「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此方即是淨土,淨土即是此方」。這是什麼?邊見破掉了,邊見破了是一體,慈悲心才能生得出來,這叫菩提心,才發得出來,也是搞清楚、搞明白了。

如何找回清淨心?

《往生論》天親菩薩告訴我們,極樂世界無量的莊嚴成就總不離清淨,所以清淨是性德的根源。這個話說得好!我們今天確確實實是被染汙了,我們的心不清淨。要想學阿彌陀佛,首先要把清淨心找回來。清淨心中一塵不染,怎麼找回來?我們真要放下,要徹底放下,不要在乎外面一切境緣,要把它看破,要相信因果。因果裡頭特別要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彆強求」,我們的心就定了。

學習佛法最重要的是修清淨心,這個清淨心如何修?它有啥好處?

得到,沒有歡喜,失去,沒有煩惱,把得失看穿了,這很重要。人沒有得失,清淨心才能現前。患得患失,這個心什麼時候才能清淨?所以一定要下個決心,不要了,所有都放下,需要用的時候自然有,沒有也就算了。常常有這個心態,我們才能把我們的性德找回來。相信我跟彌陀是一體,相信我跟極樂世界是一體,這個信心比什麼都重要。

智慧來自清淨心

真正的智慧從哪裡來的?從清淨心來的,與記問之學不相干。我們從《六祖壇經》裡面看,忍和尚的大弟子神秀,神秀親近五祖多少年,天天聽五祖的教誨,跟五祖學習學得不錯,能夠成為五祖的助教。所以五祖傳法,大眾心裡都有數,肯定是傳給神秀。沒想到傳給惠能,沒有一個人服氣,這才發起全寺廟裡面大眾統統去追,要把衣缽奪回來。神秀在五祖身邊,真東西沒有學到,假東西學了不少。真東西是什麼?心,清淨心沒有得到;換句話說,我執沒有破。你看他作了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身心沒有放下。六祖惠能把他偈子改了,他沒有念過書,不認識字,他怎麼會作偈子?他那個偈子有問題,把它改掉。「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是高明,不認識字,一天經都沒有聽過。五祖寺院裡面的講堂他沒有去過,禪堂也沒有去過,他的工作在碓房,為廚房服務的,破柴、舂米,他在那裡做苦工做了八個月。衣缽傳給他了。我們從這個地方就明顯看到,祖師傳衣缽,找接班人,找智慧,身心柔軟,真正之慧,這種人可以接班。跟他多年,沒開悟,他就不是接班人。所以,什麼重要?從知識上來講,神秀超過惠能;從智慧上講,神秀不如惠能。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