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風投 創業 電子商務 新三板 中經城事 2017-05-18
「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我們正在準備登陸A股。” 1919酒類直供董事長楊陵江表示。1919是成都高新區上市掛牌企業中的一個,2014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今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達11.78億元,增長超過170%,接近去年全年營收。就此,該企業意欲在資本市場實現轉板。

對於成都高新區來說,該區域的上市掛牌企業正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各類上市掛牌企業已達116家,總量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居前列,在西部地區位列第一。

“如果把政府對企業的培育扶持看作是一種公共資源的投資行為,那麼成都高新區的情況就是政府‘領投’,金融機構和其他市場化機構‘跟投’,推動財政扶持資金往‘金融化、市場化’轉型,有效地放大了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 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

政 府 領 投

數字顯示,2015年,成都高新區上市企業以IPO、增發、債權發行等方式總計完成直接融資超過115億元,新三板掛牌企業以定向增發方式完成直接融資8.1億元,有力支持了成都高新區經濟穩增長和轉型升級。

截至今年8月底,成都高新區上市掛牌的116家企業中,上市企業29家,約佔四川省的四分之一,成都市的一半。新三板掛牌企業87家,總量在全國國家級高新區中位居前列。在上市企業後備庫中,索貝數碼、阜特科技、愛樂達航空、尼畢魯科技等7家企業IPO申請獲得證監會受理;近20家擬掛牌企業正在交易所“排隊待審”中;100餘家企業與中介機構簽約進行股份制改造,發展“後勁十足”。

在成都高新區經濟證券化率提升的背後,是成都高新區企業梯度培育體系的不斷完善。成都高新區經貿發展局相關負責人說,在成都高新區的“梯度培育庫”中,企業按年銷售收入指標被分為“大企業大集團”“提升型”“小巨人”“成長型”“擬上規”五個梯度進行分層培育。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區“梯度培育庫”重點培育企業總數達到1807家,其中,進入“成長型”“擬上規”層的中小微重點培育企業超過1500家。“這中間,科技企業佔比接近80%。”

「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按需融資”是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分層培育的關鍵。為此,成都高新區強化了“內源融資+政府扶持資金+債權融資+股權融資+改制上市”梯形融資服務,出臺有效措施為企業發展提供多層次、多元化的資金支持。

以政策性債權融資為例,截至2015年底,成都高新區與國開行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合作的“統貸統還”平臺已累計為900餘家科技型中小微企業發放貸款超過55億元;與成都銀行合作的科技型小微企業“成長貸”產品累計放款2.3億元,放款企業數達77家,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企業是通過“成長貸”首次獲得了銀行貸款。2016年,成都高新區又推出了兩款政策性融資產品,與成都銀行合作的“壯大貸”和與工商銀行合作的“新創貸”產品已累計發放貸款5800萬元。

據統計,在獲得成都高新區政策性債權融資產品支持的重點培育企業中,已有4家在滬深交易所上市,26家在新三板掛牌。

而作為全國首批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地區,自2011年獲批以來,成都高新區不僅形成了具有全國示範性、影響力的“梯形融資體系”,而且吸引了各類金融機構的快速聚集。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區已聚集金融類機構700餘家,其中銀行37家、證券和期貨類公司44家、保險及保險中介機構72家、股權投資及其管理機構420餘家。

產 業 助 推

1919酒類直供一直拼打的是酒類產品的零售終端,目前在全國市場有近千家門店,但成都高新區的孵化使其具有獨特的互聯網基因:從線下轉移到線上,目前主攻電子商務,並在去年併購了“購酒網”。由此,該公司也成為今年唯一一家入選新三板創新層名單的酒類流通企業。

記者注意到,在目前掛牌的87家新三板企業中,包括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55家、生物企業6家、高端裝備企業12家、節能環保企業4家、生產性服務業企業8家。

此外,統計數據顯示,以戰略新興產業為主體的改制掛牌企業和後備企業在2015年的產值增幅均遠高於傳統產業的產值增幅,成為推動成都高新區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

去年6月,成都高新區獲批成為西部首個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擔當起建設成為“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高端產業集聚區、開放創新示範區和西部地區發展新的增長極”的重任。由此,在七大主導產業中,以生物醫藥、節能環保、互聯網、高端裝備製造等為主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高新區孵化、培育、重點支持發展的方向。

「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數據顯示,2015年以來,成都高新區科技創業企業數量井噴式增長。新增科技創業企業同比增長300%,在孵企業超過7500家,大學生創業企業和團隊孵化超過1000個。其中,2016年上半年新增科技型初創企業1510家,新增高層次人才230名,來自成都高新區以外的國家千人計劃獲得者3名,創辦高層次人才企業170家。

“通過改制上市,一方面讓企業更加規範經營並做大做強,另一方面加快了區域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發展轉型,提升了成都高新區的自主創新能力。”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

載 體 孵 化

在成都高新區天府軟件園旁邊,一棟命名為盈創動力的大樓裡吸引著諸多科技型企業前往尋求融資。這是成都高新區搭建的科技金融專業服務平臺,通過總計約6.9萬平方米的金融載體吸引50餘家國內外知名金融服務機構入駐,構建的“盈創動力”遠程網絡投融資服務平臺與近100家投融資機構建立起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專門針對改制上市工作提供財務諮詢、改制規範、項目對接等各項專業化服務。

這樣的金融服務平臺,已然與成都高新區的眾多孵化和園區載體形成了良性互動。

據悉,成都高新區圍繞七大主導產業,採取聯合管理、業務指導等合作方式與社會力量共建了天府新谷創業社區、天河生物醫藥專業孵化器等一批國家級、專業化創新創業載體。社會資源建設近60家孵化載體,孵化器面積約170萬平方米,進駐企業4000餘家。與此同時,成都高新區重點發展加速器,建設了模具工業園和動力工業園等兩個加速器,載體面積共計22萬平方米,主要聚集模具加工、機械加工和IT產業。

隨著這些載體的建設和發展,其成果已經初步顯現。據俠客島成都辦公室負責人王宏波介紹,目前俠客島已有近200個項目入駐,其中兩家企業已在新三板掛牌。

「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成都高新區擁有國家軟件產業基地、國家中藥現代化基地等國家級基地,建成了以8家國家級孵化器為骨幹、總面積207萬平方米的科技企業孵化器群體,正在建設新川創新科技園、成都天府國際生物城、天府生命科技園等國際一流科技園區。”成都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這裡將不斷“盛產”各種上市公司,成為證券市場的主力軍。

按照該區的規劃,力爭到2020年,實現全口徑產業總產值10000億元,聚集科技企業10000家,聚集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10000人。

「前線」成都高新區借力資本市場 “孵化效應”助推116家企業上市掛牌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