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主角祖德一家和牧師乘著嚴重超載的破貨車上路,他們的情節是不斷前行,蒙太奇和獨立空鏡呈現貨車顛簸爬行,駛過市鎮、州界及公路。公路的指示牌表明路線和地域變化,加油站、警察檢查站像是提供歇息,其實同時逼他們繼續趕路。幾個流民收容營地,環境多麼惡劣,甚至勞役剝削,即使比較安穩舒適的政府收容所,也是危機四伏,非長居之所。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主角祖德一家和牧師乘著嚴重超載的破貨車上路,他們的情節是不斷前行,蒙太奇和獨立空鏡呈現貨車顛簸爬行,駛過市鎮、州界及公路。公路的指示牌表明路線和地域變化,加油站、警察檢查站像是提供歇息,其實同時逼他們繼續趕路。幾個流民收容營地,環境多麼惡劣,甚至勞役剝削,即使比較安穩舒適的政府收容所,也是危機四伏,非長居之所。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因此,影片結構一直流動鬆散,每個停頓處都發生事情,譬如片中第一次在路上停車便是祖父垂危,接著是黑夜中的葬禮,進入加州後一家人駐足讚歎,也宣告祖母去世。各所營地則有更為動態的情節,吃不飽的小孩們圍著祖德媽媽,警察流彈傷人,牧師被殺害,舞會搗亂企圖,湯隻身逃亡,無疑均具衝擊人物(尤其是湯)、牽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但影片並不給予正常圓滿的戲劇處理。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主角祖德一家和牧師乘著嚴重超載的破貨車上路,他們的情節是不斷前行,蒙太奇和獨立空鏡呈現貨車顛簸爬行,駛過市鎮、州界及公路。公路的指示牌表明路線和地域變化,加油站、警察檢查站像是提供歇息,其實同時逼他們繼續趕路。幾個流民收容營地,環境多麼惡劣,甚至勞役剝削,即使比較安穩舒適的政府收容所,也是危機四伏,非長居之所。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因此,影片結構一直流動鬆散,每個停頓處都發生事情,譬如片中第一次在路上停車便是祖父垂危,接著是黑夜中的葬禮,進入加州後一家人駐足讚歎,也宣告祖母去世。各所營地則有更為動態的情節,吃不飽的小孩們圍著祖德媽媽,警察流彈傷人,牧師被殺害,舞會搗亂企圖,湯隻身逃亡,無疑均具衝擊人物(尤其是湯)、牽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但影片並不給予正常圓滿的戲劇處理。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事情往往沒有多少鋪排,突如其來,而強烈的情感效果稍縱即逝,並不推展為另一高潮,或發展為線索,留待後面呼應。如湯涉及兩宗命案,無疑造就一定程度的懸疑,可既非私怨,也沒有在片末解決。於是,影片的結局調校原著人道主義意蘊和超越性的表達,而安排湯和媽媽黑夜告別,可能命不久矣的湯走上征途,媽媽向家人訴說民粹主義獨白。簡練淡然的結局,同樣有別於荷里活追求戲劇娛樂化的電影改編,卻一樣感動觀眾。

尊福當時已建立個人的藝術標誌,《飛渡關山》(Stagecoach, 1939)、《林肯傳》(Young Mr. Lincoln, 1939)等片構圖均勻講究,不乏中遠距離的長鏡頭,形成穩定莊重的影像風格。《憤怒的葡萄》反映他和創作班底不存拘泥,因應題材,採納適量的現場感和紀錄風格。雖是荷里活片廠出品,同樣兼備三十年代不少國家如法國、中國及日本電影人在實踐的寫實主義方法。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主角祖德一家和牧師乘著嚴重超載的破貨車上路,他們的情節是不斷前行,蒙太奇和獨立空鏡呈現貨車顛簸爬行,駛過市鎮、州界及公路。公路的指示牌表明路線和地域變化,加油站、警察檢查站像是提供歇息,其實同時逼他們繼續趕路。幾個流民收容營地,環境多麼惡劣,甚至勞役剝削,即使比較安穩舒適的政府收容所,也是危機四伏,非長居之所。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因此,影片結構一直流動鬆散,每個停頓處都發生事情,譬如片中第一次在路上停車便是祖父垂危,接著是黑夜中的葬禮,進入加州後一家人駐足讚歎,也宣告祖母去世。各所營地則有更為動態的情節,吃不飽的小孩們圍著祖德媽媽,警察流彈傷人,牧師被殺害,舞會搗亂企圖,湯隻身逃亡,無疑均具衝擊人物(尤其是湯)、牽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但影片並不給予正常圓滿的戲劇處理。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事情往往沒有多少鋪排,突如其來,而強烈的情感效果稍縱即逝,並不推展為另一高潮,或發展為線索,留待後面呼應。如湯涉及兩宗命案,無疑造就一定程度的懸疑,可既非私怨,也沒有在片末解決。於是,影片的結局調校原著人道主義意蘊和超越性的表達,而安排湯和媽媽黑夜告別,可能命不久矣的湯走上征途,媽媽向家人訴說民粹主義獨白。簡練淡然的結局,同樣有別於荷里活追求戲劇娛樂化的電影改編,卻一樣感動觀眾。

尊福當時已建立個人的藝術標誌,《飛渡關山》(Stagecoach, 1939)、《林肯傳》(Young Mr. Lincoln, 1939)等片構圖均勻講究,不乏中遠距離的長鏡頭,形成穩定莊重的影像風格。《憤怒的葡萄》反映他和創作班底不存拘泥,因應題材,採納適量的現場感和紀錄風格。雖是荷里活片廠出品,同樣兼備三十年代不少國家如法國、中國及日本電影人在實踐的寫實主義方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上述破貨車穿州過省,便是取鏡自然的外景鏡頭,仿似新聞攝影師在公路旁攝取,而貨車駛入流民營,以車頭主觀鏡伸入式呈現營地的髒亂無序,與面容焦慮或木然的流民們對視,鏡頭因路面不平而偶作傾斜,接著是光天化日下流民營的飢餓慘淡細節,在在帶有紀錄片於現場揭露真相的手法。

當然,畫框的內容和焦點,鏡頭的運動和長度,以及整體組合,都經考慮,符合荷里活電影敘事傳意和相關技術的效果水平。流民緩慢走動的疲態,各地多款路牌鏡頭的排列,便是頗人工化的藝術處理(路牌更可能是為拍攝特別製造)。

"

每部選片都有其特點,包括對土地和人的不同創作發揮,土地作為存在的根本,與人性和社會制度的複雜聯繫,是影像創作的歷史課文,也可以是當下感同身受的情感。這其中,約翰·福特(John Ford)導演的《憤怒的葡萄》(The Grapes of Wrath, 1940)裡一樣重要,但影片對土地的再現策略是“少拍”,如本人在節目小冊的簡介所述:“幾乎是以'缺席'來呈現……我們看不到農民在田裡辛勞耕種、收割,甚或如其期望在加州果園為五毫子採摘橙梨。"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然而,影片所散發人和土地相聯的意識卻毫不輕淡,引動的感思沉重莫名,因為土地在影像中“缺席”,使我們愈發想象,土地去了哪裡?它和人的歷史是怎樣?同時誠如電影和原著小說,當土地和根基其上的家園遭沒收毀滅,人們被迫流散,其間的歷程經驗是主要故事,但他們的目的是要尋找新的家園——一塊新土地——安頓身心。土地並沒有消失,隱形於表面的影像,呼喚之聲不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的意念正是流徙離散中的傷痛和覺悟,電影結構便與其他選片有別。農村農地並非此片的主要背景和場景,全片故事也不在一個固定空間中發生,電影的起點是人物的家鄉俄克拉何馬州,完結於他們的目的地加州,從美國中南部到西部太平洋沿岸的艱辛旅程。這便影響影片的風格主調,比尊福(約翰·福特)其他作品更為片段式,六、七十年代“公路電影”(主要是以路途反映人生的一類電影)的模式反而可參考。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主角祖德一家和牧師乘著嚴重超載的破貨車上路,他們的情節是不斷前行,蒙太奇和獨立空鏡呈現貨車顛簸爬行,駛過市鎮、州界及公路。公路的指示牌表明路線和地域變化,加油站、警察檢查站像是提供歇息,其實同時逼他們繼續趕路。幾個流民收容營地,環境多麼惡劣,甚至勞役剝削,即使比較安穩舒適的政府收容所,也是危機四伏,非長居之所。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因此,影片結構一直流動鬆散,每個停頓處都發生事情,譬如片中第一次在路上停車便是祖父垂危,接著是黑夜中的葬禮,進入加州後一家人駐足讚歎,也宣告祖母去世。各所營地則有更為動態的情節,吃不飽的小孩們圍著祖德媽媽,警察流彈傷人,牧師被殺害,舞會搗亂企圖,湯隻身逃亡,無疑均具衝擊人物(尤其是湯)、牽動觀眾情緒的能力,但影片並不給予正常圓滿的戲劇處理。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事情往往沒有多少鋪排,突如其來,而強烈的情感效果稍縱即逝,並不推展為另一高潮,或發展為線索,留待後面呼應。如湯涉及兩宗命案,無疑造就一定程度的懸疑,可既非私怨,也沒有在片末解決。於是,影片的結局調校原著人道主義意蘊和超越性的表達,而安排湯和媽媽黑夜告別,可能命不久矣的湯走上征途,媽媽向家人訴說民粹主義獨白。簡練淡然的結局,同樣有別於荷里活追求戲劇娛樂化的電影改編,卻一樣感動觀眾。

尊福當時已建立個人的藝術標誌,《飛渡關山》(Stagecoach, 1939)、《林肯傳》(Young Mr. Lincoln, 1939)等片構圖均勻講究,不乏中遠距離的長鏡頭,形成穩定莊重的影像風格。《憤怒的葡萄》反映他和創作班底不存拘泥,因應題材,採納適量的現場感和紀錄風格。雖是荷里活片廠出品,同樣兼備三十年代不少國家如法國、中國及日本電影人在實踐的寫實主義方法。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上述破貨車穿州過省,便是取鏡自然的外景鏡頭,仿似新聞攝影師在公路旁攝取,而貨車駛入流民營,以車頭主觀鏡伸入式呈現營地的髒亂無序,與面容焦慮或木然的流民們對視,鏡頭因路面不平而偶作傾斜,接著是光天化日下流民營的飢餓慘淡細節,在在帶有紀錄片於現場揭露真相的手法。

當然,畫框的內容和焦點,鏡頭的運動和長度,以及整體組合,都經考慮,符合荷里活電影敘事傳意和相關技術的效果水平。流民緩慢走動的疲態,各地多款路牌鏡頭的排列,便是頗人工化的藝術處理(路牌更可能是為拍攝特別製造)。

好萊塢傳奇之作,電影《憤怒的葡萄》,演繹經濟大蕭條下的美國

《憤怒的葡萄》是尊福和攝影指導葛裡格‧託蘭(Gregg Toland)的精彩合作,似新聞紀錄片的段落固然預告託蘭其後在《大國民》(1941)的做法。後者模仿、拍攝假新聞片,插進正常的戲劇中,以戲中戲的結構創作人物的傳奇魅力,《怒》片的段落不過是參考新聞片攝影和社會現實,美學是比較自然平實的寫實主義。

事實上,尊福和託蘭以寫實主義為全片攝影基調,但同樣注入個人色彩的藝術追求,於片場技藝水平亦有所貢獻。有異於《大國民》刻意誇張的巴洛克取向,影片題旨和處境是貧寒和流散,攝影便不見繁複花巧的構造,反要收斂,僅用有限的元素:黑、白、光、暗,在其間大造文章。黑、白、光、暗,有時獨立存在,如某些白天征途和深夜流民營的狀況,慘白,混沌,黑沉沉,但更多時可互相碰撞,於是在白日畫面中投入黑色,如片首大遠景中湯走向觀眾,片末他在晨曦的山坡上走向遠方,人影和天色對比,另外舊鄰居回憶家園被毀一段戲,多個鏡頭片展示他和家人在地上的投影,烈日下死硬而孤零。或深黑影像中放入單一光源的燭光、燈光,以此顯現部分人物的面孔和動態,大量場面而且不少全場這樣經營,不是荷里活電影的普遍做法,而作為荷里活產品,要保證觀眾看清影像,拍攝時的精雕細啄可以想象。

尊福改編史坦貝克經典小說,美國大蕭條年代一個家族的跨州遷移,或許減少原著的政治批判元素,卻成就了可媲美美國名攝影家多羅西亞·蘭格(Dorothea Lange)的大蕭條作品的活動影像美學。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