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分娩 婦產科胡蓉醫生 2019-04-06

自然分娩最符合人體生理規律,也是醫生倡導的分娩方式,條件合適,能夠自己順產當然是最好的,但是也有很多順產不順利的情況啊,很多準媽媽們一想到這個就不由自主的開始害怕了,擔心順不下來,白白痛了很久最後還要剖宮產。其實在分娩過程中,出現不順利的情況時,醫生會用各種手段來幫助分娩,今天就來詳細說說都會有哪些方式,讓孕媽媽們瞭解一二,知己知彼,這樣心裡也許就不會害怕了。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一、引產和催產,務必要分清

很多接近預產期的準媽媽們首先最擔心的問題是萬一過了預產期寶寶還不出來怎麼辦?通常超過預產期,接近42周寶寶還是懶懶不想出來,這個時候要引產,醫生會用一些促進宮頸成熟的藥物或方法,讓宮頸局部發生變化,有時還要配合縮宮素靜脈滴注,誘發宮縮。一旦分娩發動,在順產過程中出現產程進展緩慢、宮縮不好等分娩不順利的情況時,為了讓寶寶快點出來,就要催產了。

所以呢,引產和催產其實是不一樣的兩個概念,簡單來說,未臨產的處理叫做“引產”,臨產後的處理叫做“催產”,我們要區分清楚。在分娩發動後,進展不順利時,醫生採取措施應該叫做催產。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二、催產手段知多少

整個分娩過程分為第一產程(從規律宮縮開始到子宮頸開全)、第二產程(從宮口開全到胎兒娩出)、第三產程(從胎兒娩出到胎盤娩出),催產的辦法主要用在第一和第二產程,方法也不一樣。

第一產程的時間最長,第一次生寶寶的女性大概需要11-22小時,生過寶寶的女性需要的時間大概是6-16小時,因此這個時候也是最可能需要用到催產方法的,當產程過長,為了避免寶寶缺氧,可以使用以下具體措施:

1.催產素:也叫做縮宮素,當宮縮力弱,宮頸擴張緩慢、胎兒下降緩慢時,排除異常情況後,醫生會使用催產素靜脈滴注。先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在整個過程中,有醫生嚴密監護,隨時根據宮縮和媽媽們的反應,決定縮宮素的使用劑量和時間。

在這裡還要說明一點,有很多媽媽對催產素有誤解,認為用了之後寶寶會更缺氧,其實並不是這樣,在使用催產素的過程中,有專業的醫護人員監測胎心和宮縮的變化,來保證寶寶的安全。也有的媽媽會聽別人說,打了縮宮素會好痛。實際上,縮宮素引起的子宮收縮跟真正的宮縮是類似的,總體來說強度不相上下,感覺打了縮宮素更痛了,那是因為宮縮由弱到強,自然會感覺痛,而且在順產時因為疼痛,很多媽媽心情緊張煩躁,都會把這種疼痛感放大。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2.人工破膜:當第一產程進展緩慢時,羊水遲遲未破,醫生也會人工破膜,讓前羊水流出來一部分,加快宮頸擴張,有加強宮縮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因為醫生會把手伸到陰道內,會有不適感和輕微的疼痛感。在人工破膜會有宮縮逐漸加強的感覺。

此外,人工破膜以後還可以看到流出的羊水情況,如果羊水很渾濁,發綠,含有較多胎糞,說明可能存在胎兒宮內窘迫、寶寶缺氧的可能性,醫生綜合判斷後,如果情況不適合繼續試產,需要剖宮產儘快讓寶寶出來。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3.產鉗:在第二產程的時候,寶寶就是出不來,胎心也變慢了,真是急死人,該怎麼辦呢?這個時候醫生可能就會用到產鉗。

產鉗分為兩葉,像兩把大大的勺子,弧度符合寶寶的頭部曲線。在會陰部打麻藥,然後剪開一個切口,可能會比常規的會陰側切傷口大一些,這樣方便放置產鉗。把產鉗的兩葉分別放在寶寶的頭部兩側,配合宮縮向下牽引,幫助寶寶出生。使用產鉗後寶寶頭部兩側可能會有印痕,或者少許皮膚擦傷或淤血,不嚴重的話,過幾天就會恢復正常。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4.胎頭吸引:除了產鉗之外,有的醫院可能還會用胎頭吸引的辦法幫助寶寶出生,這是通過特製的吸杯放於胎兒頭頂,藉助大氣壓力來協助胎兒順利出生。不過通過胎頭吸引分娩的寶寶頭部可能會形成一個產瘤,在頭部形成凸起的小包,不過幾天后就會完全吸收,除了剛生出來的樣子有點醜醜噠,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

分娩之路不順暢,助產手段知多少

看完上述內容,相信很多準媽媽們能夠心裡有數了,其實不要過度擔心,分娩時的突發狀況很多,不能事先預知,最重要的是選擇一家好醫院,充分相信並配合你的醫生,這樣就能順利迎接寶寶的降臨啦。

(此處已添加小程序,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