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實拍和尚燒戒疤現場,到底怎麼燒,疼不疼?
碼字養娃
1/9 香疤在漢傳佛教中也被稱為戒疤,這是漢傳佛教的一個“特產”,是和尚受戒時用艾火燒上去的,戒疤越多,受的戒越多,相對而言資格也比較深,舊時出家人受戒時,所燃香疤之數目一般有一、二、三、六、九、十二幾種。。
2/9 相傳始於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沙門志德住持金陵天禧寺時,與七眾授戒,燃香於頂,指為終身之誓。此事逐漸演變成慣例。
3/9 後世中國佛教徒往往以此表示自己的信心,出家眾之燒戒疤更成為是否受戒的辨識方式。後來居然悄悄地流傳開來,並且世代傳襲下來。
4/9 受戒時燃戒疤又稱燒香疤,指佛教徒為求受清淨戒體而燃香於身上所遺留的疤痕。一者斷我執,表明出家的堅定信念;二者以身供佛,表明出家的虔誠之心。
5/9 過程:沙彌將祈禱毯緊緊裹在頸項上,手拿著在前項典禮領得的小紅袋。袋裡裝著十二到十四顆用艾草作成的黑色小粒艾絨,每顆約一公分高。
6/9 沙彌面前站著主事和尚中的一位,他把用龍眼乾作成的臘,塗在左手拇指上。從遞來的小紅袋中取出易燃的艾絨後,這位和尚將臘塗在艾絨底部,再一個個放置在沙彌頭皮上點有小圈的部位。
7/9 接著,他拿起紙捻迅速點燃十二粒艾絨。他一個人,或者再加上一位站在沙彌(現在跪著)身後的助手,用手緊按著沙彌的頭,使頭部固定不動。
8/9 如今,我們看到很多年輕人身著長袍,燒戒疤制度在1983年已經完全取消。
9/9 如果看到有戒疤的年輕和尚,恐怕我們得留個心眼了,是否真是僧人,值得懷疑。
2017-07-16

更多精彩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