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報鉅虧超10億市值跌九成 “暴風”席捲的暴風集團債務壓頂一落千丈

年報鉅虧超10億市值跌九成 “暴風”席捲的暴風集團債務壓頂一落千丈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柳 胡金華 上海報道

隨著上市公司年報全部披露完畢,暴風集團(300431.SZ)由盈轉虧、利潤暴跌不斷引起市場的注意。

據2018年年報顯示,暴風集團去年營業收入11.27億元,同比下降41.25%;淨利潤虧損10.9億元,同比暴跌2077.65%。在上市公司當中,暴風集團的成績是吊車尾般的存在。

面對如此不堪的業績,市場認為,其2018年的暴跌除了來自於暴風集團本身轉型的失敗,還來源於整個集團在收購案上的失利。

主營業務欠佳鉅虧10億

僅2018年一年,虧去了過去五年的所有淨利潤。

暴風集團將營收下降歸結為互聯網視頻行業競爭的加劇。暴風集團解釋稱:由於行業競爭,公司互聯網視頻業務營業收入有所下降,同時互聯網電視業務處於業務快速拓展期,營銷推廣力度加大,導致成本費用增加。另外,為公允反映公司財務狀況,計提了相應資產減值損失。

也就是說,暴風集團的虧損是由於主營業務,也就是暴風TV的虧損。

據公開資料顯示,基於在暴風影音平臺的技術和業務積累,暴風集團先後進入了VR、TV、影業、體育等行業,成立了暴風魔鏡、暴風TV、暴風體育等業務模塊。

2015年,暴風集團實施All for VR戰略,推出暴風魔鏡。但此後,VR的熱度散去,吸金能力迅速下滑,暴風魔鏡至今也沒有盈利。2016年,暴風集團成立暴風體育業務板塊,2018年提出All For TV戰略,並砍掉暴風影音跟VR兩個虧損業務。

出奇一致的是,無論哪一個板塊,都沒有實現暴風集團CEO馮鑫所說的那樣:“利潤可達十幾、二十億,而且還會保持高增長。”

作為創造過奇蹟的上市公司,暴風集團在創業板掛牌初期,上市的40天裡曾拿下36個漲停板,股票從發行價7.14元幾乎每天以114%的速度暴漲至327.01元。但如今,暴風集團的市值已經跌去九成,截止5月15日收盤,暴風集團報7.86元/股,較123.85元/股的峰值縮水93.6%;其最新市值僅剩25.9億元,與巔峰時期的400億元市值相比,蒸發超過九成。

上海一位傳媒行業分析師表示;“暴風集團看似一直在追風口,但哪一次都不能乘風起,這是因為公司一直在迅速擴張,到了後期又盲目轉型,最後哪個也沒趕上風口。現在用戶流失,現金流吃緊,落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對於此次財報,深交所對暴風集團發佈年報問詢函,要求其結合主營業務收入、成本、利潤、毛利率、負債等財務指標的變化情況,量化分析2018年發生大虧損的原因,充分披露當前面臨的具體經營困難,存在淨資產為負的風險,以及擬採取的解決措施。

而暴風集團財務審計機構大華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意見為“保留”,並給出保留意見兩大原因:“一是暴風集團未對相關事項做出充分披露,二是無法對暴風集團商譽減值測試結論的適當性作出準確判斷。”

因此,深交所問詢函關注到暴風集團的商譽減值情況。2015 年 7 月,公司收購暴風智能,形成商譽 1.28 億元,自 2016 年度至 2018 年度持續虧損 -3.58 億元、-3.20 億元、-11.91 億元。2018 年末,暴風集團未對該商譽計提減值。問詢函提出,要求保薦機構說明商譽減值測試的合理性,是否存在疑點或其他需要說明的情況;並要求會計師說明針對前述商譽減值測試所執行的審計程序,已取得、未取得以及欠缺的審計證據內容,是否存在其他疑點。

收購案踩雷 合作伙伴索賠7.5億

除了本身轉型的失敗,暴風集團在收購案上的失利也為其帶來了拖累。

2016年,暴風集團、光大證券分別出資2億元、6000萬元成立浸鑫基金,並撬動其他出資方募資50億元,用於收購MPS的多數股權。但是非常不幸的是,MPS在去年竟然破產清算,暴風和光大證券都需要承擔無限連帶責任。但是,暴風集團並無能力承擔這一筆債務。

當時,暴風集團、馮鑫及光大浸輝簽署意向性協議,約定在光大浸輝與暴風投資設立的特殊目的企業收購 MPS65%股權交割,根據屆時有效的監管規則,原則上最遲在初步交割完成後18個月內完成最終收購。若在符合約定條件的前提下,因公司18個月內未能完成最終對MPS公司收購而造成特殊目的主體的損失需承擔賠償責任。

5月8日晚,光大浸輝、上海浸鑫以公司和馮鑫未能履行上述約定為由,向暴風集團發起“股權轉讓糾紛”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暴風集團向光大浸輝、上海浸鑫支付因不履行回購義務而導致的部分損失人民幣6.88億元及該等損失的遲延支付利息6330.66萬元,合計約7.5億元人民幣。

除此之外,2018年11月15日,暴風集團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首席財務官姜浩辭職。2019年5月1日,首發股東減持公司股份的預披露公告,顯示瑞豐永利、融輝似錦、眾翔宏泰擬分別減持946958股、866070股、385442股,合計219.85萬股。

2019年3月1日,暴風集團創始人馮鑫因合同糾紛被法院採取限制消費措施,合同了結後限制解除;3月8日,暴風集團因勞動人事糾紛,欠下了1.2萬元的工資沒有按時償還被法院列入俗稱“老賴”的強制被執行人名單,信息曝出後的3月9日,法院刪除了暴風集團的失信信息。

投資失利、轉型失敗、高管離職、股價連連下跌、股東減持股份等一系列危機襲來,暴風集團如今已經風雨飄搖。

2019年一季度報顯示,暴風集團繼續處於虧損當中。數據顯示,一季營業收入為7120.51萬元,較上年同期減81.60%;淨虧損1749.5萬元,同比增長40.78%。

責任編輯:秦嶺 主編:公培佳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