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主題儘可能直白的同時,電影的表達又特別強調戲劇化,這種戲劇化的誇張,甚至影響了邏輯。窮人一家就像開了金手指,順風順水完成了“入侵”與“寄生”。幾個重要轉折的變奏,又在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一家人謊言的暴露,僅僅是因為女兒一腳踏空,一家人摔在一起,用完全的偶然去實現反轉,倒也不能說不真實,但明明是有更周全的處理方法的。

那種慌亂、無序、緊張的變奏,強化了電影的娛樂性與刺激性,卻讓一部劍指現實的電影顯得輕浮。它甚至更像是一部熱鬧的舞臺劇,各個角色粉墨登場又匆忙下線,現場熱鬧非凡,但喧囂過後,並沒剩下什麼。有限的一點批判,只能讓從來不思考的觀眾,煞有介事地感覺良好,自以為深刻。

這麼處理從執行上來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那個拍過《殺人回憶》與《母親》的奉俊昊,卻顯得不夠含蓄或剋制,少了大師的氣度。它有足夠試聽上的愉悅,卻喪失了文學性的支持,缺乏厚重感。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主題儘可能直白的同時,電影的表達又特別強調戲劇化,這種戲劇化的誇張,甚至影響了邏輯。窮人一家就像開了金手指,順風順水完成了“入侵”與“寄生”。幾個重要轉折的變奏,又在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一家人謊言的暴露,僅僅是因為女兒一腳踏空,一家人摔在一起,用完全的偶然去實現反轉,倒也不能說不真實,但明明是有更周全的處理方法的。

那種慌亂、無序、緊張的變奏,強化了電影的娛樂性與刺激性,卻讓一部劍指現實的電影顯得輕浮。它甚至更像是一部熱鬧的舞臺劇,各個角色粉墨登場又匆忙下線,現場熱鬧非凡,但喧囂過後,並沒剩下什麼。有限的一點批判,只能讓從來不思考的觀眾,煞有介事地感覺良好,自以為深刻。

這麼處理從執行上來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那個拍過《殺人回憶》與《母親》的奉俊昊,卻顯得不夠含蓄或剋制,少了大師的氣度。它有足夠試聽上的愉悅,卻喪失了文學性的支持,缺乏厚重感。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誅心而論,這更像是奉俊昊刻意為之。日益國際化的導演,在不斷改造自己的電影語態,力求讓作品顯得更加普世與共通,既兼顧作者意識,又要網絡最廣大的普通觀眾,在儘可能淺白的表達中,營造出貌似深刻的虛幻之景。

他甚至為此削弱了自身母文化的主體性,試圖用一種西方式的流行審美取代。看似迴歸本土,其實還是在刻意炮製國際化的電影。這樣的轉換難免讓奉俊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面面俱到的結果是丟失了個性,他的精神內核發生了分裂。一面朝向自我,另一面不可避免地擁抱流俗。這也是為什麼奉導的那些國際化製作總讓人感到無所適從,難以言喻。

《寄生蟲》是一個可以寄生在任何社會文化上的故事。只要有貧富差距,這個寓言就成立,用黑人、拉美裔甚至白人演繹這個故事,都不會違和。看似迴歸韓國的製作,其實是另一種國際化的延續,是用韓國的故事,講述全世界最主流的價值觀。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主題儘可能直白的同時,電影的表達又特別強調戲劇化,這種戲劇化的誇張,甚至影響了邏輯。窮人一家就像開了金手指,順風順水完成了“入侵”與“寄生”。幾個重要轉折的變奏,又在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一家人謊言的暴露,僅僅是因為女兒一腳踏空,一家人摔在一起,用完全的偶然去實現反轉,倒也不能說不真實,但明明是有更周全的處理方法的。

那種慌亂、無序、緊張的變奏,強化了電影的娛樂性與刺激性,卻讓一部劍指現實的電影顯得輕浮。它甚至更像是一部熱鬧的舞臺劇,各個角色粉墨登場又匆忙下線,現場熱鬧非凡,但喧囂過後,並沒剩下什麼。有限的一點批判,只能讓從來不思考的觀眾,煞有介事地感覺良好,自以為深刻。

這麼處理從執行上來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那個拍過《殺人回憶》與《母親》的奉俊昊,卻顯得不夠含蓄或剋制,少了大師的氣度。它有足夠試聽上的愉悅,卻喪失了文學性的支持,缺乏厚重感。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誅心而論,這更像是奉俊昊刻意為之。日益國際化的導演,在不斷改造自己的電影語態,力求讓作品顯得更加普世與共通,既兼顧作者意識,又要網絡最廣大的普通觀眾,在儘可能淺白的表達中,營造出貌似深刻的虛幻之景。

他甚至為此削弱了自身母文化的主體性,試圖用一種西方式的流行審美取代。看似迴歸本土,其實還是在刻意炮製國際化的電影。這樣的轉換難免讓奉俊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面面俱到的結果是丟失了個性,他的精神內核發生了分裂。一面朝向自我,另一面不可避免地擁抱流俗。這也是為什麼奉導的那些國際化製作總讓人感到無所適從,難以言喻。

《寄生蟲》是一個可以寄生在任何社會文化上的故事。只要有貧富差距,這個寓言就成立,用黑人、拉美裔甚至白人演繹這個故事,都不會違和。看似迴歸韓國的製作,其實是另一種國際化的延續,是用韓國的故事,講述全世界最主流的價值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當然成功,戛納的金棕櫚與韓國的熱映都說明了這點。但剛巧李滄東在去年拍了相似主題的《燃燒》。在李滄東面前,奉俊昊應該很虛心地端起杯子,轉過頭,用手掩住酒杯,向前輩敬一杯酒。

故事終究以殘忍而又溫情的方式終結,儘管過程中我為一家人的命運而提心吊膽,但最終還是沒有連接上父親那一刻理智的熔斷。關於底層暴力的反擊並不是因為赤裸裸的剝削或壓迫,反而是從看似溫和卻又漫不經心的傲慢所引發。

但這注定得不到救贖的貧窮一家,人性未泯卻只能寄居地下的一家,並不會因為心懷善良就改變命運。電影的開篇與結尾都收於同一個畫面,彼時陽光傾灑,一家人雖貧窮卻還能齊齊整整感恩地活著;最後卻轉入冬日的陰冷,已不完整的家庭,孩子懷抱著微渺的希望,在半似環境的幻想中解放被拘禁的父親。

這個開放式結尾或許是整部電影唯一的曲筆所在。但一切早就定形,結局在無盡的絮叨中顯得如此冗贅,再沒有《殺人回憶》中宋康昊失神落寞的大臉和《母親》中金惠子夕陽下在大巴上翩翩起舞的剪影。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主題儘可能直白的同時,電影的表達又特別強調戲劇化,這種戲劇化的誇張,甚至影響了邏輯。窮人一家就像開了金手指,順風順水完成了“入侵”與“寄生”。幾個重要轉折的變奏,又在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一家人謊言的暴露,僅僅是因為女兒一腳踏空,一家人摔在一起,用完全的偶然去實現反轉,倒也不能說不真實,但明明是有更周全的處理方法的。

那種慌亂、無序、緊張的變奏,強化了電影的娛樂性與刺激性,卻讓一部劍指現實的電影顯得輕浮。它甚至更像是一部熱鬧的舞臺劇,各個角色粉墨登場又匆忙下線,現場熱鬧非凡,但喧囂過後,並沒剩下什麼。有限的一點批判,只能讓從來不思考的觀眾,煞有介事地感覺良好,自以為深刻。

這麼處理從執行上來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那個拍過《殺人回憶》與《母親》的奉俊昊,卻顯得不夠含蓄或剋制,少了大師的氣度。它有足夠試聽上的愉悅,卻喪失了文學性的支持,缺乏厚重感。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誅心而論,這更像是奉俊昊刻意為之。日益國際化的導演,在不斷改造自己的電影語態,力求讓作品顯得更加普世與共通,既兼顧作者意識,又要網絡最廣大的普通觀眾,在儘可能淺白的表達中,營造出貌似深刻的虛幻之景。

他甚至為此削弱了自身母文化的主體性,試圖用一種西方式的流行審美取代。看似迴歸本土,其實還是在刻意炮製國際化的電影。這樣的轉換難免讓奉俊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面面俱到的結果是丟失了個性,他的精神內核發生了分裂。一面朝向自我,另一面不可避免地擁抱流俗。這也是為什麼奉導的那些國際化製作總讓人感到無所適從,難以言喻。

《寄生蟲》是一個可以寄生在任何社會文化上的故事。只要有貧富差距,這個寓言就成立,用黑人、拉美裔甚至白人演繹這個故事,都不會違和。看似迴歸韓國的製作,其實是另一種國際化的延續,是用韓國的故事,講述全世界最主流的價值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當然成功,戛納的金棕櫚與韓國的熱映都說明了這點。但剛巧李滄東在去年拍了相似主題的《燃燒》。在李滄東面前,奉俊昊應該很虛心地端起杯子,轉過頭,用手掩住酒杯,向前輩敬一杯酒。

故事終究以殘忍而又溫情的方式終結,儘管過程中我為一家人的命運而提心吊膽,但最終還是沒有連接上父親那一刻理智的熔斷。關於底層暴力的反擊並不是因為赤裸裸的剝削或壓迫,反而是從看似溫和卻又漫不經心的傲慢所引發。

但這注定得不到救贖的貧窮一家,人性未泯卻只能寄居地下的一家,並不會因為心懷善良就改變命運。電影的開篇與結尾都收於同一個畫面,彼時陽光傾灑,一家人雖貧窮卻還能齊齊整整感恩地活著;最後卻轉入冬日的陰冷,已不完整的家庭,孩子懷抱著微渺的希望,在半似環境的幻想中解放被拘禁的父親。

這個開放式結尾或許是整部電影唯一的曲筆所在。但一切早就定形,結局在無盡的絮叨中顯得如此冗贅,再沒有《殺人回憶》中宋康昊失神落寞的大臉和《母親》中金惠子夕陽下在大巴上翩翩起舞的剪影。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殺人回憶》的結尾,是足以銘刻影史的經典

"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寄生蟲》當然是部好電影,奉俊昊依然是我心理排名第一的韓國導演。

但作為暌違已久的迴歸韓國本土之作,又拿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大獎,《寄生蟲》總讓人覺得還缺了點什麼。

豆瓣9.2分,其實過譽了。

奉俊昊並沒有因為離開西方而放下包袱(他的國際化創作總沒那麼好),依然停留在自己的創作舒適區,寫了一個荒誕的現實寓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這個故事的內核與去年大熱的李滄東的《燃燒》如出一轍,外部結構又很容易聯繫起是枝裕和的《小偷家族》及喬丹·皮爾的恐怖驚悚片《我們》。它甚至還保留著《雪國列車》的靈魂,用極端且明顯對立的身份設定來形成衝突,用高度戲劇化來編織故事,直接、乾脆,亞洲觀眾感同身受,西方觀眾也不會費解。

奉俊昊著筆於韓國式的社會現實,為《寄生蟲》披上了一層擬真外衣,雖然這現實的色彩裡,滿眼都是荒誕的魔幻主義。

貧富分化、階級對立、階層固化,有錢人窮奢極欲,窮人賤若螻蟻,這或許是整個東亞都要面對的社會問題,也成為一段時間以來,韓日電影經久不衰的主題。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始於一家四口,父母失業許久,一對子女高考落榜閒在家中,一家子蝸居在半地下室的逼仄房間內,只能靠打零工度日。

長子偶然得到為有錢人女兒進行英文補習的工作,走入富人家庭的他,被奢華的生活所震撼。隨即,一家人的生活都發生了變化。

窮人一家巧妙地施以各種手段,驅逐舊僱員,通過扮演不同的身份,逐漸進入有錢人家中,變成了寄居於上流人家的“寄生蟲”。

他們幾乎成功了,雙方各取所需,以互不侵犯的姿態和諧共生。主角一家雖然像是趴在有錢人一家身上“吸血”,但也努力地扮演著角色,小心翼翼維持著界限,竭力為僱主服務。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直到一次意外發生,平衡局面被打破,謊言被戳穿,狀況變得一發不可收拾……

一如奉俊昊過往的作品,電影在擺出批判姿態的同時,絲毫沒有忽略本身商業化表達。拋開各種極具象徵意偉的道具與臺詞,《寄生蟲》也是部觀賞性很強,敘事豐富迂迴,製作精美的電影。

電影中的每個演員都恰到好處,宋康昊當然是天賜的寶貝,怎麼用都不壞。李善均與崔宇植非常可靠,就連演慣了性感角色,臉部因玻尿酸而顯得僵硬的趙汝珍,都讓人印象深刻。韓國演員身上的質感,總會讓觀眾感到特別踏實。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飾演女主人的趙汝珍,是韓國著名性感明星

整部電影工整、精緻、流暢,技術上毫無瑕疵,故事也非平鋪直敘,幾次反轉非常有趣。好看之餘,也不乏反思與批判。奉俊昊還是那個奉俊昊,各方面都處理得周到,絕不會給觀眾以太多抱怨的口實。

但或許預期太高,總覺得這部電影有遺憾。

細細想來,大概是整個故事交待得太清楚徹底,少了回味。

整部電影的主題如此之鮮明,批判的目標如此之精準,恨不得就把“階級對立”幾個大字糊在屏幕上,觀眾想要發散或跑偏都很困難。

電影在表達階級差異時也是無比直白,窮人一家的生活與富人們的生活形成了刺眼的對照,所有陳設都不遺餘力地交待著這種階級的落差。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中關於貧富的對照鮮明而刺眼

對照是多重的,既有主角一家與有錢人的反差,也有這一家真實生活與自身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反差。

再加上石頭、氣味、雨水、地窖與庭院,各種明喻暗喻,都在激發和彰顯這種衝突感。

雨夜是整部電影的高潮,大雨滂沱,有錢人聽著雨聲挑動情慾,在白噪音的陪伴下舒適愜意;窮人則在竭力搶救被水淹沒的家,倒灌的馬桶噴出汙水,絕望的女兒只能無奈地坐在馬桶蓋上抽菸。

這簡直像兩種完全不同的生物,只有有錢人才堪稱為人,而那些藏在地下的,拼命苟活的,要麼是老鼠,要麼是鬼。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相比較李滄東在《燃燒》的刻畫,很明顯,《寄生蟲》要直接並淺顯得多。同樣寫窮人的窘迫與壓抑,劉亞仁的李宗秀是比崔宇植的基宇高級得多的角色。李宗秀並不似基宇那樣在電影中展示出十足的主動性,卻用足夠豐富的細節構築了一個怯弱、卑微繼而又奮起反抗的貧窮青年的形象。

基宇是《寄生蟲》諸多角色的一個縮影,鮮活、生動但又失之真實,他們是典型的符號化人物,具有極其鮮明的階級屬性與階層特徵。為彰顯差異,電影還特別把窮人一家寫得異常聰明,偽裝也好,陰謀也好,接替工作也好,能把一切梳理得有條不紊滴水不漏;反而是有錢人顯得特別傻白甜,沒那麼聰明和警醒。

兩相對比,好像窮人一家擁有更高的智慧與更強的行動力,擁有更優秀的天賦。如果達爾文理論可靠,那理應是窮人一家過得更好,兩家人的生活也要倒轉。卻只是因為階級差異,窮人一家失去了向上發展的通路,再出色的天資,也只是為了保住替富人打工的機會而已。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主題儘可能直白的同時,電影的表達又特別強調戲劇化,這種戲劇化的誇張,甚至影響了邏輯。窮人一家就像開了金手指,順風順水完成了“入侵”與“寄生”。幾個重要轉折的變奏,又在以漫不經心的方式進行處理,比如一家人謊言的暴露,僅僅是因為女兒一腳踏空,一家人摔在一起,用完全的偶然去實現反轉,倒也不能說不真實,但明明是有更周全的處理方法的。

那種慌亂、無序、緊張的變奏,強化了電影的娛樂性與刺激性,卻讓一部劍指現實的電影顯得輕浮。它甚至更像是一部熱鬧的舞臺劇,各個角色粉墨登場又匆忙下線,現場熱鬧非凡,但喧囂過後,並沒剩下什麼。有限的一點批判,只能讓從來不思考的觀眾,煞有介事地感覺良好,自以為深刻。

這麼處理從執行上來說當然沒有任何問題,但作為奉俊昊這樣級別的導演,那個拍過《殺人回憶》與《母親》的奉俊昊,卻顯得不夠含蓄或剋制,少了大師的氣度。它有足夠試聽上的愉悅,卻喪失了文學性的支持,缺乏厚重感。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誅心而論,這更像是奉俊昊刻意為之。日益國際化的導演,在不斷改造自己的電影語態,力求讓作品顯得更加普世與共通,既兼顧作者意識,又要網絡最廣大的普通觀眾,在儘可能淺白的表達中,營造出貌似深刻的虛幻之景。

他甚至為此削弱了自身母文化的主體性,試圖用一種西方式的流行審美取代。看似迴歸本土,其實還是在刻意炮製國際化的電影。這樣的轉換難免讓奉俊昊顯得有些手足無措,面面俱到的結果是丟失了個性,他的精神內核發生了分裂。一面朝向自我,另一面不可避免地擁抱流俗。這也是為什麼奉導的那些國際化製作總讓人感到無所適從,難以言喻。

《寄生蟲》是一個可以寄生在任何社會文化上的故事。只要有貧富差距,這個寓言就成立,用黑人、拉美裔甚至白人演繹這個故事,都不會違和。看似迴歸韓國的製作,其實是另一種國際化的延續,是用韓國的故事,講述全世界最主流的價值觀。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電影當然成功,戛納的金棕櫚與韓國的熱映都說明了這點。但剛巧李滄東在去年拍了相似主題的《燃燒》。在李滄東面前,奉俊昊應該很虛心地端起杯子,轉過頭,用手掩住酒杯,向前輩敬一杯酒。

故事終究以殘忍而又溫情的方式終結,儘管過程中我為一家人的命運而提心吊膽,但最終還是沒有連接上父親那一刻理智的熔斷。關於底層暴力的反擊並不是因為赤裸裸的剝削或壓迫,反而是從看似溫和卻又漫不經心的傲慢所引發。

但這注定得不到救贖的貧窮一家,人性未泯卻只能寄居地下的一家,並不會因為心懷善良就改變命運。電影的開篇與結尾都收於同一個畫面,彼時陽光傾灑,一家人雖貧窮卻還能齊齊整整感恩地活著;最後卻轉入冬日的陰冷,已不完整的家庭,孩子懷抱著微渺的希望,在半似環境的幻想中解放被拘禁的父親。

這個開放式結尾或許是整部電影唯一的曲筆所在。但一切早就定形,結局在無盡的絮叨中顯得如此冗贅,再沒有《殺人回憶》中宋康昊失神落寞的大臉和《母親》中金惠子夕陽下在大巴上翩翩起舞的剪影。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殺人回憶》的結尾,是足以銘刻影史的經典

窮人與富人的黑色寓言,但說年度最佳還為時尚早

《母親》的結尾,同樣寓意豐富,讓人難忘

我津津有味地觀看了整部電影,並不否認它所帶來的愉悅。但當片尾字幕浮起,我知道一切都結束了,奉俊昊並不想讓觀眾過久停留在這個故事,而作為反饋,我也清醒地意識到,over is over,自己並沒有興趣再看一遍這部電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