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五洲青年的廣東style”④

“好耐冇見喇!”“食咗飯未吖?”走進廣州海印商貿區的一家電器城內,Felly(中文名“飛利”)習慣用流利的粵語與老朋友寒暄。

這是飛利在廣州最常見的場景之一。從剛果(金)到廣東“淘金”已有16年,飛利源源不斷地把物美價廉的“廣貨”賣到非洲,併為非洲客戶在中國尋找貨源。靠自學養成較好跨文化素養的他,還在非洲客商和本地商人之間架起友好溝通的橋樑。

“一帶一路”建設讓他家鄉湧現出不少機會,飛利對此印象深刻。未來,他希望能在廣州成家立業,更好地為粵非經貿合作等方面牽線搭橋。

二十出頭就出國打拼

“沒有到過小北,不算來過中國。”流傳在非洲商人之間的這句話,道出了廣州小北在中國對非貿易合作中的地位。飛利的公司就位於小北的一座寫字樓中。這位“80後”的家族世代經商。他與羊城的緣分,要追溯到孩童時代。

那時,飛利父親經常赴世界各地尋找商機。“1997年,我老爸來廣州參加廣交會,回國後他對我說,廣州以後會很好。”從此,飛利記住了這個地方。

2003年,20歲出頭的飛利獨自到中國闖蕩。那是一趟輾轉的旅途:從金沙薩起飛,經肯尼亞中轉,之後到香港,再坐火車來廣州,全程用時2天。他對此記憶猶新:“在香港時,我聽人說廣東都講白話,風俗、生活習慣和文化很獨特,感覺既興奮又有些緊張。”

幾個月後,在朋友的指引下,飛利把廣東的一批電視機賣到非洲。頭筆生意讓他嚐到了甜頭,“利潤很豐厚”。之後,他又把摩托車、家電、陶瓷等“廣貨”通過海運送回家鄉。不過在頭兩年,飛利交了不少“學費”:“有些產品本以為會熱賣,運到了非洲卻沒人要。”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2005年至2008年是飛利事業的起飛階段。他每天忙著在廣東各地找貨,也會根據客戶的要求去外省採購貨物。那時,到廣州“淘金”的非洲商人不多,100元的貨品有機會以翻倍的價格賣出。由於市場需求旺盛,每個月,飛利要發出兩三趟貨櫃。

為了更好地融入廣州,飛利常找朋友一起學習中文。他愛聽中文歌,喜歡看中國電視劇和電影。一年後,他掌握了中文日常用語。之後,飛利又學起了粵語。現在,不少經典粵語歌曲他能隨口哼上幾句。較好的跨文化素質,為他的事業打開了“機會之門”。

在廣州度過整個青春

今年是飛利在廣州打拼的第十六個年頭。在他看來,“這個城市充滿朝氣活力,每隔一段時間就有新變化,我的整個青春歲月都在這裡度過。”

從事“廣貨”貿易之餘,飛利還是一名義務的兼職翻譯,熱心幫助來穗的非洲朋友適應並融入羊城,架起跨文化溝通的橋樑。

有些來廣州採購的非洲朋友護照丟了,得知消息後,飛利幫忙聯繫派出所、所在國的駐穗領館等機構,帶領失主辦理補辦手續;有些非洲客商在批發市場、工廠等地遭遇糾紛,他積極出面調解;有些非洲朋友對出口報關流程不熟悉,他則提供諮詢服務。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初到廣州的非洲客商如果想留在廣東工作,應該儘快熟悉中國的法律法規、社會管理方式、風土人情,多與當地朋友打交道。”飛利建議。

每個月,飛利都會進行一次外出旅行,感知中國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多年來,他跑遍了廣東各地,也領略過中國東北的林海雪原、西北的戈壁沙漠、中原的古剎佛塔。“中國歷史文化太悠久了,雖然我只學習了小部分,但感覺很滿足,還有很多地方打算去看看。”

閒暇之餘,他喜歡與朋友一起踢球,還拿過廣州“領館杯”足球聯賽的冠軍。他笑言:“前鋒和後衛都踢過,通過足球交了不少本地朋友。”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每年中國春節,飛利都要飛回剛果(金),和母親團聚。出發前,他會精心準備手信。“爸爸已去世了,我要照顧好媽媽。”在華多年,飛利深受中國孝道影響。“廣東的茶葉、印有‘廣州’字樣的衣服、刻有媽媽名字的項鍊……不管禮物輕重,她都很高興。”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希望在羊城成家立業

飛利有一個老鄉,此前在武漢一所高校留學,獲得工商管理博士學位後定居中國。幾年前,這位老鄉回到了金沙薩,成為一名職業經理人,負責管理一家知名粵企在當地的分公司。

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深入推進,剛果(金)的基礎設施建設與礦產資源開發等領域,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中國力量”,其中不乏廣東企業。這在促進當地發展的同時,也為當地居民帶來新的就業機會。近幾年,飛利的一些同胞陸續從中國返回家鄉發展,“尤其是那些曾在中國大學留學的,很受中國企業歡迎”。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在不少當地人眼中,中國公司意味著‘福利待遇好和醫療有保障’。一些中國公司為員工及配偶、子女提供免費醫療。”他表示,幾個老家的朋友被中國企業聘用後,接受了系統的職業培訓,掌握新的工作技能,家庭生活水平明顯改善。

今年初的一次回鄉經歷,在飛利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金沙薩的一個商城,他聽到了中文流行歌曲,幾位當地人還在店內用中文流利地交談。

顯而易見的是,越來越多的剛果(金)人正被中文“圈粉”。飛利說,剛果(金)不少家長在工作中都與中國有過接觸,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全球影響力的增強,自然會鼓勵孩子學中文。他自己家族中先後有多人赴中國求學,年輕一輩也都在努力學中文,渴望到中國留學或工作。他注意到,目前廣東多家高校都有剛果(金)的留學生,很多人在來中國前就接觸過中文。而在十幾年前,這幾乎不可能。

儘管家鄉的機會日益增多,但飛利已經習慣了在廣東的生活,也不願放棄多年的積累。他更希望在廣州成家立業:“這不容易,但我在這裡待多久,就努力多久。”

揭祕!非洲“淘金客”的廣東生活,是醬紫的

【記者】龔春輝 胡良光

【攝影/攝像】鄭一見 張梓望 董天健

【剪輯/後期】周鑫宇 李佳璟 張清良(實習生)

【校對】藍淑茹

【作者】 龔春輝;張梓望;鄭一見;胡良光;董天健;周鑫宇;李佳璟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