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生活:寂寞、苦澀並快樂著'

"

(本文是源自之前給某國內紙面雜誌撰寫的非洲專欄,經許可搬到網上來分享。)

生活不是一場電影,不是一出話劇,生活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小說,一頁一頁記錄著酸甜苦辣的日子。時間細水長流,大多數時候波瀾不驚,不知不覺我的非洲生活也走到了第四個年頭。雖然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個老非洲,但是幾年下來也徹底適應了非洲的生活,從最初每天拍二三十張照片的滿懷好奇,到現在走了二十來個非洲國家的見怪不怪,這裡的生活至於我也就慢慢變成了正常生活,反倒是每年回到國內的那些日子顯得有些不太真實。想要敘述自己的非洲的生活,又有點因為太過習慣了反倒不知道如何說起,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非洲生活的體驗歸結為寂寞、苦澀並快樂著。

如果要採訪百萬旅非常駐的華人在這裡的生活,我想絕大多數人一定都會提到的形容詞是寂寞。告別了親朋好友,告別了熟悉的家園,來到千里之外非洲的土地上奮鬥,其實大家也都做好了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非洲的生活硬件環境總的來說並沒有大多數人來之前想象的那麼糟糕,尤其是對於集中生活在首都的同胞來說,衣食住行至少都不是問題。我所去過的二十來個非洲國家首都,平均發達程度大抵可以接近國內三線城市吧。除了個別國家之外,治安也都能有保障,並沒有太大的安全隱患。但是呢,時間一長,有一種叫做寂寞的東西就會像赤道的雨季一樣如期而至,來到旅非的華人們的心中,每天除了讓工作佔滿日程,剩餘的時間往往不知道有什麼地方可去,有什麼事情可做。大多數非洲城市還沒有像樣國內那樣的購物商場、電影院、美食街、大公園,與黑人語言以及文化的隔閡,又限制了參與當地娛樂活動選項,無聊程度可能只和硬盤裡的影視劇儲量成反比。黃色的土地綠色的樹,藍色的天空灰色的路,但怎麼看都和故土家園不一樣。每年的雨季降臨大半片非洲大陸,我想很多華人都會和我一樣,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出不了門,望著窗外連綿不絕的雨水發發呆。寂寞,大概是長年旅非華人同胞們最大的敵人。

所幸的是,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給旅非員工提供超過一年一休的待遇,更多變成了一年兩休,或者兩年三休。對每年休假日期的倒數計時,大概是旅非華人內心裡最大的期盼。

說完了寂寞說苦澀。苦澀,大多情況下並非是因為生活的環境有多麼艱苦,剛才提到非洲大城市的硬件設施並不至於太差,而是生活在非洲所需要經受甚至忍受的人文環境:大多數非洲國家畢竟還處於前現代文明狀態,社會運作低效、缺乏確定性,腐敗橫行,所有旅過非的華人一定都有過切膚之痛。我在上一篇專門描寫黑人的專欄中描述過黑人的幾個優點,那麼這篇也得來談談非洲黑人社會的問題。

生活在黑非洲,首先要忍受的是黑人的低效,缺乏時間概念。一件在中國人看來一兩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黑人很可能要拖上好幾個禮拜的時間:週一說週二來,週二忘記來,週三有事週四來,週四遲到幾個小時來了沒做完,週五繼續來,週五處理好了,週六又出問題還得重來,週日休息肯定不能來,等到下週繼續來。。。這樣的流程絲毫不誇張而是常態。對於急性子,習慣了一日千里發展速度的中國人而言,這種低效真的是一種可怕的折磨。美國記者大衛蘭姆曾經說過:在非洲,耐心不是一種美德,而根本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本領。委實如此。需要耐心並且耐性。

黑人的工作除了低效之外,還往往漏洞百出,各種粗心大意,各種轉不過彎,各種拖泥帶水,各種令人操心。這方面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每天的生活裡都能找出好幾件不靠譜的經歷:諸如電話訂披薩外賣送到家變成一隻燒雞;諸如在麵包店付了4個麵包的錢回家一看袋子裡裝了6個;諸如把襯衫送到裁縫店修剪第二天就被搞丟;諸如讓同事處理一份訂單做了正面就忘了反面;諸如一個同事抄錯了護照號導致錯失一次出差的機會,等等等等。生活在這樣不嚴謹的社會體系當中,想辦的事情經常辦不成,辦成的事又不一定可靠,這是一種很苦澀的煎熬,令人憤慨甚至抓狂,到最後又總是無可奈何,只能嘆息一句:This is Africa.

對於更多數旅的華人尤其是個體戶而言,最苦澀的問題肯定還是不得不和黑人政府權力機關打交道時候所要忍受的腐敗。黑非洲雖然各國之間各有差異,但是腐敗橫行、見錢眼開,收錢辦事,大抵是所有國家的通病。腐敗最猖獗的國度有如幾內亞、剛果金,尼日利亞,可能連在路上開個車,進一趟機場,都有可能遭遇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的各種刁難。我還只是一介僱員,平時和黑人政府部門打交道的其實很少,都已經有過不少類似的經歷,我聽過不少個體戶朋友給我講述過他們在非洲的創業史,如何成天應付各個部門花樣百出的索要,那真的是滿肚苦水,一路荊棘,歷盡艱辛。大概也是出於歷史以及華人自身原因,身為華人在黑非洲確實更容易遭受一系列不公平待遇的多,真是常常有理無處說,有苦說不出。

寂寞、苦澀,但是我們還是要快樂著。既來之則安之,如果每天都被各種各樣的煩惱、問題、委屈佔據了所有的生活,那旅非還有什麼意義呢?至少對於我而言,旅非四年,快樂遠遠多於寂寞和苦澀。

旅非最快樂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肯定還是有較高的收入回報,這也幾乎是所有旅非同胞們離家千里之外最大的動機。對於一般中資企業而言,旅非收入一般要比在國內同等崗位收入多一倍以上,所以還經常會發生旅非的員工抗拒被派遣回國工作的故事。不過這幾年隨著國內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以及非洲市場競爭的愈加激烈,除了像華為這樣有絕對市場優勢的企業,大多數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收入優勢有慢慢在縮小的趨勢。對於個體戶而言,在非洲發家致富的機率不管怎麼樣還是比在國內要高許多,我在非洲見過好幾個白手起家,年紀輕輕就積累了鉅額財富的朋友,甚至有的人連英語法語一句不會,也能獲得相當的成功。當然啦,也有人輸的血本無歸,鎩羽而歸。在非洲創業還是非常考驗人的一個挑戰。

對我而言,旅非這幾年最大的快樂還是自己的成長,在一個截然不同於中國的環境下生活,和截然不同於自己的人打交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磨鍊的歷程。幾年之後,回想起當年初來乍到非洲的自己,都會覺得自己當初有多的幼稚,非洲生活教會了我如何變得穩重和周慮,這種成長的快樂不是用金錢或者成就可以衡量的。我想絕大多數旅非的華人同胞們也都經歷過這樣的成長階段。

平時的非洲生活呢,寂寞中尋歡,苦澀中作樂。工作以外,華人朋友們之間一起聚聚餐、喝喝酒、打打牌,踢踢球,玩玩遊戲,也可以是很開心的消遣。如果有幸是在像肯尼亞坦桑尼亞這樣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常駐,週末小假期能夠安排的節目就更多了,有很多的風土人情可以體驗,不同的自然風光可以觀光,非洲畢竟是一片原始而美麗的大陸,藏著許多美好的人、地方和故事,等待著作為過客的我們去發掘。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們的非洲生活一頁一頁地續寫著新的內容。寂寞苦澀也好,開心快樂也罷,生活的每一頁都值得珍惜,畢竟這些都是我們短短人生中的一部分。至少我是由衷地感謝非洲,讓我的人生旅程中有過一段這麼特別,這麼豐富的經歷,不枉此行,繼續前行。


"

(本文是源自之前給某國內紙面雜誌撰寫的非洲專欄,經許可搬到網上來分享。)

生活不是一場電影,不是一出話劇,生活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小說,一頁一頁記錄著酸甜苦辣的日子。時間細水長流,大多數時候波瀾不驚,不知不覺我的非洲生活也走到了第四個年頭。雖然無論如何也不能算是個老非洲,但是幾年下來也徹底適應了非洲的生活,從最初每天拍二三十張照片的滿懷好奇,到現在走了二十來個非洲國家的見怪不怪,這裡的生活至於我也就慢慢變成了正常生活,反倒是每年回到國內的那些日子顯得有些不太真實。想要敘述自己的非洲的生活,又有點因為太過習慣了反倒不知道如何說起,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非洲生活的體驗歸結為寂寞、苦澀並快樂著。

如果要採訪百萬旅非常駐的華人在這裡的生活,我想絕大多數人一定都會提到的形容詞是寂寞。告別了親朋好友,告別了熟悉的家園,來到千里之外非洲的土地上奮鬥,其實大家也都做好了吃苦耐勞的心理準備。非洲的生活硬件環境總的來說並沒有大多數人來之前想象的那麼糟糕,尤其是對於集中生活在首都的同胞來說,衣食住行至少都不是問題。我所去過的二十來個非洲國家首都,平均發達程度大抵可以接近國內三線城市吧。除了個別國家之外,治安也都能有保障,並沒有太大的安全隱患。但是呢,時間一長,有一種叫做寂寞的東西就會像赤道的雨季一樣如期而至,來到旅非的華人們的心中,每天除了讓工作佔滿日程,剩餘的時間往往不知道有什麼地方可去,有什麼事情可做。大多數非洲城市還沒有像樣國內那樣的購物商場、電影院、美食街、大公園,與黑人語言以及文化的隔閡,又限制了參與當地娛樂活動選項,無聊程度可能只和硬盤裡的影視劇儲量成反比。黃色的土地綠色的樹,藍色的天空灰色的路,但怎麼看都和故土家園不一樣。每年的雨季降臨大半片非洲大陸,我想很多華人都會和我一樣,待在自己的房間裡出不了門,望著窗外連綿不絕的雨水發發呆。寂寞,大概是長年旅非華人同胞們最大的敵人。

所幸的是,這些年來有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給旅非員工提供超過一年一休的待遇,更多變成了一年兩休,或者兩年三休。對每年休假日期的倒數計時,大概是旅非華人內心裡最大的期盼。

說完了寂寞說苦澀。苦澀,大多情況下並非是因為生活的環境有多麼艱苦,剛才提到非洲大城市的硬件設施並不至於太差,而是生活在非洲所需要經受甚至忍受的人文環境:大多數非洲國家畢竟還處於前現代文明狀態,社會運作低效、缺乏確定性,腐敗橫行,所有旅過非的華人一定都有過切膚之痛。我在上一篇專門描寫黑人的專欄中描述過黑人的幾個優點,那麼這篇也得來談談非洲黑人社會的問題。

生活在黑非洲,首先要忍受的是黑人的低效,缺乏時間概念。一件在中國人看來一兩天可以完成的事情,黑人很可能要拖上好幾個禮拜的時間:週一說週二來,週二忘記來,週三有事週四來,週四遲到幾個小時來了沒做完,週五繼續來,週五處理好了,週六又出問題還得重來,週日休息肯定不能來,等到下週繼續來。。。這樣的流程絲毫不誇張而是常態。對於急性子,習慣了一日千里發展速度的中國人而言,這種低效真的是一種可怕的折磨。美國記者大衛蘭姆曾經說過:在非洲,耐心不是一種美德,而根本是生存下去的必要本領。委實如此。需要耐心並且耐性。

黑人的工作除了低效之外,還往往漏洞百出,各種粗心大意,各種轉不過彎,各種拖泥帶水,各種令人操心。這方面的例子實在不勝枚舉,每天的生活裡都能找出好幾件不靠譜的經歷:諸如電話訂披薩外賣送到家變成一隻燒雞;諸如在麵包店付了4個麵包的錢回家一看袋子裡裝了6個;諸如把襯衫送到裁縫店修剪第二天就被搞丟;諸如讓同事處理一份訂單做了正面就忘了反面;諸如一個同事抄錯了護照號導致錯失一次出差的機會,等等等等。生活在這樣不嚴謹的社會體系當中,想辦的事情經常辦不成,辦成的事又不一定可靠,這是一種很苦澀的煎熬,令人憤慨甚至抓狂,到最後又總是無可奈何,只能嘆息一句:This is Africa.

對於更多數旅的華人尤其是個體戶而言,最苦澀的問題肯定還是不得不和黑人政府權力機關打交道時候所要忍受的腐敗。黑非洲雖然各國之間各有差異,但是腐敗橫行、見錢眼開,收錢辦事,大抵是所有國家的通病。腐敗最猖獗的國度有如幾內亞、剛果金,尼日利亞,可能連在路上開個車,進一趟機場,都有可能遭遇到穿制服的工作人員的各種刁難。我還只是一介僱員,平時和黑人政府部門打交道的其實很少,都已經有過不少類似的經歷,我聽過不少個體戶朋友給我講述過他們在非洲的創業史,如何成天應付各個部門花樣百出的索要,那真的是滿肚苦水,一路荊棘,歷盡艱辛。大概也是出於歷史以及華人自身原因,身為華人在黑非洲確實更容易遭受一系列不公平待遇的多,真是常常有理無處說,有苦說不出。

寂寞、苦澀,但是我們還是要快樂著。既來之則安之,如果每天都被各種各樣的煩惱、問題、委屈佔據了所有的生活,那旅非還有什麼意義呢?至少對於我而言,旅非四年,快樂遠遠多於寂寞和苦澀。

旅非最快樂的事情,對於大多數人而言,肯定還是有較高的收入回報,這也幾乎是所有旅非同胞們離家千里之外最大的動機。對於一般中資企業而言,旅非收入一般要比在國內同等崗位收入多一倍以上,所以還經常會發生旅非的員工抗拒被派遣回國工作的故事。不過這幾年隨著國內收入水平的快速增長,以及非洲市場競爭的愈加激烈,除了像華為這樣有絕對市場優勢的企業,大多數中資企業在非洲的收入優勢有慢慢在縮小的趨勢。對於個體戶而言,在非洲發家致富的機率不管怎麼樣還是比在國內要高許多,我在非洲見過好幾個白手起家,年紀輕輕就積累了鉅額財富的朋友,甚至有的人連英語法語一句不會,也能獲得相當的成功。當然啦,也有人輸的血本無歸,鎩羽而歸。在非洲創業還是非常考驗人的一個挑戰。

對我而言,旅非這幾年最大的快樂還是自己的成長,在一個截然不同於中國的環境下生活,和截然不同於自己的人打交道,對於每一個人來說都是很磨鍊的歷程。幾年之後,回想起當年初來乍到非洲的自己,都會覺得自己當初有多的幼稚,非洲生活教會了我如何變得穩重和周慮,這種成長的快樂不是用金錢或者成就可以衡量的。我想絕大多數旅非的華人同胞們也都經歷過這樣的成長階段。

平時的非洲生活呢,寂寞中尋歡,苦澀中作樂。工作以外,華人朋友們之間一起聚聚餐、喝喝酒、打打牌,踢踢球,玩玩遊戲,也可以是很開心的消遣。如果有幸是在像肯尼亞坦桑尼亞這樣旅遊資源豐富的國家常駐,週末小假期能夠安排的節目就更多了,有很多的風土人情可以體驗,不同的自然風光可以觀光,非洲畢竟是一片原始而美麗的大陸,藏著許多美好的人、地方和故事,等待著作為過客的我們去發掘。

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我們的非洲生活一頁一頁地續寫著新的內容。寂寞苦澀也好,開心快樂也罷,生活的每一頁都值得珍惜,畢竟這些都是我們短短人生中的一部分。至少我是由衷地感謝非洲,讓我的人生旅程中有過一段這麼特別,這麼豐富的經歷,不枉此行,繼續前行。


非洲生活:寂寞、苦澀並快樂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